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周文化
心理月刊. 2024, 19(24): 35-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11
摘要
(
87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增加,流动父母迫于各方压力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面临诸多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04~2022年相关核心文献作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显以及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结论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向和视角,未来可以更加细化研究的主体,以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各方的合作,从而推动多元化发展。
Select
心育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近二十四年的发展动向——基于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文献计量分析
马云风
心理月刊. 2025, 20(1): 64-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17
摘要
(
748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介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聚焦话题及演变过程和相关研究技术,帮助学者们更好地把握其发展动向、对其形成结构化的认识,进而窥见未来的研究重点,形成更深刻的针对性问题。方法 基于影响力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前列的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期刊,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近二十四年的文献数据,得到有效文献数据1040篇,采用CiteSpace 6.2.R6进行高频词组、共线网络、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虽有扩张,但仍以青少年为主;个体差异方面,近几年比较关注种族身份认同、刻板印象、社会比较效应的影响;动机信念一直是关注重点,近几年比较关注情景期望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以及成长型思维信念的影响;知识技能习得方面,语言理解的相关探索仍然是重点话题,并且常在反驳文本、干预研究中探索,工作记忆近年来关注度增加;研究技术方面,越来越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及以个体层面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如潜在剖面、层次等)。结论 纳入群体范围不断拓展,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动机信念、语言的理解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范畴,工作记忆成为近几年的关注焦点;更加注重质性研究、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技术。
Select
心育教学
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郑宇轩,何诗雨,刘方棣,等
心理月刊. 2025, 20(5): 11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5.032
摘要
(
58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新疆地区5所本科院校及广东、福建、北京、河南、陕西地区8所院校在读大学生共960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估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分组,观察不同分组学生之间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性,并进行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睡眠质量评分无差异性(P>0.05),240例(25.00%)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960名大学生中,7.29%学生存在焦虑情绪,3.02%学生存在抑郁情绪。焦虑组学生睡眠质量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学生(P<0.05);抑郁组学生睡眠质量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学生(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较多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具体表现为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则睡眠质量越差。
Select
心育教学
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唐秋雁,夏生桂,谭飘,等
心理月刊. 2025, 20(8):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4
摘要
(
54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4年1月~9月,本研究使用便利抽样选取16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问卷为工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分 112.06±22.66 分,属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与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家人从事护理相关行业和就业本专业意向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就业本专业意向3个变量是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家人从事护理相关行业和就业本专业意向会影响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的高低,提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注重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可以鼓励护理实习生提高学历、担任学生干部,带领护理实习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或学习等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护士职业价值的肯定。
Select
综 述
人工智能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苏凤霞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30-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71
摘要
(
47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日益广泛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彰显其特殊价值。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精神科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本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潜在影响。同时,本文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的技术、伦理和隐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精神科护理模式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基础。
Select
心育教学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门市为例
郭朝阳,肖锦玉,许彩丽
心理月刊. 2025, 20(1): 80-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20
摘要
(
47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系统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系统四个维度对江门市512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结果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轻度(n=249,48.63%)、中度(n=252,49.22%)、重度(n=11,2.15%)。情感耗竭方面,微系统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领导支持,中系统的心理资源冲突和情绪情感冲突为其显著影响因素;去个性化方面,微系统的师生关系、中系统的情绪情感冲突、外系统的学校办学性质、宏系统的情感劳动为其显著影响因素;低成就感方面,师生关系、心理资源冲突、情绪情感冲突和情感劳动为其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受生态系统各维度的共同影响,相关部门在破解职业倦怠、教师流失困局时应考虑更全面的因素。
Select
心育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刘柏汐,赵楠,孟庆莹
心理月刊. 2024, 19(22):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4
摘要
(
46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3年6月~12月期间选择河北唐山学院421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分析学生的一般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421名大学生中52名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为12.35%,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处于轻度,在强迫症状与人际关系敏感中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9%与5.23%;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父亲与(或)母亲健康状况差、睡眠质量差、在意外貌、经常有自卑感、需要心理帮助为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OR=1.412、1.533、2.291、1.902、1.519、2.280,P<0.05)。结论 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高校推进“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近二十年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李丹丹,刘媛,余敏,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 1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03
摘要
(
45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源,以2004~2024年中28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 6.3.R6对近二十年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主要研究力量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结果 文献发表量呈现2个快速增长时期,2014~2016年呈现小幅度上升增长趋势,2018~2020年呈现快速上升增长趋势;作者与机构间合作并不密切;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具体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运动干预、音乐干预等。结论 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需加强研究机构、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期形成适合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完整系统性综合干预方法。
Select
综 述
抑郁症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李梓奇,胡红星
心理月刊. 2024, 19(21): 235-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67
摘要
(
42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已知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有人认为,表观遗传机制可能介导不良生活事件暴露后患抑郁的风险持续增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了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产生作用的证据,包括针对不同组织、采用不同实验设计的DNA甲基化、RNA修饰、非编码RNA和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抑郁症在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试图从该角度理解未来表观遗传变化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以及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
Select
心育教学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
郭婉然,陶梦欣,刘丽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0):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6
摘要
(
41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分析性别、年龄、学历等变量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9月~2024年5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利用修订后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量表对270名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0份。大部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良好(45.41±14.20);性别、国籍以及来华时间长短等变量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变量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总体良好,但相较于年幼的来华留学生,年长的来华留学生拥有更好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
Select
个案报告
1例正念认知疗法应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案例报告
魏倩倩,龙鲸
心理月刊. 2024, 19(19): 197-2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59
摘要
(
383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一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解析和基于正念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详尽的横向及纵向案例解析,并针对其歪曲认知、适应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开展系统的正念认知疗法。结果显示患者的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分由72分降至29分,并达到降低病耻感、提高自我接纳度及自尊水平、改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目标。本案例报告提示正念认知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
Select
心身医学
阿普唑仑与丁螺环酮治疗门诊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比较
徐昕,赵楠
心理月刊. 2024, 19(19):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42
摘要
(
37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与分析阿普唑仑与丁螺环酮治疗门诊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某院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门诊收治的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患者90例进行分组,各45例,丁螺环酮组给予口服丁螺环酮治疗,阿普唑仑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免疫指标。结果 阿普唑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丁螺环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普唑仑组治疗后与丁螺环酮组治疗后相比HAMA-14评分较低、PSQI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普唑仑组治疗后与丁螺环酮组治疗后相比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水平降低,CD3+、CD4+/CD8+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丁螺环酮治疗门诊焦虑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其中阿普唑仑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神经递质、免疫指标水平。
Select
综 述
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现状与干预研究进展
程心蓓,姜敏敏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27-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68
摘要
(
367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老龄化的快速进展现状,失独老人成为一类具有政策性和社会风险性的特定群体。同普通老龄人群相比,失独老人更易发生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分析,整理及归纳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现况、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以及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进展。对于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现有研究未能系统全面地分析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未来应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协调好失独老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需要政府、社会、社区的通力合作,全面多领域系统性地重视失独老年人心理。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国内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王迪,王林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8-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06
摘要
(
35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后疫情时代我国国民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关注与重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高安全且低成本的主动健康手段,可有效解决心理问题与促进心理健康。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SSCI期刊539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998~2023年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研究的发文数量、文献来源、合作作者与机构发文等文献特征进行基本分析,同时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进行梳理。结果 国内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研究的历年发文数量呈现波浪式发展;研究成果较为集中发表;核心作者(≥3篇)共有25位,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交流;发文机构大多为独立发文,不同机构间需加强合作。结论 未来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交流,促进不同机构的相互合作,以便探究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深层机制,更好地发挥出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用。
Select
综 述
国内成长型思维研究综述及展望
刘依琳,赵雪,袁宗梅
心理月刊. 2024, 19(24):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75
摘要
(
33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成长型思维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文章阐明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随后,从研究历程、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国内成长型思维的研究成果,包括其研究重点、实证探索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推动成长型思维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Select
综 述
助人行为研究综述
曹军胜 成笑语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67
摘要
(
33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有关助人行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者、受助者和环境)上,较少涉及助人行为对三者的影响。助人行为即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助人行为对改善情绪、营造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社会和培养社会良好风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助人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对助人行为做出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Select
心育教学
正念冥想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韩晓燕,陈文凤
心理月刊. 2025, 20(8): 115-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3
摘要
(
32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冥想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压力管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2024年10月~11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73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正念冥想组(新式组)和传统压力管理组(传统组)。新式组接受为期8周的正念冥想训练,传统组接受为期8周的传统压力管理课程。通过感知压力量表、五因素正念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评估两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干预后,正念冥想组在压力感知水平、正念意识、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正念冥想是大学生压力管理的有效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显著降低压力感知,提升正念意识,改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
Select
心育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袁婵,刘娟,张一波,等
心理月刊. 2025, 20(8):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5
摘要
(
32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寻求科学干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9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就业前景乐观度、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及睡眠环境存在噪声干扰是当今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和睡眠环境存在噪声干扰是引起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待改善,且易发生睡眠障碍,基于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落实,将有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Select
综 述
自杀评估与干预五步法研究进展
樊宝林,蒋忠亮,姬钰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7
摘要
(
3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自杀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我国自杀死亡的绝对人数居世界首位,自杀的防控、评估和干预工作仍然艰巨。本文对自杀评估与干预五步法的评估与分类的概述、基本理念、基本框架、应用现状、实施要点进行阐述,为心理工作者、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杀危机事件的评估与分类,采取相适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
Select
心育教学
正念认知疗法对改善手机成瘾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王晓,成照惠,彭焱,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69-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19
摘要
(
29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采用正念认知疗法对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成瘾状况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干预,为预防和治疗手机成瘾及相关的心理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 在华北理工大学采用方便取样方法,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进行筛查。将筛选出的手机成瘾大学生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运用MPAI、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来比较不同组别以及不同测试时间的评分差异。结果 ①干预组在MPAI、GAD-7、PHQ-9的后测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P<0.05),对照组前后测得分均无显著差异。②干预组在MPAI、GAD-7、PHQ-9上四次测试(前测、中测、后测、随访;每次测量相隔一月)时间效应均显著(P<0.05)。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对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状况以及焦虑 、抑郁情绪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效果有一定的时间性规律,并在干预结束后仍有一定的持续时间。
Select
心育教学
大学生压力知觉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丁俊,张英培,叶姿汝,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4): 59-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19
摘要
(
28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压力知觉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用压力知觉量表、接纳和行动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于2024年3月~6月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的5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压力知觉与经验性回避(r=0.631,P<0.001)、消极应对方式(r=0.267,P<0.001)和网络成瘾(r=0.444,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经验性回避与消极应对方式(r=0.252,P<0.001)和网络成瘾(r=0.532,P<0.001)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94,P<0.001);大学生压力知觉可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54,P=0.001),也可以通过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单独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网络成瘾程度。结论 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压力知觉影响其网络成瘾程度的关系中,既发挥单独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指导。
Select
综 述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综述
张琳畅,杨硕
心理月刊. 2025, 20(6): 22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6.064
摘要
(
28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教育是教育之路的起点,父母是子女人生之路的首位导师。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于“互惠效应”分别从子女和父母两个层面展开探索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分别从父母自身、亲子互动、父母之间互动三个角度提出优化父母教养方式的建议,力求提供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的路径,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引导青少年身心和谐稳定发展。
Select
调查研究
基于SCL-90的在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孙铭婧,车群,童静谣
心理月刊. 2025, 20(2):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65
摘要
(
28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当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及时干预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于2024年3月5日~2024年3月15日,采用便利取样方式,对淄博市某中学在校188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SCL-90)进行线上调研。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平均得分为 139.86±60.31 分,有25.15%初中生总分高于160分,提示心理状态欠佳,强迫、敌对与人际关系敏感是心理异常阳性筛查率最高的前三项。性别、年级在心理健康各维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与研究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思维认知、人际关系方面,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进一步排查和干预,以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
Select
综 述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艺
心理月刊. 2025, 20(1):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62
摘要
(
277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等多种复杂因素。目前,尽管存在多种治疗方法,但仅约30%的患者在接受一线治疗后能完全缓解。此外,传统药物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抑郁症治疗的预测因素,以期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新兴的治疗预测因素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Select
心育教学
大学生性别角色、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某医专为例
罗丹丹,王秋雨,赵峥,等
心理月刊. 2025, 20(3): 85-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3.024
摘要
(
26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在二者间的具体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式,于2024年1月~3月抽取江苏省某医专类院校49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①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192人,39.18%)、双性化(179人,36.53%)、女性化(60人,12.24%)、男性化(59人,12.04%)。②双性化在积极应对、主观幸福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不同性别角色差异在消极应对上未达到统计学水平。③未分化(对比双性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中,积极应对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医专大学生中,双性化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应对方式最积极;未分化这一性别角色能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积极应对水平的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媛媛,苏德岩,李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9-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02
摘要
(
24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2月~2023年5月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内6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结直肠外科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以及造口门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共计422例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问卷、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造口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 105.19±17.19 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造口术后的天数、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照顾自己造口的状态、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加强对年龄、婚姻状况、造口术后时间、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造口护理情况、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的评估,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升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治疗预后。
Select
综 述
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刘芹,程敏,刘航呈,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33-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70
摘要
(
24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心理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家庭照顾者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越来越受到卫生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该领域的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未来提高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Select
心育教学
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烨,胡艳华,郜广存
心理月刊. 2024, 19(21): 105-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28
摘要
(
24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3年5月~2023年6月,基于现有成熟量表,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对10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功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24,P<0.001);同伴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之间分别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00和0.133,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6.08%和21.38%;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6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29%。结论 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家庭功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直接提升中学生的心理韧性,也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心理韧性。
Select
综 述
孤独症儿童比喻性语言理解研究进展
张超,张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71
摘要
(
240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比喻性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义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而孤独症儿童在比喻性语言的理解方面存在障碍。本文梳理了这一障碍的三大原因,即心理理论能力不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结构性语言能力较弱,并总结了隐喻、习语、反语等三种比喻性语言研究现状。孤独症儿童比喻性语言理解干预方法主要有思维导图法和多范例训练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纵向研究和在线研究。
Select
综 述
白癜风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杨锦珠,屈苗,李吉钰,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20-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66
摘要
(
23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心理问题,对白癜风患者实施一系列心理护理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控制白癜风病情的加重,缩短白癜风的病程,降低白癜风疾病的复发率,增强白癜风患者治疗的自信心,提高白癜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白癜风患者的康复。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白癜风患者心理护理相关文献,现对白癜风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做出概述。以期为白癜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白癜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心育教学
控制感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管晓梅,李成志
心理月刊. 2024, 19(19): 74-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20
摘要
(
238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2月~2023年4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控制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两两间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在控制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够解释总效应的12.30%。结论 控制感不仅能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能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增强大学生的控制感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Select
抑郁症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包佳飞,程祺,戴立彬,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85-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8
摘要
(
23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60例(采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60例(采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血清学水平、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各方面分值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物质(SP)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血清SP水平低于参照组,血清NPY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能够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调节血清SP及NPY水平,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Select
心育教学
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影响
郭婉然,陶梦欣
心理月刊. 2024, 19(21): 118-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31
摘要
(
235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原则利用跨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对275名来华留学生进行现状调查,并从中方便取样南昌某高校28名来华留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照跨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进行配对并随机分配到观察组(14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被试进行常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结束团辅后再次对观察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个体追踪访谈。结果 ①275名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量表得分为 45.41±14.20。②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跨文化心理适应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跨文化心理适应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个体追踪访谈中表明其体验到自身更高水平的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结论 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积极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干预效果显著。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精神病态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徐检,杨群
心理月刊. 2024, 19(21):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01
摘要
(
23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神病态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在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在2021年9月,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黑暗三联征量表(DD)对49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3.236,P<0.01)。②在控制性别的作用后,童年期创伤对亲社会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在此预测关系中,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单独发挥中介作用,95%CI[-0.150,-0.044];也可以通过“精神病态-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95%CI[-0.038,-0.005]。结论 童年期创伤是影响留守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会通过促进精神病态发展和阻碍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发展而影响留守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峰,王华荣,冯嘉,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20-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04
摘要
(
224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希望水平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2月~2024年6月承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希望水平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 96.29±15.98,希望水平得分为 31.00±5.86,社会支持得分为 35.12±6.7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希望水平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是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级水平,临床需重点关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其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Select
心育教学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的效果分析
陈丽,黄菲菲,吴伟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9): 99-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27
摘要
(
22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4年1月,选取此期间本院的本科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30名实习生。对照组接受常规实习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积极心理团体辅导。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AS)、压力知觉量表(PSS)、工作投入量表(WES)在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评估,并分析结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CD-RISC、SAS、PSS、WE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CD-RISC、W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弹性,有助于其更好地应对实习期间的压力和挑战,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Select
心育教学
正面管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与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
黄禹龙,邓黎婕
心理月刊. 2024, 19(19): 85-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23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探讨正面管教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以自尊和成长型思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自尊量表(RSES)、正面管教量表(PDPS)和成长型思维量表(GMS)对中国南昌市三所公立中学697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 ①正面管教与自尊、成长型思维、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成长型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②正面管教既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β=0.935,P<0.001),还可以通过自尊与成长型思维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β=0.734,P<0.001)。结论 该结果对于揭示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寻找提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Select
心育教学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戴理波,何思炜
心理月刊. 2024, 19(19): 90-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9.024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大学班级进行系统性的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以考察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湖南农业大学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自然班,共计60人,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3个单元的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自编的团体辅导个人反馈表对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t=1.126,P<0.0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t=-0.161,P<0.01)前测的分值和对照组前测的分值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t=5.931,P<0.0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t=5.361,P<0.01)后测的分值均优于前测;实验组自编的团体辅导个人反馈表结果显示团体辅导活动对同学作用显著。结论 团体辅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Select
抑郁症
正念减压联合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改善的影响分析
夏燕,邢丽华,刘元元
心理月刊. 2025, 20(5):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5.048
摘要
(
21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正念减压和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联合应用,探讨该方案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9月期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为研究样本,样本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正念减压联合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心理指标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自尊水平及生活质量均升高、心理状态更稳定(P<0.05)。结论 通过正念的情绪调节和认知行为疗法的认知重建,产后抑郁患者能够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摆脱抑郁状态,帮助患者重建自尊,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调查研究
“00后”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柯颖,胡珊,赵娟
心理月刊. 2025, 20(1): 192-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55
摘要
(
216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感方面的具体特性与当前状态,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6月~2023年12月,在云南某职业学院护理学院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4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郝玉芳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量表,从职业自我概念、留职利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与社会说服五个方面收集数据。数据比较采用了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495名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农村,大多数非独生子女。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较低,社团参与度略高。在护理职业认同感分析中,职业认同感的平均得分为57.85分,标准差为10.42分,表明研究对象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各项指标的维度分析中,职业自我概念得分条目得分最高,多数学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主要依据的是他们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此外,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与护理职业认同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基于职业认同理论,针对“00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人兴趣是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社会实践活动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可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