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19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24-10-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袁治桃,魏雯雯,赵莉昕,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探究后疫情时代公众心理健康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方法 通过对Web of Science与CNKI数据库中2020年~2024年间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揭示后疫情时代全球及中国民众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英文发表量远多于中文,以伦敦国王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为首。关键词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为中英文共同焦点,英文更广泛涉及抑郁、长期COVID-19效应及生活质量。聚类与时间线分析显示,研究重点从心理健康影响转向服务体系构建与特定群体的支持,强调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性。结论 研究重点应聚焦于构建更强大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同时深入探讨社会环境如何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并紧急应对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健康危机。
  • 李亚琨,王红霞
    心理月刊. 2024, 19(20): 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家庭关怀度在述情障碍与社会疏离感间的作用机制,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社会疏离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在锦州市3个社区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一般疏离感量表(G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述情障碍、家庭关怀度、社会疏离感总分分别为 61.76±9.47 分、7.32±2.45 分、38.58±11.54 分。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述情障碍与社会疏离感呈正相关(P<0.05),家庭关怀度与述情障碍及社会疏离感呈负相关(P<0.05)。家庭关怀度在述情障碍与社会疏离感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述情障碍可通过家庭关怀度间接影响社会疏离感。
  • 黄春花,周三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0-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现状,并分析影响护士职业成长的因素,能够为护理管理者优化护理培训策略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某三甲医院的护士3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成长量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的职业成长得分为 52.98±10.4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的护士职业成长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成长与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及心理弹性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弹性是护士职业成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属于中等水平,临床护理管理应该关注文化水平低、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弹性低的护士,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策略,促进护士的职业成长。
  • 孔祥娟,高娜,刘盛欣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3-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妇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纯母乳喂养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案的拟定,提高孕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3月在医院成功分娩的100例孕妇,调查所有孕妇纯母乳喂养情况,根据结果分为观察组(纯母乳喂养)、对照组(非纯母乳喂养),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两组孕妇的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调查两组孕妇基线资料并比较,重点分析孕妇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纯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结果 ①100例孕妇中纯母乳喂养的有66例,占比66.00%(66/1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有抑郁情绪、消极应对、社会支持水平低为孕妇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妇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可能与有抑郁情绪、消极应对、社会支持水平低有关。
  • 李盼盼,孟莉,于可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6-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便利选取某院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作为发放问卷的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82份。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灵活性量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统计检验。结果 ①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得分范围11~47分,总分 31.03±6.55 分,条目得分 4.43±0.81 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范围53~146分,总分 94.61±11.33 分,条目得分 2.37±0.33 分。②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有待调整,且与心理灵活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灵活性的评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尽可能提高其心理灵活性水平,对改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意义。
  • 李雪洋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9-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岗位胜任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期间,本院肿瘤内科护士68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同情心疲乏与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同情心疲乏总分为 73.88±15.51 分,岗位胜任力总分为 139.03±19.09 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情心疲乏与岗位胜任力呈负相关性(P<0.05);不同特征肿瘤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同情心疲乏的因素包括岗位胜任力、收入满意度、健康状况、职称、护龄(P<0.05)。结论 肿瘤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岗位胜任力呈负相关性,岗位胜任力、职称、护龄是同情心疲乏的保护因素,收入满意度、健康状况为危险因素,管理者应着重关注护士内在情绪,降低其同情心疲乏程度。
  • 刘明明,杨璐瑜,李春秋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复发、二元应对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于2022年10月~2024年0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共计86例,作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恐惧疾病复发量表、二元应对问卷及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用于统计检验。结果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复发得分范围25~60分,总分 39.25±6.89 分,条目均分 3.27±0.83 分;二元应对得分范围55~155分,总分 94.42±12.57 分,条目均分 2.55±0.67 分,心理复原力得分范围25~82分,总分 55.67±8.38 分,条目均分 2.23±0.51 分。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复发与其二元应对、心理复原力间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二元应对及心理复原力是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其复发恐惧水平受到自身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二元应对及心理复原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要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患者二元应对及心理复原力得分状况,通过配偶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提升二元应对得分,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进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复原力,对改善患者预后、维持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 田亚敏,高海飞,王玥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5-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就诊的1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是否有NSSI行为分为伴NSSI组和不伴NSSI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类心理社会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有54例(45.00%)患者伴NSSI行为,两组患者的抑郁症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我责难、责备他人、冲动性总分、积极重新关注、家庭总功能、社会支持利用度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NSSI行为的倾向与其心理状态、社交联系和家庭氛围等因素紧密相连。
  • 王爱凤,王艳红,张颖,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8-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8周正念减压训练对精神科护士正念水平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3年6月江苏省扬州某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在职精神科护士7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8名,对照组增加有声听书互动、鼓圈减压放松训练,干预8周,研究组增加8周正念减压训练。对比两组精神科护士干预前后正念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8周后,研究组护士正念水平评分较干预前评分显著提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正念水平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护士抑郁及焦虑情绪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士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自评得分较干预降低不显著(P>0.05)。结论 8周正念减压训练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 徐慧芳,韩冰,张会敏
    心理月刊. 2024, 19(20): 3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孤独症儿童照顾者在社会支持和育儿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本院的120名孤独症儿童照顾者为观察组;另选120名同期在本院的患儿照顾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家长的社会支持、亲子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亲子压力方面,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亲子压力高于对照组家长的亲子压力,差异显著(P<0.01);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为正相关(P<0.01)。观察组的亲子压力、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呈负相关。结论 孤独症儿童家长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可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来增强育儿自我效能感。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亲子压力较高,可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增强育儿自我效能感来降低亲子压力。
  • 徐利利,杨绘琳,杨雪
    心理月刊. 2024, 19(20): 33-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4年3月兰陵县人民医院87例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评价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的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 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I评分较低,平均PTGI 63.15±9.34 分;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PSQI评分较高,平均PSQI评分 7.34±3.05 分;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CD-RISC评分较低,平均 65.17±11.49 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CD-RISC各维度及总分与睡眠质量PSQI总分呈负相关(r<0,P<0.05),创伤后成长PTGI、心理弹性CD-RISC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晚期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而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提示提高心理弹性有助于促进创伤后成长并改善睡眠质量。
  • 栾晓英,刘旭东,石继超
    心理月刊. 2024, 19(20): 36-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研究不同家庭教养模式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表现。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新疆石河子市3所中小学学校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20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庭教养模式的不同,将120名青少年分为民主型组37名、专制型组39名以及忽视型组44名,应用自制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自制青少年行为表现调查表、SCL-90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表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评价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民主型组的90项症状清单(SCL-90)各因子的均分低于专制型组、忽视型组(P<0.05)。评价青少年的行为状态,民主型组在社交能力、学习态度与成绩、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生活方式、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的优良率高于专制型组、忽视型组(P<0.05)。结论 在民主型教养模式下,青少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行为状态。
  • 心育教学
  • 姚尊一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0): 39-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身体不满意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形评定图片、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焦虑得分与身体质量指数相关不显著;身体不满意(|BD|)与身体质量指数相关显著(r=0.247,P<0.01);焦虑得分与身体不满意(|BD|)相关不显著。女生的实际体形与其理想体形显著差异(P<0.001);女生的实际体形与其认为在男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差异显著(P<0.001);女生的理想体形与其认为在男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差异不显著(P=0.120);女生认为在男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女生体形与男生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女生体形差异显著(P=0.003)。男生的实际体形、理想体形与其认为在女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差异不显著(P=0.165);男生认为在女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与女生眼中认为最有吸引力的男生体形差异不显著(P=0.079)。结论 女生的理想体形与女生认为男生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不存在差异;身体不满意与焦虑之间相关不显著;身体质量指数与焦虑之间相关不显著。
  • 林晓康,袁希文,姜晟
    心理月刊. 2024, 19(20): 44-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庸思维对初中生情绪性进食的影响,以及认知重评和负性情绪在中庸思维与情绪性进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中庸思维量表、情绪调节问卷、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量表和情绪性进食量表对广东省173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庸思维直接影响情绪性进食(P<0.001),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9.57%,并通过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及认知重评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情绪性进食,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83%、48.31%、20.29%。结论 中庸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情绪性进食,认知重评和负性情绪在这一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 王佳琪,周爱华,鲍喜燕,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江苏省Y市初中生厌学情况的流行现状,分析人际关系、在校适应与厌学情况的关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纳入2022年盐城市中学初一及初二学生共28336名,以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和初中生厌学量表三种量表为研究工具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人际关系、在校适应与厌学情况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发放问卷3830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8336份,其中厌学检出率为15.48%。相关分析结果提示,人际关系及在校适应能力均与厌学呈负相关(P<0.001)。同时在校适应在人际关系对厌学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4.06%。结论 中学生人际关系、在校适应能力越差,出现厌学情况的风险越高。
  • 郭婉然,陶梦欣,刘丽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0):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分析性别、年龄、学历等变量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9月~2024年5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利用修订后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量表对270名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0份。大部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良好(45.41±14.20);性别、国籍以及来华时间长短等变量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变量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总体良好,但相较于年幼的来华留学生,年长的来华留学生拥有更好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
  • 精神分裂症
  • 张雪梅,赵梦雪,辛翠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53-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双色球法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青少年焦虑自评量表(GAS-15)、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KA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服药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症状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PSP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P<0.05)。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GAS-15、KA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阶段式康复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精神状态,减轻精神分裂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并取得患者良好配合及满意评价。
  • 陈瑞华,李杏
    心理月刊. 2024, 19(20):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康复工娱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4例,单纯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和观察组(45例,采用康复工娱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阴性症状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和满意度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前认知功能、阴性症状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自我效能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认知功能、阴性症状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阴性症状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78%,参照组总满意率为75.00%,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康复工娱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阴性症状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和睡眠质量,提高满意度。
  • 逯一夏,丰茂玲,吴萌昕
    心理月刊. 2024, 19(20):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分析加味导痰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2024年2月~2024年6月,选择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均等分为对照组(利培酮联合帕利哌酮口服治疗,3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导痰汤口服治疗,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统计比较两组BPRS、IPROS、PANSS、HAMD、HAMA评分,均是观察组低、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统计临床疗效,均是观察组大、对照组小(P<0.05);治疗期间统计不良反应,未见两组差异(P>0.05)。结论 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加味导痰汤治疗,可改善精神症状、康复疗效、疾病症状、不良情绪,保障治疗安全。
  • 王美朝,张永智,李密
    心理月刊. 2024, 19(20):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结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7例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9)采取正念减压训练结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P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的心理社会、症状及副作用、动力及精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的坚韧、自强、乐观,社会功能量表(PSP)中的社会角色功能、自我照顾、人际及家庭及社会关系、干扰及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训练结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减轻SP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社会功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朱小品,金雨,张娟
    心理月刊. 2024, 19(20):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研究时间从2023年8月~2024年1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共情护理,对两组病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予以统计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总积极因子、病情总估计因子评分升高,总消极因子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后总积极因子、病情总估计因子评分更高,总消极因子评分更低(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睡眠质量评分更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周海福,张玥,肖文焕
    心理月刊. 2024, 19(20): 68-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扬州五台山医院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此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98例为对照组。提取所有受选人群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提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CK、CK-MB、LDH水平进行检测。分析CK、CK-MB、LDH水平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CK、CK-MB、LDH水平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K、CK-MB、LDH水平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较低(P<0.05);与得分71~80分的PANSS评分者相比,得分81~90分的PANSS评分者CK、CK-MB、LDH水平较高(P<0.05);与得分81~90分的PANSS评分者相比,得分为大于90分的PANSS评分者CK、CK-MB、LDH水平较高(P<0.05);CK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呈现出正相关(r=0.725,P=0.001);CK-MB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呈现出正相关(r=0.698,P=0.001);LDH水平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呈现出正相关(r=0.644,P=0.001)。结论 CK、CK-MB、LDH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中呈现异常高表达,说明三者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存在正相关,且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三者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中呈正相关。
  • 李振海,孙月,马玉平
    心理月刊. 2024, 19(20): 70-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将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实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比较,护理后,观察组PANSS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 唐雪,张青,李净
    心理月刊. 2024, 19(20): 73-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认知能力恢复情况、阴性与阳性症状评分、羞耻感和幸福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减轻阴性与阳性症状、降低羞耻感、提升幸福感、改善睡眠质量和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 张佳佳,杨璐,高玲
    心理月刊. 2024, 19(20): 76-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在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 以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女病区收治的82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8周后的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8项(MMAS-8)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MMAS-8、SQL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MA、HAMD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 尹满,纪婷婷,王馨影
    心理月刊. 2024, 19(20): 79-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患者焦虑心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4年1月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收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并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入院时两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不良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焦虑不良情绪评估结果方面,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估结果方面,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方面,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等不良心态,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 董信楠,张月嵘,马立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82-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对方式及幸福进取感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两组应对方式、幸福进取感、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面对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分高于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可引导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倾向正面应对方式,提高其幸福进取感,改善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
  • 抑郁症
  • 包佳飞,程祺,戴立彬,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85-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60例(采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60例(采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血清学水平、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各方面分值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物质(SP)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血清SP水平低于参照组,血清NPY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能够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调节血清SP及NPY水平,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冯通,杨际兴,杜广涛
    心理月刊. 2024, 19(20): 88-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和分析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在青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青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软件生成数字1~80,双数为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单数为观察组(n=40),行认知行为综合干预。观察和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舒适状况量表(GC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MHS-CA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干预4周后,两组各维度CD-RISC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干预4周后,两组各维度GCQ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干预4周后,两组各维度SCL-90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可进一步改善青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弹性和舒适度,缓解疾病症状。
  • 顾莎莎,周田芬,刘希凌
    心理月刊. 2024, 19(20): 91-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引导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南京脑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8例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和正念引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8周后的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尊状态[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和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ES和WHOQOL-BREF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引导可以有效减轻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显著提升患者的自尊状态和生活质量。
  • 刘淇丰,郝新梅,王丽娜
    心理月刊. 2024, 19(20): 94-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片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行米氮平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对方式、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片联合米氮平片的应用,可以使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使其积极面对生活,并未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能够改善血清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 崔兰香,吴美辰,张金朋
    心理月刊. 2024, 19(20): 97-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12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接受心理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统计复发率和治疗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估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相较于单一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胡淑倩,许艳,梁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00-1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和分析音乐疗法对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96例抑郁症患者,全部接受MECT治疗,均于2021年1月~2024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共48例,双数为观察组,共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精神症状、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控制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负面情绪控制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接受MECT期间,给予患者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患者负面情绪控制效率,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刘乘洋,路庆忠,李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03-1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积极暗示疗法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我接纳程度的影响。方法 2024年1月~2024年6月,选取本院接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共计6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有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疗法及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疗法上联合积极暗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接纳水平,并调查总治疗有效率及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前,组间青少年抑郁自测量表(PHQ-9)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我评价与自我接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取积极暗示疗法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调节病患社会功能及增加总体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德艳,陈冬梅,李桂莹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06-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帕罗西汀、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以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以帕罗西汀、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治疗。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心境状态评分及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境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可进一步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并改善心境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赵颜涛,刘增艳,张静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09-1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其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80例就诊于本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应用一般药物治疗联合辅助性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自尊量表(SES)、Herth希望量表(HHI)、社会功能评分、血清神经因子指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DASS-21三个维度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后,SES、HHI与常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护理后,社会功能各维度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护理后,DA、NE、5-HT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其个人的情绪,提高患者自尊、希望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治疗转归。
  • 心身医学
  • 赵小博,史亮亮,冉辉,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12-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片结合心理辅助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实施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片结合心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大脑动脉相对血流速度、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负性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对照组(3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治疗,结合使用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片,并辅以心理支持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显著改善头痛症状,加快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进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 左东华,王咏青,刘婷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15-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管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5月本院TLH患者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FTS管理联合MBSR。比较2组心理负担、术后恢复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管理联合MBSR能够改善TLH患者心理负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周传涛,谭博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丙戊酸钠结合奥氮平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以及血药浓度监测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110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2021年1月~2022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奥氮平治疗),各组55例,对比观察组不同时间使用剂量及血药浓度,对比两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结果 在氨氮平、丙戊酸钠每日使用剂量以及血药浓度方面对比,较治疗15 d时数值,观察组在治疗30 d时上升(P<0.05);BRMS评分、HAMD评分方面对比,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比,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方面进行对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在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进行治疗中,丙戊酸钠及奥氮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用药时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调整药物剂量,可确保适宜的用药剂量下维持最佳血药浓度,减轻抑郁情绪。
  • 姜峰,张涛,张丞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分析帕罗西汀与心理干预联合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成效。方法 2022年2月~2024年2年间,将石河子绿洲医院收纳的110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分配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成了两个组,其中实验组包含了55名患者,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5例,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焦虑、抑郁、暴力行为及自杀意念的评估分数上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焦虑、抑郁及暴力行为方面的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而自杀态度评分呈现升高趋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会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展现出的药物依从性水平显著超越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采取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恢复效果好。
  • 李亮,王云香,李闫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新疆石河子绿洲医院精神科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BD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予以碳酸锂治疗,观察组35例予以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躁狂症状、认知功能,评估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评分提示两组一致性高(P>0.05),治疗后,YMRS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Y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中文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C)量表评分提示两组工作记忆、分类概括及认知转移能力评分一致性高(P>0.05),治疗后,WCST-C评分相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WCST-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BD躁狂发作采用碳酸锂与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的近期效果显著,明显缓解躁狂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 护理心理
  • 张巍雯,徐梅,臧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28-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角调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甲亢的常规治疗(对症治疗、引导用药)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聆听角调音乐,1次/d,30 min/次,干预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指标来评价研究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治疗后的SF-36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调音乐疗法对于甲亢患者有非常明确的心理改善作用,可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辅助治疗疾病。
  • 贾丽平,邹梅,章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32-1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归因分析的指导下正念心理支持对年轻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和病耻感的影响,为提升年轻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选取在2020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93例年轻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对象,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归因分析指导下正念心理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一个月后的心理资本[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病耻感[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SI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LQ-C30)]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PQ水平相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SIS水平相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QLQ-C30评分中功能维度与相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症状维度相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差异在统计上有意义(P<0.05)。结论 归因分析指导下的正念心理支持能有效提升年轻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降低其病耻感,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年轻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整体福祉具有重要价值。
  • 张岳,赵慧,满晔,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36-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常规心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应用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当中对患者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202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康复优良率(秩和检验)、心理状态评分(t 检验)、躁狂评分(t 检验)和生活质量评分(t 检验)。结果 ①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前两组的躁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躁狂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应用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干预中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躁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陈思媛,吴静,秦阳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39-1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两组,75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及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心境评估量表(DMAS)、淡漠症状评定量表临床版(AE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心境、淡漠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MSE量表中各维度分值及总分值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DMAS、AES分值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分值比对照组低,观察组QOL-AD分值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心境及淡漠症状,增强认知功能、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刘娜,李娜,白翠花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42-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采用希望感提升下心理干预的作用影响。方法 以黄陵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内82例CPI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希望感提升下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情绪状态、健康行为控制情况以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30 d时,观察组心境状态量表(POMS)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价量表指标评分和希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CPID患者,希望感提升下心理干预可改善其情绪状态,有效增强健康行为控制能力,并显著提高其希望水平。
  • 张永宏,李文祥,黄星星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在2022年1~12月中,选取了60例初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采取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晴,马倩,刁媛媛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48-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东大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数量共120例,信封法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护理后两组评价得出: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护理后两组评价得出: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后两组评价得出: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脑神经缺损水平,纠正负面心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付红燕,王芝玲,孙汶汶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51-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共情理论的心理护理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4月期间商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CHD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41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共纳入患者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共情理论的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痛苦温度计(DT)、应付方式问卷(CSQ)、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以及遵医行为的优良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各项评分相比,研究组DT、MUIS评分更低(P<0.05),CSQ量表中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更高(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更低(P<0.05)。遵医行为的优良率比较显示,与对照组75.61%相比,研究组95.12%更高(P<0.05)。结论 基于共情理论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CHD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缓解疾病不确定感,使其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且保障了遵医行为。
  • 牟萌萌,冷冰,梁玉芬,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54-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肾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7例肾癌手术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3)、研究组(n=54)。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结合认知行为护理。护理干预前及患者出院前1天,对比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得分情况。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t 检验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出院前一天的患者,研究组焦虑量表得分为 11.32±2.67 分,抑郁量表得分为 7.93±1.37 分,得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护能力量表得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癌手术患者术后行认知行为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其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潘婷婷,李兵,杨沙祎,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57-1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基于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围术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1月29日~2024年5月30日期间入住本院心内科的206名冠心病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3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按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采用基于Leininger跨文化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等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基于Leininger跨文化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基于Leininger跨文化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冠心病PCI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李卫伶,谢小芳,冯秋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60-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快速康复下的人文关怀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基于快速康复下的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各项临床指标、出院准备度、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更低,GSES评分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临床指标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的出院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和出院后应对能力及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下的人文关怀护理可加快胃癌手术患者的康复进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刘霞,郭翠,汪翠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63-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正念音乐干预对脑出血术后睡眠障碍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肥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睡眠障碍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1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n=51例)给予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正念音乐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Connor-Davi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低,CD-RISC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正念音乐干预在脑出血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宋会娟,李婧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66-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脑卒中病耻感量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脑卒中疾病病耻感量表及FOP-Q问卷指标,P>0.05,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脑卒中疾病病耻感量表和FOP-Q量表,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前馈控制理论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面对疾病的病耻感水平,进一步改善其面对疾病的恐惧程度。
  • 于茜,沈涛,桑薇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69-1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胚胎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体外胚胎移植治疗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编号的尾数进行分组,将148例单数编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另外148例双数编号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标准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在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胚胎移植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于巧真,李宁宁,庞倩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72-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心理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7月,选取在此期间于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骨二科行TKA手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48例患者采取基于ACT的心理护理措施。针对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自我负担感受量表(SPBS)评分与遵医行为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CD-RISC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AAQ-Ⅱ、SPBS得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遵医行为的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ACT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TKA手术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其回避状态与自我负担感受,增强遵医行为,为疾病预后提供了有力保障。
  • 胡文倩,邵华,李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75-1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45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共纳入患者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BSR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正念觉知注意量表(MAA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应付方式问卷(CSQ)评分,以及疾病管理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AAS、MUIS、CSQ评分比较,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相比,研究组MAAS评分更高(P<0.05),MUIS评分更低(P<0.05),CSQ中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疾病管理的总依从率比较中,与对照组80.00%相比,研究组97.78%更高(P<0.05)。结论 采用MBSR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正念水平,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使其以积极的状态应对疾病,且保障了疾病管理的依从性。
  • 柳静,李微,田甜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78-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23年6~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32例,在A组护理内容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境状态、临床相关指标、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绪。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临床相关指标、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绪,改善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接受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优化临床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心境状态。
  • 刘芹芹,华淑敏,史萌蕾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81-1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心理扶持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时间范围为2022年3月~2023年10月,共计纳入186名抑郁症患者。运用编码分组方法进行随机分配,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扶持策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予以评估。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扶持策略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 杨婷婷,孙敏,宋敏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84-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群组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孕期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孕妇实施孕期群组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前后变化及心理状态健康教育前后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升(P<0.05),同时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中的饮食营养搭配、胎儿健康监护、锻炼作息调整、情绪压力管理方面的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心理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心理状态均有改善(P<0.05),同时实验组心理状态中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 孕期群组化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对孕妇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在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 王薛梅,刘晶晶,汤月梅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87-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正念暗示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惧感及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正念暗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恐惧、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暗示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希望水平,增强其心理弹性,疏导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其恐惧感,有效避免谵妄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 周洁,执湖仙,李碧秀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90-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联合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三科2023年8月~2024年3月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ACT疗法及同伴教育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ACT-B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FACT-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联合同伴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并提高其自我照顾能力。
  • 个案报告
  • 马雪梅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93-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创伤叙事对一例因外婆突然去世而导致情绪崩溃,产生抑郁、焦虑、暴躁、易激惹等症状达半年以上的女大学生进行咨询,通过10次咨询,来访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因子分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抑郁因子得分有明显改善,来访者能理性看待创伤事件,对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并努力接纳自己,主动改善自己的人际现状,最终其情绪基本好转,咨询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 调查研究
  • 叶雨晨,周军,黄朝辉,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196-1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调查安徽省阜阳市某县地区妊娠晚期妇女抑郁状态分布特征基础之上,考察其危险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某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2023年7月1日~8月1日在门诊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制的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EPDS得分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妊娠晚期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妊娠晚期妇女抑郁状态检出率为29.56%,有职业(OR=0.345,95%CI:0.144~0.827,P<0.05)、夫妻关系好(OR=0.190,95%CI:0.078~0.463,P<0.001)是其保护因素。孕期有并发症(OR=2.583,95%CI:1.520~4.390,P<0.001),有不良孕产史(OR=2.014,95%CI:1.062~4.309,P<0.05)、胎儿性别高期待(OR=2.610,95%CI:1.580~4.314,P<0.001)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颍上县农村地区妊娠晚期妇女抑郁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孕期心理保健,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 姜丽丽,葛赟,季佳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00-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智谋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智谋量表随机抽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智谋得分为 87.65±7.56 分,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心功能分级、多重用药、生活质量、家庭关怀指数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智谋水平主要因素(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智谋水平中等,受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医疗团队需要根据患者的智谋水平调整沟通方式和教育内容,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治疗计划。
  • 石艳,刘莉,堵丽丽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03-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水平、二元应对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状况,分析三者相关关系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本院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患者,12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心理复原力量表、二元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评估量表对入组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二元应对、社会支持得分范围25~85分、52~154分、18~48分,总分分别为 62.62±8.22 分、 96.55±12.28 分、 35.28±5.72 分,条目均分分别为 2.50±0.53 分、2.61±0.62 分、3.53±0.61 分;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与其二元应对、社会支持间显著相关(P<0.05)。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二元应对得分及社会支持得分是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复原力与二元应对、社会支持得分间显著相关。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二元应对、社会支持得分均对其自身心理复原力有所影响。
  • 王静,杨晓梅,谭金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06-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研究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实施,共随机抽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某医院参与一线工作的147名护理人员(事件后109名),通过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关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及发生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各分量表结果中,均以正常对象所占比例最多,压力量表占82.56%、抑郁量表占比67.89%、焦虑量表占69.72%;抑郁与性别和生育状况有关、压力与护理人员性别和生育状况有关、焦虑与性别、年龄、学历和生育有关(P<0.0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及发生后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与心理状况的影响较大(P<0.05)。结论 应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性别、生育状况、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提升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吕娜娜,王丹,李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09-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进行详细调查并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挑选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发放问卷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评估量表(IUS-12)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入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t 检验、x2检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统计计算。结果 共有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入本研究,年龄42~58岁,平均 50.42±7.54 岁。回收90份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问卷,疾病不确定感(IUS-12)得分范围27~56分,总分 40.25±7.52 分,条目均分 3.35±0.62 分;医院焦虑抑郁(HADS)得分范围19~40分,总分 31.14±5.37 分,条目均分 2.22±0.33 分,相关关系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455,P<0.01)。影响分析结果如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在患者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学历水平及焦虑抑郁得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处于较高水平,且其水平与焦虑抑郁状况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本研究结果,重视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应根据患者具体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情况,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包括采用微视频、开展健康大讲堂等方式,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对改善其焦虑抑郁及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 丁好,姚旭,齐金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12-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中学生的归因方式、压力来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归因方式量表于2022年6月~8月对齐齐哈尔市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PRO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齐齐哈尔市中学生的归因方式主要为自身,归因方式整体分数较高,中学生归因方式较悲观。中学生压力来源主要为学习压力与自身压力,并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压力来源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压力,社会应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中学生可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提高心理健康。这些初步发现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可促进他们更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
  • 刘金星,胡明森,许正艳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CU重症创伤患者心理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及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101例ICU重症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均于出院前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心理障碍情况,依据发生情况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费用支付情况、婚姻状态、家庭成员关怀度、睡眠质量、周围环境等多方面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ICU重症创伤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101例ICU重症创伤患者共有35例发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34.65%;单因素显示,年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费用支付情况、家庭成员关怀度、睡眠质量及周围环境与ICU重症创伤患者心理障碍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65岁、手术时间≥90 min、ICU住院时间≥7 d、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自费支付、家庭成员关怀度低、睡眠质量欠佳、周围环境嘈杂为影响ICU重症创伤患者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ICU重症创伤患者心理障碍发生与年龄≥65岁、手术时间≥90 min、ICU住院时间≥7 d、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自费支付、家庭成员关怀度低、睡眠质量欠佳、周围环境嘈杂关系密切,需做好针对性干预,实现心理障碍的防治。
  • 综 述
  • 黄雯,邝霞,左金梅,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运动恐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心脏康复的概念及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恢复的益处。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术后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健康教育和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提高患者运动的依从性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 李宛羲,胡绣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孕妇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妊娠期抑郁对母婴、家庭及社会产生重大的痛苦和损失。本文从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经济情况、职业状态;生物学因素包括疾病、不良孕产史、睡眠质量和孕妇内向型性格;社会因素包括公共突发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对妊娠期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从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中医保健干预和药物干预等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完善国内妊娠期抑郁相关研究及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 刘梦连,代景华,刘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阅读能力低下。已有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存在视听跨通道加工缺陷,并基于此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开展视听跨通道干预,以期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本篇综述通过梳理发展性阅读障碍群体的视听跨通道训练研究及最新进展,分析视听跨通道训练对提升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能力的作用机制,阐述其对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新的展望。
  • 刘燕,胡颖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27-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健康教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非药物疗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精神护理学科的发展,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呈现多元化、多路径发展趋势。而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质量和效率亦成为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课题。Teach-Back法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国内精神疾病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提高精神科健康教育质量。
  • 侯玉贞,李琳,张炜,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30-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抗逆力水平在维持患者家庭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家庭抗逆力的概念、评估工具,总结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抗逆力的研究现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黄佩佩,董雪冰,付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卒中后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抑郁症状严重伴有明显的认知障碍,发病率高,预后差,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卒中后抑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显著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等。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卒中后抑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樊宝林,蒋忠亮,姬钰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0):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杀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我国自杀死亡的绝对人数居世界首位,自杀的防控、评估和干预工作仍然艰巨。本文对自杀评估与干预五步法的评估与分类的概述、基本理念、基本框架、应用现状、实施要点进行阐述,为心理工作者、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杀危机事件的评估与分类,采取相适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