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19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4-07-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李雪玉,吴雪婷,王思麒,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对所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描述,提取与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24项研究,包含中文文献13篇,英文文献11篇,涉及37个影响因素。结论 将影响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疾病认知相关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6大类,其中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职业、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焦虑状态、家庭环境是影响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重要因素。未来可参考本研究对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开展干预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性照顾模式,以满足妇科癌症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崔世伟,孙铃
    心理月刊. 2024, 19(14): 7-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跨期决策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1年1月1日~2024年5月26日的心理学领域相关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 6.3.R2软件对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领域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期刊发文量最高为《Behavioural Processes》,共155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Bickel, Warren K;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System;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研究对象以大学生、青少年和成瘾人群为主;近年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未来情景想象、COVID-19、强化病理学等。结论 跨期决策应该扩展研究群体和领域,通过多种工具和技术手段,促进跨期决策的实际应用。
  • 孙友全,门辉华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民养宠背景下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考察共情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自恋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线上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饲养宠物的青少年与成年早期人群363人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宠物依恋量表(LAPS)、13条目自恋人格量表(NPI-13)、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以及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采用 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检验共情的中介作用,采用模型5检验自恋的调节作用。结果 ①宠物依恋与共情、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30、0.420,P<0.0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527,P<0.01),自恋与宠物依恋显著正相关(r=0.125,P<0.05),与共情显著正相关(r=0.123,P<0.05);②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宠物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262,共情在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202,中介效应占比43.53%;③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交互项“宠物依恋×自恋”能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β=0.177,P<0.01),即自恋在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相关结果对青少年与成年早期养宠人尤其是自恋人群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 李珊珊,武方翠,韩志南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7-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口腔科医护人员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符合纳排标准,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正畸固定矫治的102例青少年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量表、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问卷(OHSA)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0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中,均有心理痛苦,其中轻度即心理痛苦评分<4分者有69例,占比67.65%;33例患儿心理痛苦评分≥4分,占比32.35%。22例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占比21.57%;80例患儿存在较差依从性,占比78.4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口腔健康自我管理总分为 117.30±5.50 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的户籍性质、患儿家庭平均月收入、患儿是否自愿接受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患儿错颌畸形程度等变量的心理痛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自愿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错颌畸形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口腔自我管理水平对心理痛苦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普遍存在心理痛苦,患儿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自愿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错颌畸形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口腔自我管理水平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治青少年患儿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患儿较多心理关注,积极有效做好心理干预,减轻心理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周瑞红,万欢,来如意,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情绪管理、工作投入、职业获益感现状,并探讨工作投入、职业获益感与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制定社区护士情绪管理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 2023年7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岳阳市辖5个区的377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情绪管理量表、工作投入量表(UWES)、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77名社区护士中,情绪管理量表、工作投入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得分分别为63.00(58.00,67.00)、36.00(16.00,59.00)、130.00(118.00,146.50)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情绪管理各维度与工作投入、职业获益感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获益感在工作投入和情绪管理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06%。结论 社区护士情绪管理处于中上水平;护士情绪管理与工作投入、职业获益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职业获益感在其中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采取有利于增强护士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的管理策略来提高社区护士的情绪管理水平。
  • 张黎,汪莉,黄洁,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5-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社会影响量表,对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9月~2024年2月期间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204例鼻咽癌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病耻感总分为 59.51±6.04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病耻感的因素是患者的学历、就业状态和社会支持,这三个因素共解释了病耻感总变异的43.6%。结论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病耻感不容忽视。特别是受教育程度低、无固定工作的患者病耻感更高,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减轻其病耻感水平。
  • 黄美莲,肖爱祥,朱艳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30-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2年6月~2022年10月在广东省精神科医院工作的1216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暴力事件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实施问卷调查,分析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216名被调查者中,男性242名,女性974名,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1.27%),其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有996人(占81.91%),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为 48.36±24.87 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医院等级是影响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较高,遭受暴力后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医疗机构应重视其遭受言语暴力的问题,关注其心理感受和体验,及时提供事后干预,完善相关指引和培训。
  • 邢宇娟,李娟,李海美
    心理月刊. 2024, 19(14): 34-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3年1月~2024年3月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AS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了188例ASO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88例ASO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 26.02±12.4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为 21.89±7.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合并慢性病种类数、疾病分期及社会支持度是影响ASO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ASO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应关注ASO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任莲杰,孙秀琳,沙呈姣,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肺结节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2年8月~2023年11月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149例肺结节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肺结节患者心理弹性得分 58.88±10.56 分,社会支持得分 30.65±7.43 分,自我效能得分 24.66±8.35 分。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773,P<0.01;r=0.730,P<0.01)。患者年龄、教育程度、发现结节时间、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为肺结节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结节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临床可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感水平调整肺结节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多元化心理干预措施策略以提升该群体心理弹性。
  • 袁丽红,程功,高海燕,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40-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瘢痕疙瘩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择128名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Herth希望量表(HHI)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瘢痕疙瘩患者SPBS总分为 27.51±4.96 分,与HH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SSR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瘢痕疙瘩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其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瘢痕疙瘩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为中度负担,医护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瘢痕疙瘩患者。
  • 谢珊珊,郑智慧,熊欢,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43-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负性网络曝光的原因、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医护人员经历负性网络曝光的体验以及应对方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保障医护人员权益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10月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医院对12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负性网络曝光原因、医护负性网络曝光的体验、对负性网络曝光的应对方式、期待获得的支持4个主题及10个次主题。结论 医护遭受负性网络曝光源于医方、患方及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医护的身心健康及职业认同感,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负性网络曝光的发生,维护医护人员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卢娇,王燕腾,林阿艺
    心理月刊. 2024, 19(14): 46-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住院早产儿母婴依恋行为调查及与初产妇母亲敏感性、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早产儿及其母亲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对象一般资料,中文版母婴依恋量表(CMAI)评估母婴依恋关系水平,母亲教养行为量表评估母亲敏感性;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母亲抑郁程度。采用Pearson分析母亲行为与初产妇母亲敏感性、产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早产儿母婴依恋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早产儿母亲SDS总分为 44.72±4.63 分,母亲敏感性总分为 12.04±1.38 分;母婴依恋总分为 84.61±9.65 分。母婴依赖关系评分在母亲年龄、文化程度、计划带养方式差异显著(P<0.05)。住院早产儿母亲母婴依恋关系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SDS均呈负相关(P<0.05)。住院早产儿母亲母婴依恋关系总分各维度评分与初产妇母亲敏感性均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产后抑郁以及母亲敏感性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独立因素。结论 母婴依恋关系与初产妇母亲敏感性、产后抑郁均呈负相关;且母亲年龄、产后抑郁以及母亲敏感性是影响早产儿母婴依恋关系的独立因素。
  • 王展,赵新芹,邢丽娟
    心理月刊. 2024, 19(14): 49-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产科医护人员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病房,根据纳排标准,最终选取97例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选择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97例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韧性总得分为 58.91±11.52 分,家庭关怀度得分在7~10之间有72人,占比74.22%,总得分为 7.90±2.08 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 21.42±4.66 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的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孕周、体质量指数、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不良孕产史次数等6个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的年龄、不良妊娠史次数、家庭关怀度及孕妇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对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韧性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的心理韧性处于较低水平,其年龄、不良妊娠史次数、家庭关怀度及孕妇一般自我效能水平是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制定合理的孕期管理计划,提高不良孕产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韧性,降低不良孕产再发风险,从而减少不良孕产结局的发生。
  • 杨静,董恺文,吴若嘉,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52-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高敏感性人群简版量表(HSP)在护生群体中信效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昆明某大学护理学院回收有效问卷714份,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高敏感性人群简化量表,使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Cronbach's α系数和KMO值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在校护生的高敏感性人群简化量表总得分为 53.48±7.48 分,其中易激惹性维度的得分为 20.46±3.94 分,审美敏感维度得分为 19.08±3.03 分,低感觉阈限性维度得分为 13.94±2.41 分。经过信效度检验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6、0.846、0.720,该量表的KMO值为0.878。验证性因子为x2/v=3.498、RMSEA=0.059、GFI=0.959、AGFI=0.937、CFI=0.966、IFI=0.966、NFI=0.953、RFI=0.939,说明模拟度良好。结论 高敏感性人群简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评估护生群体感觉敏感加工性的工具。
  • 马苗苗,牟月晓,杨鹏鹏
    心理月刊. 2024, 19(14): 55-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年群体进行整形美容的心理现状以及存在心理不健康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学部接受各类整形美容手术的青年就医者72例作为医美组,随机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青年72例作为一般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类型、居住地及周围人群美容体验等。采用自卑感量表(FI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青年的自卑、焦虑和抑郁状况等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出现情况,用 x2 检验比较两组在心理不健康情况上的差异。并对医美组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整形美容青年群体心理不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美组(55.56%)的心理不健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组(12.5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及周围人群美容体验对心理不健康情况的发生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性别,BMI及周围人群美容体验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0.01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BMI≥24 kg/m2和有周围人群美容体验是整形美容青年群体出现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不健康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整形美容青年群体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BMI和周围人群美容体验等因素相关。医疗机构在为这一群体提供整形美容服务时,应重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应对整形带来的心理困扰。
  • 聂傅山
    心理月刊. 2024, 19(14): 58-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择2023年9月~2024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100名卒中后发生肢体偏瘫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并且以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和预期性悲伤量表(AGS)为调查评分工具。结果 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量表总项目得分 65.00±6.10 分;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情况、照顾者负担程度大小、有无专业人员指导是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论 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普遍承受着中度水平的预期性悲伤。因此,医护人员在专注于患者心理关怀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需积极探讨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干预并缓解照顾者的心理压力,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 李晴,田春艳,王方舒
    心理月刊. 2024, 19(14): 6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1月时间段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对入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8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 56.55±8.33 岁,其中,男性52例,占比59.09%;女性36例,占比40.91%。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得分 82.56±7.22 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肝癌分级、既往患有慢性病及病程时间等方面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轻、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肝癌分级Ⅲ~Ⅳ级、既往无慢性病史、病程时间<3月成为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年轻、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肝癌分级Ⅲ~Ⅳ级、既往无慢性病史、病程时间<3月成为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水平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人员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及时关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结合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对减少因自身疾病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积极作用。
  • 于婷婷,张永东
    心理月刊. 2024, 19(14): 64-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及相关因素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征得同意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测查,按照是否发生认知功能损伤分为损伤组(n=52)与非损伤组(n=41)。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通过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患者的抑郁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患者的焦虑水平,并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对研究对象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非损伤组相比,损伤组的CD-RISC评分降低(P<0.05)。CD-RISC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呈负相关(r=-0.372,P<0.05),且HAMD、HAMA及Hcy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呈正相关(r=0.532、0.528、0.363,P<0.05)。CD-RISC为认知功能发生损伤的保护因素,OR<1,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和Hcy水平为认知功能发生损伤的危险因素,OR>1。结论 CD-RISC、抑郁、焦虑水平及Hcy水平均可影响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生,应及时对上述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减少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的风险。
  • 心育教学
  • 钟文华
    心理月刊. 2024, 19(14): 67-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为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了方便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江西省不同地区不同院校1320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上,在性别、专科的不同学制、专科五年制和三年制不同年级、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业成绩、教育实习经历、课程设置的满意情况、父母支持程度、就业前景等不同的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目前心理资本仍有待提升。
  • 张泽庆,黄泽锐
    心理月刊. 2024, 19(14): 72-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批判性思维在家庭资本与职业大学本科生创业意愿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4年4月12日~20日,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收集了广东某职业大学858名本科生的数据。基于现有成熟量表,并以SPSS和PROCESS为分析工具,分析社会支持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家庭资本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β=0.524,P<0.001),社会支持(β=0.110,P<0.001)和批判性思维(β=0.236,P<0.001)。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批判性思维(β=0.564,P<0.001)和创业意愿(β=0.733,P<0.001)。批判性思维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β=0.407,P<0.001)。社会支持和批判性思维在家庭资本和创业意愿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家庭资本通过社会支持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影响职业大学本科生的创业意愿。
  • 周礼
    心理月刊. 2024, 19(14): 76-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当代高校辅导员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讨论情绪认知与生命意义感是否存在链式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相关压力事件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生命意义感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于2023年2月28日~3月2日随机抽取中国湖南省277名高校辅导员(平均年龄 25.99±1.18 岁)进行调查。结果 ①高校辅导员普遍经历了相关压力事件;②认知情绪与生命意义感在高校辅导员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③生命意义感能部分抵消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危害;④生命意义感体验对消极认知情绪无显著预测,但对心理健康状况正向预测显著;生命意义感寻求对消极认知情绪正向预测显著,但对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预测。结论 认知情绪和生命意义感在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政府应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辅导员处理压力事件,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 康佳静,姚满团,张帆
    心理月刊. 2024, 19(14):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深入研究数字压力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11月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陕西省宝鸡市部分高校的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用情绪调节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数字压力量表对5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34份。结果 ①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数字压力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与数字压力存在显著负相关;②数字压力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情绪调节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情绪调节在大学生数字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情绪调节在数字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为中介存在机制,大学生面对数字压力,采用合理情绪调节策略对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降低数字压力具有一定的启示。
  • 李文静,胡伟坚,黄千宸
    心理月刊. 2024, 19(14): 83-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考查心理韧性在不同人格特质中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作用,以探究心理韧性在人格特质与焦虑水平关系中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用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状态焦虑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5月对广东省某综合性高校6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心理韧性为大五人格对焦虑水平影响机制中的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模型。结果 心理韧性在神经质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06%,而在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78.15%,87.59%,86.49%,96.23%。结论 心理韧性在不同大五人格特质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中均起中介作用,但是在不同大五人格特质中起的中介作用水平不一致。
  • 郭科宇,张翼,苟巧,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87-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职学生无聊倾向对无手机恐惧的影响及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无聊倾向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和无手机恐惧量表对成都市某中职学校593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中职学生无手机恐惧水平偏高 64.35±21.00;②无聊倾向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无手机恐惧(β=0.256,P<0.001),也可以通过错失焦虑间接预测无手机恐惧(β=0.447,P<0.001),中介效应量为0.119,中介效应占比31.73%。结论 错失焦虑在无聊倾向与无手机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吴彤,张庆,陈佳琦,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9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日益严重的内卷环境与大学生错失恐惧和情绪适应的关系,并考察个人内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2024年2月,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通过操纵高、低内卷环境,采用错失恐惧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和大学生个人学业内卷量表对192名大学生进行实验,并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中介分析及调节分析等。结果 内卷环境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情绪适应(β=-0.365,P<0.001);错失恐惧在内卷环境与情绪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66%;个人内卷不能显著调节内卷环境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结论 内卷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情绪适应水平,也可以通过提高错失恐惧水平的方式间接影响大学生情绪适应水平。
  • 肖海雁,杨丽丽,张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初中生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总分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问卷调查法测查了山西平遥某中学共246名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业成绩。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频数进行分析、差异验证、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的各维度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r=0.342;P<0.01);③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r=0.161;P<0.05);④初中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009,P<0.001)。结论 初中女生与同学、老师相处得比男生更融洽。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
  • 田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带教敬业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4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敬业度量表对贵州省7所、云南省5所、四川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189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理带教敬业度得分 69.51±4.41 分,其中组织认同维度 19.89±2.39 分;工作投入维度得分 30.86±2.48 分;工作价值感得分 18.75±2.60 分。自我效能得分总分为 24.88±4.41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月收入、自我效能是精神科护理带教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理带教的敬业度有待提高,管理者应根据其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升精神科护理带教的敬业度。
  • 邓欣怡,王成宇,盛涵,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和睡眠质量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某医学高校大学生967名,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其发放问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统计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及失眠现状,并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①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和睡眠质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睡眠质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与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4,P<0.001)。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相关,且大学生考前焦虑程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
  • 王霞,雒姌,王芬芬,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开展“朋辈互助”技能训练,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方法 从四川省某高校选取130名具有同质性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被试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n=65)和对照组(n=65)。对干预组开展了为期8周的朋辈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即朋辈互助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干预前后对两组被试分别进行朋辈心理辅导能力测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前后测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P<0.05),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结论 心理专业学生从事朋辈心理辅导的能力在朋辈互助训练后得到了提升。
  • 精神分裂症
  • 夏志明,彭爱琴,李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电影疗法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患者交往能力、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30)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n=30)在常规基础上开展电影疗法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HAMA、HAMD、GWB、ISMI、MMSE、SAD均优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验证有分析差异。结论 将电影疗法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增强患者交往能力,改善不良心理情绪。
  • 翟红梅,潘玉婷,徐杰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叙事护理联合社会适应训练对门诊随访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0月共2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106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随访,研究组实施叙事护理联合社会适应训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功能[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精神症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干预6个月,两组CD-RISC评分均有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各项SAFE评分均较低(P<0.001),研究组BP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联合社会适应训练,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社会功能,并有助于缓解精神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
  • 王晓丽,罗爱宏,何思婷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正念减压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自2023年5月~2024年3月收治的9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n=48)、参照组(n=47)。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正念水平中观察、描述、觉知的行动、对内在经验的非判断性、对内在经验的非反应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水平中服药依从及药物管理、症状管理、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利用资源及支持、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水平中症状和副作用、动机和能量、心理社会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以提高患者正念水平,改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护理满意程度提高。
  • 许霞,张兰,张中国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联合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联合心理治疗。关于两组的总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做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关于阳性与阴性症状、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关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实施行为矫正、心理治疗,能够增强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促使症状得到缓解,促使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夜间睡眠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杨文秀,王扬,朱其惠,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八段锦结合正念减压疗法后对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在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对其采用八段锦疗法;观察组患者共计50例,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对其再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SQLS评分、BPRS评分均更低(P<0.05);MMSE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时,给予八段锦与正念减压疗法结合后,效果更为显著,能够缓解心理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病情得以缓解。
  • 王磊,黄帅,郭广增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精神康复护理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针对2021年4月~2022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研究正式开始之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开展护理,在常规护理之上增加精神康复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估干预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症状表现上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对患者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社会功能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上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评估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精神康复护理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 抑郁症
  • 黄秀琼,陈传国,戎伟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结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参与研究的9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本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所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45),观察组(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n=45)。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五行音乐疗法与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 何丽梅,陈婷,李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28-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讨治疗肝气郁结型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部收集96位患者的病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八段锦和五行音乐中的角调式音乐进行辅助治疗。研究期限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治疗4周、8周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帕金森综合评分(UPDRS)量表的评分,抑郁症状、中医症候的评分。结果 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UPDRS、HAMD、中医症候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 对于帕金森病早期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采用八段锦和角调式音乐疗法不仅能够缓解他们的抑郁情绪,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 刘德艳,顾佳佳,倪亚平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32-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选择79例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境状态(POM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POM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97.50%)高于对照组的依从性(79.49%)(P<0.05)。结论 认知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水平,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认知训练及护理依从度,临床值得借鉴使用。
  • 陈思媛,刘清,秦阳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35-1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与正念减压干预联合应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75)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75)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8周后的SDS、SD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FMQ各维度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正念水平,减轻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增强社会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梁惠,孙海云,于常斌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38-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因抑郁和焦虑共病入院的老年患者合计120例为观察目标,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n=60)、观察组(n=60),参照组给予米氮平药物治疗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样本老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的组间差异。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衡量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则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有所降低且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焦虑症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不仅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导致情绪更加波动和不稳定,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的风险,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心理治疗联合常规治疗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
  • 卢亚珍,史菊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41-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使用“情绪宣泄坊”构建联合亲情支持心理干预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院区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9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掷骰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情绪宣泄坊”构建联合亲情支持心理干预,检查两组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水平、抑郁程度、睡眠情况、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用“情绪宣泄坊”构建联合亲情支持心理干预效果好,可以更好地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赵金焕,孙震华,伊珊珊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44-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采取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冥想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的9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成例数均46例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冥想护理。比较负面心理情绪、自我接纳效能、希望水平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组间负面情绪评分对照无差异,P>0.05;护理后组内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自我接纳、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组内均提高,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提供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冥想的护理服务可以使其负面心理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提高其自我接纳效能与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 心身医学
  • 韩瑶,于桂玲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47-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期血液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9~11月在本院血液科处于缓解期的70名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5周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得分和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组有32例,对照组有33例研究对象完成本研究。经过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感得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能够缓解血肿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高红霞,刘琪升,刘竹芹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与研究琥珀胆碱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琥珀胆碱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胆碱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躁狂、抑郁症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邵士海,关金辉,沈琰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赋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感恩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于2021年10月~2023年12月被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行基于赋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感恩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感恩水平、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结果 干预前,两组感恩水平、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感恩问卷(GQ-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感恩干预可明显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其感恩水平,提高其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水平,有利于血压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心理
  • 柳山,谷震江,张金升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强迫症患者采用一病一优护理与焦点心理护理模式相联合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3月~2024年3月间接收的90例经临床检查证实的强迫症患者,以分段抽样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基于此,采取焦点心理护理+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对比下列指标:①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②强迫症状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③自知力[自知力评定量表(SAUMD)];④自信心[个人自我评定问卷(PEI)];⑤满意度(自制调查表)。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相比对照组,SAS、SDS、Y-BOCS、SAUMD评分均更低(P<0.05),PEI评分更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5.56%)较对照组(82.22%)高(P<0.05)。结论 针对强迫症患者,通过采用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焦点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减轻负性心理,改善强迫症状,提高自知力、自信心与满意度。
  • 李卓,纪远景,李霞霞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适应-系统双模式的心理指导配合合理行为替代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TURP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适应-系统双模式的心理指导配合合理行为替代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面对评分、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TURP患者中实施基于适应-系统双模式的心理指导配合合理行为替代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调节,增强遵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王迎春,赵丹丹,刘冰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62-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0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共情式心理护理。针对两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以及自我管理的优良率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的PANAS、SPBS、MUIS各项分值评价中,两组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8周后,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PANAS量表中正性情绪评分更高(P<0.05),负性情绪评分更低(P<0.05),SPBS、MUI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的优良率94.23%较对照组78.85%更高(P<0.05)。结论 共情式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CHF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其自我感受负担情况与疾病的不确定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邹丽萍,李雪,徐晶晶,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65-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的应用效果及对父母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4例早产儿进行入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2)和FIC组(n=42),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儿则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通过比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对父母的心理影响效果。结果 FIC组在院期间的氧疗时间、全胃肠内营养天数、住院时间及体重均短于对照组(P<0.05);FIC组不良结局事件发生例数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FIC组早产儿家庭内在照护需求满足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FIC组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保证新生儿身心健康成长,还可在缓解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促进患儿的康复转归。
  • 段义凡,孙美娟,余子杭,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足踝外科患者心理状态改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足踝外科患者90例,按照区组随机法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心理弹性、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自护意识、踝关节功能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了解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了解度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护意识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意识、足踝部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足踝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心理弹性,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促进了患者自护意识的增强和足踝部功能的恢复。
  • 陈希,宋红艳,周焱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基于Watson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接诊的COPD患者共计87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0例、对照组4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基于Watson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两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康复依从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 6.62±1.33 分、 6.87±1.49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7.50±1.47 分、 7.69±1.53 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康复的总依从率为92.05%,高于对照组的83.37%(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分别为 1.83±0.22 L、 69.51±12.68 %,均高于对照组的 1.65±0.24 L、 65.10±13.24 %,SGRQ评分为 40.32±5.58 分,低于对照组的 46.77±6.31 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Watson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用于COPD患者中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提高康复依从性。
  • 陈艳秋,宋其,朱丽娟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焦虑症患者接受共情反馈式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 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143例焦虑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2例及观察组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共情反馈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复原力、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坚韧、乐观及自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对比发现,干预后两组坚韧、乐观及自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01)。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对比发现,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对比发现,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均低于干预前(P<0.001)。干预后观察组面对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对比发现,干预后两组面对高于干预前,回避及屈服均低于干预前(P<0.001)。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共情反馈式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心理复原力、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的同时改善积极应对方式。
  • 赵会丽,王萍,关纯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积极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4年1月~2024年5月选取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获益感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获益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获益感的感知,提升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满意度。
  • 钟金梅,刘蓉,阎小慧,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接纳承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6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与观察组(接纳承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经实验研究,观察组较照组YMRS、SDS、SDSS等评分均低,而MM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接纳承诺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使其病情可控,提高其生活质量。
  • 韩云,钱凤,高如玥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情绪、睡眠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3月~2023年9月期间在盱眙县人民医院进行脊柱骨折手术的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恐怖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恐怖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牛晓芬,范贞贞,任梦茹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语言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语言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语言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语言功能、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语言功能、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文字得分、睡眠效率、护理满意度更高,总睡眠时间更长,睡眠潜伏期更短,SAS、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采用语言康复护理和音乐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负面情绪,并获得了患者较高的认可。
  • 王彩莲,车洪超,李燕燕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89-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对三叉神经痛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SAS、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
  • 杨晓霞,徐振艳,徐颖霞,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92-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时机理论在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2月入住宁夏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68例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划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分别是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开展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焦虑抑郁得分以及干预3个月后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第3和6个月,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护理对肝硬化TIPS术后患者健康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
  • 个案报告
  • 倪磊,刘晓红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95-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一种在心理咨询中应用很广的流派,它以假设-循环提问-中立为工具,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本论文是在某高校课堂中,由6个同学模拟一个宿舍的矛盾,并把系统式家庭治疗应用在宿舍矛盾中。最后在本次实践中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在宿舍矛盾干预中,咨询师要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同时要看到系统的资源,通过对系统的扰动,带来宿舍的自组织成长,同时通过作业来巩固扰动的效果。
  • 杨颖香
    心理月刊. 2024, 19(14):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向整合催眠作为一种高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问题的干预。本文以1例受到焦虑情绪困扰的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1次咨询访谈,1次正向整合催眠干预,有效缓解了其焦虑症状。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研究对象的焦虑症状保持稳定,未再出现明显的波动。本研究表明,正向整合催眠对高职生焦虑情绪的干预具有积极效果,为类似问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余慧慧,李一杰,龙鲸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问题管理加(PM+)”治疗手册的指导下,对1例适应障碍孕妇,开展了5次系统规范的治疗。采用心理结果概况表(PSYCHLOPS)、活动功能评估(WHODAS)、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PM+”推行前评估;采用WHODA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变化;每次采用PSYCHLOPS评估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来访者症状及总体功能均明显改善。本案例报告提示,针对适应障碍孕妇进行“PM+”干预,能够有效指导咨询的临床实践。
  • 调查研究
  • 刘小凤,付雨,邓彩霞,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05-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四川省各市县区镇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可能因素,并且探讨其影响机制,构建理论模型,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出意见。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调查者,使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Kessler10量表及自编问卷调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口学方面的信息,调查者尽可能现场一对一指导,理解能力尚可的老年人可采取问卷星收集资料。最终回收683份问卷,利用SPSS 23.0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四川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分化较大,总体来说心理风险得分较低,为 19.60±7.32 分,即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高;21个地市州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专以上的教育程度、有伴侣、有宗教信仰、子女有伴侣、对目前的生活满意的老年人心理状况更佳,而存在肌肉关节痛、有呼吸系统疾病、行动能力差、人际关系差、死亡焦虑水平高的老年人心理状况更差,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是否玩棋牌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明显,但其纳入模型后对其他变量的贡献度有所改善。结论 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与教育程度、伴侣情况、肌肉关节痛、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是否有宗教信仰、子女婚姻、行动能力、人际关系、是否有死亡焦虑、是否玩棋牌、对目前的生活是否满意密切相关。可开展更多的老年活动,继续教育,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等,从而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 伍献芬,范钧先,何师茜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10-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玉屏地区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少数民族患者394例,对所有入选患者及体检人群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心理量表联合测量,并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生活地区等一般情况,所得数据经心理测验专业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患者在发病后,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更严重,睡眠质量下降,性格更加内向,存在明显的负性心理特征。结论 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抑郁、焦虑得分高于健康人群,情绪较不稳定,患者中,老年患者抑郁、焦虑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且老年、女性、丧偶、离婚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生活在郊区、收入水平低患者性格偏内向,且郊区患者抑郁情绪较高。
  • 李晓乐,王一伊,潘晓云,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13-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通过比较接受和不接受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探究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方法 在2021年9月~2021年12月于某中医药大学校内,采用目的取样的方法,抽取同学院同年级且课程设置基本相同的两班医学生为被试,设置实验组接受医学心理学课程,共126人;对照组不接受医学心理学课程,共141人。采用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使用描述统计和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差异性检验中证明,两组被试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得分、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得分、心理不平衡得分、情绪失调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敌对得分、偏执得分、躯体化得分及量表整体得分等方面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医学生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 郑洁,汝新辉,白荣东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的状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以促进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4年2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本地区的儿童青少年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80例儿童青少年中,判断为行为问题的儿童有40例(行为问题组),占比14.29%;其他儿童240例(非行为问题组),占比85.71%。调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与一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行为问题组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与非行为问题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的教育状况、父母最高学历水平、父母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Spearman分析显示青少年自评量表(YSR)评分与教育状况、父母最高学历水平、父母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存在相关性(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状况、父母最高学历水平、父母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为影响行为问题儿童青少年YSR评分的重要因素(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状况、父母最高学历水平、父母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要积极进行早期预防干预,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赵娟,梁娜娜,任吉顺,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20-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抑郁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抑郁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0月~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甘肃省860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围绝经期妇女焦虑得分为 40.74±10.89 分,抑郁得分为 40.77±10.03 分;多因素分析显示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是否绝经、睡眠质量。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睡眠质量。结论 甘肃省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仍呈现高水平流行趋势,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社区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
  • 综 述
  • 张丽,钟怡宁,刘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23-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骨科术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下降,手术创面容易发生疼痛,疼痛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问题。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多领域协同治疗手段,已在医疗卫生和心理调节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发展,我国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对音乐疗法的了解和应用仍然不足。本文基于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音乐疗法对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适用性,总结其在疼痛护理领域的补充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 夏宇杰,朱芸菲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26-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静坐少动行为以及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探究体力活动改善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从低体力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提高体力活动带来的健康改善以及等时替代模型在体力活动改善心理健康的应用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①低体力活动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风险,降低学习工作能力。②无论对青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提高体力活动水平都可以改善心理状况、降低发生心理疾病的风险。③等时替代模型在研究体力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应用发现用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替代久坐可以带来更大的心理健康收益。通过深入研究等时替代模型在不同体力活动的量效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 杜凯如,何艾瑶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30-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耻感作为一种负面情绪体验,不仅会阻碍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会影响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及社交行为。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精神疾病病耻感的评估工具,发现从病耻感的主体出发,精神疾病病耻感的评估工具可分为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连带病耻感量表、精神疾病公众病耻感量表三个方面。其中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从其适用范围出发,又可以分为普适性量表和特定性量表两个维度。系统梳理这些评估工具旨在为后续研究者评估精神疾病患者及相关人员的病耻感提供合理的选择,从而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 赵佳伟,姜永杰
    心理月刊. 2024, 19(14): 234-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14.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失恋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分手后个人成长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相关,为了解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失恋以及分手后个人成长的相关进展,讨论了心理弹性对分手后个人成长的影响机制和理论解释。最后,围绕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启示,给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并为高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