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19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4-12-15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胡婉琴,曹学华,贾钰,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于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4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86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发生酒精使用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男性、中年、离异/丧偶、初中及以下学历、少数民族、农村、在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高、工作地区在西部/北部、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情感压力大、家庭功能异常、经历家庭暴力、消极应对方式、焦虑、睡眠障碍、精神病史、躯体疾病、次饮酒量大、狂饮、同伴饮酒、家人赞同/中立饮酒态度以及积极饮酒期望。结论 一般因素(男性、中年、离异/丧偶、受教育程度、少数民族、农村、在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地区)、社会心理因素(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情感压力、家庭功能、经历家庭暴力、消极应对方式)、疾病相关因素(焦虑、睡眠障碍、精神病史、躯体疾病)和饮酒相关因素(次饮酒量、狂饮、同伴饮酒、家人对饮酒态度、积极饮酒期望)是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功能良好和家人反对饮酒为保护因素。
  • 黎旭娇,罗雨星,欧阳泽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9-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降低青少年手机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Em base、Sinomed、Cochrone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三级元分析模型来探讨教养方式(包括积极教养方式和消极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51项研究,含124个独立效应量,被试总数达69973名。主效应发现,积极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r=-0.164,P<0.001),消极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呈现弱的正相关关系(r=0.265,P<0.001)。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性别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无调节作用,但在消极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呈现调节作用;地区在教养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无显著调节作用。结论 积极教养方式对手机成瘾呈现负向预测作用,而消极教养方式则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刘晓彤,吴怡璠,李昊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4-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长期高海拔暴露的藏族世居者间是否存在认知控制能力的改变。方法 2024年5月6日~5月29日,采用多数刺激掩蔽任务(MFT-M),对93名长期居住在不同海拔地区(2900米、3700米、4200米)世居者的认知控制容量(CCC)进行评测,以此判断不同海拔组世居者的认知控制能力的高低。结果 ①三组不同海拔地区的被试在CCC上存在显著差异(F=16.935,P<0.001)。结果表明海拔越高,个体CCC能力越差,2900米组的CCC能力最好,4200米组最差;②认知控制容量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212,P=0.042),且SpO2对CCC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长期高海拔暴露对海拔处于2900米~4200米藏族世居者的认知控制能力产生消极影响,海拔越高,正确率越低,反应时间越长,CCC能力下降。
  • 李婷,曾霞,毛孝容,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9-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ICU护士警报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库中关于ICU护士警报疲劳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2024年7月。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5656名护士,提取到16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警报疲劳得分为 21.83±2.82(95%CI:20.557~23.084),其中年龄、婚姻状况、参数设置频率、学历、工作年限、是否倒班、医疗设备管理因素、医疗设备报警参数设置、临床误报警体验、护理工作满意度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护士存在中度水平的警报疲劳,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预防和降低ICU护士警报疲劳的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 刘楠,王林,孙娇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4-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住院抑郁症患者痛苦表露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4年1月~6月在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住院治疗且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20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和痛苦表露指数问卷(DDI)得分,确定住院抑郁症患者痛苦表露的水平,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痛苦表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7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痛苦表露水平可以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组94例(45.41%)、中等水平组87例(42.03%)和高水平组26例(12.56%)。相较于高水平组,住院环境、正常的体质量指数(BMI)和住院期间是否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其他两组的共同影响因素;同时社会支持程度、已婚、有无躯体并发症、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水平低、抑郁程度轻是中等水平组的影响因素,女性、未婚、有自杀意念是低水平组的影响因素。结论 住院抑郁症患者痛苦表露状况不佳,临床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 聂林涛,丁娟,付文君,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9-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围生期丧失妇女悲伤、应对倾向、家庭支持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方法 选取 2023年8月~2024年5月在郑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430名围生期丧失妇女。采用围生期悲伤量表、简易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评估悲伤、应对倾向、社会支持和抑郁。采用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模型14检验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 ①抑郁与悲伤呈正相关(r=0.704,P<0.01),与应对倾向(r=-0.513,P<0.01)和家庭支持呈负相关(r=-0.349,P<0.01)。②应对倾向在悲伤和抑郁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5.38%。调节效应模型显示,家庭支持在中介路径的后半段“应对倾向→抑郁”中起调节作用,在高家庭支持的条件下,应对倾向对抑郁的预测作用降低。结论 这项研究解释了应对倾向和家庭支持在悲伤和抑郁之间的调节中介作用。它为制定积极的应对方法以减轻围生期丧失妇女的抑郁情绪提供了理论依据。
  • 黄子珊,孙云华,杨红,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34-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社会支持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5例在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房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其社会支持度和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依从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度对房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社会支持度总分得分38.00(33.00,42.00)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客观支持得分13.00(12.00,14.00)分,主观支持18.00(16.00,20.00)分,支持利用度7.00(5.00,8.00)分;服药依从性得分6.00(3.50,7.00)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度与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功能不全病史、出血史及社会支持度对房颤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 社会支持度对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依从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可通过提高房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增强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用药依从性。
  • 梅晋源,孙青林,崔子轩,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38-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电子与纸质两种不同阅读介质,探究同一个体的两种长时记忆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差异则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 于2023年9月23日~2023年10月22日,纳入36名四川省泸州市身体健康、作息稳定且经瑞文智力测试国际标准60题、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试合格的高中学历以上的成年人,在连续两天相同时间段,使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型号NirSmartII-3000A)的同时让受试者记忆不同阅读介质上的同等数量和难度的汉语词汇,分别对受试者的两种回忆结果进行评分,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脑激活水平分析。结果 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6位受试者的36组记忆效果评分进行SPSS配对 t 检验分析,纸质与电子记忆效果成对样本相关系数0.617,成对样本检验均值为0.722,标准差为4.989,均值的标准误为0.832,二者 t 值均小于相应界值,P>0.05;对采集到的静息态数据使用NirSpark进行处理后使用配对Wilcox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纸质组与电子组36组数据48个通道的P值为0.093;对采集到的记忆态数据使用NirSpark进行处理后使用配对 t 检验分析,36组数据48个通道的成对样本检验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的 t 值均大于相应界值,P<0.05。结论 尚不能说明电子与纸质两种不同阅读介质对同一个体长时记忆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 赵新芹,王玲玲,王丹丹
    心理月刊. 2024, 19(23): 42-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三种经典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并验证用于预测产后抑郁风险的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收集住院前后的心理社会学资料,产科资料、临床资料及一般资料等,使用递归特征消除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进一步使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及XGBoost建立模型预测产后6周是否发生抑郁,使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各模型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 总共入组242名产妇,共37名(15.29%)产妇产后6周出现了抑郁状况,最终建立三个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XGB模型均取得了最佳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及测试集AUC分别为0.917及0.907。在测试集中XGB模型的PPV为0.866,NPV为0.798,特异性为0.788,敏感性为0.873,准确性为0.840,且具有最高的临床获益。结论 基于XGBoost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产后抑郁风险,能够辅助医护人员识别产后抑郁高风险人群,并提前进行心理护理。
  • 赵士燕,刘擎晴,李娜
    心理月刊. 2024, 19(23): 46-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致力于评估新诊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项横断面研究通过非概率抽样方法,2022年10月~2024年6月,在我们医院眼科门诊和住院部收集了117名首次被诊断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患者数据。研究中使用了量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应激(CPSS)得分,并旨在探索这些新诊断DME患者的心理负担水平。同时,研究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疾病相关的状况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以识别可能影响患者心理压力的风险因素。结果 在本项研究中,共纳入了117名首次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这些患者的CPSS评分为 28.31±7.60 分。研究发现,患者的家庭人均收入、视力等级、DME的严重程度、心理弹性、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支持程度均与患者的CPSS评分存在关联。在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家庭人均收入和视力等级的影响不显著被排除,而DME的严重程度、心理弹性、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支持程度被确定为影响患者CPSS评分的独立风险因素。特别地,DME的严重程度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在回归分析中的系数最高,表明它们对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DME患者普遍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新诊断DME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干预。DME的严重程度、心理弹性、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家庭支持程度是心理压力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DME的严重程度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对心理压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未来应加强对DME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健康教育,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 贾鹏远,台耀军,张春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49-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本院100例护士人员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工作的10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比较量表调查结果差异,分析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为 107.36±10.34 分、工作满意度为 103.54±8.67分、职业倦怠为 54.67±3.64 分。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均与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01)。结论 医疗机构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并通过提升工作满意度来减轻职业倦怠,以促进其持续发展与健康工作。
  • 王飞飞,孟青青,刘永霞
    心理月刊. 2024, 19(23): 52-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知识-信念-行为(KAP)现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117例老年LDH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现场纸质问卷调查,所使用的调查工具有一般资料问卷、KAP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果 老年LDH患者KAP得分为 32.19±10.41 分,社会支持得分为 32.19±10.41 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 25.00±8.34 分。老年LDH患者KAP水平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为老年LDH患者KAP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LDH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即其二者水平越高,患者KAP水平亦越高。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自理程度、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均为老年LDH患者KAP水平的影响因素。
  • 张晓燕,李会天,张兰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55-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睡眠质量与疲乏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稳定期COPD患者102例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乏量表-14(FS-14)、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睡眠质量、疲乏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两组各评分差异;并比较不同睡眠质量的AECOPD患者在FS-14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上的差异;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睡眠质量与疲乏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 ①观察组PSQI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②观察组FS-14评分、SAS评分、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102例AECOPD患者中共60例睡眠障碍,42例睡眠正常;睡眠障碍组FS-14评分、SAS评分、SDS评分高于睡眠正常组得分(P<0.05);③高FS-14评分、高SAS评分、高SDS评分、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无规律的身体活动为影响AE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P<0.05);④PSQI评分与FS-14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易出现睡眠障碍,其睡眠质量与疲乏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还需做好针对性干预,改善睡眠质量。
  • 孙亚群,尹鲁雁,李倩
    心理月刊. 2024, 19(23):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属心理压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本项横向研究在2022年1月~2024年5月期间,搜集了本院收治的113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及其家属的数据。通过量表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负担,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识别可能影响家属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结果 ①分析结果表明,113位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评分(CPSS)为 31.61±8.28。在比较不同人均收入水平的患者家属、不同呼吸困难指数的患者家属、不同心理弹性、不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不同护理满意度的患者家属时,发现CPSS评分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揭示,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评分与家庭人均收入、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家属的心理弹性、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③进一步分析确认,家庭人均收入、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家属的心理弹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为显著影响患者家属CPSS评分的因素。结论 COPD患者家属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临床中为COPD患者诊疗时,应注意及时关注并调节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家庭人均收入、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家属的心理弹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是影响患者家属CPSS评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特别关注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助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 邓天华,周子君,胡雪燕
    心理月刊. 2024, 19(23):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心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87例(71.31%)表现出明显的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平均FoP-Q-SF评分为 36.49±8.34 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水平、癌症病灶个数、应对方式及HADS评分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较重的癌症复发恐惧心理,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家庭经济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心理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等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复发恐惧,提高生活质量。
  • 郭征锋,魏海明,李凡,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OH卡牌在铁路职工心理辅导中的减压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某铁路站段选取139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团体心理辅导组108名,个体心理辅导组31名。结合模拟压力场景进行个性化探索,对被试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体验者的满意度和主观反馈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体验者压力知觉程度均降低;多数职工满意OH卡牌作为心理辅导工具的作用,并通过OH卡牌了解心理健康主题知识点。结论 本研究表明,OH卡牌是铁路职工心理辅导中一种有效的减压工具,能够显著促进职工心理健康。
  • 胡昕,肖敏恒,余朝凤
    心理月刊. 2024, 19(23): 68-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正念水平、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康复阶段使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中家庭亲密度维度分别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正念水平和家庭亲密度,统计各量表的得分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ICH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高危因素,并采用Pearson分析正念水平、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HICH患者术后SPBS评分为 31.54±3.54 分,102例HICH患者术后MAAS评分为 45.63±4.25 分,FACES评分中家庭亲密度评分为 65.24±5.12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离异或丧偶、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为影响HICH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高危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念水平、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r=-0.486、-0.489,P<0.05)。结论 HICH患者术后正念水平、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即正念水平越高、家庭亲密度越好,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越轻,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干预,以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帮助其更好面对生活及康复。
  • 冀春英,杨金叶,梁连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7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8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完成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 t 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检验来分析统计相应数据。结果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为 35.26±4.30 分、家庭功能评分为 5.34±1.72 分、生命质量评分为 52.30±4.25 分,统计分析显示脑出血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患者受到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其生命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揭康丽,郑序
    心理月刊. 2024, 19(23): 74-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响试管婴儿妊娠成功率的不孕症患者心理因素,特别关注女性身份认同、家庭关系及其对生育动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337名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中心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理状况及家庭关系信息。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ESPW)、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女性身份认同量表和家庭关系评估量表进行心理评估。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妊娠成功率为5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1.774,95%CI:1.509~2.347)、不孕年限(≤3年,OR=1.440,95%CI:0.927~1.625)为试管婴儿妊娠成功率的保护因素。生活事件应激(得分>200分,OR=1.277,95%CI:1.014~2.457)、焦虑(OR=1.352,95%CI:1.103~1.657)和抑郁(OR=1.289,95%CI:1.056~1.573)为危险因素。此外,女性身份认同水平(OR=0.823,95%CI:0.687-0.986)和与母亲的关系质量(OR=0.856,95%CI:0.723~1.013)与妊娠成功率呈正相关。结论 试管婴儿妊娠成功率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事件应激、情绪状态、女性身份认同和家庭关系。建议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评估和干预,特别关注女性身份认同和家庭关系对生育动力的影响,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 李吉花,彭庆磊,李吉春
    心理月刊. 2024, 19(23): 77-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产妇家庭关怀度、育儿胜任感及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4年2月医院收治成功分娩并复查的产妇216例,所有产妇均接受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中文版父母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产妇家庭关怀度、育儿胜任感及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①216例产妇EPDS评分中有70例>9分,即PPD发生率为32.41%,70例产妇EPDS评分为 13.05±1.03 分;家庭关怀度评分为 6.42±1.35 分、育儿胜任感评分为 71.85±7.46 分、社会支持评分为 40.22±5.98 分;②产妇EPDS评分与家庭关怀度、育儿胜任感及社会支持的呈负相关(P<0.001);③文化程度、睡眠情况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家庭关怀度、育儿胜任感及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调节措施,改善产妇抑郁情绪。
  • 李金连,岑楚娉,田玲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80-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体验及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8月~11月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2名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结果 患者心理体验方面提炼出5个主题:经济压力大、角色冲突、病耻感带来的社会疏离、创伤后获益感、恐惧与不确定感。患者应对方面提炼出4个主题:减少日常支出、申请各类救助、间断治疗、返回工作岗位。结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较严重,患者难以有效应对。临床护士应关注心理体验,加强人文关怀建设,建议社会、单位加强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关爱与资助,以帮助患者减少相关困扰。
  • 李艳明,王荣耀,颜玲
    心理月刊. 2024, 19(23): 84-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12月~2024年7月住院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主观真实-持续幸福感量表(SA-DH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相关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分别进行 t 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为 68.65±2.97 分,而主观幸福感评分为 35.59±2.94 分,二者呈正相关(P<0.01);民族、婚姻状态以及性别不同的患者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合并慢性病数量、年内住院次数以及年内跌倒次数和病程不同的患者,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吸烟史、病程、付费方式以及年内摔倒次数、合并慢性病数量均为脑动脉狭窄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患者其主观幸福感较强,说明提升心理弹性能够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 钱旭宏
    心理月刊. 2024, 19(23): 87-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状态自尊量表(SSES)在中国青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SSES对180名18~34岁中国青年施测进行项目分析,除第17项外(r=0.164),其他项目均有良好的内部一致信度(r>0.420)。正式施测时以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CFPS2018中简版人格量表作为效标,对540名中国青年施测。结果 发现SSES效标关联效度良好(r=0.673~0.832),对中国青年的状态自尊预测效果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各项目对各维度的解释与给定模型结构不一致(RMSEA=0.111),本土化的状态自尊量表维度有待进一步整合。用Rash模型进行项目质量分析,发现大多数项目拟合情况良好,项目信度为0.992,难度适中。结论 状态自尊量表对中国样本的施测表现良好。
  • 韦君姗
    心理月刊. 2024, 19(23): 90-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创伤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物质主义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创伤经历问卷、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对广西某高校7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创伤经历负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r=-0.290,P<0.01),物质主义在创伤经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34,P<0.01)。结论 创伤经历导致物质主义水平升高,进而降低亲社会行为水平。
  • 张亭亭,周敬敬,许凤梅,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93-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的家属的心理压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家属资料,通过问卷与量表统计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及婚姻状况)、患儿疾病及治疗情况(患儿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心理及社会因素(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106例患儿家属资料,CPSS评分为 34.55±6.87 分。不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患儿家属,其CPSS评分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表明,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为影响CP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回归系数较高,对CPSS评分的影响显著。结论 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的家属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临床中应予以重视,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家属心理压力水平,其中家属护理满意度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是影响家属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
  • 朱万胜,代诗琴,王丰,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96-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SZ)患者在不同脑区免疫细胞与死亡年龄、死后时间间隔和大脑pH值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CIBERSORT软件分析三个脑区免疫细胞比例。使用 t 检验比较三个脑区SZ组与正常组在死亡年龄、死后时间间隔和大脑pH值上的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AnCg脑区中,SZ组的T细胞CD4记忆静息细胞(r=-0.480,P=0.018)与死亡年龄呈负相关。在DLPFC脑区,SZ组的中性粒细胞(r=0.419,P=0.042)与死亡年龄呈正相关,而B细胞(r=-0.664,P<0.001)和T细胞CD4初生细胞(r=-0.434,P=0.034)与死后时间间隔呈负相关,嗜酸性粒细胞(r=0.415,P=0.044)与死后时间间隔呈正相关。而在nAcc脑区,SZ组的单核细胞(r=-0.418,P=0.047)和中性粒细胞(r=-0.469,P=0.024)与死后时间间隔呈负相关,激活NK细胞(r=0.467,P=0.025)与大脑pH值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发现SZ患者在AnCg、DLPFC和nAcc脑区中,免疫细胞比例与死亡年龄、死后时间间隔及大脑pH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提示脑区特异性免疫调控可能参与SZ的疾病机制。
  • 王莹莹,张倩倩,吕婧
    心理月刊. 2024, 19(23): 99-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手外伤后行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手外伤后行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心理状态量表(MSSNS)统计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与治疗情况、心理因素等。评估手外伤后行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78例患者MSSNS评分为 87.23±9.16 分。性别、移植皮瓣长度及心理弹性不同的患者相比,MSSN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移植皮瓣长度及心理弹性均与MSSN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性别、移植皮瓣长度及心理弹性均是患者MSSNS评分的影响因素。其中,性别回归系数绝对值最高。结论 手外伤后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性别、移植皮瓣长度及心理弹性是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其中,性别差异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大,提示临床中应重视手外伤后行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 心育教学
  • 郭丽,赵开维,赵玉婷,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02-1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焦虑和抑郁在两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9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某高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父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83,P<0.05),母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80,P<0.05);②焦虑和抑郁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焦虑和抑郁在母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焦虑、抑郁单独或链式中介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本研究在家庭功能上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较好的拓展。
  • 张颖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06-1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关注小学生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空间认知能力,探讨性别和任务材料特点(二维与三维)对学生表现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和整群抽样,在混合研究设计的基础上,于2023年4月在北京市选取218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旋转任务的不同难度层次来评估他们的空间能力。结果 总体上男女生在心理旋转任务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当任务涉及更高维度和难度时,男生表现显著优于女生(维度-难度主效应显著,P<0.001;性别与维度-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结论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可以有效融合和实施旋转教学,促进学生空间能力的发展。
  • 王琳,丛斯佳,王士龙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1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情绪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高校6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积极情绪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学生在干预后POMS评分显著降低,特别是在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疲劳-无力等负面情绪方面有明显的改善,而活力显著增加。实验组各项心境状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积极情绪团体辅导对实验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改善效果显著。结论 积极情绪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正面情绪。
  • 蒋政玲,王宇,毛壮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14-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治疗恐惧、状态焦虑以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状态焦虑在治疗恐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省内的92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简版状态焦虑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和心理治疗想法量表进行度量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治疗恐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55,P<0.01),与状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85,P<0.01),状态焦虑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215,P<0.01)。中介分析表明,状态焦虑在治疗恐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31.33%。结论 治疗恐惧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也可以通过状态焦虑间接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 王娜,浦建萍,龙钊,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17-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体育锻炼和人际关系在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559名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人际关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体育锻炼、人际关系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r=-0.106、-0.256,P<0.01),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381,P<0.01),手机成瘾与体育锻炼、人际关系呈负相关(r=-0.308、-0.432,P<0.01),人际关系与体育锻炼呈正相关(r=0.316,P<0.01);体育锻炼和人际关系在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其效应值为0.003。结论 体育锻炼与人际关系在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在改善睡眠质量时可从增强体育锻炼和优化人际关系入手。
  • 赵红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21-1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方法 2023年11月,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浙江省某高校随机抽取的1488名被试开展调查,并对数据进行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基本良好,总均分为 4.73±0.77。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家庭居住地情况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专业、性别在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家庭居住地情况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在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不同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家庭居住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口学因素包括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家庭居住地情况会导致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差异,因此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 精神分裂症
  • 房艳艳,朱晓雨,姬超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24-1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阴性症状,特别是针对认知能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95例,均为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住院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2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8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在给予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加森田疗法治疗。7周治疗方案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7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BPRS、SAPS、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的NOSIE相关评分,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OSIE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心理治疗,共情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可明显改善并提高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及回归社会的过程。
  • 孙家平,马蓉,刘宇,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27-1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分配法,将患者群体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状态、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在精神病性、抑郁、迟缓及激怒方面,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个人整洁、社会兴趣及社会能力方面,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更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缺乏活力、敌对猜想及激活性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突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康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康复情况更为出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既能改善其康复状态及精神状态,又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 梁丹丹,李丹,胡敏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30-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集了60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氯氮平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生活能力测验量表(UPSA)、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PANSS量表得分干预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得分和总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在躯体疼痛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维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UPSA得分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UPSA得分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UPSA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量表得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氯氮平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 林俊,冯凌,刘燕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33-1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对复发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23年4月~2024年6月选择10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症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BPRS各项目得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对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个人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的不协调,减少行为退缩或过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许艳,胡淑倩,梁萍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36-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风险防范护理对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择取本院100例行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防范护理),每组50例,对比各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CCB)、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恐惧程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MCCB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MCCB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PBS评分、HAMA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行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施护时,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升认知功能。
  • 张洁,张琪,李丽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39-1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宁市泗水县精神病防治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数量为20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情况、认知功能、自我效能感、自我怜悯感、病耻感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治疗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在认知功能评估中,观察组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在各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同情和病耻感方面,观察组的自我同情得分高于对照组,而病耻感得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上,观察组的各项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自我效能感、自我怜悯感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 抑郁症
  • 于子越,张永东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42-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4年5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6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用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80例)和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80例)。对比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多导睡眠图(PSG)、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入组前HAMD-17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t=-0.111),实验组治疗2、4、6、8周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时间点患者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3324.62),且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F=63.96);以PHQ-15评分为统计指标,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躯体症状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组前PSQI及PSG客观睡眠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PSQI及两组的SL和AF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SE和TST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实验组TS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评分提升更显著(P<0.01)。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为统计指标,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较单用度洛西汀可显著改善伴躯体症状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
  • 纪玉,左芳芳,吕飞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2年4月~2024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到抑郁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能力,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 李赛民,沈道银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48-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丙戊酸镁、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期间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丙戊酸镁、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i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情绪智力量表(E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自杀态度问卷(QSA)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 i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丙戊酸镁、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提高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睡眠质量,也能调节其自杀态度。
  • 孙丽萍,乔玲娟,纪爱建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51-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互动性教育体系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78例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互动性教育体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组间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1)。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07)。结论 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互动性教育体系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温萌,刘昊昊,王佳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54-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奥尔夫音乐辅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法,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奥尔夫音乐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刻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ERPs指标。文中正态计量资料均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2周和4周,观察组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的各项MoCA评分、正性情感维度及总分、P300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感维度、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尔夫音乐辅助治疗可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和主观幸福感,缩短P300潜伏期,提高P300波幅。
  • 姚慧,曹小敏,王琪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57-1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性心理干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抑郁、社会功能、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观察组采取认知性心理干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希望水平[希望水平量表(HHI)],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在HAMD、SDS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HAMD(10.15±1.75)、SDSS(8.12±1.02)上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在HHI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量表中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12.45±1.31)、采用积极行动(12.12±1.25)、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12.06±1.31)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x2=5.080,P<0.05)。结论 采取认知性心理干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改善设计功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 张文娟,马倩,曹菁,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60-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合理情绪疗法联合米氮平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奇偶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行米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给药的同时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干预,比较两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应对方式、社会功能及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青少年抑郁自测量表(PHQ-9)评分、应对方式、社会功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再次对患者的社会功能、PHQ-9评分、应对分值评估,前两项和消极应对分相比对照组低,积极应对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期间,予以药物可稳定病情,但搭配合理情绪疗法可促进抑郁症康复,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使患者积极应对生活。
  • 心身医学
  • 徐霞,李晓伟,龚怡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63-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与分析喹硫平与锂盐联合治疗躁郁症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躁郁症急性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喹硫平联合锂盐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锂盐治疗,两组均治疗持续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的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8周时观察组的YMRS评分及MAD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锂盐联合治疗在缓解躁郁症急性期症状方面显示出更显著的疗效,患者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颜廷海,王敬,刘清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66-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顽固性高血压实施螺内酯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郯城县精神病医院及郯城县庙山中心卫生院纳入的94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以整群抽样法进行分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基础降压药物治疗,参照组应用螺内酯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血压水平、负面情绪、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参照组,负面情绪及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相关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顽固性高血压实施螺内酯联合心理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缓解其负面情绪及精神心理障碍,可增强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 张瑾,丘鸿凯,刘志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69-1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正念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市博爱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情感障碍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64)。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正念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能力及治疗有效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个月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个月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个月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均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正念心理干预,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 护理心理
  • 张雅男,高倩,张琳英,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72-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暗示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风湿科收治的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暗示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及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PSQI及SLED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心理暗示联合正念减压可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睡眠障碍,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 庄秀霞,李文君,宫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75-1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叙事护理用于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护理中,评估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阜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并纳入本中心慢病管理小组的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加叙事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心理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睡眠质量指标、应对方式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心理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心理评分更低(P<0.05);两组干预前的SF-36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卫生、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更多、觉醒次数更少、睡眠效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调节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也能提高睡眠质量,纠正其应对方式。
  • 刘露,孙雯华,朱云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78-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老年认知衰弱患者应用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自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保持原本日常行为,实验组加用弹力带运动结合认知训练。比较两组的认知情况、衰弱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认知情况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衰弱情况比较(P>0.05);干预后,实验组衰弱情况中体质量减轻、自我报告疲乏、步速缓慢、低握力、活动量低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中躯体、心理、物质及社会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能够改善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情况及衰弱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程度加强。
  • 关兰竹,王桂平,李齐伟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81-1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向反馈式心理护理对老年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82例2023年6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1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向反馈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血糖与血压水平、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心态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血糖与血压水平指标,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P<0.05;焦虑、孤独、抑郁及愤怒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56%高于82.93%的参照组,P<0.05。结论 对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老年者,正向反馈式心理护理,能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改善负面情绪和调整心态,提高满意度,有助于血压血糖的控制。
  • 从芳,黄颖,王争艳,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84-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Snyder希望理论下心理护理对食管癌化疗输液港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化疗输液港患者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方案的基础给予Snyder希望理论下心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FOP-Q-SF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及FOP-Q-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Snyder希望理论下心理护理,可以降低食管癌化疗输液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面对疾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面对疾病的恐惧程度,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赵文洁,赵曼,高丽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87-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动机性访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9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TTM的动机性访谈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痛苦温度计(DT)、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以及遵医行为优良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DT、FoP-Q-SF、PTGI评分对比,结果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相比,研究组DT、FoP-Q-SF评分更低(P<0.05),PTGI评分更高(P<0.05)。遵医行为的优良率对比,与对照组78.72%相比,研究组95.74%更高(P<0.05)。结论 基于TTM的动机性访谈能够有效缓解PCI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与疾病恐惧感,促进创伤后成长,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巩培培,邢学凤,阎慧姝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90-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永久性直肠造口患者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永久性直肠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两组自我效能感、社会心理适应度、医学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感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升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正性情绪、社会生活适应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升高(P<0.05),回避、屈服评分下降(P<0.05),干预组面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回避、屈服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接纳感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永久性直肠造口患者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自我效能,降低负性情绪,促进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和自我接纳水平。
  • 郑尧娟,张咏庆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93-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认知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心理状态、肢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正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升社会功能。
  • 蓝小燕,黎凤仪,滕丽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96-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叙事疗法在青春期痤疮患者自我认同构建中的应用。方法 2023年9月~2024年5月,选取在某一中医门诊就诊的60名青春期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不做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叙事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罗森博格自尊量表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尊量表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和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疗法在中重度青春期痤疮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华,石奥利,李程娟,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艺术表达疗法(EAT)对艾滋病(AIDS)首诊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23年8月~2024年6月60例AIDS首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加入艺术表达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情绪状态、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IDS首诊患者开展艺术表达疗法,可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改善其应对方式。
  • 段奕,张雪琴,倪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丹佛早期干预模式(ESDM)对孤独症(ASD)患儿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3年4月~2024年1月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儿分为丹佛组与日常组,各37例。日常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丹佛组在日常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丹佛早期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4个月,记录患儿认知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4个月后,丹佛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日常组的81.08%(P<0.05)。两组护理4个月后的精细动作、大运动等Ges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丹佛组护理4个月后的精细动作、大运动等Gessell评分显著高于日常组(P<0.05)。两组护理4个月后的患儿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丹佛组护理4个月后的CARS评分显著低于日常组(P<0.05)。结论 丹佛早期干预模式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能改善患儿总体预后,也能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与认知能力。
  • 王荣耀,李艳明,颜玲,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鼓励性护理联合减轻应激训练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鼓励性护理联合减轻应激训练。对比两组情绪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的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命活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鼓励性护理联合减轻应激训练能改善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患者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获得良好护理满意度。
  • 孙汶汶,付红燕,王芝玲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08-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4月~2024年3月,选取此期间于商河县中医医院就诊的CHF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针对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Herth希望量表(HHI)、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进行评价。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评分比较,研究组CD-RISC、HHI评分更高(P<0.05),MLHFQ评分更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评价显示,与对照组79.59%相比,研究组95.92%更高(P<0.05)。结论 以叙事疗法为指导的心理护理能够恢复CHF患者的心理弹性,且促进了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了生活质量。
  • 王元元,邵婷婷,吴肖肖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11-2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指导下的心理护理结合坐-立-行目标性锻炼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兰陵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41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指导下的心理护理结合坐-立-行目标性锻炼,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指导下的心理护理结合坐-立-行目标性锻炼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调查研究
  • 张丽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14-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AOPP康复期患者,使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评价负性情绪。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35岁、<35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24 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专科及以上)、中毒原因(自杀、误用)、中毒方式(口服、喷洒)、中毒严重程度(重度、轻中度)、是否有不良事件(有、无)婚姻状况(离异/丧偶/未婚、已婚)、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4000元)、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20分、SSRS≥20分]、工作情况(全职或兼职、无业或其他)等。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4例AOPP康复期患者MSSNS中的孤独维度评分 15.23±3.07 分、愤怒维度评分 18.55±3.59 分、焦虑维度评分 30.69±4.10 分、抑郁维度评分 22.11±3.46 分、总分 87.20±5.38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中毒方式(口服、喷洒)、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文化程度、中毒原因、中毒严重程度、是否有不良事件、婚姻状况、社会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中毒原因为自杀、中毒严重程度为重度、有不良事件、婚姻状况离异/丧偶/未婚、SSRS<20分是影响AOPP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OPP康复期患者伴有明显的负性情绪,主要由年龄≥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中毒原因为自杀、中毒严重程度为重度、有不良事件、婚姻状况离异/丧偶/未婚、SSRS<20分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致。
  • 梁小平,李曼曼,杜鑫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颅底骨折患者心理资本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挑选本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内住院治疗的92名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及心理灵活性量表对入组颅底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颅底骨折患者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颅底骨折患者心理资本得分为 102.56±24.22 分,心理灵活性 27.35±5.86 分。②心理灵活性与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相关(r=-0.402,P<0.01)。③颅底骨折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受到自身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心理灵活性水平的综合影响(P<0.05)。结论 颅底骨折患者心理资本处于一般水平。临床工作人员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及时关注颅底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结合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对减少因自身疾病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积极作用。
  • 任轺,肖敏恒,侯永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20-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病耻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盘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以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其病耻感;另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探究影响此类患者病耻感的高危因素与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其SIS满分为 60.73±4.59 分,位于中高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在职情况、病程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病耻感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慢性病合并症、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水平、家属态度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病耻感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高中及以下文化、居住在农村、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元、有慢性病合并症、有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家属态度为恐惧与排斥是初治肺结核患者病耻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众多,如无配偶、高中及以下文化、居住在农村、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元、有慢性病合并症、有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家属态度为恐惧与排斥。
  • 于艳,张美红,王艳艳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23-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体检者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体检的161名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用临沂市中医医院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体检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探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结果 ①161名老年体检者中,SAS评分为 47.49±3.79 分,SDS评分为 50.20±4.58 分;发生焦虑抑郁的共27例(16.77%),其中焦虑14例(8.70%),抑郁13例(8.07%),共患焦虑抑郁0例;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基础疾病、居住方式、退休、睡眠质量、身体健康状况与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无配偶、高中及以下文化、有基础疾病、独居、退休、睡眠质量差、身体健康状况差是老年体检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无配偶、高中及以下文化、有基础疾病、独居、退休、睡眠质量差、身体健康状况差是影响老年体检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
  • 综 述
  • 李长虹,江雪华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26-2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少年拒学是指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上不了学待在家里,他们内心想要上学却无法做到,即使勉强到学校去,也会出现头痛、呕吐等身体症状,无法在学校待下去的现象。新冠疫情后,拒学个案量明显增加,成为家庭、学校、心理机构和医院门诊的难题。本文依据日本荣格派心理分析师河合隼雄的观点,从文化集体无意识层面、“永远的少年”心理原型来理解青少年拒学现象,运用荣格学派梦的工作方法分析拒学青少年心理,并从心理咨询和教育的角度,提出帮助拒学青少年成长的策略。
  • 周传莲,陈晓艳,闫从玲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29-2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律失常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本研究通过了解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患者运动恐惧的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案研究进展,旨在引起医护人员对患者运动恐惧评估的重视,及早发现运动恐惧的症状,以期为医护人员从多方面制定运动恐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 廖姿艺,彭婷,张佩,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32-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述情障碍的研究概况、测评工具、冠心病患者述情障碍现状、影响因素、治疗及护理措施等方面综述冠心病患者述情障碍研究进展。
  • 付雅鑫,严玄月,张玮,等
    心理月刊. 2024, 19(23):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恶性肿瘤是全球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儿童癌症患者入院后因医院的陌生环境、多种侵入性操作、化疗药物使用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在治疗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需求易被忽略,不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负性情绪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刺激下所表现的焦虑、抑郁、自卑等消极心理状态的总称。过多的负性情绪不断积压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对儿童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儿童癌症患者负性情绪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