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3年, 第18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3-08-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廖慧,解超英,向芳,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初治HIV感染者的自我管理体验及需求,为制定初治HIV感染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感染与免疫科的32名初次启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描述性研究,应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提炼出HIV感染者自我管理体验的5个主题,包括(自我管理信息不足、自我管理的动机不足、自我管理的行为技巧不足、有自我管理的需求和自我管理适应与调节的有效方式)及14个亚主题。结论 建议为初治HIV感染者制定基于成熟理论的线上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加强自我管理知识宣教,让该人群了解并重视自我管理;挖掘初治HIV感染者积极体验,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促进初治HIV感染者的心理调适;与照顾者合作引导患者自身驱动践行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对照顾者的依赖。
  • 鲁家怡,唐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考察真实自我与合作行为倾向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在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分别在网络被试招募平台和天津市某高校招募15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真实性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多维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和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通过Mplus 8.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使用Bootstrap程序进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真实自我、基本心理需要、生命意义感与合作行为倾向变量间两两正相关,真实自我正向预测合作行为倾向,直接效应占总效应22.40%,基本心理需要和生命意义感在真实自我和合作行为倾向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6.40%、31.20%。结论 个体的合作行为倾向受到真实自我的影响,真实自我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和生命意义感进一步提高合作行为倾向。
  • 孟祥英,赵倩,陈建杨,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0-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和验证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个体化抑郁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21年7月~2023年3月的365例T2DM患者。抑郁组定义为汉密尔顿量表(HAMD-17)评分≥8分,非抑郁组为<8分。本研究纳入43项指标包括社会人口学变量、并发症和实验室参数。基于5折交叉验证的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用于筛选最佳预测变量,并将预测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价nomogram模型预测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是否获益。结果 纳入研究的365例T2DM患者中,121例(33.15%)患者被确定存在抑郁,244例(66.75%)患者为非抑郁。通过LASSO回归对43个临床及实验室变量进行筛选,并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月收入、独居、卒中史、糖尿病神经病变、羟丁酸脱氢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白介素-6是T2DM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将模型筛选的上述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模型的AUC和C-index分别为0.775(95% CI:0.723~0.837)和0.749(95% CI:0.718~0.81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一致性良好,DCA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结论 T2DM患者抑郁与年龄、收入、居住状态、合并疾病、血糖控制水平、甲状腺功能和炎症性指标具有相关性。该列线图模型可用于T2DM群体抑郁的个体化预测。
  • 陈睿涵,丁勇,马小惠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际敏感性、消极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并探讨消极应对方式在人际敏感性对攻击行为发挥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7月通过随机抽样法对川渝地区314名18~25岁青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人际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AQ-CV攻击量表进行测量;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人际敏感性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473,P<0.001),人际敏感性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629,P<0.001)。消极应对方式在人际敏感性与攻击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06。消极应对方式在人际敏感性与攻击行为各维度中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69、0.186、0.123、0.173、0.132。结论 人际敏感性能够正向预测攻击行为,人际敏感性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攻击行为,而且能够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 包卫,张晨溪,王祝君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9-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监测和干预大学生学习倦怠,从源头上、内因上提高教学质量,建构预警机制非常必要。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研究对象学习倦怠指数和平均学分绩点(GPA)等相关数据,利用GA优化SVR的模型参数,设计大学生学习倦怠预警系统。结果 设置遗传算法的初始参数,执行遗传算法,在第110代时,种群的适应度趋于稳定,得到SVR最优参数为(30.89,168.55,0.09)。由SVR预测模型,得到随机选取的100个样本的平均学分绩点预测值,以及预测值与真实值对比图。样本残差值围绕残差等于0的直线上下随机散布。结论 GA-SVR学习倦怠预警系统能够对学生平均学分绩点进行预测评估,所得的结果有效、可靠,回归直线对原学分绩点值的拟合情况良好。
  • 邓凯珊,陈虹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心理韧性个体对情绪性信息注意偏向的差异。方法 随机招募35名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通过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分别进行相同的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以反应时为观察指标,采用双样本 t 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心理韧性组对于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长于积极词语;低心理韧性组与之相反。被试类型与词汇效应量间交互作用显著(F=6.878,P<0.05),而词汇效应量在高心理韧性组上差异显著(F=6.328,P<0.05),在低心理韧性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高心理韧性大学生的情绪偏向倾向于消极词汇,低心理韧性组的趋避情绪失调,即趋向积极情绪,回避消极情绪。
  • 刘萌,王淑云,杨富国,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6-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和小样本预试验,形成问卷初稿。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429例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共包括4个维度,14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8,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4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7%。结论 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意向的评估工具。
  • 祝晓涵,张晴晴,王汝霞,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9-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NICU护士道德复原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5月选取山东省十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的339名新生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道德复原力量表、道德勇气量表、道德困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NICU护士道德复原力总分为 40.36±4.99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从事NICU护理工作时间、对薪资满意度、护士道德困境、道德勇气是NICU护士道德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NICU护士道德复原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NICU护士道德复原力情况,维护和发展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 范榕,李宏燕,闫雪,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33-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对社区老年人社交焦虑的影响,为改善社区老年人社会交往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应用整群抽样法,对陕西省咸阳市144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交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440名社区老年人中,社交焦虑得分为 38.32±5.20 分。睡眠障碍与老年人社交焦虑呈正相关(r=0.436,P<0.05),家庭关怀度指数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44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情况、婚姻状况、代际经济支持、睡眠障碍、家庭关怀度是社区老年人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睡眠障碍和家庭关怀度影响社区老年人社交焦虑行为,家属及社会应重视老年人身心健康,缓解老年人社交焦虑。
  • 李瑾,唐海娇
    心理月刊. 2023, 18(16): 36-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亲子沟通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及抑郁的关系。方法 2023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上海市某区一所中小学、一所高中学校的5~12年级8个教学班学生335人,其中男150例,女185例,通过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查,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以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15分为临界值判断存在抑郁状况,共检出29人,男3人,女26人。②抑郁组与对照组在与父亲沟通上的总分、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支配需要、轻松感、积极倾听、理解、开放的表达呈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在与母亲沟通上的总分、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支配需要、轻松感、积极倾听、理解呈显著差异,P<0.05。④亲子沟通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其中在与父母沟通时的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以及与母亲沟通时的尊重与信任倾向与青少年表达快乐兴奋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P<0.05,与父亲沟通时的积极倾听和理解、与母亲沟通时的情感需要和积极倾听与青少年管理内疚羞耻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P<0.05。与父亲沟通时的理解和与母亲沟通时的积极倾听与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与亲子沟通显著相关。
  • 阮蒙蒙,秦丹,李笑
    心理月刊. 2023, 18(16): 39-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心理复原力、社会支持及社会影响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本院康复科的82例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估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对入组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2例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心理复原力得分 52.33±9.62 分;社会支持得分 34.42±5.23 分;社会影响得分为 73.46±8.64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复原力与社会影响得分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12,P=0.019、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89,P=0.014;社会影响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21,P=0.017。不同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影响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之间的心理复原力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心理复原力得分处于中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并调动患者家属以提高非急性期气管切开患者的社会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其社会影响得分,以提高其心理复原力水平。
  • 孙红日,周慧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42-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追求成功动机的合作/竞争策略取向对权力行为选择的预测及社会支配倾向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18年3月方便选取普通高校323名在校本、硕大学生测量合作/竞争策略取向、权力行为选择及社会支配倾向,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Bootstrap自抽样的方法检验三者间关系。结果 合作/竞争策略取向与社会支配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两者与强制权力行为与法理权力行为得分比值(强法比)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配倾向与强法比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和Bootstrap自抽样法检验表明,社会支配倾向部分中介于竞争策略取向对强法比的作用,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为[-0.0093,-0.0002],不包含0,间接效应占总效应12.90%。结论 合作/竞争策略取向均负向预测强法比权力使用行为,社会支配倾向部分中介于竞争策略对强法比的作用。
  • 张盼,汪涛,陆丽媛,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45-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社会影响及社会支持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本院普外科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复原力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估量表对入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与社会影响得分、社会支持与社会影响得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3岁,平均 52.43±9.25 岁。量表评估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 53.74±9.43 分;社会影响得分为 72.35±8.42 分;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得分 34.28±7.62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复原力与社会影响得分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76,P=0.015、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23,P=0.006;社会影响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02,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影响得分、社会支持得分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有固定职业、文化程度高、社会影响得分低、社会支持得分高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得分处于中低水平。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足够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社会影响,以提高其心理复原力水平。
  • 曹珊,和青森,王云璐,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48-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医师胜任力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方法 2023年4月~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医师胜任力量表与工作投入量表,针对5个省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15名中西医结合医师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潜在剖面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医师胜任力可分为3个类别:低胜任力型(12.82%)、中胜任力型(51.84%)、高胜任力型(35.34%);低胜任力型、中胜任力型、高胜任力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师工作投入得分分别为 27.50±7.55、31.47±6.43、37.51±7.41;3种胜任力类型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工作投入总分以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胜任力类型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工作投入水平最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医师胜任力存在异质性,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与工作投入关系密切。
  • 苏家慧,张守武
    心理月刊. 2023, 18(16): 5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依恋和黑暗人格特质在择偶价值感和择偶策略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2月~3月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随机发放问卷。采用择偶价值感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黑暗三联征量表、社交性性取向量表,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对42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择偶价值感、黑暗人格、择偶策略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成人依恋与择偶价值感呈负相关(P<0.01)、与黑暗人格和择偶策略均呈正相关(P<0.05);②黑暗人格在择偶价值感与择偶策略之间的独立中介作用显著;③成人依恋、黑暗人格在择偶价值感与择偶策略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表明择偶价值感更高的个体有着较低的成人依恋水平和更为明显的黑暗人格特质,同时倾向于选择短期择偶策略。结论 成人依恋和黑暗人格特质在择偶价值感和择偶策略的关系中起到多重中介作用,相关结果对深入了解择偶策略的影响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 李珍,刘彤碧
    心理月刊. 2023, 18(16):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并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2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8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ERQ)。采用IBM 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73份,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CERQ-P得分为 56.80±14.91 ,CERQ-N得分为 33.95±9.99 ;在9个维度中接受维度 12.94±4.21 得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与支付能力能解释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变异的12.9%。结论 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倾向于采用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婚姻状况与支付能力是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结合患者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经济状况进行合理干预,改善社会支持,积极引导出恰当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 心育教学
  • 邓黎婕,余益兵,黄禹龙,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59-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初中生主观社会地位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2年1月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尊量表(SES)和主观社会地位量表对随机抽样方式选取的南昌市三所公立中学697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初中生主观社会地位与自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均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社会地位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有两条路径,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结论 自尊在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苏堃熙,许灵杰,傅静琪,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63-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4~6月进行,采用大学生创造力量表(USC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自评版(BRIEF-A)、情绪调节量表(ERQ-CRV),通过方便抽样法对266名天津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检验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在睡眠质量与大学生创造力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既可以正向预测创造力水平(β=-0.363,P<0.01)直接效应占总效应65.41%,也可以通过执行功能、情绪调节策略的单独中介作用创造力,分别占总效应的14.59%、13.51%,还可通过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创造力水平,占总效应的6.49%。结论 睡眠质量会影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且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在睡眠质量与大学生创造力之间起重要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调整睡眠质量,合理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和充分发挥个体的执行功能,会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
  • 许文浩,王路斌,邱井健,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67-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感知压力、心理弹性在在校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22年9月选取北京市某院校345名在校青年,采用近期生活变化问卷(RLCQ)、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压力知觉量表(PSS-14)和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RSCA)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使用卡方检验及Pearso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感知压力呈正相关(P<0.001),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P<0.001);抑郁症状与感知压力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P<0.001);感知压力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P<0.001)。②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通过感知压力单独中介影响抑郁症状,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69%,也可以通过感知压力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影响抑郁症状,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95%。结论 感知压力和心理弹性在在校青年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 张海溢,尹晶,程彤,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7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量静站前后大学生工作记忆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变化。方法 经筛选后共招募24例徐州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按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从高到低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进行4周时间的静站活动;对两组静站前后进行记忆能力(数字广度,联想学习,段落记忆)和学习能力(长时遗忘率)测试,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样本 t 检验评估静站效果。结果 对两组同学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评分进行分析,静站能一定程度改善认知能力较低的B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P<0.05),而对A组认知能力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短期的单独的静站能一定改善认知能力不足的大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
  • 宋天智,陈佳怡,徐田田,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75-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医学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抽取的浙江某高校181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熵权法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教育普测/建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占有较大比重。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被试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与重视程度不同的被试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有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了解度和重视度对满意度影响程度更大。结论 医学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有待提高,科学施展普测/建档、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是提高满意度的重要部分,而提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度以及重视度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因素。
  • 李怡和,陆卓林,陶嘉炜,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79-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认同度现状,并探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特色的优秀心理品质教育模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与路径。方法 2022年6月,采用中国传统积极心理品质认同度问卷和党史先进人物优秀心理品质认同度问卷两套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广东省6所高校共2174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认同度各维度得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可以得出大学生群体中对人性和爱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本科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同度显著高于职业院校学生(t=5.569,P<0.001)、本科院校学生对党史先进人物优秀心理品质的认同度显著高于职业院校学生(t=3.494,P<0.001)、女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积极心理品质认同度高于男大学生(t=-2.831,P<0.001)、女大学生对党史先进人物优秀心理品质认同度高于男大学生(t=-3.679,P<0.001);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得出城市籍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知识的认同度要高于乡镇和农村籍贯的大学生(P<0.05)、二年级学生对中国传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同度高于其他年级学生(P<0.05)。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积极心理品质认同度和党史先进人物优秀心理品质认同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显示在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素材中融入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
  • 毛斌斌
    心理月刊. 2023, 18(16): 83-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将积极心理学知识模块融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行性,以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方法 使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2022年11月~2023年04月对某民族院校大学生开展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数据结果利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平均值4.89分,标准差0.7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总分低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希望品质及自我效能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汉族大学生(P<0.01)。结论 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民族差异,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
  • 李莉,樊明睿,刘国良
    心理月刊. 2023, 18(16): 86-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开展全面性教育的效果,为性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通过性心理健康问卷、自编性态度问卷,调查河南省某医学高校选修“大学生性教育”课程的学生(试验组)203名和选修“音乐赏析”的学生(对照组)206名。试验组接受1个学期全面性教育课程,并对两组干预后的性心理健康、性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在接受全面性教育课程后性心理健康水平、性认知、性适应高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班对自慰、性与爱、艾滋病人群的态度更加宽容理性(P<0.05);试验组性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班,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接受程度更高(P<0.05),他们更能够大方地与别人谈论性(P<0.001)。性教育组在试验后性心理健康得到提升,性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授课前(P<0.05)。结论 全面性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认知。
  • 刘艺,王雷,孔明
    心理月刊. 2023, 18(16): 89-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旨在探究初中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考察自我概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研究于2023年4月~2023年6月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和学校适应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所中学的200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分组施测,并对数据进行 t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初中生主观感知到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初中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能显著预测其学校适应;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学校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86%。结论 初中生主观感知到的亲密度与适应性水平会通过影响初中生的自我概念进而影响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因此,提高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促进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初中生更好地适应学校。
  • 陈矜之
    心理月刊. 2023, 18(16): 93-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团体辅导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心理扶贫工作提供一个具体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招募到的66位经济困难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开展6期团体辅导的干预,对照组被试不开展团体辅导。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2年7月。在6期团体辅导开始前、结束后以及结束2个月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统一进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样本 t 检验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被试在SCL-90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发现两组被试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被试在SCL-90各因子上的均分都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2个月后,发现,两组被试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被试在SCL-90各因子上的均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团体辅导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持续存在的积极影响。
  • 陈慧欣,刘梦迪
    心理月刊. 2023, 18(16): 97-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社交焦虑组和低社交焦虑组大学生在客体关系表征水平不同维度上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2年3月~2022年6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21名大学生,采用社交恐惧量表(SPS)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高社交焦虑组和低社交焦虑组大学生各30名,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统觉测验(TAT),之后将结果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量表(SCORS-G)进行编码,分析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客体关系表征水平不同维度上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 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社交焦虑与客体关系表征水平维度中信任感和勤奋感以及亲密感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 t 检验表明,客体关系表征水平维度中,不信任与信任的维度上,高社交焦虑组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t=-10.232,P<0.01);自卑与勤奋的维度上,高社交焦虑组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t=-16.780,P<0.01);在孤独和亲密的维度上,高社交焦虑组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t=-11.834,P<0.01)。结论 高低社交焦虑组大学生在客体关系表征水平中信任维度、勤奋维度、亲密维度上差异显著,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交焦虑的成因结构,并对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
  • 陈沁园,张倩,胡媛馨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大学生正念、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使用五因素正念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对重庆某两所高校500名学生进行施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①正念与自我概念清晰性、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正念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②自我概念清晰性在正念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正念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 张善芹,徐利新,焦阳,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小学生中高年级的父母同伴依恋与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小学生的暴力、欺凌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6月在苏州市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中,随机选取60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父母同伴问卷及青少年攻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年级差异上,五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维度显著高于四年级(P<0.05),在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上,男生的身体攻击(P<0.05)、言语攻击(P<0.001)、攻击总分(P<0.05)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母亲疏离、母亲依恋、父亲疏离、朋友沟通、朋友疏离能显著预测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攻击性(P<0.001)。结论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父母同伴依恋和其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相关,且在某种程度上能显著预测其攻击行为。
  • 精神分裂症
  • 张雪,刘海洋,徐兴雯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施以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50例)施以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分(CG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组间CG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G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研究组的CGI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PAN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研究组的阴性、阳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糖代谢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胆固醇 4.24±1.14 mmol/L、甘油三酯 1.57±0.14 mmol/L、空腹血糖 4.67±0.5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5.54±0.31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齐拉西酮在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与CGI评分影响中与奥氮平相近,但齐拉西酮对糖脂代谢指标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
  • 王莹莹,张玉青,王春霞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集的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组,对照组40例进行改良森田疗法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更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总评分显著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SPI评分、QO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SPI评分和QO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王月娥,郑容,房慧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83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观察组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F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FRS、MoCA、PANSS、HAMA、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RS、PANSS、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MoCA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大,组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提高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并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 严海波,纪婷婷,王馨影,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伴失眠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连续住院≥1年,伴失眠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评估患者睡眠情况。予以认知行为治疗,对比入组时、干预三次后、干预五次后的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的DBAS总分 75.67±1.99 分,较入组时的 65.89±2.97 分显著提高,PSQI显示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项目因子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纠正患者错误睡眠认知和信念,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 抑郁症
  • 李凌峰,张志成,李凤杰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19-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污名化与就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80例抑郁症患者,使用抑郁症患者就医行为调查问卷和中文版抑郁症病耻感(DSS)量表统计并分析抑郁症患者污名化情况、就医行为以及污名化和就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症患者个人污名和感知污名的评分均较高,其中个人污名评分高于感知污名。抑郁症患者总体就医行为评分均较低。抑郁症患者个人污名和感知污名的污名化与就医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即污名化越高,就医障碍越大,患者的就医行为越差,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污名化现象的加重会对其就医行为产生影响,污名化越严重则就医行为越差。要想保证抑郁症患者更积极有效的接受治疗,需要从社会等多种角度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改善当前抑郁症污名化的现象,使更多患者正视抑郁症这一疾病,积极接受治疗。
  • 邵美华,陆晓瑜,王瑜,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23-1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以及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 曹红桃,宋洁,刘青花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26-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降压药与心理护理联合氟西汀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实施降压药与心理护理,对照组使用丙咪嗪进行抗抑郁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药与心理护理联合氟西汀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能够帮助其控制血压,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陈德,邱凌燕,吴梳梳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29-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舍曲林、家庭认知联合治疗对改善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6月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接诊重度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纯用药舍曲林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舍曲林联合家庭认知疗法;比较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攻击行为予以评估,对比组间统计学意义。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重度抑郁症患者通过药物联合家庭认知疗法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攻击行为评估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估不良心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攻击行为各个分项评分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重度抑郁症疾病可在舍曲林药物基础上联合家庭认知疗法方案,可有效减轻不良心态,改善攻击行为。
  • 程戈,曾妮,王益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32-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运用阶梯式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更年期抑郁症患者9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阶梯式心理护理,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对比两组的依从性、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更高,干预4周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显著更低(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幻想和逃避、自我调节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求助和问题解决评分、心理弹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采用阶梯式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情绪;同时也能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 初赛蕾,李雪,胡蕾,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35-1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障碍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自杀态度问卷(QSA)、自我接纳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SA中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对自杀家属的态度评分,以及自我接纳问卷中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接纳程度,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 孙文娟,孙玲玲,韩冰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38-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森田疗法联合沙盘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接诊的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森田疗法联合沙盘治疗,对比两组的抑郁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期间,除采取药物治疗外,以森田疗法联合沙盘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并缓解不良反应。
  • 张海霞,孙素影,刘倩影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41-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在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4月~2023年3月,选取此期间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4例)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干预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负担感受量表(SPB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以及遵医行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HHI、SPBS、GQOL-74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研究组HAMD及SPB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HHI、GQOL-74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能够改善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自我负担感受,增强其希望水平,且提高了生活质量与遵医行为。
  • 张鑫,汪霜霜,薛晓莹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44-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震荡后焦虑症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脑震荡后焦虑症伴抑郁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焦虑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脑电图检查结果、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脑电图放电指数、α节律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心情、饮食、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脑电图α、β、γ、θ相对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心理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6.00%(P<0.05)。心理护理组的交流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病房环境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00%(P<0.05)。结论 脑震荡后焦虑症伴抑郁症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护理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 张亚恒,陈杨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47-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罹患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患者,在其临床治疗期间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后联合心理干预所体现的价值展开探究。方法 选入龙口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98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依据“双盲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分别取米氮平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应用,并同时增加心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服药依从率展开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与服药总依从率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患者提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做好心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有效率,更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并能协助提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且不会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 赵静波,方海燕,孙玉军,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期间完成病例收录环节,共纳入本院48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病例,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24例。药物组采用药物干预,联用组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期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人格评分、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联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联用组患者5-羟色胺(5-HT)水平高于药物组,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者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高于药物组,神经质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药物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针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中,选择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水平,恢复患者心理弹性,重塑患者人格,让其能够更积极地应对。
  • 朱春桃,曾李华,李建云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适应性护理在产后抑郁症产妇中的作用及提高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性的效果。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2022年12月到医院诊治的产后抑郁症产妇,入选对象共2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纳入对照组,余下100例开展适应性护理的产妇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母亲角色适应性、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在SDS与EPDS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在母亲角色幸福感评分、新生儿对产妇生活的影响评分、信念评分及照顾新生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在GSES、PSQI及SF-36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适应性护理的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抑郁程度,提高母亲角色适应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
  • 何君,李雪萌,李丹丹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和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前均显著降低,试验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上升,试验组两个评分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睡眠质量。
  • 徐玲玲,黄燕,袁雪娇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森田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森田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试验组总满意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HAMD-17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HAMD-17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干预后,试验组情绪正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绪负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使用森田疗法,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率,并有效改善患者情绪。
  • 护理心理
  • 李鑫,封亚萍,张瑛,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62-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干预对意识障碍患者家属的情绪及信息注意的改善效果,以期为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1月~2023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意识障碍患者家属60名,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叙事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以病情讲解及健康教育为主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在基线和干预4周以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意识障碍患者家属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及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4周后叙事护理干预组家属焦虑量表评分 11.07±2.18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3.23±1.57 分,抑郁量表评分 11.60±3.02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2.20±2.76 分(P<0.05)。正性情绪评分 35.60±3.66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5.50±4.90 分,负性情绪评分 28.87±3.69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3.23±3.50 分(P<0.05)。正性信息注意评分 51.43±3.88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33±6.32 分 ,负性信息注意评分 24.07±6.47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9.60±5.24 分(P<0.05)。结论 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意识障碍患者家属积极情绪,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以增加家属对正性信息的注意偏向,降低其负性信息注意偏向。
  • 尹金敏,李圆,贾洋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66-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联合奥塔戈运动训练对老年脑梗死(CI)后偏瘫患者负面情绪、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CI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奥塔戈运动训练,持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下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负面情绪[状态特制焦虑量表(STAI)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LE评分、HHI三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S-AI、T-AI评分和BD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联合奥塔戈运动训练可促进老年CI后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减少负面情绪,提升希望水平、自我生活能力,改善生命质量。
  • 郝冰露,胡修英,李修萍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69-1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下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PCI术。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下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CSQ中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CQQC中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工作状况及社会心理状况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行PCI术的患者实施理论模型下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提升生活质量。
  • 韩敏,王光成,梁云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72-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非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到参照组、试验组,均为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手段,试验组联合应用非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狂躁症状、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智力水平。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狂躁症状、抑郁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智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非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方案,能够其临床症状,提高其智力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 张俊勤,李亚星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75-1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对宫颈癌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联合配偶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小球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集体心理治疗联合配偶支持干预,对比两组的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CRF)、视觉模拟量表(VAS)、Jalowiec应对量表(JCS)和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分较参照组更高,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评分较参照组更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率较参照组更高,患者配偶的Jalowiec应对量表评分较参照组更高,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联合配偶支持干预,能够有效完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失,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成效,切实消除其负性情绪,调节其精神状态。同时,能够增强患者配偶的应对能力,更好的配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著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 林海,龙丹慧,蔡雨晨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78-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预防谵妄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重症监护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预防谵妄的发生,住院时间相对缩短,缓解其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 庞慧琦,陈怡琳,郑秋,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81-1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与分析有氧运动辅助康复技能训练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自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技能训练,观察组加用有氧运动功能辅助康复技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康复训练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将观察组按照不同的运动强度分为A组、B组、C组、D组及E组,每组各8例,对比五组患者HAMD、HAMA及GA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显著更低、HAMA评分显著更低、GAS评分显著更高(P<0.05)。E组分别与A组、B组、C组及D组相比,HAMD、HAMA评分显著更高,GAS评分显著更低(P<0.05)。C组、D组分别与A组、B组相比,HAMD评分显著更低、HAMA评分显著更低、GAS评分显著更高,D组与C组,B组与A组分别相比,HAMD评分显著更低、HAMA评分显著更低、GAS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 有氧运动辅助康复技能训练应用在青少年情绪障碍中,可更好地促进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青少年精神障碍得到有效改善,其中以5次/周高强度有氧运动的效果最为显著。
  • 申勇玲,杜春芳,陈菲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84-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疏导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8月在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数字化列表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疏导联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量表(BI)评分、应对疾病方式以及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性(93.33%)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疏导,能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应对疾病的方式,提高其依从性。
  • 管銮友,鲁娜,张金娟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87-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应用团体心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精神科治疗的96例患者,利用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BP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干预后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SSI、SDSS评分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干预后组SSSI、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观察组的SSS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S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精神科患者应用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精神症状,同时可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张玲玲,朱蕊,付杰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90-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分析。方法 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选取本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88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自闭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分、格塞尔发展量表(GDS)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生理指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孤独症患儿护理前ATEC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语言沟通、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生理/行为、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孤独症患儿GDS评分和ABC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G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AB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临床诊疗方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闭眼平衡时间、睁眼平衡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更长(P<0.05);实验组功能性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事件相关电位(ERP)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ERP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干预,能够提高患儿临床康复效果,提高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护理治疗满意度。
  • 个案报告
  • 白利宁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93-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案例报告的是1例因不能接受与男朋友分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个案。咨询师主要采取叙事疗法进行咨询,辅助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其中叙事疗法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都显示有效果。通过对来访者生活故事的独特解读,帮助来访者找到生活意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陈静怡,苏文理,杨敏,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96-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案例中的来访者受强迫行为困扰一年余,近期情况加重,遂来就诊。经过前2次的摄入性会谈了解了来访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进展情况,共同确立了治疗目标,后期治疗采用本土化本森放松反应训练持续治疗,至第13次治疗时来访者报告强迫症状完全消失,已完全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 吴桐
    心理月刊. 2023, 18(16):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案例中,来访者主要症状为睡眠障碍,这有学习和家庭生活上的诱因,也有性格原因。对失眠的苦恼、担忧、烦躁导致来访者失眠症状持续,近期加重。咨询师通过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了系列咨询,整个疗法包含“睡眠日记”“刺激控制”“睡眠限制”“睡眠认识调整”“放松训练”等核心操作环节。该咨询过程减少了患者对失眠的过度恐惧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过分担忧,并鼓励来访者去挑战这些信念的合理性,最终成功帮助患者调整了新的睡眠节律,改善了睡眠质量。
  • 廖紫琳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理危机的产生主要是个体无法运用自身力量调整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可能给个体、学校、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中应有所思考。案例通过介绍心理危机主体信息、危机产生过程及处理结果,主要分析了辅导员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与心理健康中心联动、保障学生安全、联系并做好家长告知建议等,提出了辅导员在应对心理危机事件工作中,从预防、干预和事后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 经验交流
  • 汤悦翊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05-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有很多相应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立足实际,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网络平台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讲座开展、主题活动设计、学生发展特点、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氛围营造等七个方面进行阐释,提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调查研究
  • 陈秋红,汪媛,赵会鹏,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09-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背景下H省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主要通过H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群委托各高职院校心理中心老师于2022年12月28日~2023年1月10日期间给其工作学校的毕业生微信群和QQ群推送发放问卷,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共有1070名高职毕业生进行匿名网络问卷调查。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期H省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自评异常、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20.00%、22.93%和29.52%。②学校所在地(非W市)是高职毕业生出现精神困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保护因子。结论 H省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期间较之前有所好转,但仍然不能忽视,需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潘泉西,施荷静,李梦媛,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12-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中学生学业韧性的总体状况,了解中学生学业韧性发展特点,探索学业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方法 在2020年春季学期,随机抽样昆明市某中学666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初中生学业韧性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学业韧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业韧性水平总体平均分为3.72;不同年级、学习成绩、班委经历、学习经历、父母陪伴上,中学生的学业韧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业韧性的部分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学生的学业韧性发展水平中等偏上,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学业韧性的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结合科任老师力量,家校协同,后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更有策略、更主动地应对学业困境,并取得良好学业成就。
  • 李真,王文侠,杨玲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16-2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冠脉造影术前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120例冠脉造影术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状况量表(SRQ-20)、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入组冠脉造影术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心理状况得分 6.45±1.31 分;社会支持得分 33.53±6.52 分;心理弹性得分 52.34±8.67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况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r=-0.347,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状况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11,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5,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社会支持得分及心理弹性得分低是冠脉造影术前患者心理状况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脉造影术前患者心理状况处于一般水平。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冠脉造影术前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并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得分及心理弹性得分等多种方式,降低或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担忧等心理问题,以减少因心理失衡带来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 鲁淑红,解厚荣,杜逸群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19-2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水平的有效预警指标。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扬州某高校1560名在2019年9月~2022年9月期间发生过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心理危机组被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1560名未发生过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被试的心理危机状态水平,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来测量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结果 心理危机组和正常对照组被试在心理危机状态水平和各个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心理危机状态水平和各个预警指标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生活事件、人格特质、成长经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共可以解释心理危机状态水平总变异的64%,而社会支持对预测的贡献不大。结论 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生活事件、人格特质、成长经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状态水平,而社会支持无法显著预测心理危机状态的水平。
  • 阮小娟,曹丽丽,郝艳潼,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2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的74例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估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入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 x2 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心理韧性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4例胎膜早破孕妇,年龄21~42岁,平均 27.23±5.18 岁。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得分为 56.42±8.23 分;社会支持得分 33.58±6.52 分;幸福感评分 67.72±9.53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69,P=0.007、与幸福感评分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13,P=0.011;社会支持得分与幸福感评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52,P=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得分、幸福感得分是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有固定职业、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得分高、幸福感评分高是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长、有固定职业、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得分高、幸福感评分高是胎膜早破孕妇心理韧性得分高的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积极与胎膜早破孕妇沟通交流,了解孕妇需求,给予足够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提高胎膜早破孕妇的主观幸福感,以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 周艳萍,孟祥艳,陈玉伟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25-2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接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有效病例6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问卷调研,调查乐观度现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对乐观度的影响。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总分 120.94±8.94 分,积极预期低于消极预期;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评分无相关性(P>0.05),病程、配偶关系、应对方式、自我负担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并发症、受教育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评分具有一定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配偶关系、受教育水平不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独立影响因素,病程、应对方式、自我负担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并发症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乐观度的波动变化有19.7%病程、4.3%应对方式、76.2%自我负担评分、42.1%自我效能评分、3.5%并发症被解释。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因素较多,针对不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乐观度,开展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弹性。
  • 祝平,张玉梅,邵楠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28-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骨科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Kessler 10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社会支持评估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分为 24.27±6.24 分、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 29.66±7.45 分;社会支持得分为 31.49±7.84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下: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感受负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得分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及社会支持得分(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差水平。临床护理人员要从患者个性化情况出发,结合患者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社会支持程度,减少下肢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从而减少因不良心理状况带来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 综 述
  • 高稳,李健,黄孝玲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31-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旨在对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人员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干预在孕产妇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具体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提升孕产妇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 李尉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少年抑郁的相关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就网络欺负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论述,总结网络欺负与抑郁之间关联的内在机制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可以为青少年抑郁和网络欺负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李欣妍,黄朝霞
    心理月刊. 2023, 18(16):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16.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理一致感(SOC)是指一个人面对生活、压力源所拥有的普遍、持久、动态的自信程度。心理一致感有助于帮助人们利用内外部资源成功应对压力,降低负性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心理一致感概念、测量工具、妇科癌症心理一致感国内外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进行相关综述,未来应加强妇科癌症患者心理一致感纵向研究,创新干预措施,关注心理一致感对患者健康水平的作用途径和方式,同时对妇科癌症患者性生活加强关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