×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
期刊
Loading ...
出版年
Loading ...
栏目
Loading ...
文章类型
Loading ...
期刊分类
Loading ...
文章
视频
排序
发表时间
作者
关键词
刊名
共找到
12681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综 述
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柳佳欣,余丽雅,朱荣昌,等
心理月刊. 2025, 20(7):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70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睡眠障碍的发生在围绝经期妇女中很常见,容易导致多种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且对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对目前围绝经女性睡眠障碍的现况,相应的睡眠质量测评工具,影响围绝经期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提升睡眠质量的干预手段进行综述,考虑到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这篇综述主要以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手段为主,比如心理疗法、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中医理疗等措施,以期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质量。
Select
综 述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的研究进展
姚慧娇,王丽,王华,等
心理月刊. 2025, 20(7): 233-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9
摘要
(
1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心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安全、非侵入式的治疗方式,在孕产期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疾病治疗中开始得到应用。本研究旨在阐明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改善孕产妇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孕产妇身心健康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以期为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伴有身心疾病的孕产妇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借鉴。
Select
综 述
抑郁障碍患者脑肠轴的改变及治疗意义
吴潇,黄永清,王晓霞
心理月刊. 2025, 20(7): 230-2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8
摘要
(
1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会功能。近年来,脑肠轴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意义及抑郁障碍患者脑肠轴的改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深入研究抑郁障碍患者的脑肠轴特点及改变,对于制定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Select
综 述
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对孤独感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婷,朱千
心理月刊. 2025, 20(7): 227-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7
摘要
(
2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孤独感已成为现代社会诱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存在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在经历消极事件后迅速恢复并灵活应对。因此,具备较高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更有可能有效地克服孤独感。本文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总结了孤独感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并详细探讨了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孤独感的影响,以期为缓解孤独感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综 述
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双重体验研究进展
袁明静,周诗琪
心理月刊. 2025, 20(7):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6
摘要
(
2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分析与归纳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深入探讨孤独症与照顾体验的相关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重点关注照顾者在照顾孤独症患儿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并根据情感色彩的不同将其体验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积极照顾体验包括孤独症带来的正面影响、诊断所带来的帮助以及照顾者个人成长的机遇;而消极照顾体验则主要体现在心理负担加重、照顾任务的艰巨性、经济负担沉重以及由孤独症引发的病耻感等方面。
Select
综 述
叙事促进听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初步探讨
龙玉兰
心理月刊. 2025, 20(7): 220-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5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听障儿童的心理理论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听力缺失造成语言发展滞后,以及抽象的心理状态术语和因果性解释话语输入的限制等原因,听障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这将对听障儿童社会性的顺利发展产生阻碍。叙事是评价社会-认知理解的有效途径,叙事活动蕴含着提升心理理论所必备的条件。该文回顾了当前阶段心理理论提升的基本手段,并针对听障儿童特征分析了叙事对听障儿童心理理论提升的适切性,基于此设想提出相关研究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Select
调查研究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韧性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赵新玉,亓吉芬,张守英
心理月刊. 2025, 20(7):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4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并分析基层医院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9月在本院工作的35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临床护士职业心理韧性量表(CNJPRS)、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NPPBS)、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进行调查。观察350名基层医院护士的CNJPRS、NPPBS、UWES评分,并对其心理韧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分析心理韧性与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程度的相关性,并根据单因素与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基层医院护士的CNJPRS评分为 70.02±4.02 分,NPPBS评分 73.65±5.00 分、UWES评分 70.52±4.89 分。不同工作年限、月收入、夜班次数(月)基层医院护士的CNJPRS评分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基层医院护士心理韧性与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月收入、夜班次数(月)、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程度是基层医院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年限、月收入、夜班次数(月)、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程度是其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促进心理韧性的提升。
Select
调查研究
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出走意念的现状、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
徐敬,陈艳,梅京斌
心理月刊. 2025, 20(7): 214-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3
摘要
(
1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并分析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走意念产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该现状的防护策略。方法 选取于2023年6月~2024年6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由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非自愿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统一调查各患者出走意念产生的现状,利用多种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走意念产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走意念的产生进行有效防范的干预策略。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研究中102例问卷、量表均得到回收,填写完整,其中62例患者产生出走意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病耻感强度、自我效能感强度、焦虑抑郁程度及疾病分型的不同,患者产生出走意念的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根据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文化或小学文化水平、无配偶、强烈病耻感、明显焦虑抑郁及低自我效能感均为影响产生出走意念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出走意念患者的占比较高,受低文化水平、无配偶及心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需以此为据制定防护策略。
Select
调查研究
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心理复原力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雪梅,骆虹,李斌
心理月刊. 2025, 20(7): 212-2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2
摘要
(
14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心理复原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手术的手术室待术区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况,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对患者心理复原力水平进行评价,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复原力的因素。结果 80例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的心理复原力评分为 59.53±10.71 分,坚韧维度、自强维度、乐观维度评分分别为 28.26±2.13 分、20.22±2.10 分、10.48±1.52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情况、慢性病史、经济情况、手术史、手术分级、等待时间、婚姻状况对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的心理复原力无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原发病病程是影响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心理复原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工作情况为个体/无业、疾病认知程度为不了解是独立影响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心理复原力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待术区手术患者心理复原力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含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
Select
个案报告
心灵急救:校园心理危机的即时响应与长效关怀——1例危机干预案例
郑珊
心理月刊. 2025, 20(7): 209-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1
摘要
(
3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1例危机干预案例,阐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成效及启示,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案例启示,及时的情感安抚、深度的心理疏导、家校联动的合作以及长效的关怀体系是构建校园心理安全网的关键。
Select
个案报告
针对自伤自杀高风险学生的社会协同干预案例
史明鑫,肖辉,杨登梅
心理月刊. 2025, 20(7): 206-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60
摘要
(
2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1例出现自伤自杀高风险行为的初二学生,经评估诊断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咨询师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对其进行个案概念化,揭示其与不同对象关系中的心理机制。提出治疗计划,包括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家校社医警五方联动及学校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Select
护理心理
阅读疗法联合松弛疗法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王育凤,刘云,董爽妹
心理月刊. 2025, 20(7): 203-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9
摘要
(
1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BT)联合松弛疗法(RT)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NS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BT联合RT疗法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NS患者入组时与干预后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评分,以及保持健康行为的优良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入组时CPSS、FoP-Q-SF、C-MLQ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PSS、FoP-Q-SF评分更低,C-MLQ评分更高,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保持健康行为的优良率93.62%较对照组74.47%高(P<0.05)。结论 BT联合RT疗法不仅能够缓解NS患者的知觉压力感受与疾病进展恐惧感,使其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且有效保障了健康行为。
Select
护理心理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情况的干预效果
赵惠娟,邢燕玲,高军梅
心理月刊. 2025, 20(7): 200-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8
摘要
(
2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究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情况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文参考不同的护理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150例肺癌术后患者开展分组性研究,参照组(n=75)实施术后常态化护理,试验组(n=75)除常态化护理外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情况、癌性疲乏、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癌因性疲乏量表(CFS)相关评分均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在希望量表中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及积极行动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肺癌术后患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及癌性疲乏,可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
Select
护理心理
积极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情绪状态、疾病感知、健康坚韧性的影响
高巍,贾利荣,李海燕
心理月刊. 2025, 20(7): 197-1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7
摘要
(
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情绪状态、疾病感知、健康坚韧性的影响。方法 2022年8月~2024年7月,选取此期间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暗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疾病感知情况、健康坚韧性与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健康坚韧性量表(HRHS)评分与干预前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的PANAS量表负向情绪评分更低,正向情绪评分更高,BIPQ评分更低,HRHS评分更高,结果差异显著(P<0.05)。护理总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97.96%较对照组81.63%更高,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积极心理暗示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情绪状态,抑制负性疾病感知,提高健康坚韧性与护理满意度。
Select
护理心理
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
王媛玉,钟莹,李璐
心理月刊. 2025, 20(7): 194-1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6
摘要
(
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曹县人民医院综合介入科2023年7月~2024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将60例患者按照1~60进行数字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30,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
Select
护理心理
叙事护理与安宁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文,曹秀莉,刘丽娟
心理月刊. 2025, 20(7): 191-1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5
摘要
(
2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与安宁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6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本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及研究两组各100例,均予以两组安宁疗护干预,研究组增加叙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死亡认知态度、心理痛苦、癌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分,以及亲属应激反应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死亡认知态度、心理痛苦、癌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分,以及亲属应激反应得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死亡认知态度及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痛苦、癌痛与睡眠质量得分,以及亲属应激反应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护理与安宁疗护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认知态度,减轻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效控制癌痛,改善睡眠质量,并间接减轻患者亲属应激反应。
Select
护理心理
心理放松联合揿针埋针治疗对肠癌化疗患者心理情绪及呕吐的影响
王纪梅,王捷,赵静,等
心理月刊. 2025, 20(7): 188-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4
摘要
(
1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放松及揿针埋针治疗对肠癌化疗患者心理情绪及呕吐的影响。方法 择取本院收治的82例肠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揿针埋针护理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放松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呕吐情况。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P<0.05),观察组的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肠癌化疗患者采用心理放松及揿针埋针护理技术,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减少恶心呕吐。
Select
护理心理
希望疗法联合绘画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王贝贝,林艳荣,商春艳
心理月刊. 2025, 20(7): 185-1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3
摘要
(
1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希望疗法联合绘画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8月~2024年7月,选取此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纳入患者41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希望疗法联合绘画疗法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希望水平、心理知觉压力水平、创伤后成长水平与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赫氏希望量表(HHI)、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创伤后成长(PTGI)、乳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HI、PTGI、FACT-B评分更高,CPSS评分更低,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希望疗法联合绘画疗法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缓解其心理知识压力,保障生活质量。
Select
护理心理
合理情绪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路琼,孙秀莹
心理月刊. 2025, 20(7): 182-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2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合理情绪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2月,观察对象:通渭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常规护理)和B组(40例,在A组基础上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项评分均有下降,相较于A组,B组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自护能力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自护概念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提升,相较于A组,B组上述评分更高(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提升,相较于A组,B组GQOL-74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Select
护理心理
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生回顾护理对食管癌终末期患者生命意义感与自尊水平的影响
王倩,秦园园,高倩
心理月刊. 2025, 20(7): 179-1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1
摘要
(
1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生回顾护理对食管癌终末期患者生命意义感与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终末期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生回顾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命意义感、焦虑与抑郁水平、自尊水平以及希望水平。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命意义感均有提升,观察组患者生命意义感总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自尊水平和希望水平更优(P<0.05)。结论 对食管癌终末期患者实施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生回顾护理,可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与希望水平,减轻其负性情绪,改善其自尊水平。
Select
护理心理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艾滋病患者心理弹性、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许静,蔡小林
心理月刊. 2025, 20(7): 175-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50
摘要
(
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艾滋病患者心理弹性、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接受系统化治疗的10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严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患者到不同的研究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研究对象50例。对照组沿用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则进一步丰富了健康教育手段,引入了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管理量表(HIV/AIDS S-M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心理韧性评分、自我护理效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指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表明干预措施对提升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Select
抑郁症
团体整合心理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王冲,李伟青,庞传勤
心理月刊. 2025, 20(7): 172-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9
摘要
(
2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团体整合心理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抑郁症(MD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戴庄医院2022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MDD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2,采用团体整合心理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干预),两组均护理12周。对比两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整合心理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干预能够有效改善MDD患者抑郁症状、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Select
抑郁症
温阳开郁方治疗阳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周竹雅,江天惠
心理月刊. 2025, 20(7): 169-1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8
摘要
(
1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温阳开郁方治疗阳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二级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收治的100例阳虚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抑郁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温阳开郁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阳虚证候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开郁方治疗阳虚型抑郁症具有显著疗效,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阳虚症状均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有保障。
Select
抑郁症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对抑郁症患者MECT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唐婧,罗丽
心理月刊. 2025, 20(7): 166-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7
摘要
(
17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对抑郁症患者MECT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收治行MECT治疗的102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1例)患者在MECT治疗中使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对照组(51例)患者在治疗中仅使用丙泊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其减分率判断治疗后的效果,以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以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DNF、NfL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MoCA评分均下降,治疗3周后MoCA评分上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Select
抑郁症
以家庭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心理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淋漓,杨柯
心理月刊. 2025, 20(7): 163-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6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心理疗法(IPT)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9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干预)和49例IPT组(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IPT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量表(FAD)]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RSCA评分、积极应对评分和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HAMA评分、HAMD-17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和FAD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IPT组上述指标均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以家庭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心理疗法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改善家庭关系及提高生活质量。
Select
抑郁症
理性情绪疗法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丛鹏,李婵,周炜
心理月刊. 2025, 20(7): 160-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5
摘要
(
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理性情绪疗法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8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9月~2024年8月,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4例纳入试验组,其余64例分在常规组,对全部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对试验组加用理性情绪疗法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自尊水平以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希望水平相比于常规组较为良好(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试验组较高(P<0.05);相比于常规组,试验组护理后自尊水平较优(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理性情绪疗法护理,能够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促进希望以及自尊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Select
精神分裂症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奥氮平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叶新,孙晓婧,鲁莹
心理月刊. 2025, 20(7): 157-1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4
摘要
(
2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奥氮平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精神症状控制、认知功能改善、肝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 t 检验,计量资料进行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效率、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能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效率,减轻精神症状及改善认知功能,对肝功能无影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Select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杰,史秘亮,刘文娟
心理月刊. 2025, 20(7): 154-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3
摘要
(
1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计90例,时间起始2022年1月,截止于2024年7月,随机电脑数字1∶1分配,参与齐拉西酮治疗的患者记录于对照组,参与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记录于观察组。比较治疗差异性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自身、体力、财产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自身、体力、财产等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精神病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精神病理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记录的精神症状记录分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运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缓解攻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
Select
精神分裂症
基于问题导向的靶向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徐园园,唐海艳,蔡虹虹
心理月刊. 2025, 20(7): 151-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2
摘要
(
2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问题导向的靶向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间在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借助抛硬币法将其随机等比分为两组,其中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心理干预,35例研究组患者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靶向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DS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简要药物问卷(BMQ)及药物依从性比率量表(MA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问题导向的靶向心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促进精神症状与心理状态改善。
Select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李燕,曹林林,徐莉
心理月刊. 2025, 20(7): 148-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41
摘要
(
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团体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渭南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的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以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团体结构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精神分裂症状、社会功能、幸福感和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社会功能和幸福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精神分裂症状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2、4、6个月,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团体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提升其社会功能和幸福感,改善负面情绪,缓解精神分裂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跳至
页
第1页
共423页
共12681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