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录
2025年, 第2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5-08-15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Select
脑卒中患者疾病照顾者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王媛欣,占婷婷,占晨晨,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整合脑卒中照顾者需求的质性研究,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强的干预性服务提供借鉴意义,并为政策制定及医疗服务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CBM、万方、维普、CNKI等中英文医学数据库,收集从建库~2024年4月关于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需求的质性研究。按照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由2名研究员分别对获取的文献开展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来整合结果。结果 共纳入24项研究,从中提炼出51个完整清晰的结果,在经过归纳与组合之后,形成了9个全新的类别,最终得出2个整合结果:与脑卒中患者管理相关的照顾者需求、与照顾者自身相关需求。结论 有必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实际需求,开展适用于临床的干预性研究,以满足照顾者需求并改善照顾者身心健康,推动相关政策发展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Select
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
陈禧,李怡,李建东
心理月刊. 2025, 20(15): 8-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使用Meta分析探讨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影响的关系。方法 依据PRISMA原则,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16篇文献,24项研究,共1609名实验参与者,年龄在55~92岁。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探讨体育运动对老年人不同心理健康干预和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结果 ①体育运动对老年人抑郁症状(SMD=-0.719,95%CI:-1.182~-0.255,P<0.001)、焦虑症(SMD=-0.973,95%CI:-1.521~-0.425,P<0.001)、自我健康评估(SMD=1.837,95%CI:0.464~3.210,P<0.001)、心理健康状况(SMD=-0.700,95%CI:-0.766~-0.678,P<0.001)均具有积极干预效果;②健身健美项目(SMD=-2.079,95%CI:-2.532~-1.627,P<0.001)、娱乐休闲(SMD=-0.279,95%CI:-0.467~-0.090,P<0.001)、保健康复项目(SMD=-0.401,95%CI:-0.458~-0.345,P<0.001)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均具有积极干预效果。结论 科学开展体育运动有效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每周开展3~5次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45~60 min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效果最为显著。
Select
青少年对具有混合情绪冲突效应图片的记忆特点
孙利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3-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青少年对混合情绪图片的冲突效应和记忆特点。方法 实验一利用刺激—反应范式研究青少年对复合情绪图片的加工特点,被试为芜湖某初中和某高中随机选取初中生和高中生共72人,采用2(任务类型:对象判断和背景判断)×3(复合图片情绪效价冲突、复合图片情绪效价一致、中性图片)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RT)和正确率(ACC);实验二利用SSN范式研究青少年对混合情绪图片记忆特点,被试为芜湖某高中随机选取高中生50人,采用3(情绪类型:冲突组、一致组、对照组)×2(记忆任务:对象记忆、背景记忆)×2(记忆类型:具体记忆、一般记忆)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不同记忆类型的再认记忆正确率。实验程序采用E-prime程序编写,利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当对象和背景的情绪效价冲突时,存在明显的情绪冲突效应(P<0.001),对象和背景情绪冲突图片判断正确率最低,反应时最高;记忆任务和情绪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74)=5.161,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象记忆和背景记忆在情绪一致条件下存在显著的简单效应[F(1,74)=3.897,P<0.05]。记忆类型和情绪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74)=10.125,P<0.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具体记忆和一般记忆在情绪冲突和情绪一致条件下均存在显著简单效应[F(1,74)=34.412,P<0.001;F(1,74)=9.097,P<0.01]。结论 ①冲突性情绪刺激诱发情绪冲突反应,刺激相互干扰强度调节冲突效应强度。②情绪效价冲突性降低个体对对象和背景的记忆效果和二者之间的差异性。③青少年可能运用有意编码策略降低情绪效价冲突性对情绪记忆的影响,未来可进行深入研究。
Select
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体验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母亲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薛野,朱丽莎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9-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体验及情绪波动的影响,并考察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母亲抑郁与儿童情绪体验及情绪波动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母亲抑郁量表、教养方式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量表、日常情绪体验量表对534名三年级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测查。结果 ①母亲抑郁、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及消极情绪波动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母亲抑郁依次通过教养方式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的消极情绪体验(其中母亲抑郁→母亲权威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消极情绪体验路径中介效应占比16.16%,母亲抑郁→母亲专制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消极情绪体验路径中介效应占比10.48%)及消极情绪波动(其中母亲抑郁→母亲权威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消极情绪波动路径中介效应占比16.67%,母亲抑郁→母亲专制教养方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消极情绪波动路径中介效应占比10.90%)起链式中介作用。③教养方式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母亲抑郁和儿童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波动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 研究有助于揭示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体验及情绪波动的作用机制,这些结果对于儿童情绪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Select
肺癌患者疼痛灾难化研究的范围综述
边冠军,张春梅,朱美玉,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5-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肺癌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相关研究,以期为肺癌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方法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APA PsycArticles、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肺癌疼痛灾难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筛选检索时限为从建库~2024年12月8日。提取文献中的具体信息,主要包括发表时间、国家、样本量、年龄、研究类型、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肺癌患者疼痛灾难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癌慢性疼痛患者(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肺癌手术治疗后的急性疼痛患者研究较少。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治疗因素等。干预方法介绍了移动医疗技术等。结论 肺癌患者的疼痛灾难化水平较高,多数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纵向研究及干预性研究较少,今后可在国内加强相关领域研究,为构建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并融合多重因素的个性化综合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Select
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作用
陈静文,彭婧,郭金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5): 30-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133例确诊为肺癌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水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总分为 34.95±4.97 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分别是 25.90±6.24 分和 42.50±7.76 分。其中希望水平、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占比为33.14%。结论 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为中等偏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社会支持为中等偏上支持状态,而且社会支持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患者的希望水平。医护人员可依据此路径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提升。
Select
同伴支持小组模式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王诗虹,阳泽
心理月刊. 2025, 20(15): 35-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同伴支持小组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1980~2024年收录的247篇文献为样本,从发表时间、研究对象、方法、领域、主题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计量学工具探讨研究特征与动态。结果 国内外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起步较晚且发文数量较少(8.91%);研究指向多为人群支持(89.07%),对象集中于医学领域的患者及护理人员(57.49%);研究方法以质性为主(54.65%),混合方法应用不足(9.72%);研究主题聚焦同伴支持小组的作用(42.51%),而对有效性评估、长效机制及多学科整合关注较少。结论 同伴支持小组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助模式,在支持弱势群体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但也存在研究对象局限、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研究应拓展至更多特殊需要群体,强化混合研究方法与多学科视角,深化有效性评估并重视文化适应性,以推动同伴支持小组的本土化创新与实践优化。
Select
Omega-3脂肪酸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的Meta分析
吕霞,徐慧芬,章娟娟
心理月刊. 2025, 20(15): 40-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Omega-3在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 系统地检索了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建库~2024年2月有关评估Omega-3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为主要效应指标。结果 共纳入了490名青少年的7项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对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SMD=-2.67,95%CI:-4.58~-0.76,Z=2.74,P=0.006);Omega-3作为抗抑郁治疗的辅助治疗比单一疗法更有效(SMD=-5.32,95%CI:-8.30~-2.33,P<0.001)。结论 Omega-3脂肪酸对减轻青少年抑郁症状有显著效果,且作为辅助治疗比单一疗法更有效。
Select
慢性HFrEF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
李玲,李长青
心理月刊. 2025, 20(15): 44-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300例慢性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问卷调查。以患者SPBS得分为基础,对不同一般资料特征的慢性HFrEF患者的SPBS得分行单因素比较,对患者SPBS得分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对慢性HFrEF患者SPBS得分与HADS得分、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HFrEF患者的HADS得分为 10.53±2.61 分、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得分为 55.81±12.67 分、SPBS得分为 29.96±7.64 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慢性HFrEF患者的SPB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是影响慢性HFrEF患者SPB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慢性HFrEF患者的SPBS得分与HADS得分呈正相关性(P<0.05),与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HFrEF患者存在接近中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年龄、女性、医疗付费方式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慢性HFrEF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慢性HFrEF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越严重则焦虑抑郁情绪越强、生活质量越差。
Select
手术室低年资器械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晓惠,古励,李艳鹤,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手术室低年资器械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低年资器械护士工作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4年8月~2025年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道德敏感性量表和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对北京市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0名低年资器械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低年资器械护士道德困境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25名低年资护士完成调查,低年资护士器械道德困境得分为 95.90±36.64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聘用形式、组织支持感、道德敏感性是低年资器械护士道德困境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低年资器械护士道德困境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该群体的良性引导,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降低道德困境水平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提高,以维持手术室团体发展的稳定性。
Select
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平衡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杨佳佳,何小婷,田伊瑶,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平衡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编制条目池,经过专家讨论及挑剔型阅读形成问卷初稿;对110名医务人员初测并进行项目分析,删除极端分组 t 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及问题总相关系数<0.3的条目,确定正式施测问卷。最后收集917例有效问卷,随机对数据库进行分组,459例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458例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检验。结果 量表总分和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871~0.95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标x2/df=3.856,RMSEA=0.079,RMR=0.048,NFI=0.908,CFI=0.930,IFI=0.930,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编制的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平衡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平衡感的工具。
Select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研究
董芳,苗光丽,赵霞
心理月刊. 2025, 20(15): 53-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价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心理弹性及家庭关怀度;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开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获得影响心理社会适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T2DM患者PAIS-SR评分为 55.89±5.26 分、CD-RISC评分为 62.58±5.74 分、APGAR评分为 7.02±1.15 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与心理社会适应呈负相关(r=-0.463、-0.41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与心理社会适应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病程≥10年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呈负相关,且受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影响,还需高度重视,做好相应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Select
肺癌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欣,胡海晴,周磊
心理月刊. 2025, 20(15):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弹性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具体状况,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影响习得性无助感的因素展开探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习得性无助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针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可选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多因素分析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习得性无助感得分为 55.69±6.93 分,心理弹性力得分为 51.22±6.32 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 33.55±4.25 分。相关关系显示,三者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在年龄(t=2.685,P=0.040)、婚姻状况(t=2.657,P=0.042)、家庭月收入(t=2.558,P=0.049)及文化程度(t=3.125,P=0.009)方面差异显著。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且单身的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高水平的习得性无助感(P<0.05)。结论 肺癌患者群体中,习得性无助感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医务人员需紧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及时精准地识别高危人群,并制定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干预护理策略。
Sel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志与大五人格、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杨琴,赵士红,王冰冰,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志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5月慢阻肺患者355例,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版失志综合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55份,在355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251人(70.70%),女性104人(29.30%)。失志得分 11.25±8.16 分,大五人格各维度得分为神经质 19.79±8.65 分、严谨性 25.18±8.33 分、宜人性 32.77±9.43 分、开放性 30.38±9.12 分、外向性 30.56±9.48 分,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为面对 22.08±6.12 分、回避 12.31±5.03 分、屈服 9.55±4.64 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阻肺患者失志与大五人格,应对方式得分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失志处于中度水平,失志程度与患者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慢阻肺患者后期心理干预提供新视角,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状态。
Select
青少年抑郁症的性格特点及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
张融融,杨星星,杨金霞,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的性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方法 纳入2024年1月~202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组,另在同一时期招募9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未抑郁组。对两组的人口学信息、环境信息、性格特点等内容进行收集,并应用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中掩饰性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抑郁组EPQ中精神质、神经质维度的评分均较未抑郁组高(P<0.05),而内外向维度评分较未抑郁组低(P<0.05)。两组间的吸烟占比、饮酒占比、自我健康状况评分、家庭类型、学习压力评分、遭遇校园欺凌占比、父母教育风格、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精神质、神经质、吸烟、饮酒、自我健康状况评分≤2分、学习压力评分≥2分、遭受校园欺凌、ASLEC评分≥60分为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外向、家庭类型为直系家庭、父母教育风格为温暖鼓励型是影响青少年抑郁症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性格特点表现为精神质与神经质倾向较高,外向倾向较低,同时不良生活习惯、自我健康状况、学习压力、校园欺凌经历及家庭环境是影响抑郁的危险因素,识别关键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Select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与自我怜悯、应对方式的关系
寇海燕,刘延辉,赵玉香
心理月刊. 2025, 20(15):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P)患者病耻感情况及其自我怜悯、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康复期SP患者,以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评估其病耻感,以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评估其自我怜悯水平,以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其应对方式;另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探究影响康复期SP患者病耻感的危险因素;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康复期SP患者病耻感与自我怜悯、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126例康复期SP患者,SSCI评分为 62.35±4.89 分,SCS-C评分为 89.77±7.56 分,SCSQ内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为 17.42±2.58 分、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为 13.40±2.01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病程、家庭月收入与康复期SP患者的病耻感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2.035,标准化回归系数=0.426)、高中及以下文化(B=1.349,标准化回归系数=0.329)、无配偶(B=1.601,标准化回归系数=0.382)、病程>3年(B=1.521,标准化回归系数=0.346)、家庭月收入<6000元(B=1.872,标准化回归系数=0.415)是影响康复期SP患者病耻感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SCI评分与SCS-C评分及SCSQ内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呈负相关,与SCSQ内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康复期SP患者的病耻感处在中等水平,患者的病耻感与自我怜悯及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Select
越控制越自伤: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
吕修芝
心理月刊. 2025, 20(15): 68-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情绪管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 研究采取方便取样法,以633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PHQ)施测,采用SPSS 26.0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SPSS宏程序PROCESS 3.5进行调节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父母心理控制显著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②抑郁情绪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生命意义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 研究结果从青少年不良情绪的管理和自我意义建构的视角揭示了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形成机制,对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lect
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王艳萍,任海燕,方跃艳,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72-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探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4月~2021年9月,选取251例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估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脑卒中患者在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251例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 91.10±7.55 分,处于中等水平。脑卒中患者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医疗保险方式、有无急诊经历以及伤残程度,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收入、有无急诊经历、伤残程度(P<0.05)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年龄、家庭月均收入、伤残程度以及有无急诊经历。
Select
探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关系
吴海燕,刘丹,季芳
心理月刊. 2025, 20(15): 75-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有关资料,探究影响此类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危险因素,并用Pearson分析法探究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 126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GWBS评分为 64.95±4.63 分、PSSS评分为 40.83±3.17 分、GSES评分为 23.94±2.78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文化水平、自理能力与慢性肾衰竭MH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肾衰竭MHD患者GWBS评分与PSSS评分、GSES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5000元、高中及以下文化、无自理能力、PSSS评分低、GSES评分低是影响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呈紧密正相关,对此临床需予以重点重视。
Select
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
薛佳怡,朱丽娟,蒋祾媛,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78-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群体间的作用机制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宿迁市部分小学3~5年级99名儿童(留守儿童33人,非留守儿童66人),运用网络成瘾测验(IA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收集数据,通过 t 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类群体的差异及交互效应。结果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总量表得分上,留守儿童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身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负向影响(P<0.05)。结论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且心理健康状况对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在两类群体中存在差异。后续可结合纵向研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支持与网络使用引导。
Select
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分析
王成伟,王清峰,蔡田晓
心理月刊. 2025, 20(15): 81-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抑郁(PPD)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4年9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3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PPD情况,以是否发生PPD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并收集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次、早产、新生儿健康状况、婚姻满意度等一般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PPD的危险因素。结果 132例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PPD的共37例,发生率为28.03%(37/132);单因素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家庭月收入、意外妊娠、妊娠并发症与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PPD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产前教育、早产、新生儿健康状况、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与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PPD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未接受产前教育、早产、新生儿不健康、婚姻满意度评分≤30分、社会支持评分<20分均是影响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PP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剖宫产产妇PPD的发生与是否接受产前教育、早产、新生儿健康状况、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有关,临床需据此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降低PPD发生风险,加快产妇产后恢复。
Select
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与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关系
姚益阳
心理月刊. 2025, 20(15): 84-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与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4年9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以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其心理弹性,以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评估其家庭关怀度,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社会支持水平;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危险因素;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究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与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糖尿病足患者,CD-RISC评分为 57.63±4.26 分、APGAR评分为 5.21±1.39 分、PSSS评分为 55.85±3.67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婚姻状况与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低血糖、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与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B=-1.842,β=-0.598)、家庭月收入<5000元(B=-1.435,β=-0.523)、有低血糖(B=-1.953,β=-0.621)、家庭关怀度低(B=-1.296,β=-0.483)、社会支持低(B=-1.083,β=-0.445)是影响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足患者CD-RISC评分与APGAR评分、PS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之间呈紧密的正相关,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Select
面神经炎患者身心体验与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
伍代弟,戴莉,王会碧,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87-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面神经炎患者身心体验与应对策略,为医护人员进一步认识、管理面神经炎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7月~2024年9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分析、归纳,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疾病认知与防范(疾病的诱因与特征、缺乏对疾病的重视)、身心体验欠佳(心理负担重-负性情绪、自我形象紊乱、社会隔离和回避、进食不便)、应对方式(寻求专业支持、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结论 医护人员需引导患者认识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关注面神经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症状及心理感受,并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对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以提高其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心育教学
Select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现状——以四川省某市中小学校为例
常馨元
心理月刊. 2025, 20(15): 90-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现状。方法 本研究以四川省某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研究方法,分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水平。结果 心理健康教师之间的胜任力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工作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更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相比县城和农村,城市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水平更高。结论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途径:明确专业角色定位、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多开展特色教研活动、多参与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研究。
Select
感恩团辅对高校留守经历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干预效果研究
江薏
心理月刊. 2025, 20(15): 94-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实证干预研究以感恩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留守经历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干预效果,旨在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方法 在江苏某高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16名,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和控制组。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每周1次的感恩团辅,控制组不做任何干预。对成员进行基本情况问卷、大学生感恩量表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的前后测,并完成差异性检验。最后,通过对所得的量化数据和质性材料进行分析,探讨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控制组在感恩和亲社会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经过8周的感恩团辅后,干预组的感恩和亲社会水平的前后测差异值显著大于控制组(t=3.445,P<0.01;t=2.984,P<0.05),且干预组的前后测感恩和亲社会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t=-2.681,P<0.05;t=-3.578,P<0.05),组员的感恩和亲社会行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质性结果也显示,团辅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感恩团辅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高校留守经历学生的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倾向。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团辅,提升高校留守经历学生的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水平,增强人际联结,促进其心理健康建设。
Select
精神病理症状对精神科青少年患者拒学行为的影响
陆融,李轶琛
心理月刊. 2025, 20(15): 98-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精神科青少年拒学和非拒学的患者之间的症状差异,探索精神病理症状对拒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拒学与非拒学患者各106例。通过问卷及量表获取人口统计学信息与症状信息,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两组的症状严重程度,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拒学的风险因素。结果 拒学组青少年患者的拒学程度、抑郁、焦虑、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敏感多疑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拒学组(P<0.05),而认知功能的得分显著低于非拒学组(P<0.001);缺乏活力和敌对猜疑是发生拒学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证实有拒学行为的精神科青少年患者精神病理症状更重,同时也发现缺乏活力和敌对猜疑这两个精神病性症状是拒学的独立风险因素。
Select
感染科护理带教风险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佳,李杨,张奕奕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02-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调研感染科护士开展临床护理指导中存在的风险感知问题,细致分析这些风险感知背后的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贵阳市3家三甲医院感染科2024年11月~2024年12月间从事护理带教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风险感知量表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D型人格量表对护理带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感染科的护理教学风险感知的得分为 94.80±7.47 分。经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每月的收入、带教年限、自我效能、D型人格都是影响感染科护理带教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均P<0.05)。结论 感染科护理带教风险感知处于较高水平,感染科护理带教月收入、带教年限、自我效能、D型人格是感染科护理带教风险感知处于较高水平的原因。管理者要根据感染科带教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降低风险感知水平。
Select
应对方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的作用
阳宇晴,龙锦湘,王佳瑶,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05-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应对方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的中介作用,提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以期提升湖南省独立学院就业率。方法 于2024年4月10日~2024年9月15日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湖南省15所独立学院的68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7.0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及分析,使用Process 4.0进行Bootstrap检验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①在对职业决策的研究上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不显著,学生干部任职、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和成长环境差异显著;②职业决策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95,0.304,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60,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180,P<0.01);③一般自我效能感能直接影响职业决策,效应值为0.152,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4.38%;通过积极应对方式这一中介变量后,效应值为0.05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2%。结论 积极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的关系研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
Select
临床护理带教职业使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丹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09-1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业使命感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2月选取贵阳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18名护理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职业使命感量表、护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以及职业适应能力评估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带教年限、核心胜任力以及生涯适应能力均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带教的职业使命感有待进一步加强。带教老师的性别、带教年限、核心胜任力以及生涯适应能力均会对其职业使命感产生影响。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当根据这些关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升临床带教人员的职业使命感。
Select
高职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考试焦虑间的中介效应
陈玉霞,惠亚娟,刘太芳,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12-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成就归因与考试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3年12月12日~2024年1月12日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756名护理专业学生使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单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高职护生的考试焦虑得分为 17.11±7.89。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能力水平、运气和任务难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学业自我效能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学业自我效能在学业成就归因——任务难度与考试焦虑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25,置信区间[0.070~0.191];同时,学业自我效能在学业成就归因——运气与考试焦虑间也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90,置信区间[0.038~0.152]。结论 目前高职护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考试焦虑问题,院校可以从引导高职护生减少学业成就的外部归因(任务难度和运气),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着手,减轻备考压力,降低考试焦虑。
Select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杜军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4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和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对西安市58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情感温暖能显著提升自我分化水平(β=0.898;P<0.001),并促进人际关系的提升(β=0.605;P<0.001);自我分化在情感温暖与人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22%。拒绝能负向预测自我分化水平(β=-0.884;P<0.001),并降低人际关系的质量(β=0.627;P<0.001);自我分化在拒绝与人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17%。过度保护能显著负向预测自我分化水平(β=-0.853;P<0.001),并降低人际关系的质量(β=0.686;P<0.001);自我分化在过度保护与人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8.74%。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也可以通过自我分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部分中介作用。
Select
大学生自我概念、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宫龙江,张凯丽,齐金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自我概念是否在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对问卷调查中所得到的有效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自我概念、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概念在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抑制作用;归因方式除自我批评维度因素外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自我批评会抑制心理健康发展;自我概念在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Select
小学生规则意识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家琳,陈军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适用于小学生群体的规则意识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本研究在原有规则意识理论和量表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量表维度并形成初始问卷。通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检验其信效度,形成正式的小学生规则意识量表。结果 ①小学生规则意识量表最后保留3个维度12个项目,可解释总变异的51.26%;②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x2/df=1.829,RMSEA=0.044,CFI=0.934,TLI=0.915);③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6,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730~0.780。初步编制的小学生规则意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结论 小学生规则意识量表符合心理测量下的指标要求,可作为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测量工具。
Select
大学生情绪智力、归因倾向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王振洲,王佳宇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归因倾向以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发现,性别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倾向无显著影响,但在情绪智力及其多个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年级方面,大四学生在情绪智力总分及部分维度表现优于低年级学生。此外,情绪智力与归因倾向中的能力、努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运气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也与归因中的能力、努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运气显著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归因倾向中的能力、努力有较大关联。
Select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
林苏伟,朱丽雅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28-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并探讨自我同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9月~2024年2月,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ML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以及自我同情量表(SCS),在线上对5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模型检验。结果 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呈显著负相关(r=-0.283、-0.242,P<0.001),自我同情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r=0.265,P<0.001);②负性生活事件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和自我同情,负性生活事件、自我同情共同预测生命意义感;③自我同情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也可以通过自我同情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Select
大学生自我接纳与手机成瘾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吴志雄,蒋慧,任芊潼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32-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自我接纳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社交焦虑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使用自我接纳问卷、社交焦虑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广东省9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自我接纳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社交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r=-0.386、-0.609,P<0.01),手机成瘾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08,P<0.01);②社交焦虑在大学生自我接纳与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7%。结论 自我接纳可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也可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和改善其社交焦虑状态,可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群体中的手机成瘾问题。
精神分裂症
Select
基于DUP差异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胆红素特征及CCRT干预研究
周家建,陈明辉,赵永红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35-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神病未治疗期时长(DUP)、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及血清胆红素(SBIL)的影响。方法 纳入96例首发SCZ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单用奥氮平)和试验组(奥氮平+CCRT),再依据DUP中位数分为长DUP组和短DUP组,于基线期及治疗8周末评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国简版神经认知成套测验(CBCT)及SBIL水平。结果 基线DUP与PANSS总分正相关(P<0.05),与CBCT各项指标及SBIL水平负相关(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PANSS减分(35.23)高于对照组(22.00),CBCT增分(37.58)高于对照组(21.50),TBIL降低(3.46 μmol/L)大于对照组(2.09 μmol/L)。结论 DUP越长,精神病性症状越严重,认知功能越差,SBIL水平越低,CCRT可改善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并影响SBIL水平。
Select
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姜振玲,张廷侠,孙浩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40-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以利培酮治疗)和研究组(以利培酮联合MECT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空腹性激素六项、甲功三项指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利用统计学方法,将所获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水平及临床疗效。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性激素: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泌乳素(PRL)均升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PRL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甲功三项: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治疗后有升高(P<0.05),研究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PANSS: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仅改善了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还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甲状腺及性激素水平,特别是对TSH、泌乳素水平的调节。
Select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韩梦洁,高莹,纪红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44-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女性,入院时间为2022年9月~2024年9月。将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结合CBT干预)。对比两组精神症状、焦虑状态改善情况、社会适应能力、病耻感及自我怜悯程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阳性症状、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社会适应能力、病耻感、自我怜悯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阳性症状、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社会适应能力、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怜悯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结合CBT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病耻感,提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怜悯程度。
Select
音乐疗法在中老年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佳丽,张颖,孙晓梅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47-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中老年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8月在青岛优抚医院长期住院的120名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对两组患者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正态计量资料行 t 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行秩和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老年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在护理中应用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关心和兴趣等,生活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康复护理效果。
Select
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郝宝利,杨晓东,李善友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SZ)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济南市历城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长期住院SZ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奥氮平,观察组(40例)联合帕利哌酮,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缺陷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精神分裂症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缺陷感量表(F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在长期住院SZ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减轻缺陷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抑郁症
Select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的元分析
周孟波,戴建强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筛选2014年1月~2025年1月期间,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两名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按既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随后独立提取关键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完成后,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元分析。结果 对12项RCT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行为疗法组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抑郁症改善更为显著,SMD=-2.27,95%CI(-2.81,-1.73)。在不同疗程亚组分析中,同样基于这12项RCT,发现治疗4周、8周、12周以上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87,95%CI(-2.33,-1.42)。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为临床制定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助力优化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
Select
正念认知疗法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周瑞东,谢静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疗法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3月~2024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正念认知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自杀意念、正念水平及社会功能。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更低,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更高(P<0.05)。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可减轻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提高正念水平,改善其社会功能。
Select
舍曲林联合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重度抑郁患者的干预性研究
王甘,孙波,李震阔,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59-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重度抑郁情绪的干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4年6月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12~18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抽样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舍曲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组(n=36,舍曲林联合团体ACT治疗)。持续4周后,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差异,采用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AFQ-Y)测量青少年心理灵活性水平差异。结果 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AFQ-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重度抑郁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临床在常规舍曲林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心理灵活性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推广价值高。
Select
叙事护理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抑郁、自尊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韩冰,王铮铮,王肖川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61-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及自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4年9月接诊的女性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服药依从性、自尊水平,并调查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CD-RISC、SES、SDS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RISC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ES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DS分比对照组低,组间护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搭配叙事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且护理模式不会打击患者自尊,持续改善抑郁症病情同时,提高依从性。
Select
Roy模式下心理护理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浏,纪燕,葛维娟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64-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Roy模式下心理护理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22年2月~2024年12月收治的98例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开展随机不重复分组抽样,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oy模式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家庭功能及希望水平。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入组当天,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当天,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FA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当天,两组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模式下心理护理应用于抑郁发作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强化家庭功能,患者希望水平升高。
心身医学
Select
移动听书联合音乐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变化的影响
俞有来,吴玉梅,唐俊,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67-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移动听书联合音乐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水平及脑电图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3年9月于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门诊就诊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组编号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怀旧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移动听书联合音乐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ADAS-cog)评分变化,及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脑电图分级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B评分、ADAS-cog评分及脑电分级评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分组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MoCA-B评分、ADAS-co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电分级评估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MoCA-B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ADAS-cog评分较干预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移动听书联合音乐治疗对提升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脑电图分级异常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Select
归因心理调适指导联合有氧运动处方对伴焦虑中学生的影响
付新,胡桂华,于聪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伴焦虑中学生采用归因心理调适指导联合有氧运动处方进行干预后,其心理健康及睡眠状况的变化。方法 将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2024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94例伴焦虑中学生以区组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97)与参照组(n=97)。两组均接受连续6个月的常规心理指导干预,联合组进行归因心理调适指导联合有氧运动处方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状况[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差异,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差异。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或重复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的MSSMHS、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两组干预6个月后低于干预2个月后,且联合组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均较参照组更低(P<0.05);两组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的RCS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两组干预6个月后高于干预2个月后,且联合组干预2个月及6个月后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 采用归因心理调适指导联合有氧运动处方的干预方式有助于促进伴焦虑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韧性的提高,改善其睡眠状况。
护理心理
Select
心理弹性发展模式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效果研究
王燕,许珊,侍雪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发展模式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自护能力及护理效果。方法 择取8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样本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40,常规护理)、研究组(n=40,心理弹性发展模式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心理弹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发展模式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Select
渐进式聚焦访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陈媛媛,莫小敏,陶文娟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纳入时间2023年9月~2024年9月,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渐进式聚焦访谈。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更低、自我超越水平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更高,回避、屈服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境状态更优(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给予渐进式聚焦访谈,在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自我超越水平、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及心境状态中有显著效果。
Select
心理暗示联合游戏疗法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焦虑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郭倩倩,程丹,任兰兰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暗示联合游戏疗法在肾病综合征(NS)合并焦虑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10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NS合并焦虑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暗示联合游戏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疾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儿童希望量表(CHS)、儿童生活质量核心量表4.0(PedsQLTM 4.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心理暗示联合游戏疗法能够缓解NS合并焦虑障碍患儿的焦虑情绪,改善其疾病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
Select
怀旧疗法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韩玉秀,耿芳,吴爱平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怀旧疗法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情绪状态、功能活动、认知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住于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一康复养老院的8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入住时间设为观察组(2023年1月~2024年6月)和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12月),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怀旧疗法干预。比较在不同干预方案下患者的情绪状态、功能活动、认知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情绪状态、功能活动、认知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态、功能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怀旧疗法方案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
Select
积极心理学主导下立体化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的影响
贺敏,成立平,张煜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导下立体化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心理弹性及积极应对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4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主导下立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D型人格量表(DS-14)、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2个月后,试验组CD-RISC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DS-14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TG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CMQ问卷中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主导下立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颅脑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创伤后成长,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积极应对能力,并显著提高其希望水平。
Select
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同伴支持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胡晓玲,胡鑫,薛玉静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89-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同伴支持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CHD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0,接受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同伴支持教育),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分、SDS分、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不可预测性评分较对照组低,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同伴支持教育能够有效改善CHD患者的负面情绪、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Select
回馈健康教育联合动机行为转化渐进性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晶晶,胡凤超,吕敬香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92-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回馈健康教育联合动机行为转化渐进性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8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106例肺癌化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组采用回馈健康教育联合动机行为转化渐进性模式,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健康行为水平、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水平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回馈健康教育联合动机行为转化渐进性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能够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健康行为水平、生活质量。
Select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对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叶有娣,琚炎,甄清亚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对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0月收治的102例髋关节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常规护理与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自我负担及效能感、心理应对能力、术后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身心健康状况。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2周后,研究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术后总依从率、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及整体健康水平,改善其术后依从性,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Select
SOR理念下全程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弹性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雷娟妮,郭琪,王维娜
心理月刊. 2025, 20(15): 198-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探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念下全程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弹性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韩城市人民医院2023年4月~2024年12月收集的90例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5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4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SOR理念下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记录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量与产后恢复时间,观察有无产后并发症,并展开满意度调查。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8周后,两组产妇CD-RISC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量比常规组高,而初次泌乳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离床下地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比常规组少(P<0.05)。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 SOR理念下全程护理能进一步增强剖宫产产妇心理弹性,减少产后并发症,促使产后恢复进程加快,且产妇满意度高。
个案报告
Select
基于家庭沙盘游戏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个案分析
邓湘英,毛文娟,徐红群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01-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一例青少年抑郁症的家庭沙盘治疗,来探索其在家庭问题呈现、自我觉察、转化以及最终治愈方面的作用及疗效。通过治疗,来访的抑郁情绪好转,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由81下降至45,睡眠质量好转,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由12下降至7,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得以修复。
Select
1例基于认知行为主义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报告
张建,原凯歌,尹璐,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06-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一位学生,因原生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童年被忽视)和近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情绪低落、失眠、自伤行为等症状,自杀行为问卷得分较高,评估为心理危机个案。咨询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12次干预,帮助来访者识别和调整负性自动思维、改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用更理性的认知来代替负面认知。
调查研究
Select
成人术前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刘雨婷,张健,孟凡政,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10-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成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APAIS)对在全国34家省/直辖市级中心医院麻醉科择期手术的5187例成人患者进行术前焦虑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人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5187例调查对象中,存在术前焦虑者有592例(11.41%),其中男性26.68%,女性73.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未婚、离异、丧偶)、教育水平、家属陪伴、睡眠质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既往是否有麻醉或手术史是术前焦虑的相关性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95%CI)=1.921(1.577~2.350)]患者较男性患者风险比高。年龄≥50岁[OR(95%CI)=0.679(0.552~0.835)]发生术前焦虑的风险比<50岁患者低。此外术前睡眠质量越好[OR(95%CI)=0.332(0.261~0.422)]较睡眠质量差的患者风险比低。结论 成人术前焦虑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女性和年轻患者的关注以及提高术前睡眠质量来降低术前焦虑。
Select
12~36月龄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现状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郑晓双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13-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宁波市12~36月龄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中的“能力域”量表,用方便抽样法考察了12~36月龄共219名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各维度发展具有一致性,并随年龄增长呈螺旋式提升趋势;家庭结构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影响(P<0.001);父母亲学历、是否独生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 宁波市12~36月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整体发展良好,家庭结构是影响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重要因素。
综 述
Select
萨提亚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综述
王凌雯,杨丽娜,卜秀梅,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17-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萨提亚模式的相关概念、基本理念、干预技术,并对萨提亚模式在国内外各领域的应用现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研究者采用萨提亚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促进该心理治疗模式在国内外应用及发展。
Select
ICU护士道德韧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潘雅晴,李莉华,罗艳艳,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21-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道德韧性是个体应对道德困境的重要心理特质,对于增强ICU护士应对临床伦理挑战的能力、缓解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道德韧性的概念内涵与测量工具,分析了国内外关于ICU护士道德韧性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影响ICU护士道德韧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其在提升护理伦理实践中的作用,并总结了相关干预措施及效果。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ICU护士道德韧性水平的提升,优化其职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
Select
糖尿病患者智谋的研究进展
胡海霞,金美兰,黄鹤,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25-2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其身心健康问题日渐显著,如何有效促进并维护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议题,智谋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学因素,在维护个体身心健康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积极意义。患者智谋水平越高,心理调适能力、应对疾病的能力也越强,是实现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智谋的概述、现状、测评工具、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多个维度展开,以期为糖尿病患者智谋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老年人社会衰弱的研究进展
彭慧,陈正英,秦泰然,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29-2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也逐渐下降,从而缺乏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进一步会发生社会衰弱。因此,通过对社会衰弱的概念、现状、评估工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关注,为今后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Select
铁死亡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王帅,毕洪生,吴洪梅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32-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类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致残率。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慢且易复发,所以探究新的抗抑郁靶点和方法是解决目前抑郁症治疗现状所必需的过程。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大量研究表明铁死亡在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也表明铁死亡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对铁死亡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可能靶点。
Select
虚拟现实技术下大学生幸福感建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路径探索
吴桐,黄艺彤,王宁
心理月刊. 2025, 20(15):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5.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下,以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媒介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体验,展现出提升个体幸福感和社会福祉的显著潜力。目前学界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研究大多采用临床心理学视角,鲜少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解析和满足普罗大众的心理需求与文化需要。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VR技术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方面的潜力及其具体疗愈路径:沉浸式场景通过构建敬畏空间,为情绪净化与心理疗愈提供了全新通道;具身体验突破物理限制,赋予个体自由创造与情感释放的表达途径;虚拟角色互动机制通过叙事性共情,激发用户的道德想象力与社会责任感。本研究拓展了VR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理论视野,为其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的路径与策略。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