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3年, 第1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06-15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秦拂晓,褚欣悦,仲亚茹,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自我客体化、负面评价恐惧及社交外表焦虑的现状,分析负面评价恐惧在自我客体化与社交外表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在大连市某皮肤病专科医院中,选取了248例门诊就诊的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我客体化、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水平。结果 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自我客体化总分为 3.04±0.55 分;负面评价恐惧总分为 3.08±0.49 分;社交外表焦虑总分为 3.10±0.78 分。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的自我客体化与负面评价恐惧呈正相关(P<0.01),自我客体化与社交外表焦虑呈正相关(P<0.01),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外表焦虑呈正相关(P<0.01)。自我客体化对负面评价恐惧有直接正向作用(β=0.440,P<0.001),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外表焦虑有直接正向作用(β=0.336,P<0.001);自我客体化对社交外表焦虑有直接正向作用(β=0.417,P<0.001)。结论 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的自我客体化、负面评价恐惧以及社交外表焦虑的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患者的自我客体化程度越深,其社交外表焦虑水平越高;负面评价恐惧水平越高,社交外表焦虑水平越高。自我客体化不仅可直接影响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的社交外表焦虑,还通过负面评价恐惧间接影响社交外表焦虑。因此,护理人员在帮助降低患者自我客体化的同时,也应引导患者学会理性看待他人的评价,学会欣赏自己的外表,接纳外表的不完美,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社交外表焦虑状况。
  • 李丹丹
    心理月刊. 2023, 18(11): 7-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ADHD儿童干预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本研究以“ADHD儿童”“干预”为主题词,以中国知网中的361篇文献(2002年~2022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 6.1.R6从发文量、作者、关键词共现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文献发表量总体呈指数型上升趋势,但是作者及机构间合作并不密切;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ADHD患儿的行为表现、症状以及药物治疗(中西药)和心理行为治疗、感统训练、家庭干预、神经反馈训练等非药物干预。结论 我国ADHD儿童干预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作者或者机构的交流,在未来能够形成适合于我国ADHD儿童干预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的整体系统干预方法。
  • 谷洪波,蒲纯嘏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公众媒体使用偏好对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以及风险感知与个体行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3月,采用问卷形式在线调查了390名受访者,使用SPSS 26.0和AMOS 26.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分析了中介效应。结果 ①公众不同媒体渠道使用均与风险感知呈正相关,不同媒体渠道对风险感知影响程度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交媒体、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媒体。②公众风险感知、应对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共同影响机制为“风险感知→应对行为→心理健康”的链式效应,公众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③风险感知除了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用以外,还通过应对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结论 公众媒体渠道使用与风险感知呈正相关,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到应对行为的中介作用。
  • 仇瑞,王显阳,尉怀怀,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7-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军人战训心理状态的类别特征及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5月,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战训心理状态量表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1230名官兵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战训心理状态进行分类,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分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军人战训心理状态可分为积极战训型(64.28%);中立战训型(29.58%);消极战训型(6.1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军人在积极战训型当中所占比例更大(OR=1.846),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作为参照,在消极战训型与积极战训型个体当中,本科学历个体的OR值处于最低水平,表明本科学历的军人更有可能选择中立战训型。结论 军人战训心理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分类特征,应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调适与干预,从而提升我军作战效能。
  • 徐东娥,冯勤,徐红燕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1-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危险因素,为青少年NSSI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有关中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2022年8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OR=1.075,95%CI:1.039~1.112)、经历负性生活事件(OR=1.019,95%CI:1.013~1.024)、女性(OR=1.867,95%CI:1.066~3.270)、冲动(OR=1.043,95%CI:1.026~1.060)、吸烟(OR=1.851,95%CI:1.145~2.992)、饮酒(OR=1.825,95%CI:1.263~2.637)、遭受欺凌(OR=2.125,95%CI:1.742~2.590)、学习压力大(OR=1.417,95%CI:1.092~1.838)、网络成瘾(OR=1.864,95%CI:1.573~2.209)、被忽视(OR=1.586,95%CI:1.360~1.849)、遭受虐待(OR=2.216,95%CI:1.477~3.324)、低健康素养(OR=2.318,95%CI:1.783~3.013)、睡眠质量差(OR=2.093,95%CI:1.558~2.813)、孤独(OR=1.819,95%CI:1.529~2.164)、有自杀意念(OR=3.358,95%CI:2.127~5.301)是青少年发生NSSI的危险因素(P<0.05);情绪管理能力(OR=0.648,95%CI:0.527~0.797)是青少年发生NSSI的保护因素。结论 抑郁、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女性、行为冲动、吸烟等与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关,应重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筛查,并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预防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
  • 刘锦琪,李珂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6-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娱乐平台中用户主动参与度对信息茧房效应的影响以及选择性心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1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利用用户主动参与度、选择性心理、信息茧房问卷对177名黑龙江省某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主动参与度正向预测选择性心理(β=0.566,P<0.01)。选择性心理可以促进信息茧房的形成(β=0.774,P<0.01)。选择性心理在主动参与度和信息茧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主动参与度可以通过增强选择性心理进而促进信息茧房的形成。结论 除了外部的网络信息环境因素,用户参与娱乐平台的主动性也影响了信息茧房的形成,主动参与度通过促进选择性心理进而强化了信息茧房效应。因此,提高用户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于塑造恰当的主动参与度、避免产生较强的选择性心理,弱化信息茧房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 姚海燕,郑双江,罗志宏,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30-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互联网诊疗患者健康信息焦虑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预调查形成问卷;对259位互联网诊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 互联网诊疗患者健康信息焦虑问卷包括信息利用焦虑、信息获取焦虑、信息素养焦虑、信息需求焦虑、信息质量与安全焦虑5个维度共27个条目。5个公因子包含问卷70.62%的信息量,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折半信度为0.914,5个维度与问卷总体的相关性在0.663~0.922之间。结论 互联网诊疗患者健康信息焦虑问卷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用于评估互联网诊疗患者健康信息焦虑水平。
  • 张毓,陈丹,郭文琪,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34-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感知压力、共情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士心理干预与压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韧性量表、感知压力量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对183例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心理韧性、感知压力、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临床护士心理韧性为 64.16±13.93 分,感知压力为 28.72±4.31 分,职业倦怠 28.80±4.37 分,继发应激 19.52±4.07 分,共情满意 35.54±3.29 分,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对心理韧性总分有影响(P<0.05);性别、婚姻状况、生育情况对感知压力得分有影响(P<0.05);性别、生育情况、个人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对职业倦怠得分有影响(P<0.05);性别、个人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对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有影响(P<0.05);性别对共情满意得分有影响(P<0.05);感知压力、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共情满意均对心理韧性有影响(P<0.05),心理韧性与感知压力、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呈负相关,与共情满意成正相关。结论 应关注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压力、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共情满意,通过社会支持、政策支持、心理干预、集体培训等手段提高临床护士的心理韧性,减轻感知压力,缓解共情疲劳。
  • 陈宽玉,王爱凤,冯春霞,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38-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复原力、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 我们对195名抑郁症照顾者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分别采用Connor-Davidson复原力量表(CD-RISC)、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抑郁症照顾者的复原力、照顾者负担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使用Hayes的PROCESS宏用于测试社会支持在复原力和负担之间的调节和中介效应。结果 复原力、社会支持与负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5)。复原力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照顾者负担,中介效应(-0.559)占总效应(-0.770)的72.60%,但是社会支持在复原力与负担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β=-0.077,t=-1.684,P=0.094)。结论 复原力和社会支持是抑郁症照顾者的保护因素,复原力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照顾者负担产生影响。家庭、朋友和网络的支持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照顾者的负担。
  • 刘立娜,席露,申屠效瑭,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42-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个体对树木绘画测验中阴影特征具有消极的心理态度”这一说法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态度调查问卷测量28例居民对树木绘画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及其内隐自尊,使用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 t 检验、相关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处理。结果 ①个体对阴影特征树木画有着明显的消极外显态度(P<0.001);②阴影特征树木画的内隐联想测验中,相容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不相容任务正确率(P<0.01),相容任务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P<0.001),存在预期的IAT效应;③个体自尊的内隐联想测验中,相容任务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P<0.001),存在预期的IAT效应;④个体对阴影特征树木画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1),阴影特征树木画的内隐态度与个体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阴影特征树木画的外显态度与个体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 个体对树木绘画的阴影特征具有消极的态度倾向;内隐自尊水平越低的个体对阴影特征树木画的外显及内隐态度越积极。
  • 肖云,黄建军,付格西
    心理月刊. 2023, 18(11): 45-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自我控制在网络游戏成瘾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方法 运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自我控制简版量表(BSCS)和孤独感量表(UCLA-3)于2023年3月对南昌市某高校3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网络游戏成瘾(r=-0.373,P<0.001)、孤独感(r=-0.399,P<0.001)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游戏成瘾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59,P<0.001);②自我控制在网络游戏成瘾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53.52%。结论 网络游戏成瘾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孤独感。
  • 张译方,梁超
    心理月刊. 2023, 18(11): 49-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孤独症儿童与智障儿童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差异性。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30日,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共14所特殊学校小学段的孤独症儿童88名和智障儿童80名作为样本,通过焦虑忧郁情绪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分别对其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进行定量测试。测试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孤独症儿童与智障儿童内化问题及其内化问题中的躁狂,忧郁,社交回避,不安和强迫行为维度中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孤独症儿童与智障儿童外化问题及外化问题中的自残行为,刻板行为和攻击行为维度中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孤独症儿童比智障儿童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更加严重。
  • 罗莹莹,李军,倪潞燕
    心理月刊. 2023, 18(11): 52-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大学生手机成瘾对抑郁的关系机制,以及分析注意力控制和认知失败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武汉2所高校1000例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手机上瘾测试量表(MPPUS)、认知失败问卷(CFQ)、注意控制量表(ACS)进行调查研究。使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F=-7.021,P<0.001),同时认知失败水平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F=-3.306,P<0.001)。大三和大四学生的手机成瘾水平显著高于大二与大一学生(F=6.797,P<0.001)。大三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F=6.470,P<0.001),而注意力控制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年级(F=4.352,P=0.005)。手机成瘾与认知失败和大学生抑郁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而注意力控制与手机成瘾、认知失败、大学生抑郁水平显著负相关;手机成瘾不能直接影响抑郁水平(P>0.05),但注意力控制和认知失败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75.78%和8.70%。结论 手机成瘾不能直接影响抑郁水平,但可通过注意力控制和认知失败间接对大学生抑郁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提高个体注意力控制能力以及减少认知失败有助于减轻手机成瘾对抑郁的影响。
  • 任艺,李光建,高婷叶,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15)对257例扬州疫情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检出率为20.40%(51/250),抑郁检出率为31.60%(79/250),躯体症状检出率为52.80%(132/250),焦虑合并躯体化症状检出率为18.40%(46/250),抑郁合并躯体化症状检出率为28.80%(72/250);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564、0.706,P<0.05);躯体化中的头痛、感到心脏怦怦跳动或跳得很快、感到疲劳或无精打采是焦虑的影响因素(R2=0.371,P<0.05),胃痛、女性月经问题,感到疲劳或无精打采、睡眠问题是抑郁的影响因素(R2=0.572,P<0.05)。结论 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并且躯体化症状是焦虑、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
  • 心育教学
  • 陶冠澎,翟璐煜,陈光华
    心理月刊. 2023, 18(11): 59-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是否存在两类抑制控制: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种不同类型的抑制控制在3~6岁的发展特点以及性别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Go/No Go任务、熊龙任务、昼夜Stroop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了3~6岁共119例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因素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因素分析提取出2个因子验证存在两类不同的抑制控制,且两者存在相关(r=0.218)。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总体抑制控制年龄主效应显著(P<0.01);性别主效应显著(P<0.05);反应抑制子类型也表现出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显著;但干扰抑制子类型只表现出年龄主效应显著。结论 抑制控制可以分为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4岁是幼儿抑制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反应抑制的发展要先于干扰抑制;女性的抑制控制好于男性。
  • 何林颖,宋美静,张莉,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64-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冠疫情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状况,检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探究如何提升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四川一所民办高校大学生1077名,采用简明症状量表(BSI-18),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文版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结果 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民办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的民办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心理弹性总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民办高校大学生的PSSS总分和CD-RISC总分均与BSI-18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94,-0.416),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均负向作用于心理痛苦程度(β=-0.238,-0.286)。结论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与心理痛苦程度呈负相关,两者可以有效预测民办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普及课程有利于民办大学生意识到培养自身感知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重要性。
  • 王镜媛,夏艺菲,廖杨茜,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68-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西南医科大学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以及探究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正念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研究对所有157名符合条件的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本研究使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医学生学习倦怠进行评估,使用正念觉知量表探究医学生正念觉知能力,采用方差检验与 t 检验进行数据的差异分析。结果 医学生学习倦怠三个维度均与正念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学习倦怠中的情绪消耗因子(r=-0.400,P<0.05)、去个性化因子(r=-0.328,P<0.05)、低成就感因子(r=-0.217,P<0.05)三个维度与正念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本次研究对象的学习倦怠总体水平偏高,且医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与其正念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 李敏,王丹,吉冬梅
    心理月刊. 2023, 18(11): 72-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半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对苏州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报名征集,共38名同学报名,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取24位可以全程参与的同学作为干预组,13位存在时间冲突不能参加的同学成为对照组。37位同学均采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中文版)”进行前后测,向干预组提供每周一次,每次2 h,共五次团体辅导,对照组则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活动。对两组被试的人口学资料及前后测得分描述性统计,对两组被试的前后测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校正。结果 ①干预组人际交往能力后测总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而对照组前后测的得分则没有显著差异。②在维度得分上,干预组在参与团体辅导后在自我表露能力、冲突管理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但在主动交往能力和适度拒绝能力上则没有显著提高。结论 半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职大一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冲突管理、情感支持能力这三个方面。
  • 安德宝,齐桂帆,沈棣,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76-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认知回避、心理健康与表达抑制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分层取样法,于2021年11月在新疆、河南的两所高校,共发放有效问卷639份。采用认知回避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表达抑制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发现认知回避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609,P<0.001);表达抑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280,P<0.001);认知回避与表达抑制显著正相关(r=0.319,P<0.001)。②回归分析发现,认知回避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健康(β=0.609,t=19.387,P<0.001),当表达抑制进入回归方程后,认知回避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下降(P<0.001),认知回避显著正向影响表达抑制(β=0.319,t=8.490,P<0.001)。表明认知回避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能通过表达抑制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即表达抑制在认知回避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认知回避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达抑制在认知回避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陈明,余皖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79-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新生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公正世界信念不同维度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0月~2022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对宁波市868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完成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M)和攻击行为问卷(AQ),并采用SPSS 25.0和PROCESS 3.3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负性生活事件显著正向预测大学新生攻击行为(β=0.215,P<0.001)。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新生攻击行为,而且可以通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大学新生攻击行为。
  • 巩金培,赵佳,高凤兰,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82-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某高职医学院校生在疫情严重情况下,中庸思维通过人际沟通动机的控制维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且性别是如何起调节作用的。方法 2022年10月~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某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525人为被试,应用量表对大学生中庸、网络成瘾、控制进行调查。采用 x2 检验、相关性统计分析及Process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 学生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是无性别差异;中庸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与人际沟通动机的控制维度呈正相关;控制在中庸与网络成瘾间起中介作用;性别对中介路径“中庸→控制→网络成瘾”的前半段路径和后半段路径均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前半段路径只有男生起调节作用,后半段路径男、女生均起调节作用。结论 为了防止学生过度的网络成瘾,学校应开设中庸思维相关讲座,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线下游戏活动,转移网络依赖程度。
  • 郭红梅,石利娟,勒培森
    心理月刊. 2023, 18(11): 85-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修订学业压力量表(ASS),检验其在中国中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481名中学生施测中文版A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的学习压力分量表,随后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结果 修订后的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共有18项条目,四个维度,分别是考试压力、课堂压力、课外压力和环境压力,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9.14%;模型拟合较好(x2/df=2.117,RMSEA=0.065,CFI=0.918,TLI=0.903,SRMR=0.062);与ASLEC中的学习压力分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114,P<0.05);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03~0.872之间,分半信度在0.651~0.792之间。结论 修订后的中学生ASS在中国中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学业压力的有效工具。
  • 任燕,葛洁洁,吴晓凡
    心理月刊. 2023, 18(11): 88-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线上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0年3月~2020年7月,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对某高校1449名学生进行测量,从社交焦虑高分组的学生中招募有意愿参加本研究的被试24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名。实验组进行连续6周,每次90 min的线上焦点解决团体干预,对照组不干预。使用疏离感量表(GAS)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后测量和追踪测量。结果 经过6周干预,实验组在社交焦虑、疏离感量表的后测得分显著降低(P<0.01),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未达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量表得分上,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显著改善(P<0.05),疏离感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追踪数据显示,一个月后,测量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全部显著(P<0.05),且后测与追踪数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线上焦点解决团体对社交焦虑大学生有良好干预效果。
  • 王媛,姚满团
    心理月刊. 2023, 18(11): 92-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阻碍性压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繁荣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于2022年12月采用量表对605名高校大学生的阻碍性压力、学业繁荣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507份,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①阻碍性压力与学业繁荣负相关(β=-0.368,P<0.01)。②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繁荣正相关(β=0.594,P<0.01)。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在阻碍性压力与学业繁荣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1.22%。结论 学校和教师应该时常肯定和鼓励学生,权威者的评价是影响个体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经常性的言语劝说和说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信念感。
  • 谢园梅
    心理月刊. 2023, 18(11): 96-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师范生移动网络交往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在江西省选择2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采样,对817名师范生进行了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和自尊量表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师范生移动网络交往能显著预测其网络利他行为(β=0.433,t=13.604,P<0.001),且移动网络交往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在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后依然显著(β=0.393,t=11.865,P<0.001);移动网络交往能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08,t=9.094,P<0.001),领悟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β=0.132,t=4.034,P<0.01);移动网络交往与自尊的乘积能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034,t=-2.077,P<0.05)。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在移动网络交往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尊在移动网络交往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 徐泽昊,王旭全,赵紫祥,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99-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和情绪调节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了解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于2022年10月~2023年2月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5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 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检验。结果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我效能感、情绪投入和学习投入之间相关性显著(r=0.381,P<0.001;r=0.719,P<0.001;r=0.417,P<0.001),情绪调节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63,t=5.207,P<0.001)。结论 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对情绪调节的合理运用影响学习投入。
  • 范新宇,刘霖铭,王坚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02-1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自我同情训练对研究生安全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南昌市某高校使用安全感量表(SQ)筛选出安全感较低的研究生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实验组被试接受为期8周的自我同情团体训练,在此期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前后,使用SQ和中文版自我同情量表(SCS)对两组被试进行前后测并进行分析,组内使用配对样本 t 检验,组间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安全感水平(t=2.338,P<0.05)、自我同情水平(t=2.550,P<0.05)和共同人性感维度(t=2.240,P<0.05)有了显著提升,而过度认同维度(t=2.386,P<0.05)显著降低。②实验组的前后测表明,经过自我同情训练干预后,被试的自我同情水平(t=-3.584,P<0.01)显著改善,安全感水平(t=-3.869,P<0.001)显著提升。结论 自我同情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安全感水平。
  • 高梦薇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06-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心理危机的含义入手,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来源、现状,建构心理危机演变模型,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心理普查大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获得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有效举措。方法 采用心理危机演变模型建构、心理普查量表对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在2018~2022年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组法分析。结果 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稳定,心理危机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就业困难、原始家庭影响以及突发事件等。结论 通过精准识别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对象、定期跟踪关注高关怀学生、家校联动形成社会支持系统、引导提升心理健康关注度等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实施预防及干预。
  • 李奥成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民族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民族认同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503名在校大学生于线上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63人占52.29%,女生240人占47.71%,采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民族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426,t=13.435,P<0.001)。当民族认同和领悟社会支持分数都进入回归方程时,民族认同(β=0.115,t=1.826,P<0.001)与领悟社会支持(β=0.708,t=9.314,P<0.001)都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CI不包含0(0.197,0.431),表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2.35%。结论 民族认同、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民族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李文权,林彦虎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中小学学生极端暴力袭师行为的特点,为研究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网络中的正规网站搜集2001~2020年报道中小学生极端暴力袭师案资料,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 二十年内发生的中小学学生极端暴力袭师案共50起,死亡占64.00%,借助工具施暴88.00%,有预谋46.00%,激情行为42.00%。施暴方式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70.34,P<0.01)。有预谋案多于临时起意案,预谋程度的种类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x2=10.36,P<0.01)。施暴学生年级占比从高到低为:初三为31.58%,高三为23.68%,初二、高二均为15.79%,高一7.89%,小学六年级5.26%,初一为0,年龄间和年级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x2=33.13,P<0.01;x2=19.10,P<0.01)。施暴主体基本为男性且大多为单人作案。被袭教师所教学科从高到低排序为语文、数学、化学、英语、物理等。被袭教师身份前三位:班主任占68.42%,值班老师7.89%、政教处老师5.26%;被袭教师中,青年53.85%,中年38.46%,老年7.69%。结论 极端暴力袭师案以工具施暴为主,有一定的预谋性;施暴学生年级主要为中学二、三年级;被袭教师主要为承担管理职责较多的班主任、值班老师或主科老师。
  • 刘琦,张继玉,王瑞霞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美术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性别和学科类别对美术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影响。方法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通过问卷星发布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中文修订版(CTDI-CV),共462例美术类大学生有效填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平均总分为 271.84±29.94 ,整体处于矛盾范围;②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在开放思想(t=-2.509,P<0.05)和认知成熟度(t=-2.310,P<0.05)2个维度上表现更好;③工艺美术类专业学生比环境设计类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更好(P<0.05)。结论 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前提,将实践教育融入美术教学过程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美术创作的创造力。
  • 苏淑英,佀建锋,寇延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希望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21例大学生参与基于希望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根据参与者报名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报名的11例设定为干预组,后报名的10例为对照组,干预持续7周,每周1次,每次90 min。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在干预前、后重复测量参与者的希望特质和学习投入水平,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配对样本 t 检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 经独立样本 t 检验,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希望特质得分和学习投入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配对样本 t 检验,干预前、后干预组在大学生学习投入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但在希望特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在希望特质水平和学习投入水平上都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有效路径,是改善本科教育质量的可采取方式。但本次团辅未能有效改善希望特质水平。未来研究可深入探究希望特质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希望特质测量工具。
  • 精神分裂症
  • 韩言行,张双双,张欣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同伴支持服务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同伴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起始时段、截止时段分别为2020年8月、2022年10月,从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100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以随机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同伴支持服务护理模式,就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病耻感、自我效能感、抑郁心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采用PANSS量表,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进行评估,护理前,以上指标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12周、24周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SSPI工具,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病耻感量表,针对患者的能力、治疗、社交等病耻感进行评估,护理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能力、治疗、社交等病耻感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自我效能感、抑郁心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即分别采用GSES量表、HAMD量表、ADL量表评估,护理后,观察组GSE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同伴支持服务护理模式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同伴自我效能有积极作用,而且此项护理模式的开展,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 李治双,朱丽娟,张淇峰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埋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帕利哌酮加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与耳穴埋豆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精神症状、负面情绪、自知力、睡眠质量与社会功能。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精神症状、负面情绪、自知力、睡眠质量、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各维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社会功能量表(SFRS)分值均降低,自知力与态度问卷(ITAQ)分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PANSS各维度评分、HAMD评分、ISI评分、SFRS评分较对照组低,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埋豆联合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负面情绪,提升其自知力、睡眠质量,并增强社会功能。
  • 王朋巧,邢苓,周燕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即时性与延时性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应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随访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持续护理12月,用 t 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和对比,用x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现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出院6月后、出院12月后观察组三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月后、出院12月后观察组两项心理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月后、出院12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出院6月后、出院12月后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于庆戈,刘宁,孙玲玲,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利培酮结合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2023年1月~2023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通过利培酮结合心理疗法、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用药利培酮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心理状况、睡眠质量、风险事件和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④观察组的满意度(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 利培酮结合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助于改善其精神状态、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而且安全性较高,满意度比较高。
  • 邵刚,柴美云,孙艳芝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入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有效率和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ITAQ、BRPS、SF-36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TAQ、BRPS、SF-36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综合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方式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知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精神疾病症状,治疗后患者的综合治疗依从率高。
  • 抑郁症
  • 金宏,韦晓,李永娟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本院精神一科在此期间收治的15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甲组(75例,常规护理干预)、乙组(75例,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甲组和乙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且乙组评分显著低于甲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之前显著提升(P<0.05),相较于甲组,乙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显著更高(P<0.05);乙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 冯秀梅,李洪山,冯健,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将所有符合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全部按照随机变量进行均分(n=40)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症状及抑郁评分的变化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2.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7.50%(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7.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症状,并改善其抑郁水平。
  • 李露露,杨玉琳,江琴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43-1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观察对象为抑郁症就诊患者60例。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两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和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负面心理情绪、自我接纳评分、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接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所获得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负面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提高自我接纳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获得了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 刘美玲,杨志禄,刘晓伟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46-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出本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的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不同干预后的焦虑资料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50%,参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75.00%,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行心理护理可将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予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 薛荣荣,孙英,杨秀珍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49-1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障碍的护理价值。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研究对象抽样,抽样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抽样对象为本院该时段内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抽样数量定为80。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纳入各40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睡眠质量障碍,需实施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进行缓解。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通过收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信息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突出心理护理对失眠障碍的积极影响力。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接受了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针对其出现的睡眠障碍需关注患者心理,从心理护理干预出发,首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随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改善其睡眠障碍的目的。
  • 心身医学
  • 薛秀梅,迟伟晨,靳丽丽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52-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正念心理疗法对改善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入的青少年焦虑情绪患者中抽取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组联合正念心理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依从性、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焦虑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综合依从31例(91.18%),对照组综合依从24例(70.59%),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综合治疗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治疗有效率较高。
  • 赵珂,董鸿悦,陈月娥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55-1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87例于本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用药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分组标准,形成A组(34例,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B组(5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统计B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精神症状等),分析其不良心理情绪发生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t 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B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焦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病程、发病次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用药类型、不良反应类型为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焦虑情绪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1~60岁、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病程≥10年、发病次数≥2次、PANSS评分>65分、第2代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中胃肠道反应及便秘均为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会增加患者焦虑情绪,且年龄、文化水平、病程、PANSS评分等均会影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焦虑情绪。
  • 钱蕾,蒋祖铭,吴赛萍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58-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讨认知行为疗法与心理社会支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心理社会支持法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焦虑评分、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分、心理弹性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与心理社会支持联合帕罗西汀可获得显著疗效,对焦虑症焦虑情绪、正念度、心理弹性均有着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护理心理
  • 倪佳乐,张锦,高子辰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61-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给予传统护理联合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依从性,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许梅花,鞠晓艳,姚雪颖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64-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96例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希望水平具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及总分方面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子午流注耳穴贴压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赵惠芳,张洪翠,倪倩倩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67-1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态度-定义-开放思维-制订计划-试验(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疾病应对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评分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PHQ-9、GAD-7、MCMQ、SUPPH分值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两组干预后PHQ-9、GAD-7、MCMQ、SUPPH分值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GAD-7、PHQ-9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CMQ问卷中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屈服、回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UPP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疾病应对能力与自我效能感。
  • 刘媛媛,王然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70-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和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对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先后两个时间段收治并接受化疗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负性情绪通过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估,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与远期生活质量。
  • 韩雪花,韦囡囡,狄燕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73-1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内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精神障碍患者分别为40例。对照组精神障碍患者给予常规的疾病护理管理,研究组精神障碍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比较两组精神障碍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住院依从评分、康复有效率、预后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的组间差异。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研究组精神障碍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得以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精神障碍患者,差异显著,P<0.05。②护理后研究组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有所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精神障碍患者,差异显著,P<0.05。③护理后研究组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依从评分有所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精神障碍患者,差异显著,P<0.05。④研究组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预后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精神障碍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住院依从性,优化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等相关疾病指标、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吕云,赵建丽,陈学艳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76-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干预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9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恐动症及心理状况。采用 t 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表(TSK)评分较术后24 h降低,且术后14 d实验组患者恐动症TSK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术后24 h降低,且术后14 d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其术后恐动症,改善其心理状况。
  • 马丽丽,贾焕焕,刘海婷,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79-1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关于支持性心理护理应用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按照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焦虑抑郁评分、病耻感以及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护理前两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护理前两组病耻感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P<0.05)。结论 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时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恢复社会功能,调整其负面情绪,减少病耻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申红,季金杰,侯春婷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82-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多轨道心理干预在青少年心境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录本院诊治的120例心境障碍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组采用多轨道心理干预,期间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等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心理组心理弹性数据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患者积极应对数据高于常规组,消极应对数据低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不良心理状态低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针对心境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多轨道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患者积极应对,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消除负面心理状态,并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 王小兰,夏亚琴,夏小丽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85-1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救治期间接受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伤残接受度量表(ADS)、神经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满意度和并发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ADS、ESCA、神经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ADS、ESCA、神经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救治期间接受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使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 邹灵芳,刘翠萍,王娟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88-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的采用互动达标理论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BD患者15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比较两组用药依从率、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量表(BRMS)、SF-36生活质量评分、PANS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3.59%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干预前,两组MOAS评分、BRMS评分、HAMD评分、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MOAS评分、HAMD评分、BRMS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在BD患者的干预中,采用加强互动达标理论,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躁狂及抑郁症状,减少患者的外显攻击性,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个案报告
  • 王聪,刘天文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91-1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案例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疗法,针对1例因对具有某种外表和说话方式的人存在敌视和恐惧情绪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的来访者展开8次咨询。干预前来访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某些因子分异常,经过8次心理干预,SCL-90各因子分均降到正常水平。同时,来访者能正常跟这类人交往,解决了人际交往问题。通过回访显示来访者情绪保持稳定,人际交往正常,社会适应良好。
  • 经验交流
  • 高先科,葛萍,黄丹萍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94-1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的关注对象。本研究从3个方面论述贫困大学生正确应对信息焦虑的实际意义;分析新媒体下网络信息获取的新特点;讨论现今高校贫困大学生信息焦虑的具体表现,如信息渴望、信息恐惧、信息干扰和信息依赖;重点阐述高校贫困学生产生信息焦虑的个人原因与外部原因;提出具体应对信息焦虑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 调查研究
  • 冼婉铃,潘杰,陈露,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197-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生前预嘱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与生前预嘱知信行调查问卷对佛山部分高校共472例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大学生生前预嘱知信行的因素。结果 大学生生前预嘱认知、态度、行为分值分别为6.00(4.00,8.00)、52.00(50.00,57.00)、40.00(38.00,4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前预嘱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年级、健康状况、有无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和通过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了解生前预嘱,大学生生前预嘱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有性别、生源地、是否曾经罹患重病、是否参加过葬礼或亲眼看见过亲人逝世和生前预嘱认知水平,大学生生前预嘱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有是否曾经罹患重病、家庭中是否谈论过死亡的问题和生前预嘱态度水平(P<0.05)。结论 大学生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水平较低,建议重点关注大二、健康状况一般、无商业医疗保险购买行为和没有通过课堂和网络学习了解生前预嘱的大学生。虽然态度和行为水平较高,仍要关注男性、生源地在乡镇和农村、家庭中从未谈论过死亡、罹患重病史和无参加葬礼或目睹亲人逝世经历的大学生。
  • 丁祥国,赵东荣,王君安,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医护人员的精神状况,并通过正念冥想(MM)来提升他们的精神状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兰州新区427名医疗救助工作人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199例,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做自我放松训练。MM组228例,采用MM干预,在2022年3月18日~4月22日,每天下午3时,MM组的受试者都要进行MM干预60 min,1次/d,共干预36 d。干预疗程结束后,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知觉压力量表(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被试测试前后的抑郁、焦虑、压力和失眠进行了测量。结果 调查对象为427人,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427名医护人员中,抑郁、焦虑、失眠发生率为7.41%,3.83%,25.32%。另外,MM疗法对失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t=2.247,P=0.027,d=0.285)。结论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医务工作者受到的心理冲击较大。MM介入对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起到支撑和改善作用。
  • 宋玉芬,刁咏梅,牛滕滕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院176名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纳入研究,采用自制基本信息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职业倦怠量表(MB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焦虑、抑郁的发生与研究对象的护龄、学历水平、职称、心理弹性水平有关(P<0.05);护龄与心理弹性水平是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症状阳性的保护性因素,职业倦怠是导致精神科负性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工作压力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因素是导致精神科护士出现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长此以往不仅会使精神科护士出现职业倦怠,更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可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缓解心理压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王笑琳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08-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现状,帮助初中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环境中,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研究随机选取广东省韶关市三所中学726名初中生,采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开展初中生疏离感现状调查。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统计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和初中非流动儿童疏离感差异以及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 ①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由高到低依次为环境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②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初中非流动儿童;③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总体水平在性别上不存显著差异,在年级和居住群体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韶关市初中流动儿童存在明显的疏离感,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 魏琪,张宗帅,张宝璐,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11-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对481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13013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统计方法应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t=3.399,P<0.001);家庭经济困难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t=2.281,P=0.023);不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12.633,P<0.001);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学生(t=2.020,P=0.044)。结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建议高校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类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家校合作共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李小银,庄婉铃,杨泽莹,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晚期肝癌住院患者心理痛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介入科2021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的467例晚期肝癌住院患者。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理痛苦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467例患者心理痛苦评估得分均数为 2.37±1.83;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身体问题占60.17%(281/467),情绪问题51.18%(239/467),实际问题47.11%(220/467);性别和年龄与心理痛苦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女性出现更严重心理痛苦程度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44倍,青年患者倾向出现更高程度的心理痛苦。结论 晚期肝癌住院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尤其对女性患者、青年患者、经济压力较大、担忧情绪较重、疲乏、疼痛症状明显、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舒缓治疗及护理,以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水平及促进其身心康复。
  • 李云思,崔慧慧,徐梦伟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特质应对方式对西藏地区护士一般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健康状况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2月~3月对西藏自治区7家医院446名临床护士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一般健康问卷(CHQ-12)调查。采用SPSS 19.0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样本与国内健康成人组比较采用 t 检验,一般健康状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特质应对方式和一般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446名西藏地区护士CHQ-12得分 0.38±1.09 分,积极应对得分 30.26±8.74 分,消极应对得分 21.25±7.14 分;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显示:西藏地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西藏地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一般健康状况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一般健康状况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进入回归方程(F=20.962,P<0.001),两个变量能共同解释一般健康状况8.6%的方差变异量。结论 西藏地区护士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其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是西藏地区护士一般健康状况的重要预测变量。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培训、教育等策略,改变西藏地区护士认知,调整应对方式,以促进护士的一般健康状况。
  • 综 述
  • 金思诺,杨春霞,孙宁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绪识别障碍是抑郁症的显著特征之一。近年来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测量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神经活动的研究显著增加,为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证据。本文对fNIRS在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群面孔情绪识别中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了未来利用fNIRS研究抑郁症患者情绪识别的主要方向,为进一步理解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及临床诊断拓展新的思路。
  • 贺婧萱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重点阐述了考试焦虑的主要危害、重要起因,以及缓解考试焦虑的主要对策。考试焦虑会危害考生的认知功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具有普遍性和危害性等特点。考试焦虑的重要起因包括考生的人格特质、归因方式、认知评价、社会比较、应试策略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同伴等外在因素。缓解考试焦虑的主要对策如下:应用三角凳模型、合理情绪法、系统脱敏法、正念减压法,进行正确归因,掌握应试策略,践行健康生活,融合多种干预等。
  • 王曼,贾凤芹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27-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网络与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利用人工智能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逐渐成为学术和产业界的热点。本文主要阐明人工智能的概念,综述人工智能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使用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总结国内外人工智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其存在的优势:便捷性与高效性、提高用户自我表露、精确性与专业度高,以及在数据收集与技术研发、伦理道德问题和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未来展望。
  • 杨易坤,王易涵,蒲一方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31-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家庭教育则是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个体的成长发展并不是由单一因素从中起作用,因此,本文以家庭教养方式为主,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执行功能和网络成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型,简述并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列举相关的实证研究,旨在扩充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理论视野,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展望。
  • 唐绪皇,周宁
    心理月刊. 2023, 18(11):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触觉是基于皮肤接收器对外部刺激进行接收,并于各神经阶段进行加工处理的感知觉,由于触觉的接收器遍布于整个身体,且存在不同皮肤区域的接收器类型比例、密度不同以及皮肤形变、主观加工等因素的影响,触觉作为一个较复杂的感觉接受表征系统,在生理心理学领域引起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对前人从触觉感受器到脑整合机制的触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研究中的矛盾进行讨论和介绍,以期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