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阈下面孔刺激对面孔再认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进行,以面孔再认准确率为指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某大学本科生63名被试进行面孔再认实验。本研究采用2(视频呈现顺序:在记忆面孔前呈现视频、在记忆面孔后呈现视频)×2(是否呈现阈下面孔刺激:呈现阈下面孔刺激、不呈现阈下面孔刺激)被试内实验设计。按照研究处理的不同水平,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三个阶段组成,依次为观看视频阶段、面孔记忆阶段和面孔再认阶段。结果 对实验设计中的阈下刺激呈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观看顺序的主效应显著(P<0.05),插入图片类型主效应显著(P<0.05),二者交互作用显著(P<0.05)的结果;对同一顺序下的不同插入图片类型进行四次配对样本 t 检验,均得到差异性显著(P<0.05)的结果;对在视频中呈现,但未在记忆面孔程序中出现过的再认正确率与完全陌生的面孔的虚报率进行相关样本 t 检验,前者正确率(0.22±0.20)显著高于后者(0.12±0.24)(t=6.523,P<0.01,r=0.221)。也就是说,有阈下刺激的面孔再认率显著高于控制组,记忆与阈下刺激呈现顺序与面孔呈现方式交互作用显著的结果。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阈下面孔刺激对面孔再认能够产生影响。具体而言,阈下面孔刺激对陌生面孔及曾记忆过的面孔二者再认率都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