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16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2-02-15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Select
陶艺疗法在青少年压抑情绪调节中的效能研究
王贞, 鄢婷, 高艳梅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将陶艺疗法应用于青少年压抑性情绪调节中的积极效能,并分析陶艺疗法在心理调节中的具体作用表现。方法 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以陶瓷艺术疗法为切入点,采用实验法进行验证分析与论证。结果 青少年的压抑性情绪,通过陶艺疗法的介入其压抑性情绪程度显著降低、情绪趋向缓和,具体情绪调节表现在参与者的感知觉层面以及自我效能层面。结论 将陶艺疗法应用于青少年压抑性情绪调节中,对于青少年的压抑性情绪表达与发泄、改善其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拓展了陶艺疗法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方向。
Select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卢翔宇, 尚东旭, 王霜霜,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比较国内外心理资本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我国学者开展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0月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心理资本研究的文献,将其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388篇,外文文献585篇,年度发文量逐年上升,以中国和美国为首;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我国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缺少合作;国内外心理资本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为主的相关变量研究,干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前沿重点关注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国内有扩大心理资本研究人群的趋势。结论 我国心理资本研究在不断发展,建议增强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心理资本的适用群体和测评工具、开展高质量的试验研究。
Select
上饶市部分县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柯强, 曹俊, 聂胜楠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饶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在小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饶市4所小学开展问卷调查,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收集有效问卷量表3306份。结果 84.54%的小学生在各分量表和总体表现上均处于正常水平,各分量表检出率依次排序是学习障碍(9.50%)、性格缺陷(5.57%)、行为障碍(2.87%)、情绪障碍(2.36%)、社会适应障碍(1.21%)、不良习惯(1.21%)、特种障碍(0.54%)和品德缺陷(0.27%),总量表检出率1.15%。男生在学习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单亲家庭孩子的情绪障碍、社会适应、品德缺陷、不良习惯、特种障碍和总体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P<0.05);高年级小学生在社会适应、品德缺陷、不良习惯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量表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312~0.815,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年龄、不同学校、是否单亲家庭、父亲职业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调整R2=0.013,F=6.147,P<0.05。结论 上饶市部分县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学习障碍和性格缺陷问题心理问题凸显亟须引起重视。
Select
门诊糖尿病患者感知的医生同理心影响因素研究
刁冬梅, 钟陈雯, 王宜文,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3-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广东省糖尿病门诊患者问诊共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17年4月~2017年5月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惠州市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并指导患者完成中文版诊疗关系共情量表(CARE),观察接诊医生问诊共情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3例患者,最终完成有效问卷211份。一般人口学特征对CARE各条目的单因素Logistic的结果显示:条目5(完全了解您关心的问题)、条目7(医生的态度正面)、条目8(清晰地解释)、条目9(协助您掌握自己的健康)受糖尿病患者的学历、职业、医保类型等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P<0.05);家庭收入是条目10(与您一起制定计划)的相关影响因素(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职业是CARE总得分及第一和第三、四维度的影响因素;医保待遇类型是CARE第二和第三维度的影响因素;家庭月收入是CARE总得分和第三和第四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广东省糖尿病患者问诊共情受糖尿病患者的学历、职业、医保待遇类型和家庭月收入影响,根据不同类别糖尿病患者CARE结果,对糖尿病门诊医、护、病三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为CARE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实施效果。
Select
自我效能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
陈娟, 代莉莉, 赵钰,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7-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10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应用HLS-SF12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调查健康素养、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回归法检验自我效能在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得分 19.68±8.57 分,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低下;自我效能得分 24.08±7.15 分,为中等偏低水平;自我管理得分为 135.43±23.00 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三者呈显著正相关(r=0.45、0.50,P<0.01);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自我效能在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6.80%。结论 自我效能在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间具有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Select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国内外心理弹性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张琬, 王凡, 郭欣然,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0-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国内外心理弹性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法 运用CiteSpace5.6.R5知识图谱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从建库~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心理弹性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英文文献5129篇、中文文献3052篇,国内外年度发文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发文量高的国家集中在发达国家,国外不同研究机构合作较多,国内相对较少。国外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正念疗法对改善心理弹性作用、心理弹性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作用、心理弹性与免疫机制的研究、姑息护理改善心理弹性的应用。国内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老年人群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护理人员、疾病主要照顾者、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论 国内心理弹性研究与国际相比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较快,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且局限于横断面研究,在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Select
老年人感知到的社会善意:社会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的作用
王益富, 郭存, 张雨萱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3-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人通过社会性发展以获得社会善意的自我调节途径。方法 采用老年社会成就目标量表、老年人际关系量表、老年社会参与量表和老年社会善意感量表,对623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检验。结果 社会成就目标对老年人感受到的社会善意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具有正向的直接效应;老年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在社会成就目标与社会善意之间,分别具有独立中介效应,并且前两者在后两者之间还具有远程中介效应。结论 老年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在社会成就目标与社会善意感之间具有序列中介效应。
Select
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维, 宋新灵, 钟亚丽,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6-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在贵阳市某三甲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进行门诊随访的300例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脱离量表、照顾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腹膜透析患照顾者心理脱离得分总分 11.79±3.25 分,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为 28.22±6.10 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脱离总分与照顾负担总分呈负相关(r=-0.77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负担总分、并发症、透析龄和每天照顾时间是照顾者心理脱离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的心理脱离状态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提高心理脱离程度。
Select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
李莉,王绪芝,裴如梦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9-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心理韧性。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中依靠自我、宿命、逃避、姑息4个因子得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情感宣泄、乐观、面对、寻求支持4个因子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中亲密关系、积极态度、积极行动3个领域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8个领域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帮助患者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增强患者的希望水平,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论著 心理教育
Select
城市生活压力事件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适应:情绪的中介作用
陈新, 马永红, 王艺霖
心理月刊. 2021, 16(21): 3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及影响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452例农村大学生,334例城市大学生为被试开展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显著差于城市大学生,城市生活压力事件对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情绪在城市生活压力事件与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中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需要关注,同时城市生活压力事件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影响农村大学生情绪状况来影响其心理适应状况的。
Select
中职学生心理状况调研报告
蒋小军, 段宜虎, 刘小梅
心理月刊. 2021, 16(21): 36-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承接地气、便于推广的中职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模式。方法 2019年11月,选取湖南省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920例学生开展心理普通测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亲子关系、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意志控制、人际交往、学习动机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结论 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成因,需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Select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何欣欣
心理月刊. 2021, 16(21): 40-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以314名广州地区大学本科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总体水平高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体水平高于中等水平;②在时间管理倾向和社会支持中,性别的主效应、年级的主效应、性别和年级的交互效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支持评定总分及各因子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④高社会支持组与低社会支持组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即高社会支持组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远远高于低社会支持组。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能明显地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结论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社会支持水平关系密切,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他们的时间管理倾向。
Select
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及教育启示研究
邹苏, 周敏, 刘芳,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44-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的现状及特点,为高校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520例准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性别、民族、生源地、是否有住校经历及寄养经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准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倾向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注重个体差异以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和问题应对倾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调节作用。
Select
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子臣, 张志炜, 马保欣
心理月刊. 2021, 16(21):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及自编问卷对1500例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探讨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结果 职业院校低年级大学生有恋爱经历人数较多,但性行为发生率不高;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生源地及专业类别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成人依恋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职业院校低年级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不高,成人依恋是职业院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显著影响因素。
Select
礼仪课程对学生社交焦虑与就业的影响——一项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量化研究
肖星, 黄曼青, 徐亮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设社交礼仪教育培训是否可以缓解学生在社交情境中所产生的社交焦虑,以及通过社交礼仪的训练是否可以提升学生在面试中的表现。方法 本研究对191例高职高专学生在参加职业礼仪课程前后进行社交焦虑的问卷调查,选取27例接受礼仪课程培训的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模拟面试,记录前后两次的模拟面试成绩。结果 社交礼仪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负相关,进行社交礼仪培训后,个体在社交情景的社交焦虑显著下降,在模拟面试场景的表现显著提升。结论 接受礼仪课程培训有利于缓解学生社会交往焦虑,有利于促进学生在面试中的良好表现。
Select
心理模拟对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生命教育启示
罗婷,黄金,陶亮桥,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3-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心理模拟及其不同水平对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启示。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疫情复学后113例医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开展线上心理支持与问卷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49例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有心理模拟的实验组与无心理模拟的对照组。第二部分中64例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心理模拟趋向组与心理模拟回避组。在进行相应分组心理支持操作后,所有被试最后均需完成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比较分析各组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结果 心理模拟组的生命意义总分及求意义的意志、生命控制、苦难接纳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组的生命意义总分及求意义的意志、生命控制因子分均高于趋向组(P<0.05)。结论 心理模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的影响更显著。心理模拟具有重要的情绪功能,回避模拟水平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更显著。在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中要关注叙事体验及情绪功能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Select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
陈瑶, 杜玉凤, 李晓敏,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个人成长主动性与抑郁的关系,并验证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ERQ)、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PGIS)对河北省某高校的1000例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个人成长主动性、抑郁呈负相关(r=-0.191、-0.482,P<0.01),消极认知情绪策略与抑郁正相关(r=-0.313,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积极、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3.11%、23.24%。结论 提升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可以缓解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的影响。
Select
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何玲玲, 林佳丽, 贺伟婕,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重庆某高校选取大学生1713例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工具性攻击得分为 16.76±2.95 分,网络反应性攻击得分为 18.26±3.66 分,62.52%学生有网络工具性攻击,68.83%学生有网络敌意性攻击,55.45%学生有这两种网络攻击行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吸烟、饮酒、赌博、性行为状况学生的网络工具/反应性攻击行为得分差异均显著(均P<0.001),男生、城市学生、吸烟、饮酒、赌博、有性行为学生得分相比女生、农村学生、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无性行为学生高。网络工具/反应性攻击与攻击性、感觉寻求相关非常显著(均P<0.01)。攻击性、性别、感觉寻求、生源地、吸烟能联合预测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14.10%的变异量,攻击性、性别、生源地、性行为、吸烟能够联合预测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11.90%的变异量。结论 攻击性、性别、感觉寻求、生源地、吸烟、性行为是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网络攻击行为教育中要结合危险行为教育和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培养。
Select
防疫期间高职院校学生完美主义人格、适应能力与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
董佳妮, 华盛, 王飞
心理月刊. 2021, 16(21):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复学后的学生焦虑情绪、适应能力与完美主义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浙江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609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和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①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 39.59±7.18,高于复学前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普查中的焦虑得分。②学生的焦虑情绪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女性的焦虑情绪显著高于男性(P<0.01)。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大二年级的学生适应能力最好,大三年级的学生适应能力最差。③焦虑情绪与完美主义人格中的担心错误维度、父母期望维度、个人标准维度和行动的疑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适应能力与条理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期望维度、个人标准维度和行动的疑虑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④适应能力可通过行动的疑虑维度对焦虑情绪起负向间接作用(β=-0.036,P<0.01),适应能力对行动的疑虑维度起负向直接作用(β=-0.297,P<0.01),行动的疑虑维度对焦虑情绪起正向直接作用(β=0.121,P<0.01)。适应能力可通过行动的疑虑维度对焦虑情绪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防疫期间复学后的高职院校学生焦虑水平升高,高校可通过针对学生行动的疑虑维度进行干预,降低学生焦虑情绪,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著 职业心理
Select
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析
李元薇, 杨华伟, 王丽娟,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山东省大中专院校辅导员260人,通过心理弹性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测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高校辅导员目前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分别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心理弹性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结论 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辅导员心理状态,通过多途径提升辅导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整体的主观幸福感。
Select
实习护生专业价值观与老年歧视的相关性研究
洪梅, 姚引娣, 李萍
心理月刊. 2021, 16(21): 68-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老年歧视程度和专业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护理专业价值观与老年歧视的关系,为促进护生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老年歧视问卷(FSA)及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修订版(NPVS-R)对201名实习护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老年歧视评分为 59.89±7.93 分;专业价值观评分为 105.74±14.39 分,不同性别、学历,是否曾经与老年人一起生活、是否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不同意愿的护生老年歧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专业价值观水平及其各维度与老年歧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歧视程度为中等偏正向,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影响其对待老人的态度,建议在护理人文课程中增加专业价值观教育,以改善护生对老年人歧视的态度。
Select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幸福感调查分析
韦容峥, 李桂梅, 李志
心理月刊. 2021, 16(21): 70-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125例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记录医务人员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方面的情况。结果 相比中国常模,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评分均更低(P<0.05);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比15.18%(17/112);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平均值为 117.81±16.27;感觉良好者占87.50%,感觉一般者占9.82%,感觉较差者占2.68%。结论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 较好。
Select
新冠肺炎防治背景下急诊患者中西医结合心理援助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杨静静, 李晓倩, 马维莎,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72-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后疫情时期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发热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心理援助措施,规范对后疫情时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入本院163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采取实施中西医心理援助措施后,对比实施援助措施前后的评分。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是影响其焦虑、抑郁评分的相关因素,干预前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中西医心理援助措施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中西医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援助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为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论著 抑郁症
Select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相关分析
何现萍, 王皋茂, 李振阳,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75-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纳入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90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9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抑郁症组需评估基线、第2、4、8周HAMD-17、HAMA、CGI-SI得分。结果 抑郁症组基线血清BDNF和GDNF水平(分别为 9.35±1.88 μg/L、7.33±1.44 μ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11.31±2.00 μg/L、8.93±1.5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抑郁症患者基线血清BDNF水平与基线CGI-SI(r=-0.221,P=0.037)呈负相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基线血清BDNF和GDNF水平最佳切点值分别为12.285 μg/L、6.745 μg/L,其预测患抑郁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10%和95.60%、95.60%和47.80%。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说明基线血清BDNF和GDNF水平降低是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基线血清BDNF和GDNF水平降低与首发抑郁症有关,可作为判断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之一,但不能完全作为预测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的指标。
Select
探究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范勇, 范怀翊, 周焕
心理月刊. 2021, 16(21): 79-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将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抗抑郁药物治疗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组应用心理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护理前,1、3、5个月后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收集量表数据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而心理治疗1、3、5个月后研究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方法效果确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Select
引起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
杨春燕, 沈燕, 高明霞
心理月刊. 2021, 16(21): 8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抑郁程度,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相关因素差异及护理预防对策。结果 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SDS评分为34~73分,平均 55.69±10.25 分,其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44例(30.96%),抑郁组年龄>70岁(68.18%)、接受教育时间≤10年(97.73%)、复发脑卒中27.27%、独居40.91%、脑力活动59.09%、经济收入较低38.64%、缺少家庭支持36.36%、护患关系一般31.82%、医疗费用自费25.0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8分72.73%、未开展延伸护理68.18%高于非抑郁组(n=98)40.82%、86.73%、7.14%、4.08%、14.29%、20.41%、10.20%、10.20%、3.06%、48.98%、20.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脑卒中后抑郁因素:年龄>70岁(OR=6.167,95%CI:1.109~26.249)、接受教育时间≤10年(OR=5.825, 95%CI:1.287~27.026)、NIHSS评分>18分(OR=5.135,95%CI:1.305~22.153)、护患关系一般(OR=3.802, 95%CI:1.207~19.248)、经济收入较低(OR=3.727, 95%CI:0.987~21.876)、未开展延续性护理(OR=3.602,95%CI:1.409~17.345)。结论 导致脑卒中后抑郁因素复杂,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抑郁症状的产生。
Select
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效果
招礼江, 刘建邵, 麦思敏,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83-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为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诊断为首发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4例,单独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34例,实施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以及治疗8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以及治疗8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为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这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可及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著 心身医学
Select
团体心理治疗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姜美蓉, 沈建华, 张文秀
心理月刊. 2021, 16(21): 86-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者计80例,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奥氮平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使用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实验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采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调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275)。治疗前两组PANSS在阳性因子、阴性因子、一般病理3个维度评分与PS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478、0.742、1.313、0.234)。治疗后实验组PANSS在阳性因子、阴性因子、一般病理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 14.12±1.08 分、17.57±1.30 分、32.10±1.22 分,均小于对照组;PSP评分为 68.91±10.65 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308、3.681、3.759、3.257)。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且可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支持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
葛志娟, 李安琪, 李付凤
心理月刊. 2021, 16(21): 89-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过程中,探讨心理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本院接诊的9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常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需要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心理支持,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3个月以及6个月的怀孕率、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对于治疗的配合度情况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以及6个月的怀孕率均相对更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治疗的配合度更高。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整体更大。结论 在针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心理支持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缓解患者抑郁的状态,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怀孕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Select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纪秋娣, 黄靓, 董达科
心理月刊. 2021, 16(21):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针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给予强脉冲光(IPL)治疗过程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3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IPL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及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及总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给予IPL治疗同时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进而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Select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观察
米英姿, 常伟, 苏彧
心理月刊. 2021, 16(21): 95-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对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予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并观察其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76例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配合试验实施,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实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研究组实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药物联合治疗。比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血流变指标、血小板聚集情况、临床指标水平、负性情绪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情况。结果 研究组巴氏指数(BI)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流变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最大血小板聚集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疾病,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安全性,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升。
Select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那春燕, 李艳, 王文亚
心理月刊. 2021, 16(21): 97-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用丁苯酞治疗,实验组用丁苯酞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意义重大。
Select
耳穴压豆配合五音疗法对脑梗死失眠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王巧梅, 姜阳, 黄大伟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0-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五音疗法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失眠患者失眠症状以及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脑梗死失眠患者10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与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干预的实验组(n=5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入院时与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PSQI指数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五音疗法干预可改善脑梗死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论著 妇女健康与心理
Select
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
欧阳琴, 朱东义, 刘玲红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2-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妇产科进行无痛分娩的81例初产妇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入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9月,40例)和观察组(2019年10月~2021年3月,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抑郁评分情况、产后功能恢复情况、其他观察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和出院当天的抑郁评分分值、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褥病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子宫三径之和比对照组短,健康知识掌握有效率、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产后抑郁症状,促进产后功能恢复,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有效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Select
针对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
杜妍华, 肖颖洁, 滕英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5-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应用针对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试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上肢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上肢周径差与上肢体积差低于参照组,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应用针对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上肢感染发生率,改善淋巴水肿程度与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应用。
Select
脏器脱垂女性的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及对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分析
付翠平, 黄宝娜, 陈丽霞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7-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脏器脱垂、尿失禁改善及产后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产后脏器脱垂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盆底康复护理,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尿失禁、脏器脱垂状况、护理满意度及产后情绪的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中有2例子宫脱垂和1例尿失禁,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有6例子宫脱垂和4例尿失禁,发生率为22.22%,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 34.72±2.02 和 40.35±1.97,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分别为 33.78±1.74 和 41.29±2.06,实验组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脏器脱垂患者在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后,尿失禁、脏器脱垂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也得到改善。
Select
医院-家庭网络化管理在宫颈癌癌前病变LEEP术后随访研究
邱红海, 王玲丽, 金黎黎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09-1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网络化管理在宫颈癌癌前病变LEEP术后跟踪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1日~2019年12月30日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护理,观察组采用云平台系统跟踪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的随访依从性、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定期门诊随访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家庭网络化管理在宫颈癌癌前病变LEEP术后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患者漏随访及延迟随访率,对疾病监控更为有利。
Select
自我效能理论下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评价
沈素琴, 张红, 沈燕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12-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下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方法 纳入92例产妇研究(2020年01月~2020年10月),按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n=46,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6,选用自我效能理论下的伴侣参与式护理),统计两组自我效能、喂养知识掌握度、纯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①自我效能: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②喂养知识掌握度: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82.61%),组间对比P<0.05。③纯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产后3 d(86.96%)、1个月(97.83%)、6个月(82.61%)高于对照组(67.39%、82.61%、63.04%),组间对比P<0.05。④心理状态: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34.62±4.94 分、焦虑自评量表(SAS)33.45±6.91 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下的伴侣参与式护理在产妇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改善产妇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亦可提高喂养知识掌握度及纯母乳喂养率,值得借鉴。
Select
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的影响及心理干预价值分析
孔良娣, 杨淑芳, 丁红花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15-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产妇分娩采用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产妇产程的影响及其心理干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6月,将本院收集的300例分娩产妇选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奇数序号产妇纳入对照组(150例),采取常规护理辅助分娩;偶数序号产妇纳入观察组(150例),采取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干预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前3个产程时间分别为 316.29±20.13 min、45.86±4.35 min、8.15±1.62 min,均短于对照组,t=43.064、29.568、14.605,P<0.05,第四产程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产妇经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自然分娩122(81.33%)、产钳助产21(14.00%)、剖宫产7(4.67%),优于对照组,x2=27.046,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 36.88±2.85 分、37.62±3.46 分,均更低,t=25.830、19.479,P<0.05。观察组出现新生儿窒息5(3.33%)、新生儿窘迫7(4.67%)、产后出血9(6.00%),均明显更少,x2=14.815、16.309、15.947,P<0.05。结论 产妇采用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影响较大,心理干预效果也更加理想。
Select
综合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徐莲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17-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有39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早期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早期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率为7.69%,比对照组并发率20.51%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综合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Select
前瞻性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尿潴留的影响
许小芳, 张雪芹, 吴瑕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19-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科无痛分娩顺产的产妇共30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前瞻性护理干预组,分析这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无痛分娩后的产妇尿潴留情况、分娩时产妇的依从性及产妇对于无痛分娩的心理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情况:产后2 h内为16.67%,产后2~4 h为70.00%,产后4~6 h为5.33%,产后大于6 h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率为1.33%,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33%,自主排尿率为95.33%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于无痛分娩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时产妇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无痛分娩的产妇主动实施前瞻性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排尿情况,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利于产后恢复,促进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论著 护理心理
Select
同伴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分析
陈露露, 杜佳丽, 张娟,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21-1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同伴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62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按照护理方法不同,以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心理程度、生活质量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对同伴教育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65%,数据差距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发现没有差距(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有了显著减少,尤其是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多,数据差距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升高很多,数据差距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少,数据差距显著(P<0.05)。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方式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和不适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程萍萍, 吴开勤, 黄思旭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24-1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段,遵循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8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58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自我感受负担、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在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方面,试验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 41.26±3.77 分、41.58±3.67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方面,试验组护理后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分别为 6.57±1.25 分、6.81±1.31 分、6.69±1.29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进一步调节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依从性与满意度。
Select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研究
戴文秀, 王玉, 丁荣香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26-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探究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测评结果较低(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各维度评分,观察组的测评结果较优(P<0.05);观察组在开展护理后,于HAMA评分、SDS评分方面相较对照组均更低;经对生活质量评测,相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显示(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更高水平显示(P<0.05)。 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其他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应用性较高。
Select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兴, 刘畅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脊髓损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乐观、力量、韧性3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8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
官美红, 陈柳江, 李丽琴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31-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双盲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各45例,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肢体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ugl-Meyer上肢评分与下肢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及不良情绪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孟迪, 刘玲, 王紫唐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33-1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特定时间段(2020年10月~2021年5月)内,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n=26)、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估(F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且FMA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神经缺损程度,还能有效提高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Select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指导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袁洪兰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36-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指导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需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67例,通过简单随机法将其分组,常规组33例: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探析组34例:实施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指导;分析开展不同护理模式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探析组初次下床行走时间、在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探析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探析组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常规组的24.24%(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指导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疼痛程度,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提高其日常生活水平,护理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临床评价
朱冰冰, 邵丹, 刘锦峰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39-1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艾滋病(AIDS)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AIDS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 51.36±7.43 vs 50.13±7.96,无显著差异(t=0.861,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t=7.305、11.475,P<0.05),且观察组 36.22±3.48 分低于对照组的 43.28±3.97 分(t=10.185,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 53.32±8.80 vs 52.02±7.87 无显著差异(t=0.225,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t=5.953、9.485,P<0.05),且观察组 41.20±3.68 分低于对照组的 45.63±4.20 分(t=6.042,P<0.05)。干预前两组知识掌握程度 82.63±6.55 vs 81.03±7.67,无显著差异(t=1.004,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下降(t=4.281、9.744,P<0.05),且观察组 92.23±4.22 分高于对照组的 87.35±5.14 分(t=8.396,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 18.33±3.45 vs 19.06±4.62 无显著差异(t=0.964,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下降(t=8.235、9.825,P<0.05),且观察组 28.17±5.34 分高于对照组的 25.31±5.50 分(t=3.308,P<0.05)。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中开展积极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对自身艾滋病病情的掌握,促进CD4+ T淋巴细胞的增长,从而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Select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郭晓明, 金中华, 赵霞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42-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取双盲法将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88例胃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心率、血压、胃镜检查时间、心理状态评分、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耐受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都低于对照组,胃镜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 (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耐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胃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稳定其生命指标,改善情绪,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检查更加顺利。
Select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消极情绪的效果
李文燕, 郭婷婷, 米红英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消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老年卒中后遗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个性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都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个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都低于护理前(P<0.05),且个性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都低于护理前(P<0.05),且个性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个性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老年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消极情绪,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从而提高运动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乔根芳, 凌丽萍, 朱秋菊,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48-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并伴随明显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0),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状态以及睡眠质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AS、SDS、PSQI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以及睡眠质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萍, 杨兴艳, 刘芸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接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2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31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有31例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探究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同时将两组进行对比。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究心理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讨论心理护理的优势。结果 护理实施前,将两组的焦虑、抑郁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生活质量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纳入统计学数据分析,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纳入统计学分析,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护理满意度纳入统计学分析,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实施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说明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情绪产生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患儿中的应用
聂登峰, 张希兰, 王振东,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患儿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本院临床门诊科室进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次性血液静脉注射采血,并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安静率为5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6.67%,而试验组患儿不良情绪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的采血配合情况进行评估,试验组患儿的配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配合率60.00%,且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患儿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采血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门诊医护人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
Select
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成人患者的疗效影响
刘婷婷, 杨丽俊, 李文,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56-1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应用心理干预给口腔正畸成人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加行心理干预。组间对比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②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90.00%)高于对照组(66.0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③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④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应用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Select
心理干预联合康复护理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
米磊, 孟莉, 李盼盼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58-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常规脑中风护理)和观察组(n=47,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理情绪、护理依从性、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护理依从性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缓解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有效提升其功能恢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Select
心理干预对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负面情绪及疼痛的效果
童梅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61-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负面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规划为总研究时区,并以该时区中就本院行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治疗的111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基于随机抽签规则,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53)。对照组对象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对两组对象负面情绪、胸部疼痛程度及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象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对象心绞痛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象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对象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痛感,缩短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Select
康复护理及心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丽华, 黄银瑜, 戴兰娥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64-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75)与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7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巴氏量表(BI)评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状态,另采用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案干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Select
应用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分析
王玉, 戴文秀, 丁荣香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66-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下肢骨折患者80例,均为本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即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重视个体化心理干预)各40例,对比预后及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入院时,入院72 h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功能锻炼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第12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疼痛,消除负性情绪,提升知识掌握及功能锻炼水平,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Select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韦静, 管建琴, 田小曼,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行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心理应激反应、疼痛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作为研究分析指标。结果 护理干预后,心理应激指标上,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肾上腺素以及心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疼痛程度上,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更低,同时创面缝合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上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发挥出确切效果,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改善作用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Select
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武蓓蓓, 陈瑶, 黄素芳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透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辅以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透患者62例,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干预前两组相关蛋白水平均较低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类蛋白水平均明显提升(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评分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大幅提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在血透患者中实施后,患者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态均得到改善,护理体验良好,值得推广。
Select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夏艳, 薛婷婷, 王红柳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10月52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评估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生活质量、康复程度与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BPRS评分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依从度、情感、社交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92%,观察组患者高达92.3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
Select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利, 宣海蓉, 陆佳佳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92例,常规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结果 入院时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巴氏量表(B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联合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及时给予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的同时加强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效果。
Select
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徐燕, 陈伟, 仲院院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56例患者,根据护理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增加心理护理,就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焦虑评分 23.15±2.25 分、抑郁评分 24.25±2.51 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 5.41±1.20 分低于对照组的 7.35±1.60 分,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合理饮食、运动训练、按时用药等护理依从性评分分别为 93.45±2.15 分、94.24±2.28 分、95.15±1.27 分、94.24±2.88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社会能力 94.24±4.51 分、心理情绪 94.64±5.24 分、身体疼痛 90.45±2.45 分、活动能力 91.54±2.15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又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在提升生活质量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评价
张立云, 张军阳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83-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的应用情况,并深入分析该种干预措施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等指标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客观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虽然护理后研究组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水平低于参照组,但护理前后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维度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还能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还提升了患者的心理水平,优化了预后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Select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分析
杨桂萍, 孙培培, 郭珺君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85-1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价值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60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甲进行状腺手术的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选用个性化护理),统计两组护理效果、负性情绪、并发症率、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康复认知度、手术认知度、手术配合度、病情知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PAN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不仅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而且改善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借鉴及参考。
Select
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袁梦, 丁美佳, 曹力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88-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1年4月将本科室接诊的102例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抽签分组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5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对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Select
学龄前期输液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张静静, 李志岚, 尹晴晴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90-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学龄前期输液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以在本院接受输液治疗的学龄前期患儿(353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2020年1月~2021年1月,依据抽签法随机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176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177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率、情绪状态、疼痛及家属满意度为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观察结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87%,高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液依从率为98.87%,高于对照组的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 37.51±2.41 分、38.56±2.26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46.24±2.66 分、47.54±2.44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童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分别为 1.14±0.20 分、2.20±0.36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3.31±0.42 分、3.51±0.45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为97.74%,高于对照组的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与输液依从性,还可以改善患儿情绪状态,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Select
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甲状腺结节患者彩超检查中的应用
杨梅, 李雪娟, 高雪英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93-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甲状腺结节患者彩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行彩超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体检中心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9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彩超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检查效率及检查可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彩超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患者彩超检查中实施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知信行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能够提高彩超检查效率及可信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彩超检查满意度。
Select
心理护理对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作用
张春红, 杨青, 杨叙颖,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96-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肾结石病例中收集与研究相符合的60例开展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5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两组医疗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不良心理均减轻了很多,尤其是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且研究组比对照组生活质量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干预在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袁玲玲
心理月刊. 2021, 16(21):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疝无张力修补术)的67例老年腹外疝患者,以Excel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研究组(33例),均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均持续护理至出院。观察两组患者以下指标:①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心理状况;③并发症发生率情况;④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0.00%)较参照组降低(14.71%),护理满意度(96.97%)较参照组(79.41%)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腹外疝患者,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成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手术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Select
微信平台宣教+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张传凤, 陈銮, 任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讨微信平台宣教+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性。方法 收治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门诊输液患者112例,根据就诊单双号顺序,将112例患者分为不同小组。对照组56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56例:实施微信平台宣教联合心理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精力、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与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16.07%),互比有差异(P<0.05)。结论 微信平台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应用护理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水平有着积极影响,还可规避相关风险因素,值得推广。
Select
以损伤控制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急诊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心理弹性的影响
赵艳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损伤控制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急诊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骨盆骨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以损伤控制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骨骼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Majeed评分标准中坐位、立位、疼痛、性生活及工作5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量表中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环境领域、社会关系及总体感觉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9个测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损伤控制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骨盆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Select
心理护理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
朱桂华, 张璐, 鞠静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08-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122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此次治疗依从性情况,评估各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差异,统计各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此次治疗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开展护理前,心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心境量表各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表示对本次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期间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值得推广。
综述
Select
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王娇, 肖雅婧, 钱建锋,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11-2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机能、思维能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转归与康复。通过检索近20年来国内外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作用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帕金森病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籍牛,高殿帅,耿德勤,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14-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症,其发生率为3.6%~40.0%,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功能及社会功能,还增加照料者的沉重负担,近年来逐渐备受关注。与此同时,临床医师对其重视不足,对于帕金森病焦虑障碍致病的神经学基础知之甚少。本文旨在综述帕金森病焦虑障碍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Select
词汇-图形记忆评估量表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赵畅, 刘美婷, 张花霞,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词汇图形测验(3W3S)是一种简短而快速的记忆学习测验,它使用语言材料和非语言材料对记忆功能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包括信息复制、学习、延迟回忆和信息再认。记忆功能受损是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之一,记忆受损在疾病的早期鉴别、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记忆力作为认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3W3S量表的使用方法,并对其在神经和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Select
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徐婷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20-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是当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近年来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了我国女性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方式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常伴随各种不良反应及自我形象紊乱,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损伤,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深入临床研究,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针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生理及心理情况影响内容进一步说明。
Select
公共危机事件风险感知特征研究综述
宋红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23-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公共危机事件风险感知的特征对于事件影响的分析与评估、事件的应对与解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相关概念入手,综述了公共危机事件风险感知的静态特征维度和动态演化轨迹,并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本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Select
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韩芳芳, 刘朝芹, 朱佳雪,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25-2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具体主要从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现状、影响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的应用进行论述。旨在为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提供对策及参考。
Select
校园欺凌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陈佳, 王艺馨, 张金玲
心理月刊. 2021, 16(21): 228-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21.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精神障碍发生的高危时期。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发生,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研究提示,参与欺凌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症状,欺凌也增加了儿童青少年的自杀风险,并且间接导致幻觉的产生。此外,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欺凌经历与成年后的较低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抑郁症状相关。另一方面,精神疾病也促使了欺凌行为的发生。研究证明社会心理问题是欺凌的预测指标,患有智力残疾、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儿童青少年的欺凌比率高于普通的儿童青少年。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