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19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4-11-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雷婧,霍然,刘蕊,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临床护士的情域能力与职业价值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4月~5月,使用方便抽样选取深圳市4家医院3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研究者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情域能力量表、护士职业价值感量表向其发送电子调查问卷。结果 护士情域能力总分 104.79±13.87 分,职业价值感总分 150.18±23.17 分。护士职业价值感和情域能力呈正相关(r=0.654,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情域能力、职位、聘用类型(合同制)是护士职业价值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情域能力与职业价值感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其中对于职位、职称较低以及合同制聘用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应更加注重情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职业价值感。
  • 蔡天赐,汪明娟,陶庄,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言语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60例,根据是否伴有言语障碍分为障碍组和非障碍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言语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共有83例发生言语障碍。②言语障碍组与非障碍组在年龄、病程、家族史、分型、饮水呛咳、肌张力、Barthel评分差异显著(P<0.05)。③言语障碍组与非障碍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rthel评分、年龄、病程、家族史、分型、饮水呛咳、肌张力为言语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18岁、病程≥11年、有家族史、脑型、存在饮水呛咳、肌张力增高、Barthel评分<60分均是导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言语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大对具备上述特征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关注度,及早做好干预治疗,以预防或减少言语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侯亚兵,马蔚姝
    心理月刊. 2024, 19(22): 9-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使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于2023年11月对693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主观幸福感起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341,P<0.001);自我概念清晰性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起正向影响,中介效应占比为49.85%。结论 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刘丹阳,李慧君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3-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2023年12月-2024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42例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得分为 112.62±39.17 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中等偏上,BMI、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 王金燕,梁雨,周荣佼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6-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临床护士颈肩痛发生情况及其社会功能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2023年2~3月分层抽样医院护士608名,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护士颈肩痛现状与社会心理等相关性调查。统计临床护士颈肩痛发生情况、社会功能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①608名护士的颈肩痛发病率为78.62%(478例),颈肩痛发病率与生育状况、之前有紧张焦虑、服用过镇静药物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②颈肩痛组的护士与非颈肩痛组的护士的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量表的消极二阶因子的得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颈肩痛组的护士消极二阶因子分值更高;③社会功能与工作要求、个人影响与发展和人际关系和领导能力、工作不稳定性与工作要求呈正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颈肩痛的发病率较高,颈肩痛组护士颈椎功能障碍情况严重,并且颈肩痛组的护士更容易出现职业紧张,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运用心理疏导释放工作压力,可有效预防或减缓护士颈肩痛的发生。
  • 于红艳,胡晶晶,路遥,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9-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心理弹性、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现况,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提高心理弹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职业倦怠感,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基于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23年5月选取安徽省3所三甲医院4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CS)、职业倦怠量表(CMB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平均心理弹性得分为 87.76±16.48,年龄、科室、职称、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r=-0.588)、抑郁(r=0.889)、焦虑(r=0.398)均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处于中上水平,然而其职业倦怠感颇为显著,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表现出负向关联。鉴于此,医院管理层及护理人员自身都需要主动采取心理调适策略,以疏解日常作业中累积的各种负面情绪,进而提升心理弹性,缓解职业倦怠。
  • 余慧汐,郭玉,苏银花,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在衡阳市三所三甲医院诊断为PCOS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量表(PSOI)、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病人健康问卷(PHQ-9)进行调查。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采用 Pearman 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SQI评分作为因变量,以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作为自变量,控制相关混杂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6.66%的PCOS患者存在焦虑状态,30.48%的PCOS患者存在抑郁状态,54.29%的PCOS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PSQI总分及其大部分因子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COS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睡眠质量越差。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PCOS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 曹圆圆,李忠侠,高原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5-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评价所有患者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评分,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SOC-13评分,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OC-13评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可理解感 22.45±3.19 分、可控制感 15.37±2.04 分、意义感 17.86±3.21 分、总分 55.68±6.87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合并症、心功能分级、既往住院次数、居住方式、家庭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经济收入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较低,且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病程、合并症、心功能分级、既往住院次数、居住方式、家庭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经济收入,临床上可根据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以期改善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
  • 何巧媚,何英梦,崔茗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8-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3年1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88例喉切除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喉切除术后3个月采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①88例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FoP-Q-SF评分较高,平均 31.50±11.70 分,其中35例患者FoP-Q-SF评分≥34分,高复发恐惧占39.77%(35/88)。②高复发恐惧的患者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低于显著低复发恐惧患者,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低复发恐惧患者(P<0.05)。高复发恐惧的患者SSRS得分显著低于低复发恐惧患者(P<0.05)。③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及SSRS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喉切除术后喉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高复发恐惧的患者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策略,并且其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低复发恐惧患者。
  • 刘守俊,王欣,郭顺
    心理月刊. 2024, 19(22): 3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腰椎损伤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创伤骨科病房就诊的9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术后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①恐动症评估平均分为 29.92±2.24 分,出现恐动症(TSK-11>26)的患者有60例(65.22%);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462~0.753,P<0.001);术后疼痛(OR=1.842,95%CI:1.047~3.347,P<0.05)是腰椎损伤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腰椎损伤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较高,医疗护理人员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 沈蒙召,许金龙,陈奕伶,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34-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长期住院SCH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自杀意念评估,并以此分为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无陪护、病程、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合并抑郁、合并焦虑、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水平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SCH患者自杀意念的高危因素。结果 80例长期住院SCH患者共有35例存在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3.75%;单因素显示,性别、有无陪护、病程、合并抑郁、合并焦虑、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水平与SCH患者自杀意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性别女(OR=4.118,95%置信区间=1.594~10.638)、无陪护(OR=3.385,95%置信区间=1.343~8.529)、病程≥10年(OR=3.273,95%置信区间=1.291~8.295)、合并抑郁(OR=2.667,95%置信区间=1.071~6.640)、合并焦虑(OR=4.125,95%置信区间=1.603~10.617)、家庭功能一般(OR=4.166,95%置信区间=1.625~10.676)、应对方式消极(OR=2.986,95%置信区间=1.182~7.544)、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OR=5.250,95%置信区间=1.980~13.923)、社会支持水平一般(OR=3.750,95%置信区间=1.457~9.650)为影响长期住院SCH患者自杀意念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长期住院SCH患者自杀意念与性别女、无陪护、病程≥10年、合并抑郁、合并焦虑、家庭功能一般、应对方式消极、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关系密切,还需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消除自杀念头,减少悲剧发生。
  • 王婷,胡雪燕,邓天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2):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复发恐惧水平,使用中文版婚姻调适量表评估患者婚姻状况。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 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样本264例,其中57.57%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复发恐惧症状。婚姻调适得分与复发恐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情况、肿瘤分期、病程、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及婚姻调适情况是患者复发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发生率高,临床工作者应关注患者的职业状况、疾病特征及婚姻关系等因素,制定个体化、全面化的心理干预策略,以降低患者的复发恐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王晓冰,谷青芳,臧小英
    心理月刊. 2024, 19(22): 40-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在高血压症状和自我管理间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于2021年1月~2021年3月间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8例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症状测评部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表进行调查。结果 高血压症状得分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200,P<0.01),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206,P<0.01),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与自我管理行为呈负相关(r=-0.261,P<0.01)。焦虑抑郁在高血压患者症状和自我管理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95%CI=0.034~0.268,P<0.05)。结论 焦虑抑郁在高血压症状和自我管理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医疗卫生人员应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状态,早期采取相应措施疏导患者情绪,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张志成,常艳红,李凌峰
    心理月刊. 2024, 19(22): 43-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血清甲状腺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取本院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实验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评分将上述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别划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对应患者人数各为35例、35例及30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血清甲状腺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方差分析发现,轻度/中度及重度组在抑郁程度评分 58.20±2.96 分中存在显著差异(F=258.317,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组在TT3、TT4、FT3、FT4、hs-CRP表达水平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T3、TT4、FT3、FT4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1),hs-CRP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评判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 周红,陈敏,蒋巧灵
    心理月刊. 2024, 19(22): 46-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资本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探讨生活满意度策略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修订版(HPLP-ⅡR)、生活满意度量表(LSS)对本院收治的102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期间,共有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参与临床问卷收集,年龄24~43岁,平均 35.48±7.22 岁。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资本得分 106.44±14.53 分、生活满意度得分 19.35±4.12 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 103.32±11.53 分。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资本得分、生活满意度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存在正性相关关系(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x2/df=2.255,GFI=0.913,AGFI=0.988,NFI=0.945,CFI=0.934,RMSEA=0.068,说明模型的适配度良好。路径结果显示: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资本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的直接效应为0.422,且生活满意度在两者间存在中介效应,间接效应0.156(均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且与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相关。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资本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亦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慢性盆腔炎患者住院期间心理资本的评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尽可能提高其心理资本及生活满意度水平,对改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有积极意义。
  • 刘礼丽,谢侃侃,商红
    心理月刊. 2024, 19(22): 49-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比较2022年1月~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n=41)与非流浪患者(n=63)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 流浪组与非流浪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既往治疗情况、家族史、病程、共病躯体疾病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未共病躯体疾病、BPRS总分越高是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因素(P<0.05),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的患者危险性接近显著(P=0.054)。结论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更年轻、受教育程度相对低、精神症状更重、躯体疾病共患率高、较少接受正规治疗,应加强综合管理;应对男性、离异/丧偶、身体健康且精神症状突出的患者重点筛查,以减少攻击行为发生。
  • 王子纯,陈梦宇,陈杨,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52-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恐动症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4年2月~5月,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量表(TSK)、利用特质应对问卷(TCSQ)对420例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01份,有效回收率95.47%。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肿瘤患者TSK得分为 35.86±4.89 分,恐动症发生率为53.37%。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异物感、经历置管并发症、心理应对方式、宣教内容掌握程度是肿瘤患者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TSK得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肿瘤患者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异物感、经历置管并发症、心理应对方式、宣教内容掌握程度是肿瘤患者行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恐动的影响因素,应予以重视。
  • 心育教学
  • 梁永春,朱晓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2): 55-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大一年级本科护生心理弹性的潜在剖面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月,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康纳戴文森心理弹性量表对791名大一年级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护生心理弹性的分类。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8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6%。护生的心理弹性分为3个潜在剖面,包括“低心理弹性组”(39.13%)、“中心理弹性组”(46.68%)和“高心理弹性组”(14.19%)。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家庭月收入、生源地类型、自评自信程度、儿童期是否经历过心理虐待、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不同潜在剖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一年级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一般,高心理弹性组护生比例较低。高校工作者应根据护生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 李雪君,龚文进,武位洒,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59-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课业压力对流动儿童不良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机制,以及负性情绪和同伴关系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利用课业压力量表、负性情绪问卷、同伴关系问卷及不良行为问卷对广州某所打工子弟学校的296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男生的不良行为显著高于女生(t=3.701,P<0.001),同伴关系显著低于女生(t=-1.988,P<0.05);②课业压力、负性情绪、同伴关系、不良行为间两两显著相关;③负性情绪在课业压力对不良行为影响中的单独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0.179,95%CI=[0.109,0.257],占总效应的41.06%);④负性情绪和同伴关系在流动儿童课业压力和不良行为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0.015,95%CI=[0.002,0.036],占总效应的3.44%)。结论 课业压力对流动儿童不良行为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课业压力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负性情绪和同伴关系的间接效应。
  • 刘罗,陈依婷,刘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63-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公费师范生学习动机、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本研究于2024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湖南某高等师范院校的1701名在校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630份,对数据进行 t 检验、F 检验、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公费师范生在学习倦怠方面表现为中等水平,而其学习动机和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相对较高;②男生在学习动机总分、内生学习动机维度、积极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女生在希望维度和成就感低维度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③不同年级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⑤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在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积极心理资本在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通过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有效减缓其学习倦怠现象。
  • 刘小庆,李莉,孙媛媛,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68-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调查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心理资本及应对方式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3年9月,运用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204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 22.0对问卷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高职新生心理资本总分较高(120.18±15.71),且更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②男性学生的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01),且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女性(P<0.05);理科类学生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体育艺术类(P<0.05);大城市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生源地学生(P<0.001);民主与专制两种家庭教养风格的学生乐观、希望得分均显著高于放任家庭教养风格的学生(P<0.001)。③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77,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49,P<0.01)。④心理资本对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77,P<0.001),对消极应对方式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49,P<0.001)。结论 提升大一新生的心理资本可能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
  • 游波,胡茂荣,徐静
    心理月刊. 2024, 19(22): 72-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和心理灵活性的关系,利用接纳承诺疗法(ACT)对该群体进行团队辅导干预,以提高团体的心理灵活性,减小职业决策困难。方法 以武汉市两所民办二本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共计159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修订版CDDQ)和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CompACT),对职业决策困难和心理灵活性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利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分析经过基于接纳承诺疗法团队辅导干预前后职业决策困难和心理灵活性的差异性。结果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心理灵活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r=-0.612,P<0.001);心理灵活性总分能显著预测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能解释该因变量的37.4%;配对样本 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团队辅导,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和职业决策困难均有显著性改变(P<0.001)。结论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团队辅导能有效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减少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相关工作方法,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有着重要意义。
  • 李青,唐平,程化琴,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76-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焦点解决短程疗法的线上自助干预,以探索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焦点解决思维方式来改善其拖延行为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招募28名有拖延改善需求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人,干预组参加为期10天的焦点解决线上自助干预,对照组成员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焦点解决量表(SFI)与Aitken拖延量表(API)对被试进行评估,并对效果访谈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以补充对研究结果的理解。结果 SFI和API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干预前两组在两个量表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在焦点解决思维得分上高于对照组,在拖延得分上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点解决线上自助干预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焦点解决思维、有效改善大学生拖延行为。
  • 刘柏汐,赵楠,孟庆莹
    心理月刊. 2024, 19(22):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3年6月~12月期间选择河北唐山学院421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分析学生的一般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421名大学生中52名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为12.35%,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处于轻度,在强迫症状与人际关系敏感中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9%与5.23%;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父亲与(或)母亲健康状况差、睡眠质量差、在意外貌、经常有自卑感、需要心理帮助为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OR=1.412、1.533、2.291、1.902、1.519、2.280,P<0.05)。结论 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高校推进“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周颖,史钧仪
    心理月刊. 2024, 19(22): 83-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感戴和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影响,并检验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困扰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CSG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凯斯勒心理症状量表(K-10)对江苏省高校14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在感戴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t=-2.461,P<0.05)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感戴(F=2.896,P<0.05)、心理困扰(F=2.699,P<0.05)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8.78%的被试大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困扰。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445,P<0.01),二者均与心理困扰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r=-0.544,P<0.01);大学生感戴对心理困扰的抑制作用上存在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大小为52.88%。结论 大学生感戴既直接抑制又通过心理弹性间接抑制其心理困扰。
  • 陈久根,罗洁,张乾英
    心理月刊. 2024, 19(22): 87-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中职生心理韧性常模并划分水平等级标准。方法 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宜宾市中职学校学生进行网络链接问卷调查,建立常模评估被试心理韧性水平以及各维度等级。结果 ①中职生心理韧性总分常模原始分X≥113、113>X≥96、96>X≥79、79>X≥62、62>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②男性中职生目标专注常模原始分X≥24、24>X≥19、19>X≥14、14>X≥10、10>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女性中职生目标专注常模原始分X≥22、22>X≥18、18>X≥14、14>X≥10、10>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③男性中职生情绪控制常模原始分X≥27、27>X≥22、22>X≥16、16>X≥11、11>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女性中职生情绪控制常模原始分X≥25、25>X≥20、20>X≥15、15>X≥9、9>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④中职生积极认知常模原始分X≥19、19>X≥16、16>X≥13、13>X≥10、10>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⑤中职生家庭支持常模原始分X≥28、28>X≥23、23>X≥17、17>X≥12、12>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⑥男性中职生人际协助常模原始分X≥28、28>X≥22、22>X≥16、16>X≥10、10>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女性中职生人际协助常模原始分X≥28、28>X≥23、23>X≥17、17>X≥12、12>X对应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结论 本次研究完成了中职生心理韧性常模的建立,并对其划分水平等级标准,丰富了中职生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为后续提供了定量以及定性化的比较标准。
  • 贾乐,高宏图,家博,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90-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于2024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呼和浩特市17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手机成瘾量表进行施测,使用SPSS 23.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变量描述及相关分析、中介作用、调节作用分析。结果 ①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06%;②自我效能感是自尊部分中介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关系的调节变量(t=-5.265,P<0.001)。自我效能感调节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即社会支持通过自尊对手机成瘾的间接效应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结论 建议保持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社会支持,提升其自尊水平。
  • 张丽
    心理月刊. 2024, 19(22): 93-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问题式学习(P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内讨论教学(CBL)教学模式在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师范院校一年级同一个专业的两个平行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为对照组(n=50),一个班级为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前后知识类分数、技能类分数、教学效果评价分数。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教学前后知识类分数、技能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技能,教学效果评价分数高,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评价正面率高。
  • 精神分裂症
  • 梁昌权,高菊楼,陈艳敏,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96-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系统化计算机系统认知训练与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4月~2024年3月间收入院的1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计算机系统认知训练计划及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比较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评价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下降(P<0.05)。结论 系统计算机系统认知训练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 蒋洪宾,季磊,陶传斌
    心理月刊. 2024, 19(22): 99-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对于伴有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氨磺必利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3月~2024年2月期间在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确诊的82例精神分裂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有自杀倾向,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仅使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rTMS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3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相关症状更轻,社会功能更强,神经因子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HAMD分数更低,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伴自杀意念的病例数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伴有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而言,结合氨磺必利和rTMS这两种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其疾病症状,提升其神经因子水平及社会功能,从而减轻其负面情绪以及自杀的想法。
  • 亢昕,李韦,刘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02-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团体绘画治疗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随机数字1∶1作为分组基点,行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39),联合行团体绘画治疗者计入观察组(n=39)。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疾病自知力、精神症状及睡眠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治疗前,组间社会功能评分较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功能评分都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为两组中更低(P<0.05);治疗前,组间疾病自知力评分较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自知力评分都有所提升,且观察组评分为两组中更高(P<0.05);治疗前,较比组间各项精神状况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精神状况评分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比较组间各项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为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 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治疗中,应用团体绘画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功能,增强疾病自知力,还可以改善精神症状,保证睡眠质量。
  • 王红伟,陆明,吉亚利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05-1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安市新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和精神病性症状改善情况。正态计量资料行 t 检验或 F 检验。结果 两组入院时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观察组SDSS评分更低(P<0.05)。入院时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HEIQ评分更高(P<0.05)。入院时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有着更高的CD-RISC评分(P<0.05)。入院时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得分更低(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还有助于改善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弹性。
  • 抑郁症
  • 陆蘅,吴伟东,季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08-1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与阿戈美拉汀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研究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80例。对照组(90例)仅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研究组(90例)给予文拉法辛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将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比较,采用 x2 检验;将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认知功能进行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7个抑郁因子评分、总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指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5项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 黄佩佩,董雪冰,孙美满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1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55例接受盐酸氟西汀治疗,研究组55例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评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能明显促进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症状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 梁萍,乔妍妍,龚秀珍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14-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围绕抑郁症患者,探讨知信行分析模式共情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3月~2023年11月纳入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2例,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1例),其中41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1例实施知信行分析模式共情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抑郁情绪、病耻感评分、心理弹性、生活质量以及应对方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及病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中实施知信行分析模式共情护理,可减轻其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降低病耻感,促使其积极应对日常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 蒙永彩,许春杏,闭雯雯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17-1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住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采取亲子健康教育对其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某院112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依据单双数抽签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56,常规健康教育),双数为实验组(n=56,亲子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青少年心理韧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组间抑郁评分、青少年心理韧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青少年心理韧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亲子健康教育的开展,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其心理韧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 孙晨,王静辉,吕江玲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20-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对更年期抑郁症女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患者6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评分量表(CD-RISC)、主观幸福感量表(SWB)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CD-RISC、SW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
  • 孙芳,高永强,娜苏勒玛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23-1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n=75)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n=75)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CBT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有所降低,而且联合组比常规组有所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的积极应对评分、健康生存质量测评表(HRQOL)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有所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并且联合组积极应对评分、HRQOL评分较常规组有所升高,消极应对评分比常规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 CBT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联合应用可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温萌,刘昊昊,王佳佳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26-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元认知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法,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干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元认知训练干预,均干预4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斯特鲁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试(TMT-A)、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分进行评估和比较。文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均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为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11.56±2.30)、HAMA评分(10.57±2.41)、消极应对评分(9.98±1.14)均低于对照组(15.42±2.79,13.03±2.06,15.14±2.39),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troop word评分(83.62±7.24)、stroop color评分(64.02±4.65)、stroop interference评分(39.02±2.89)、TMT-A评分(40.01±4.71)、积极应对评分(30.12±1.78)均高于对照组(81.03±6.97,59.06±4.87,36.10±3.22,37.14±4.96,26.24±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元认知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执行功能,提升积极应对能力。
  • 殷瑜,王李李,刘升芳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29-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在2021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由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将70例患者等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联合音乐疗法、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水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和护理前比较,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均持续降低,观察组护理1、2、3个月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增高、睡眠质量评分降低,观察组分别是 80.33±9.17 分和 7.62±1.89 分,优于对照组的 74.71±8.84 分和 8.75±2.04 分(P<0.05)。③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的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不仅能减轻抑郁程度,还能改善生活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张艳丽,张媛媛,朱成云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32-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联合微课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单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以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每组纳入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理性情绪疗法联合微课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正态计量资料行 t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情况较轻、精神状态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理性情绪疗法联合微课健康教育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抑郁情绪和精神状态。
  • 朱姝,李亚萍,唐小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35-1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帕罗西汀和重复经颅磁刺激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6例,红蓝信封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帕罗西汀和重复经颅磁刺激,n=38),分析组(在参比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n=38)。比较两组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情绪、认知及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分析组GDS-15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参比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显著高于参比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分析组环境、生理、社会及心理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参比组的78.95%(P<0.05)。结论 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帕罗西汀和重复经颅磁刺激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升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促进睡眠,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 护理心理
  • 张妍,刘媛媛,巩水莲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38-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及其父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8例ALL患儿纳入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将这些患儿划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FIC。对比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患儿家长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SCARED、DSRSC、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IC应用于ALL患儿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并减轻其父母的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
  • 韦瑜群,宁艳婷,许振红,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41-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全程爱汝“生命之彩·愈您有约”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及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实践和效果。方法 以肿瘤心理学及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了全程爱汝“生命之彩·愈您有约”乳腺癌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选取180名乳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这一方案,同时评估并对比了方案实施前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和诊疗依从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程爱汝“生命之彩·愈您有约”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10个主题,分10期进行,每期辅导一个主题,并进行1~2个针对性团体训练和一个互动环节。方案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反馈,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从干预前的83.89%降至22.22%,睡眠障碍发生率从76.67%降至35.00%,疼痛症状发生率从69.44%降至42.78%,同时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73.89%提升至9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辅导后,73.89%的患者能掌握心理情绪缓解技能,并有25.00%的患者能够自觉使用心理情绪缓解技能,心理情绪缓解技能的掌握与接受辅导次数与呈正相关(r=0.442,P<0.001)。每场活动的满意度均超过98.00%,再次参与愿意的比例高达96.11%。结论 全程爱汝“生命之彩·愈您有约”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切实可行并在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实践和验证,有助于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
  • 吴秀玲,刘蓓,王蓼戮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44-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针对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上施行阶梯式心理护理举措,观察评价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择取共计90例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内收治入院,根据住院号数字盲选方式进行划分组别,共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进行阶梯式心理护理),每组各自纳入45例患者,并将两组的心理状况、自尊水平、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指标对比的内容。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比较组间心理健康状态,干预前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恐惧情绪、偏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性、精神病性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自尊水平,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行为、社会、外表自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的护理依从性,发现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环境区域、生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阶梯式心理护理后,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增强自尊心,提高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张煜,王素平,周晶晶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47-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4年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SAS、SDS和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FACT-G各维度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SAS、SDS和PSQI各维度评分更低(P<0.05),FACT-G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显著改善卵巢癌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情况,并减少不良反应。
  • 章世敏,陈慧永,周茹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八段锦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八段锦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活动耐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FEV1%、FEV1/FVC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测试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将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八段锦训练应用于COPD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赵雨婷,张义静,蔡雪,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讨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消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南京某三甲医院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PERMA模式进行护理。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及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幸福感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广泛性焦虑量表的个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指数评分、正负性情绪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焦虑,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 陈洁,刘红,戴瑞雨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其疾病感知、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2月~2024年2月为研究时间,262例研究对象为以上时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31例,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前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后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支持性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心理干预手段下患者发生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在SAS与SDS分值、IPQ-R分值、SF-36分值、健康相关行为分值、MMAS-8分值上,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干预前未有统计差异(P>0.05),随访3个月时两组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同组随访3个月时的SAS与SDS分值、IPQ-R分值均少于干预前,SF-36分值、健康相关行为分值、MMAS-8分值均多于干预前(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应用,可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对改善疾病感知和心理状态也有显著作用,有助于生命质量的提升。
  • 李文美,胡喆,王琪,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共情理念下心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病耻感及应对方式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共情理念下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正性情绪、心理弹性、积极应对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病耻感、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理念下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帕金森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病耻感及应对方式。
  • 梁其莹,马燕平,安雪梅,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62-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阶段式规范化心理护理模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碳离子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00例患者(头颈部恶性肿瘤)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碳离子治疗,入院时间分布在2022年1月~2024年2月之间。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包含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包含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阶段式规范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评分更低(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积极面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两组回避、妥协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评分更低(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躯体健康、生理机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 阶段式规范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碳离子治疗患者,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 邵婷婷,戴梦俊,梁笑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65-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手术的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自我效能感、疾病应对、心理痛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水平变化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远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升高,其中试验组升高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面对也升高,其中试验组升高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回避、屈服也降低,其中试验组降低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PSQI评分也降低,其中试验组降低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远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
  • 王艳红,徐建丽,刘楠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相依关系二元干预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及二元应对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06月~2024年05月某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科诊断为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42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中有脱落,最终各完成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住院期间路径化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相依关系二元应对干预。结果 ①干预后,两组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而研究组患者和配偶二元应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及配偶干预后相依关系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③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配偶照顾者干预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依关系二元干预方案临床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及配偶照顾者的相依水平及二元应对水平,一定程度地减轻干预对象的抑郁情绪。
  • 魏国梅,刘永余,汲燕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自我形象、病耻感、患肢功能、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形象量表(BIBCQ)各维度评分、病耻感量表各维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肢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外展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形象紊乱与病耻感,改善患肢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杨绘琳,徐利利,马景云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愉快日记式心理干预对晚期肺癌化疗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晚期肺癌化疗伴焦虑抑郁患者,均于2022年3月~2024年3月被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叙事护理联合愉快日记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生命意义、心理痛苦程度、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比两组干预前生命意义、心理痛苦程度、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MiL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的功能量表、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因性疲乏程度量表(CF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愉快日记式心理干预有助提升晚期肺癌化疗伴焦虑抑郁患者生命意义,减轻其心理痛苦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徐祝美,夏明霞,孔明香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以及实验组(常规护理+贝克认知疗法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PHQ-9)、焦虑评分(SA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加用贝克认知疗法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PHQ-9)、焦虑评分(SAS)均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贝克认知疗法干预能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有利于患者预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 赵倩,邵华,李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在中青年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3月~2024年2月,选取此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青年AMI患者,共计94例,以随机数字表予以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智谋水平、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感以及遵医行为的优良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智谋量表(RS)、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结果并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干预8周较对照组的RS、GSES评分更高(P<0.05),MUIS评分更低(P<0.05)。遵医行为的优良率比较中,与对照组78.72%相比,研究组95.74%更高(P<0.05)。结论 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中青年AMI患者的智谋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缓解疾病不确定感,保障遵医行为。
  • 朱静,黄蕾,徐红叶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前整合式心理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0名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抽签方式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名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融入术前整合式心理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情况(恶心呕吐、腹痛、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血栓)。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术前整合式心理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负性情绪,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个案报告
  • 严宇虹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86-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招募的孤独症儿童个案进行连续12次的亲子沙盘游戏干预,探究亲子沙盘游戏对孤独症儿童共情的干预效果,并采用格里菲斯共情测验父母版问卷(GEM-PR)、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对个案共情水平和核心症状水平进行前测和后测,评估干预效果。干预结果显示亲子沙盘游戏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心灵的空间,再造了一个母子依恋的心理环境,让儿童有机会重新体验母子一体性的过程,并通过真实的母子关系和母亲原型两个维度促进了共情的萌出和发展。干预后个案的共情能力得到了提升,孤独症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 王红,周佳佳,戴丽,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91-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语言训练及经颅磁刺激治疗对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并评价治疗效果。该患者接受:①语言训练,包括构音器官及构音训练和语言表达及理解训练;②经颅磁刺激,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与脑连接,量表评估包括: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和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修订第三版(PEP-3)。治疗后,近红外显示涉及语言功能的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的激活水平提高。左侧额叶与颞叶之间的功能连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ABC量表中的语言障碍评分降低。PEP-3的语言理解得分提高,语言表达得分提高。ATEC中的言语/语言/交流障碍得分降低。行为学上患儿主动表达欲望较前提高,词汇量提高,在看图讲故事训练过程中可有连贯的语句输出。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功能。
  • 邹艳荣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对1例焦虑恐惧症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并评价效果。来访者小A从初一开始对猫狗有强烈的恐惧感,来到大学后发现校园里面有猫,担心被猫和狗咬伤,晚上失眠,学习效率低,想摆脱对猫和狗的恐惧,咨询师在对来访者个案背景了解基础上做出评估诊断,采用系统脱敏法、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法陪伴来访者。经过9次心理咨询后,来访者焦虑恐惧情绪有所缓解,可以在校专心学习。
  • 经验交流
  • 吴向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198-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了课内学习与课外辅导负担,但面对年级升高与升学临近的双向压力挤压,小学生的学习焦虑依旧处于高位甚至引发了系列心理疾病及行为障碍。识别小学生顺逆境转变下共发性心理与行为的内在关联,是精准定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节点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升学锦标赛的顺逆境转变为切入点,识别小学生顺逆境转变下学业焦虑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探析,剖析小学生共发性心理与行为的关联机制,以期依托“学生-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多元预防与干预,提升小学生面对课业负担与教育内卷的身心韧性,减轻负面情绪的同时有效规避外化行为问题。
  • 席巧真,刘振静,阎明,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03-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量化脑电功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性症状检出技术以定量脑电图(QEEG)测试技术为基础,是脑科学、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应用主动性症状检出技术完成对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在内的心理疾病的诊断已经日臻完善。本文介绍了主动性症状检出技术及QEEG技术的原理及测试过程,分析了心理疾病各种症状的脑神经性原因、心理疾病各类症状在脑区即点位层面的异同,总结了主动性症状检出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具有的受主客观干扰因素影响较小、脑电数据经过定性、定量分析后其结果更为客观并且不依赖患者的自我感觉、自述和量表,是心理疾病诊断的一种创新,对心理健康筛查、监测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 调查研究
  • 曾瑾,曾晓琴,张永福,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06-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国围产期妇女失眠障碍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于2020年6月~2020年9月收集1060名围产期妇女的心理量表评估结果。使用基于DSM-IV中的三个标准化失眠诊断条目来评估被试的失眠症状,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BREF)来评估其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逻辑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共有116名女性(10.94%)报告过去一个月内存在失眠症状。其中,69例(6.51%)报告了入睡困难,53例(5.00%)报告睡眠维持困难,48例(4.53%)报告了早醒症状。②回归分析发现,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大学或以上)的女性报告失眠症状的可能性较小,而报告躯体共病的女性则更容易报告失眠症状。③失眠组和非失眠组人群在生理健康维度生活质量的差异仍然显著(F=14.332,P<0.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约十分之一的围产期妇女报告了近一个月内存在失眠症状。考虑到失眠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医护人员定期对该人群进行失眠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 杨琴,郁宝华,黄雷,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10-2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江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分析影响人群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以便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方法 于2023年4~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浦江社区≥18岁的社区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入户调查。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评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情况;运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 浦江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为13.33%,其中,健康知识方面达标率为18.33%;健康意识方面达标比例为91.67%;疾病应对方面达标率为69.17%。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慢性病史、健康状况、睡眠情况是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浦江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疾病应对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老年人、低学历人群、患有慢性疾病、健康状况差的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今后在开展心理健康素养促进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各年龄段居民心理发展特性、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需求,进行个性化干预。
  • 张兰华,陈金凤,张晓燕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14-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03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ICU转出患者家属应激压力评估量表评估迁移应激现状,并收集所有患者家属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患者入院前是否同住、医保形式、患者AICU治疗时间、家庭年收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宗教信仰等多方面资料,开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迁移应激的高危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得分为 56.58±5.43 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患者AICU治疗时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家属迁移应激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初中及以下、患者AICU治疗时间≥24 h、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一般为影响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家属迁移应激与性别女、初中及以下、患者AICU治疗时间≥24 h、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一般有关,还需做好针对性心理干预,降低迁移应激水平。
  • 综 述
  • 吴凤静,敖博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归纳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危机测评工具,分析心理危机测评工具在不同人群、不同阶段、不同情景的预警性、适用性和优势性,可为快速识别危机当事人的心理危机程度提供参考。
  • 郭庆,王小莉,邢业英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20-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的研究进展,以增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的关注度,为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杨东霞,谢生茂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23-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与睾酮水平低相关的临床和生化综合征,是由下丘脑-垂体-睾丸(HPT)轴疾病导致睾丸分泌睾酮(T)生理浓度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雄激素在维持情绪、行为、自我感知和生活质量感知等多维心理网络的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故低雄激素的男性表现出较高的抑郁症患病率,比性腺功能正常的男性更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活力低下、易怒、缺乏自信和抑郁等症状。本篇综述主要针对性腺功能低下与抑郁症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 梅雪云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26-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健康的三个不同方面。本文意在找到这三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形成全面繁荣的幸福感。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作为个体幸福感彼此既有所不同又相互联系,且互补;而社会幸福感作为人在社会生活层面的幸福感,虽然和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独立和分离,但在结构上却也紧密相连。三种幸福感的整合即为幸福感,是个体在内心当中体验到的一种完满的状态。
  • 苏凤霞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30-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日益广泛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彰显其特殊价值。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精神科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本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潜在影响。同时,本文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的技术、伦理和隐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精神科护理模式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基础。
  • 刘银花
    心理月刊. 2024, 19(22): 235-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全球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后患者由于生物因子缺乏、血脑屏障破坏、细胞死亡和持续炎性刺激导致抑郁。脑卒中后抑郁(PSD)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但药物使用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需要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故本文对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