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1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05-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闫自青,彭洪,邱妍,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方法 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维普三个中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结果 经NoteExpress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筛选后最终中文数据库共纳入文献846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纳入文献3181篇。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本领域年发文量整体呈递增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证据整合、脑功能连接、心理治疗、家庭环境等方面;目前我国尚缺乏中心性较高的研究机构,研究集中于社会学领域。结论 我国青少年抑郁相关研究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研究者可参考可视化分析所示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下一步研究。
  • 刘元林,李俞瑾,吴琦,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8-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率应激反应及恢复程度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90名老年被试,采用镜画追踪任务和Stroop色词反应任务诱发老年人急性应激反应,以心率作为应激反应及恢复的生理指标,采用计算机任务测试老年人工作记忆、抑制能力和加工速度三方面的认知表现。结果 心率的应激反应程度对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率反应程度可以显著预测1-back的正确率(β=0.252,P=0.026)和反应时(β=-0.251,P=0.039);应激后的心率恢复能力对老年人抑制功能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率恢复程度可以显著预测ANT正确率(β=-0.302,P=0.005)。结论 在急性应激状态下,心率的反应性及恢复能力均与老年认知功能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在不同方面的认知功能上存在差异。在后续的干预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应激反应,还应考虑到老年人在应激后恢复至平稳状态的能力。
  • 许梦珂,寇延,汪海彬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4-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索2012年以来我国社会情感能力研究的概况、热点与趋势。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上的361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①我国社会情感能力最早研究始于2012年,大体呈现阶梯式上升的趋势;社会情感能力研究的主要机构为师范院校,形成了毛亚庆和杨传利等多个核心作者合作群,研究的整体质量较高;②我国社会情感能力研究的热点包括“小学生”“美国研究综述”“同伴接纳”“扎根理论”“社会支持”和“课程建设”6大研究热点;③我国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大体呈现3个阶段:2015~2017年的初探期,该阶段研究主题集中在研究综述;2018~2020年的发展期,该阶段研究主题集中在影响研究;2021年至今的繁荣期,该阶段研究主题兼具综述和提升社会情感的策略。结论 我国社会情感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研究,到影响因素研究、提升策略研究,再到近几年的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的课程设计研究,以及通过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依据研究趋势,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社会情感能力课程设计和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明小力,朱晓丽,贾闯,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8-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为创伤后成长干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建库~2023年12月31日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创伤后成长研究文献4738篇。整体发文量呈增长状态,研究领域内发达国家占据发展优势。研究热点包括应激障碍、乳腺癌、影响等;研究前沿包括二次创伤、同情疲劳等方面。结论 创伤后成长整体研究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我国研究者可借鉴其研究思路,拓宽研究人群,为推动创伤后成长研究在临床等多领域的实践转化提供高质量证据支持。
  • 韩静,郎晗旭,贾培培,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精神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职业精神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12月应用一般资料问卷、汉化版护士职业精神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对84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精神、社会支持、护士职业尊重感得分分别为138.00(121.75,157.00)、45.00(39.00,51.00)和100.00(93.00,112.00)分;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护士社会支持水平、职业尊重感与护士职业精神均呈正相关;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55岁、工作20年以上、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护士职业尊重感会促进护士职业精神的发展;离异、职务为病区护士长、工作科室在手术室、承担夜班工作是护士职业精神的危险因素,制约着护士职业精神的发展。结论 护士职业精神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年龄、婚姻状况、工龄等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职业精神水平和影响因素,对每位护士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以便提高护士职业精神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同时实现护士个人成长和护理团队的稳定。
  • 缑彦虎,刘永杰,杨伟亮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7-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3年1月~2023年7月纳入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其骨密度数据及常见的实验室指标。比较骨密度正常组和异常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发生率为30.56%。骨密度异常组的年龄(t=-8.240,P<0.001)、首次发病年龄(t=-5.505,P<0.001)、首次发病症状持续时间(t=-2.674,P=0.008)、总病程(t=-2.361,P=0.022)、甘油三酯(t=-2.300,P=0.024)均大于骨密度正常组。男性和女性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的年龄(t=-3.326,P= 0.001)、首次发病年龄(t=-3.398,P=0.001)、阳性家族史(x2=154.077,P<0.001)、谷氨酰转肽酶(t=3.250,P=0.001)、总胆固醇(t=-2.169,P=0.032)和高密度脂蛋白(t=-3.836,P<0.001)高于男性患者。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0岁(OR=1.245,P<0.001)、首次发病年龄大于30岁(OR=4.451,P=0.042)、首次精神症状持续时间(OR=1.031,P=0.011)为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首次发病年龄、首次精神症状持续时间是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重要因素。
  • 庄慧,涂美娜,李玲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3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临床肿瘤护士的护理缺失与共情疲劳、职业压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减少临床工作中的护理工作缺失行为并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2023年9月~2024年3月期间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倦监测量表(C-CFSS)、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肿瘤科护理项目缺失程度自评量表(OMNCS)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本院253名肿瘤护士的护理缺失、共情疲劳、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肿瘤科护士的护理缺失总分与职业倦怠、工作负荷、职业兴趣、职业发展、共情疲劳总分及职业压力总分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肿瘤科护士的护理缺失总分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会支持及组织管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系列相关措施,预防或降低护士因共情疲劳、职业倦怠得分高,而社会支持程度低而致使的患者救助效益低下,并最大限度地规避护理缺失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 杨帆,洪欢怡,吴婧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34-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ALM心理干预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71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医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ALM心理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 ①入组时研究对象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较低;②干预后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各项指标得分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干预前后3次评分统计结果得出干预后各观察指标得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ALM心理干预疗法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有明显效果。
  • 李文慧,银萍,渠苹
    心理月刊. 2024, 19(10): 39-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发生稽留流产后真实的心理痛苦体验,以期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方法,运用目的性抽样,选取12例稽留流产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即确诊后多元化的情绪体验(负性心理增强、正性情绪体验);渴望家庭支持及同伴交流(渴望家庭理解及关爱、希望与有相同经历的人进行沟通);对自身健康意识的重视;专业医疗需求未被满足(渴望多途径咨询方式、应对措施的需求)。结论 育龄期稽留流产患者因生育原因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痛苦,医护人员需关注患者对疾病专业信息的需求,正向引导其情感转变,推动患者重塑健康信念,减轻心理痛苦。
  • 王本红,帅亦斌,章晓梅,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43-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安全感、自我接纳与共情能力的联系,为改善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认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3例抑郁障碍患者和社区81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安全感量表(SQ)、自我接纳问卷(SAQ)、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并分析抑郁障碍患者的安全感、自我接纳特征与共情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 抑郁障碍患者组SQ、SAQ得分及其各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组观点采择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个人痛苦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组SQ与SAQ得分呈正相关(P<0.01),安全感、自我接纳因子分与想象力、个人痛苦均呈负相关(P<0.01);安全感与自我接纳、想象力、个人痛苦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抑郁障碍患者安全感对共情的影响中存在自我接纳的中介效应。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有着安全感、自我接纳及共情能力的缺陷,提高安全感和自我接纳水平或许能改善其共情能力水平。安全感与自我接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接纳在安全感与个人痛苦间起中介作用。
  • 侯蕾
    心理月刊. 2024, 19(10):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反刍思维在儿童期情感虐待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292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反刍性沉思反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NSSI检出率为22.86%。独生大学生NSSI高于非独生,来自城镇大学生NSSI高于农村。儿童期情感虐待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影响NSSI,效应大小为0.161(95% CI=[0.079,0.255]),占总效应的16.07%;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大小为0.012(95% CI=[0.003,0.023]),占总效应的1.20%。结论 儿童期情感虐待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NSSI。
  • 王转桃,刘珊珊,平莉微
    心理月刊. 2024, 19(10):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及二元应对的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量表及二元应对问卷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统计检验。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 58.43±7.35 岁,其中,男性41人,占比58.57%,女性29人,占比41.4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 52.34±8.03 分、二元应对得分 85.34±12.85 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与二元应对得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及二元应对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相关关系显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状况可以通过二元应对策略定性直接预测。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状况的评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尽可能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对改善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维持自身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 李丹
    心理月刊. 2024, 19(10): 53-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经横断面调查法收集自2024年1月~2024年4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科的抑郁障碍患者36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认知成套测验(MCC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调查。结果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低于中度和轻度的抑郁障碍患者(P<0.001),睡眠障碍者的认知功能低于非睡眠障碍患者(P<0.001);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评分与认知功能总分、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词语学习、推理和问题、社会认知存在负相关(P<0.05);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认知功能总分、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工作记忆、推理和问题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其认知功能高度相关。
  • 张会,金鹏飞,徐娟
    心理月刊. 2024, 19(10): 55-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饮食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7月~2023年1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复原力量表、饮食自我效能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对入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得分 52.21±7.43 分、饮食自我效能得分 48.36±5.67 分、生命质量得分 53.42±8.23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与饮食自我效能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r=0.351,P=0.012;饮食自我效能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r=0.502,P=0.006;心理弹性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间正相关关系,r=0.335,P=0.0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及饮食自我效能得分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城市、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及饮食自我效能高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得分较高(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饮食自我效能一般,生命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注重患者心理弹性的培养、饮食自我效能的提高,均对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积极意义。
  • 张之勇,宋莉莉,郑欢
    心理月刊. 2024, 19(10): 58-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乐陵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9例产妇临床资料。均于术后42 d内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依据PCL-C评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及非PTSD组,收集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孕周、产妇类型、妊娠期并发症、睡眠情况、精神创伤史、心理弹性水平、家庭功能、意外怀孕、产后抑郁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PTS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89例产妇中共18例发生PTSD,发生率为20.22%;两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周、产妇类型、睡眠情况、精神创伤史、心理弹性水平、家庭功能、产后抑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早产、睡眠欠佳、初产妇、有精神创伤史、心理弹性水平欠佳、家庭功能低水平、产后抑郁为影响剖宫产产妇术后PTSD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PTSD发生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早产、睡眠欠佳、初产妇、有精神创伤史、心理弹性水平欠佳、家庭功能低水平、产后抑郁关系密切,还需高度重视,积极进行心理相关干预,减少PTSD发生。
  • 董奕含
    心理月刊. 2024, 19(10): 6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应激对船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N港归航2艘船随机抽取145名船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心理应激自评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收集他们的心理应激、积极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运用SPSS 21.0调节效应检验,结合Hayes编制的宏采用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对于弱积极情绪的个体而言,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bsimple=5.779,P<0.001),对于强积极情绪的个体而言,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bsimple=2.241,P<0.01)。结论 心理应激是影响航行中船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积极情绪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船员的身心健康。
  • 黄敏辉,张瑞辉,潘艳云,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64-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青少年在押人员应激障碍发生情况与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2023年5月~2024年2月青少年看守所收押的100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将发生应激障碍的青少年在押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每组各1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评分。结果 100例在押青少年中,有24例发生应激障碍,发生率为24.00%;干预后,观察组青少年在押人员PCL-C中再体验症状、回避麻木症状、高警觉症状评分及总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在押人员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采取心理危机干预能减轻其应激障碍症状。
  • 心育教学
  • 杨佳辉,雷小涵,孙晓辉,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67-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儿童统计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儿童统计学习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中1996~2023年的核心合集文献作为数据文本,通过文本挖掘和计量学分析对作者、研究机构及共被引文献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领域的发文量中后期迅猛增长;发文作者已形成稳定的小型合作网络,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发文机构以荷兰、美国和以色列国家为主;研究热点聚焦于儿童统计学习在语言、记忆和学习领域中的普遍存在及该机制对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和内在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趋势持续关注阅读障碍、发展性语言障碍等发育障碍儿童统计学习是否存在缺陷以及与正常儿童的发展差异。结论 未来的研究应积极探索儿童统计学习的个体差异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并重视开发针对性的训练手段促进发育障碍儿童统计学习的发展。
  • 费立教,钱璟烨,林琼芳
    心理月刊. 2024, 19(10): 74-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C)、自尊量表(SES)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于2022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对广西南宁市1257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自尊和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9~0.910,P<0.001);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146,效应量为21.75%;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319,效应量为47.58%;自尊和积极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226,效应量为33.62%。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也能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间接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还通过自尊和积极心理资本间接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
  • 逯旭伟,阳秀英
    心理月刊. 2024, 19(10): 79-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人格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为降低大学生抑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3年9月通过方便抽样方法,采用生活目的测验(PIL)、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广西区内1007名在校高职学生分别进行了生命意义感、人格特质和抑郁情绪的测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生命意义感、人格特质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生命意义感在大五人格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67.43%的高职生明显缺乏生命意义感,27.51%的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不明确,5.06%的高职生具有明确的生命意义感。存在轻、中、重度抑郁情绪的高职学生分别为43.89%、13.31%和1.19%。男生与女生在神经质(t=-2.292,P<0.05)、责任心(t=-3.804,P<0.05)两个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神经质和责任心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在生命意义感中对生命的热诚(t=1.021,P<0.05)和生活目标(t=1.387,P<0.05)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生在对生命的热诚与生活目标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负相关(r=-0.206,P<0.01);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r=-0.515,P<0.01)、开放性(r=-0.352,P<0.01)、宜人性(r=-0.296,P<0.01)和责任心(r=-0.524,P<0.01)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神经质(r=0.586,P<0.01)呈显著正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r=0.297,P<0.01)、开放性(r=0.075,P<0.05)和责任心(r=0.268,P<0.01)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66,P<0.01)。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0.484,0.513;t=18.003,19.065;P<0.05),生活目标(β=-0.006,t=-2.074,P=0.038)和积极性(β=-0.020,t=2.577,P=0.010)对神经质和抑郁的关系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生命意义感中的生活目标和积极性两个维度在大五人格中神经质与高职生抑郁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 傅俏俏
    心理月刊. 2024, 19(10): 83-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感恩、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内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 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786名大学生,于2021年9月18日和10月23日开展2次追踪测试,采用感恩问卷、亲社会行为问卷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相比于T1,T2时间的感恩水平显著下降(t=3.104,P<0.010),负性情绪显著升高(t=-3.386,P<0.010),亲社会行为无显著变化;前后测中大学生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4,0.475;P<0.001),感恩与负性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r=-0.307,-0.266;P<0.001),亲社会行为与负性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r=-0.148,-0.159;P<0.001);交叉滞后分析表明,T1感恩能显著预测T2亲社会行为(β=0.119,P<0.01),T1亲社会行为能显著预测T2感恩(β=0.103,P<0.01)、负性情绪(β=-0.085,P<0.01),T1负性情绪能边缘显著预测T2感恩(β=-0.073,P<0.1)、亲社会行为(β=-0.062,P<0.1)。结论 亲社会行为与感恩、负性情绪可以互相预测,负性情绪可以预测感恩,但感恩未能预测负性情绪。
  • 郭婉然,陶梦欣
    心理月刊. 2024, 19(10): 87-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近23年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0~2023年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情况、作者与期刊分布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①2019年以前,以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为主题的文章发文量不断上升,2019~2021年期间发文量缓慢下降,2021~2022年显著下降;②作者分布较为松散,最大的节点为仇海霞与陈芳琼;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相关文章中,硕士论文有85篇,期刊占52篇,其他类型占89篇;④频数出现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应对策略(#0)、心理适应(#1)、留学生(#2)、中亚(#3)、文化适应(#4)、跨文化适应性(#5)。结论 2019年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相关主题讨论度不断上升、2019年~2021年停滞了一段时间、2021~2022年热度显著降低;作者分布较为松散、作者间合作较少;文章发表主要集中在一般公共期刊与硕博论文中;研究方向逐渐向实践应用过渡;思想教育逐步与国际教育融合。
  • 张骥,张杨,王莉雯,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90-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医学生社会支持在内卷化压力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9月~2023年11月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四川某医科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内卷化压力量表(I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内卷化压力、社会支持和抑郁情况调查。使用SPSS 26.0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检验各变量间的效应关系。结果 共发放线上问卷1562份,回收有效问卷1362份。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 37.81±12.95 分,抑郁检出率为48.46%;内卷化压力得分 33.22±9.65 分;社会支持得分 34.21±5.96 分,支持利用度 7.89±2.05 分,主观支持 17.23±3.47 分,客观支持 9.09±2.48 分。内卷化压力正向预测抑郁,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抑郁,内卷化压力负向预测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内卷化压力和抑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6%。结论 医学生内卷化压力大,抑郁检出率高,当内卷化压力越大,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在内卷化压力与抑郁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通过构建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增加其社会支持利用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卷化压力,减少抑郁发生。
  • 余丹,尹明,庞利容,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94-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异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从文化适应的视角提出改善策略。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1294名高职院校异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①263名被调查者存在潜在心理困扰,233名被调查者存在一般心理问题,147名被调查者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异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心理问题。②与全国常模相比较,高职院校异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各筛查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③女生在焦虑、抑郁、偏执等16个筛查指标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高校新环境造成高职院校异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其不同性别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创建多元文化环境与完善心理育人体系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 吴子安,宁宁,杨双
    心理月刊. 2024, 19(10): 97-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社交恐惧与先天气质(行为抑制倾向)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这一关系是否受成人依恋关系的调节。方法 于2023年10~12月,随机选取苏州市大学生529名,通过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和成人依恋量表,测量大学生的社交恐惧倾向、行为抑制倾向和成人依恋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成人依恋关系对大学生社交恐惧倾向和行为抑制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 大学生的社交恐惧倾向与行为抑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受成人依恋关系的调节,F=7.267,P<0.001,模型解释率为14.5%。对于有安全型成人依恋关系的大学生,社交恐惧倾向与行为抑制水平无明显相关,r=-0.084,P>0.05;对于有非安全型成人依恋关系的大学生,其社交恐惧倾向与行为抑制水平呈正相关,r=0.325,P<0.001。结论 大学生的社交恐惧倾向和行为抑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受成人依恋关系的调节,安全型成人依恋关系能够削弱大学生先天气质对社交恐惧倾向的影响。
  • 王慧,袁月,蒋春燕,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基于个体中心视角,考察中职生生涯适应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样江西省、山东省3所中等职业学校1270名中职生,于2022年11月进行人口学信息和生涯适应力量表的测评。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职生生涯适应力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可划分为C1低生涯适应力组(10.20%)、C2中生涯适应力组(69.70%)和C3高生涯适应力组(20.10%)3种类别;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人口学因素对中职生生涯适应力潜在类别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中职生生涯适应力存在显著异质性,大部分中职生具有中等程度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同时,可根据中职生的年级、性别、独生情况、生源地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干预。
  • 精神分裂症
  • 曹莹莹,李媛,张雪松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的预见性风险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院内收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患者例数总计60例,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常规组中,接受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的预见性风险管理干预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研究组中,并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阳性与阴性症状、治疗配合度以及心理状态等指标设为评价标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护理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比较,研究组更佳(P<0.05);护理后两组治疗配合度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比较,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实施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的预见性风险管理予以干预,对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与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
  • 马超群,王莉,刘天艳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时间节点,纳入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封闭男区收治的80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等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与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动力/精神、症状/药物、心理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攻击危险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缓解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万薇莉,陈洁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益。方法 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医疗区军事精神医学科选取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患者。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记录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显示出HAMA、HAMD评分下降,生活质量提升,且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填充绘画与情境式交往训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社会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提供了新的策略。
  • 王文文,厉红艳,吴芹,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分析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4年1月~2024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实验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症状评分、社会支持程度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有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社会支持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程度评分更优(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症状评分更低(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 闫军,刘富裕,吕新苓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期间,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精神科就诊的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SFP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对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改善病情。
  • 杨丽娜,刘宁,师田田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利培酮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心理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医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利培酮治疗、利培酮联合心理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病耻感、治疗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对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指标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耻感各项指标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病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更高(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问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在予以患者利培酮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病耻感,且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 端文静,栾桂萍,李蓝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叙事心理护理联合团体行为认知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叙事心理护理联合团体行为认知干预。对比两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积极应对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消极应对、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叙事心理护理联合团体行为认知干预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
  • 李永刚,刘彬,赵庐山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基础上加服癫狂梦醒汤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攻击行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精神病科接收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原则,设为对照组(n=40,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n=40,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同时加服癫狂梦醒汤)。比较总有效率、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四个维度评分及总分、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三个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清学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胆碱酯酶(CHE)、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高(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MOAS四个维度评分及总分、SSPI三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无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MOAS四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降低,SSPI三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MOAS四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比对照组低,SSPI三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比对照组高(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清GFAP、CHE、BDNF表达无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GFAP、CHE降低,BDNF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清GFAP、CHE比对照组低,BDNF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基础上加服癫狂梦醒汤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减轻患者冲击行为,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可能与GFAP、CHE、BDNF表达调节有关,并且用药安全,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 抑郁症
  • 王桃桃,姚金霞,孙璐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析在抑郁症伴发失眠治疗时,对患者施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接收的,抑郁症伴发失眠病例70例,以随机数字方法分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治疗,研究组(35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对照组(35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对比对照组,研究组SDS、SAS、HAMA、HAMD、PSQI评分更低(P<0.05),不良反应低(P<0.05),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在抑郁症伴发失眠治疗时,对患者施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是有较好的效果和价值的,PSQI评分降低,睡眠改善,SDS、SAS、HAMA、HAMD降低,焦虑、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 殷玉杰,宫双双,马林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DA、5-HT、COR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血清DA、5-HT水平、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更高,血清COR水平、BPR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7.78%(8/45)、6.52%(3/46),观察组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2、P=0.100)。结论 重度抑郁症患者接受阿立哌唑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自身中枢神经递质分泌情况可得到有效调节,病情恢复程度良好,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可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李文雅,丁蕾,唐迎莹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人际心理疗法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际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神经递质水平、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的各项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递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际心理疗法有利于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产后抑郁事件的发生,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马莉萍,孟晓燕,李爽,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共100例,收取时间段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以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将两组各指标结果做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Barthel指数(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在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中,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应对得分更高、消极应对的得分更低(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联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还能提高其肢体功能,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促进病情早期康复。
  • 心身医学
  • 聂爱蕊,孙洁,左敏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取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RMS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HbAlc、TESS量表评分、血脂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组内差异显著(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利用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优势更加突出。
  • 纪娉娉,张京学,李晓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43-1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少年焦虑症患者采取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正念疗法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正念疗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应对方式、情感体验、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应对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常规用药期间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正念疗法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帆,李广亮,杨富国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46-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信息框架效应的视角,探索干预方案对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有效性,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策略的开发和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90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将其分为积极框架、消极框架和对照三组,每组30人,在患者出院至少一周后接受为期12周的居家信息干预。每位参与者在干预期,每周收到2次视频信息干预。分别在基线和12周后收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结果 ①本研究共纳入90名研究对象,干预过程中积极效应框架组失访1人,消极信息框架组失访2人,最终对照组有30人,积极效应组有29人,消极效应组有28人,共有87名研究对象。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结局指标: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框架信息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P<0.05)。组间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框架信息干预后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P<0.05),其中积极信息框架效应相比于消极信息框架效应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更全面。结论 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信息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同时,积极信息框架相比于消极信息框架更能从多个方面影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 董富英,张晓艳,郑晓雪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49-1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取小剂量奥氮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诊疗的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影响。方法 选择东明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视2021年4月~2023年12月为节点)为研究对象,归纳病例数84例,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基于此基础,治疗组(42例)联用小剂量奥氮平,比较指标:①临床疗效;②症状评分;③焦虑、抑郁状态;④胃肠激素水平;⑤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 指标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指标2:治疗组治疗后,所测得腹痛、腹泻等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指标3:治疗组治疗后,所测得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指标4:治疗组治疗后,所测得胃动素、胃泌素较对照组低(P<0.05);指标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IBS-D采取小剂量奥氮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诊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程度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
  • 护理心理
  • 汤思雨,蔡青霞,苏丹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52-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护理),偶数为观察组(n=60,接受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三个月后的疼痛程度[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心境状态[中文版简明心境量表(BPOMS)]及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 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PPI评分、PRI评分及BPOMS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HSS及ESCA各维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在统计上有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和心境状态,增强自护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张秀丽,徐元媛,韦鸿飞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合一心理护理结合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状态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三合一心理护理结合AIDET沟通模式,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家属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家属疾病认知、生活质量(P>0.05);观察组护理后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中个性特征评分 20.28±2.10 分、情绪评分 9.36±1.27 分、意志行为评分 17.95±2.75 分、思维与语言评分 16.45±3.61 分及认知评分 17.23±2.36 分均较对照组高,家属疾病及预防知识 4.69±0.72 分、用药知识 3.19±0.35 分、自我监测知识 1.73±0.20 分、急救处理知识 0.83±0.15 分均较对照组高,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中情感 41.26±9.92 分、活动 22.36±5.26 分及症状 43.67±10.43 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95.24%)较对照组(80.95%)高(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三合一心理护理结合AIDET沟通模式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家属疾病认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 张艳,蔡书贤,刘克峰,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应用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行为障碍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观察组(96.55%)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82.26%),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入院时二组的NOSIE、ADL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周,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入院时二组的MOAS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周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观察组的相关行为障碍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实施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升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 陈景莲,武晓媚,姚君幸,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62-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家属全程陪伴的正念呼吸冥想训练在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行MRI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家属全程陪伴的正念呼吸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总成功率、配合度评分、检查耗时、恐惧评分、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差异。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MRI检查总成功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0.00%高(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配合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检查耗时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干预前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濒死感、颤抖心悸、大汗淋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基于家属全程陪伴的正念呼吸冥想训练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能够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与检查效率,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及抑郁程度,减少检查时不适症状发生。
  • 谷双双,戴茹雯,王晨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65-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50例此类患者被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人。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观察组则在标准护理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措施。研究通过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成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起始时,两组心理状况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心理测评和护理成效上均展现出优越性,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强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提升这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 郝玛丽,郑佩佩,杨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并接受PCI手术的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48)与实验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联合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再入院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认知水平、ESCA及GQOLI-74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再入院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疾病认知水平、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 惠珂,常婧,刘晓梅,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调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n=60)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评价患者希望水平、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积极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患者接受心理调节,利于提升希望水平,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和心理压力,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 梁美燕,陈德香,王国伟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两指法”对孤独症(ASD)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1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康复科接受治疗的ASD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干预应用于对照组(25例),常规干预联合“两指法”心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25例)。通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评分,评估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行为特征及发展/适应程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AR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方面的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知觉、语言表达、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模仿、情感表达、社交活动、非语言行为特征和语言行为特征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指法”在孤独症儿童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而可行的干预方法。
  • 苗凡,霍汝,朱晔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健康信念模式(HBM)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CSI)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CSI手术的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纳入患者4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HBM模式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分值,以及遵医行为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PANAS、GSES、PTGI分值,两组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ANAS中正性情绪分值更高(P<0.05),负性情绪分值更低(P<0.05),GSES与PTGI分值更高(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的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CSI术后患者采用基于TTM的HBM模式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感与遵医行为,促进创伤后成长。
  • 王苏景,史菊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本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70例NSSI患者,以随机单双号法将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加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自伤行为发生情况、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评分、自杀态度问卷(QSA)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中3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刀割、抓挠以及物体击打等自伤行为发生率2.86%,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OSI中4项功能因子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验所得QSA中4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NSSI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提升、自伤行为和自杀态度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 张海玲,宋丽娟,万蒙蒙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开展积极心理支持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并分析其效果尤其是对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 对院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工作加以分析,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间,后以期间的74例作为病例样本,经过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积极心理支持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01),且观察组分更低;观察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比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积极心理支持联合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疼痛症状,纠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患者的满意和认可。
  • 赵士燕,李娜,刘擎晴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眼干燥症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患者14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水平、眼部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水平、眼部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均有所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提高生活方式相关性眼干燥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认知水平,对改善眼部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 个案报告
  • 王凯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89-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大学新生入学的适应力,运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接触当下、认知解离、接纳、以自我为背景的觉察、澄清价值观、承诺行动六个阶段的干预,积极培养来访者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入学适应力。
  • 王晓春,卢俊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93-1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介入亲子关系紧张的躺平青年个案。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互动与存在错误认知。在家庭系统观和社会工作框架下,全家人员参与家庭治疗,重塑亲子互动方式和家庭结构,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治疗过程中关注于改变家庭观念、优化结构、纠正错误认知,强调学习边界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为解决躺平青年亲子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指导。
  • 经验交流
  • 李荣荣,黄金燕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97-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弗兰克尔(Vctor·Frankl)认为,教育在提升生命意义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引导个体担负起生命的责任。红色资源蕴含天然的教育资源,本文通过红色资源与“五育”的融合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实践教学资源,一课五育,五育一体,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路径探索。
  • 调查研究
  • 熊强,陆爱军,黄国兴,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并探讨松江区学龄前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为进一步综合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9月~2022年11月通过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对松江区2536名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社会交往问题上,分数异常者分别占11.67%、7.45%、10.61%、15.81%、9.46%、6.23%。男童在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方面得分均高于女童;女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得分高于男童;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品行、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社会交往方面,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需要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
  • 杜瑞霞,商田雨,郭丽娜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乡村振兴需要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而关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且以往研究发现自尊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展开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6~8月以河北某地区三所农村小学的231名四~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对农村小学生的自尊水平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 2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农村小学生的自尊得分最大值37,最小值20,均值26.88;农村小学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边缘显著(0.05<P<0.1),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的自尊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农村小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差异显著(P<0.05),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低收入水平家庭与普通收入水平家庭的农村小学生自尊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普通收入水平高于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家庭与较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农村小学生自尊水平存在边缘差异,较高收入水平高于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家庭与高收入水平家庭在农村小学生自尊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高于低收入。结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建设完善的乡村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开展、借助乡村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自尊水平。
  • 肖红,符柏美,张晓吾,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0月~2023年12月选取云南省某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16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得分为 36.15±8.69 分。其中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得分分别为 19.18±4.64、9.19±3.75 和 7.78±2.06 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身体健康程度、工作年龄、薪资满意程度为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重点关注低年资护士、建立合理的薪资待遇、督促护士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来提高临床护士的心理一致感,对稳定护理队伍有重要意义。
  • 综 述
  • 付蕾,杨曼莎,张珏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08-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音乐治疗可以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影响和改善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为了丰富音乐治疗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借助近年相关的文献探究音乐治疗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困境,并提出了将音乐治疗理念引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将奥尔夫音乐治疗引入幼儿园融合教育形态这两条应用路径。希望通过将音乐治疗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和融合教育形态中,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创新教师教学思路和形式,也为幼儿园遵循融合教育理念、打造园所特色提供帮助和支持。
  • 王建蕾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12-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产期抑郁不仅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将来婴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也有重要影响。本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围产期抑郁与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分娩方式、疼痛、早产、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正相关或负相关。围产期抑郁是怀孕期间和产后最常见的医学并发症之一,影响着广大女性;识别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的孕妇和产后妇女很重要。关注产科相关因素与围产期抑郁之间的关系,希望不仅可以降低产科风险,也可以降低围产期抑郁的发生发展,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治疗产后抑郁。
  • 苏选艳,宋湘勤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体育锻炼可作为一种非药理性的、有效的成瘾行为戒断途径,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多种成瘾行为的重要手段,然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潜在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关于体育锻炼与短视频成瘾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身体、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等多维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体育锻炼在缓解青少年短视频成瘾及其带来的身心影响方面的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完善我国青少年短视频成瘾防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 王彬彬,赵志玲,朱迪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作为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在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中发挥着筛查焦虑抑郁、管理心理健康等重要作用。近年来,HADS量表在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中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通过HADS量表评估,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HADS量表在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方向将着重于提高量表的适用性和预测力,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优化量表设计,以适应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探索结合其他心理评估工具或方法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提升评估效果。
  • 姚茜诺,杨雨涵,陆丹燕,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PERMA模式进行概述,阐述了基于PERMA模式的干预方案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地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及幸福感的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 肖娇,李灵玉,李杰,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国内外慢性病患者家庭弹性干预的理论基础、策略与方法以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家庭弹性干预研究的实施效果和实践启示,旨在为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 须勇媛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27-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障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障碍,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长期情绪低落、对世界的悲观态度、自杀倾向以及认知功能受损。其中视觉工作记忆受损是抑郁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视觉工作记忆不仅包括干扰抑制能力,还包括维持心理表征能力,目前研究对抑郁障碍患者在任务执行中维持心理表征的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回顾了抑郁障碍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表征精度及容量与表征精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为了解抑郁障碍患者的视觉工作记忆能力提供更加全面参考。
  • 李雪,谢琴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31-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毒品、烟草和酒精成瘾等物质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父母物质成瘾会对其子女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成瘾者子女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是未来发展为物质成瘾的高风险人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从父母物质成瘾对其子女所造成的身心影响类型、影响途径、具体研究方法及干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在全面了解物质成瘾者子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及方法进行了展望。
  • 徐安妮,赵然,何肖依
    心理月刊. 2024, 19(10):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0.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理聊天机器人的出现已引起社会与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以往综述重点从整体视角出发,较少从临床咨询流派的视角对心理聊天机器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讨论认知行为疗法(CBT)取向心理聊天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常用效果检验指标,希望加深对目前整体心理聊天机器人现状的理解。此外,依据人工智能基本原则框架,对聊天机器人的伦理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