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16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1-08-15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Select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苏红, 青秋蓉, 肖建英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及对疫情认知的问卷和一般健康量表(GHQ-20)对549名中老年人进行测查。结果 总体上,疫情期间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也有部分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居住地、自觉身体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感知、老年死亡病例关注度、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清楚与否是中老年人疫情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疫情期要关注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45~59岁、文化程度较低、无配偶、居住在养老机构、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是关注重点。另外还应适时提高其身体自信与自我价值感,并将当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的发展情况及时传递给中老年人,让他们对此有更明确、深入的认识,在当前疫情并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不惊恐,不放松。
Select
社区集体效能感量表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测量等值性研究
常亚文, 王磊
心理月刊. 2021, 16(15): 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社区集体效能感量表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测量等值性。方法 采用社区集体效能感量表调查云南地区3所中学的78名独生子女和658名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社区集体效能感态度,将调查数据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比较。结果 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区集体效能感量表的二因子结构在独生子女组和非独生子女组以及总体人群中拟合良好。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独生子女组和非独生子女组之间的社区效能感量表的形态等效、弱等效、强等效以及严格等效模型都是可以接受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自治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社区集体效能感量表的二因子结构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组之间具有测量等值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组间有比较的意义。本研究对培养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班级的归属感有一定的作用。
论著 心理教育
Select
人际心理干预法对抑郁倾向学生的干预过程与效果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龙岭初级中学为例
郑化文, 李郴, 秦丽丽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本校学生的抑郁情绪,随机挑选出30名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运用人际心理干预法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抑郁分数进行分析,探讨人际心理干预法的干预效果。方法 运用人际心理干预法进行干预、SPSS数据分析。结果 ①人际心理干预法对学生的抑郁倾向有一定的干预效果;②干预前后学生的抑郁倾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学生的抑郁倾向在干预前不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④人际心理干预法对中度抑郁倾向比重度抑郁倾向的干预效果更好。结论 人际心理干预法对有抑郁倾向学生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干预效果。
Select
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谢英玲, 吴素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情绪在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820例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积极情绪在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调节了积极情绪对网络利他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结论 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对网络利他行为有调节作用,通过增加中职生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主动性人格将有助于激起其实施网络利他行为。
Select
基于心理性应激源视角的大一女生月经失调成因分析
韦丹燕, 张海峰, 刘冬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性应激源对大一女生月经失调的影响,为月经病临床诊疗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选取两个高校的438例大一女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参与者心理性应激源的感知程度以及月经失调的各种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受心理性应激源高度影响的学生更容易患上停经、痛经、经前焦虑和易怒等月经失调症状。结论 受心理性应激源高度影响的月经失调患者,其症状主要表现在痛经、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和疲劳4个方面,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除了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外,有必要辅以心理健康疏导。
Select
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慧敏, 鞠晓红, 马兰,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职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高职院校98例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HCAN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均分 2.90±0.69 分,处于中等水平。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父母的关心和同学的关心。结论 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应注重高职护生的人文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并加强对护生的关心和支持,促进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Select
实习护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研究
孙红妮, 赵玉娟, 孟凡曾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实习护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本研究一共选择了2018年2月~2019年7月之间进行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的实习护生分成了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当中的实习护生主要使用传统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当中的实习护生在培训期间依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采取项目式学习(P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护生完成实习学习之后,对其学习效果、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两组当中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以及操作技能成绩明显低于观察组实习护生,两组当中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实习护生出现了8例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总发生概率为26.67%,观察组中的实习护生出现了1例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33%,观察组出现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当中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安全带教期间,对其不同时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在教学期间采取PBL教学方式可以对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提升其理论和实践知识基础,降低护生出现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概率,值得推广。
Select
军校医学生儿童期创伤对抑郁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黄晨玮, 冯琪云, 张博睿,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儿童期创伤、抑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9年5月~2019年6月,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0例军医大学学员为被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施测,采用分层回归方程进行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00%。抑郁与儿童期创伤各维度之间及心理弹性各维度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在心理弹性与儿童期创伤之间,乐观与情感、躯体忽视,坚韧与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力量与各类型的儿童期创伤经历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5)。心理弹性对儿童期创伤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75%。结论 心理弹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加强对军校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与训练。
Select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谢姝蕾, 孟祥辉, 郑明慧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大学生,探讨他们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专业学生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有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差异不明显,社会支持与应对倾向、积极应对均成正相关。结论 女生比男生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高;文科生更趋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理科生受到的客观支持较少;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客观支持差异不明显。
Select
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研究
刘霞, 叶存春, 吴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的调查,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中的部分题目测量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通过手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28名手机用户的资料,最终形成323人的样本,做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手机成瘾高低分组在民族、是否独生子女上、出生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仅在性别这一变量上有显著差异(Φ=-0.207,P=0.006)。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相关系数为0.471(P=0.000)。对于手机依赖总分,回归效果具有显著性F(3,319)=34.242,P=0.000,其中,低成就感具有最佳解释力,标准化系数β=0.268;对于戒断性,回归效果具有显著性F(3,319)=21.864,P=0.000,其中,低成就感具有最佳解释力,标准化系数β=0.311;对于凸显性,回归效果具有显著性F(3,319)=23.044,P=0.000,其中,身心耗竭具有最佳解释力,标准化系数β=0.252;对于社交抚慰,回归效果具有显著性F(3,319)=10.481,P=0.000,其中,低成就感具有最佳解释力,标准化系数β=0.188;对于心境改变,回归效果具有显著性F(3,319)=29.527,P=0.000,其中,身心耗竭具有最佳解释力,标准化系数β=0.375。结论 男性比女性容易对手机成瘾。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正相关。低成就感有效预测手机成瘾的总分、戒断性、社交抚慰维度,身心耗竭有效预测手机成瘾的凸显性和心境改变维度。
Select
医学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效果的实证研究
金佳懿, 朱榆红, 韩剑虹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在医学生群体中运用的实证效果。将人际沟通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探索在实践模式中的实际效用。方法 通过校园海报宣传自愿报名的模式,选取某学院医学生70人,使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进行5次团体辅导。通过人际沟通能力问卷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以自编团体辅导反馈表、团体成员自我评估表对辅导过程进行效果评分。结果 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平均水平为 141.21±17.02,经过团体辅导,实验组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人际交往能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的影响不显著(P>0.05)。被试对团体辅导活动设计、领导者带领方式以及对整个团体的满意度都给予充分肯定。结论 医学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效果显著,可提升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该团体辅导设计方案可行。
Select
护理本科生手机依赖与共情和沟通能力间的相关性研究
周方圆, 林明申, 王竞实
心理月刊. 2021, 16(15): 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手机依赖倾向、共情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并探究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泰州地区高校663名护理本科生手机依赖、共情和沟通能力。结果 护理本科生手机依赖总分为 64.50±10.89 分,共情总分为 47.56±9.09 分,沟通能力总分为 164.02±15.99 分。结论 护理本科生手机依赖、共情和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手机依赖与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均呈显著负相关,沟通能力与共情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教育者可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改善手机依赖,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共情水平和沟通能力。
论著 职业心理
Select
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况的因素与对策
杜雪莲
心理月刊. 2021, 16(15): 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及改善对策。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消毒供应室的38例护理人员为实验对象,汇总可能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探析改善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护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满意情况、职业倦怠情况等不同分级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护龄(>10年)、工作性质(白夜倒班)、工作环境满意情况(否)、职业倦怠情况(是)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包含职业倦怠、工作环境不满意、护龄和工作性质等因素,管理中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Select
结构式团体在新冠肺炎时期临床护士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范凌云, 张风红, 李佳,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结构式团体在新冠肺炎时期护士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0月新冠肺炎时期本院16个科室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的225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结构式团体对护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对本院护士进行结构式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前后的助人者情绪风险评分进行对比,干预后其风险评分明显降低,且护士的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也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将结构式团体辅导应用到新冠肺炎时期护士心理危机干预当中,可以有效缓解护士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
Select
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暴力伤害后的内心体验及心理护理效果
曹萍
心理月刊. 2021, 16(15): 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暴力伤害后的内心体验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20年6月遭受患者暴力伤害的60例护士,对上述护士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士内心体验的转变,并对比护理前后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水平、对比护士护理前后内心体验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为期3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受暴力伤害护士的内心体验得到了有效改善,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护士SCL-90得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后,通过及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转变护士内心体验,并帮助其改善不良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论著 精神分裂症
Select
无抽搐电休克与丙戊酸钠增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陈翔春, 班春霞, 吴彦
心理月刊. 2021, 16(15): 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与丙戊酸钠增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MECT组(原治疗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和丙戊酸钠组(原治疗基础上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各38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合并治疗前,MECT组在PANSS总分、阳性量表上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治疗后,MECT组在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上明显低于丙戊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10.50%,MECT组有效率为44.70%,MECT组增效作用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MECT增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Select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萍, 李雪艳, 刘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100例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两组均干预12周。干预前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两组患者疗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2周末,两组BPR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对照组精神健康、活力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其余维度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Select
精细化护理对慢性期男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影响
王惠芝, 张玉梅, 许芳
心理月刊. 2021, 16(15): 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康复病区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AFE)在入组时和半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SSPI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AFE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SSPI和SAFE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Select
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探析
袁丹, 柴红, 咸康文
心理月刊. 2021, 16(15): 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于本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状况。结果 在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出现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不断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可以将患者和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上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论著 抑郁症
Select
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联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王一帆, 孙微
心理月刊. 2021, 16(15): 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联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PSD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的治疗方式为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方式为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联用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治疗的疗效,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周、6周、8周时的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SD患者的治疗中,相较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联用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明显的不适反应,安全性良好。
Select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庄金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焦虑抑郁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结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 纳入8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与3个月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结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COPD伴焦虑抑郁的效果满意,能改善患者COPD症状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Select
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张加明, 王贤玲, 郑志全
心理月刊. 2021, 16(15): 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院内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0例行对比调查,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为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不同组别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到治疗后7周观察组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0%,大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阿立哌唑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Select
产后访视、心理干预联合应用于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禹瑞, 唐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讨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在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 将本院妇产科2020年3月~2020年8月收诊的188例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接受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继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联合心理干预在产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有良好的效果。
Sel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王丽娟, 卜祥峰, 曹瑞祥
心理月刊. 2021, 16(15): 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月,所有患者均为本院收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共计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单一的文拉法辛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真刺激,而对照组采用伪刺激。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另外,在认知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也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单相抑郁症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还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Select
分析耳穴压豆治疗宫颈癌患者伴抑郁的疗效
时艳芳
心理月刊. 2021, 16(15): 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针对宫颈癌伴抑郁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后的临床整体疗效。方法 选取宫颈癌伴抑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共100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给予统一编号后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方案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宫颈癌伴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4.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的治疗对宫颈癌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Select
枣仁安神胶囊联合阿普唑仑对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效果
路丽娟, 孙佳秀, 任便便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枣仁安神胶囊联合阿普唑仑对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片,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枣仁安神胶囊,7 d为1疗程,治疗4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抑郁状况、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NE和BDNF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33%;实验组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全血高、低切黏度值及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皆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改善优于参照组,睡眠时间更长,入睡时间更短,实验组患者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均下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上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枣仁安神胶囊联合阿普唑仑改善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微循环状态及干预血清中NE和BDNF等神经因子表达水平有关,用药安全性高。
论著 心身医学
Select
不孕不育患者身心状态调查及心理治疗措施研究
曹庆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不孕不育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针对其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方法 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时段抽取64例不孕不育患者参与研究,依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2例。参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性抑郁评分、精神性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回避评分、面对评分、屈服评分以及受孕成功率。结果 检验护理前两组生理性抑郁评分、精神性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性抑郁评分、精神性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护理前两组回避评分、面对评分、屈服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回避评分、面对评分、屈服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受孕率分别为84.38%(27/32)、62.50%(20/32),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明确不孕不育患者的身心状态,使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并针对其实施有效心理措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Select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柴红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GDU)的疗效及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于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疗的120例GDU患者分为两组。药物组(单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联合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各组均60例。对比两组疗效、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和复发率。结果 心理干预联合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90.00%,高于药物组的75.00%(P<0.05)。治疗后,心理干预联合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效果及自我效能提升效果均优于药物组(P<0.05),而其复发率为8.33%,低于药物组的20.00%(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U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GDU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降低复发率。
Select
穴位贴敷、艾条灸联合心理护理促进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分析
曾佳岚, 吕秋萍, 张耿莲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穴位贴敷、艾条灸联合心理护理对促进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以在本院进行腔镜手术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28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28例,给予穴位贴敷、艾条灸联合心理护理,以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排便效果、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观察结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排便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在满意度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腔镜手术患者应用穴位贴敷、艾条灸联合心理护理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排便,提高患者满意度。
Select
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要点构架
王晓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特点,提出护理对策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共计40例进入观察组,纳入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40例进入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AS、SDS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CL-90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CL-9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恐怖等心理状态,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一定改善,但仍然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状态。
Select
耳穴埋籽缓解局部麻醉患者焦虑的临床研究
付海峰
心理月刊. 2021, 16(15): 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耳穴埋籽缓解局部麻醉患者焦虑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需要局部麻醉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局部麻醉前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耳穴埋籽,对比两组的焦虑心态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麻醉患者应用耳穴埋籽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降低治疗中由于焦虑导致的生理、病理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联合中药熏洗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顾铮, 邓小琼, 朱玉宇
心理月刊. 2021, 16(15): 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联合中药熏洗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1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发现,两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及不同时间段内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中药熏洗能够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应用。
Select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蒋甜甜, 陆柳, 张松
心理月刊. 2021, 16(15): 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生化检验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生化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评价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GLU)、果糖胺(FRU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化检验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需要做好糖尿病诊断患者的心理干预,降低其不良情绪。
Select
黄连温胆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痰热扰神型失眠症的价值
李金弟, 刘佃飞, 董洪海
心理月刊. 2021, 16(15): 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黄连温胆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痰热扰神型失眠症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9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医院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患者沟通后,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甲组给予黄连温胆汤中药治疗,乙组给予黄连温胆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每组45例。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觉醒次数、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失眠、头晕、口苦、痰多、胸闷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各种症状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效果最为显著的是乙组(P<0.05)。结论 心理疗法与黄连温胆汤联合治疗痰热扰神型失眠症效果好,既能改善患者失眠情况,还能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
Select
心理干预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状的中重度牙周炎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裴雪峰, 李海东, 白燕
心理月刊. 2021, 16(15): 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分析心理干预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状的中重度牙周炎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5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而针对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辅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牙周炎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牙周相关质量评分以及负面心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牙周相关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于进行牙周治疗伴随着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辅助管理更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而更好地改善其牙周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分析放射影像科患者心理压力及有效应对方式
李金玉, 门秀珍, 袁文英
心理月刊. 2021, 16(15): 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放射影像科患者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方法 选入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放射影像科就诊的患者100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的测评,分析100例患者不同心理压力以及应对的方式结果。结果 急切心理76.00%,担忧心理83.00%,心存疑惑90.00%,消费心理70.00%;应对的方式有乐观12.00%,客观14.00%,悲观21.00%,以及逃避60.00%。结论 放射影像科结合患者的心理压力分布特点和应对方案,能够及时地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保持乐观且放松的心态去面对检查,并且对于检查的结果也能够以平常心去面对和接受。
Select
急诊心理应激性创伤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及心理状况分析
满建英
心理月刊. 2021, 16(15): 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诊心理应激性创伤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理应激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循证组经循证护理后患者的SAS、FAV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76.67%(P<0.05)。结论 对急诊心理应激性创伤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上有推荐价值。
Select
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采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李涛, 李志伟, 孙洪强
心理月刊. 2021, 16(15): 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与肺癌空洞诊断鉴别中的价值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取112例肺结核与肺癌空洞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就诊区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进行分组,将对肺结核空洞组(56例)与肺癌空洞组(56例)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肺部空洞性病变特征、与邻近组织特征及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肺结核与肺癌空洞CT主要影像学特征具明显差异,前者表现为钙化,后者表现为分叶、短毛刺与结叶、内壁光滑、外壁毛躁、气液平面、偏心性空洞等,两组上述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理分析邻近组织的结构特征得知,同比肺癌空洞组,肺结核空洞组周围卫星灶及组织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及钙化、胸膜凹陷等特征统计率均更高(P<0.05)。肺结核空洞组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肺癌空洞组更低(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用于鉴别肺结核与肺癌空洞患者肺部空洞病变特征的准确率较高,同时可对病灶邻近组织的特征进行准确区分,对患者心理状况具有不同影响。
Select
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效果
林旻, 李华兵, 余少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应用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患者均为此期间的早产儿,选取其中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指导,另一组则给予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儿的体格及其神经心理发展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儿的各项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和体格发育评分值均相对更高,与对照组差异相对较大,实验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早产儿应用预见性儿童健康保健,可促进患儿神经心理发展,保证其体格全面发展,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Select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超声检查与心理因素临床分析
谢永会, 刘萍, 郭霞,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超声检查与心理因素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而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检查胎儿的头位、腹围、股骨径长),同时测评她们的心理状态,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对两组孕妇超声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超声检查胎儿情况,显示胎儿头位≤第5百分位、腹围≤第5百分位、股骨径长≤第5百分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头位≤第5百分位、腹围≤第5百分位、股骨径长≤第5百分位检出率较高,与健康孕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她们有较重的负面心理情绪,为此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除了要积极治疗,还应重视她们的心理情绪疏导,尽量促进她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分娩,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Select
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实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李亚鲜, 张丽红, 沈海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采取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并评价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筛选76例进行全面分析,应用方便抽样法分为试验组(38例)、参照组(38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应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实施治疗,试验组予以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实施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尿液转清时间较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取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还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值得肯定,存在推广价值。
Select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降低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徐结芳, 钟玉婵, 黄艳萍,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降低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0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并符合研究标准的8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观察组进行自我效能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中有1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其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是30.95%,其中1级8例(19.05%),2级4例(9.52%),3级0例(0.00%),4级1例(2.38%)。观察组中有4例发生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9.52%,其中有1级3例(7.14%),2级1例(2.38%),没有发生3~4级严重的手足综合征。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22,P=0.031)。结论 通过提高口服阿帕替尼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降低了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
Select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于红红, 毛丹丹, 董霞
心理月刊. 2021, 16(15): 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究在肾结石治疗期间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抽取的78例患者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同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采取治疗措施以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数值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 在肾结石治疗期间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同时辅助应用心理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患者肾功能及早恢复,值得借鉴和推广。
Select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张秀红, 伍淘, 杨秀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在对其进行顺序编号后,随机将其均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四联疗法,调查组患者在采取传统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消化内镜止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调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使其心理状态更加稳定。
Select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仲崇柏
心理月刊. 2021, 16(15): 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尊重患者手术意愿将2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A组,20例行改良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B组,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术后乳房美观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B组,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对比,A组略低于B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早期乳腺癌来说,前者可确保乳房美观程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积极推广。
Select
超声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陈伟建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的100例患者,为其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这些患者在接受检查期间不良情绪的出现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最常出现的情绪是焦虑、紧张、恐惧、窘迫和猜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0%,50.00%,10.00%,10.00%,10.00%。心理需求主要是检查医师超声诊断技术精湛、检查医师态度和蔼耐心、简要且认真的知识讲解、认真检查和询问、及时获得诊断信息和结果,所占比例分别为20.00%,40.00%,20.00%,10.00%,10.00%。实施应对措施后,心理状态分别为所实施的应对措施科学有效、提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增强患者自信心和超声检查配合度、缓解超声诊断期间的全部不良情绪,强烈赞同所占比例分别为82.00%,86.00%,81.00%,87.00%。结论 了解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具体不良情绪的类型和目前的心理需求,以人文关怀原则为基础,针对具体的心理状态展开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检查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自动化腹膜透析过程的影响
黄媛媛, 栗萍, 程婷婷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自动化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6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干预+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两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随访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应用于自动化腹膜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可予以推广。
论著 护理心理
Select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王凌燕, 金娜, 牟宗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方面的应用与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值均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乙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Select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运用
常方玲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与护理措施。方法 2018年2月~2021年1月本院ICU接诊清醒病患53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8例在分析心理后予以综合护理,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为100.00%,比对照组76.00%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43%,比对照组76.00%高,P<0.05。结论 综合分析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工作,可促进其负性情绪的缓解,依从性的提升及满意度的改善。
Select
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吉兰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本院救治的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以信封法任意划入联合组(n=34)与基础组(n=34)。基础组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组行心理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消退时间、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优于基础组病例(P<0.05)。联合组病例的护理有效率是97.06%,基础组病例的护理有效率是79.41%,联合组的护理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联合组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是97.06%,基础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是76.47%,联合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可促进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症状的康复,缩短其恢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应用。
Select
术前心理护理在早期食道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谷琴琴, 许晴, 孔璐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研究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早期食道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后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期食道癌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并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Select
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探究
陈娟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文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方法干预后的疗效、生活质量和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可以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Select
心理干预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窦祥蕊, 李霞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儿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所收治,患儿均被确诊为糖尿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以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命名,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以血糖水平与心理评分为研究指标,根据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对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从实验数据来看,实验组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P值小于0.05,可知本次研究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更具有优越性。结论 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有望在临床护理中更好地发挥出辅助治疗作用。
Select
心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卓, 邵聪, 宋佳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ICU获得性衰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正常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一对一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受调查的80例患者中,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身体负担、经济负担、情绪负担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合理的心理干预可降低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同时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进而提升医护人员的救治技能。
Select
心理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窦丹丹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2例,前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组在常规护理之外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心理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中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Select
围产门诊综合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
孟会玲, 时丽萍, 王贝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围产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心理情感状态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选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产科就诊的单胎足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200例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等容量两组,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心理情感状态、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对比,探讨围产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对应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缓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Select
冠心病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正念认知疗法及舒肝解郁胶囊对患者的影响效果
郭剑龙, 叶军, 杨春斌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正念认知疗法及舒肝解郁胶囊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加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等级、心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临床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韩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行鼻内镜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的72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6,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n=36,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循证护理对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郭志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在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另行循证护理,对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胃肠道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张慧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表(ESCA)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症状、反射及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8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足部神经传导,有效改善患者的足部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手术治疗与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影响
韩娜娜, 庄建华, 孙滨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手术治疗与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单盲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另行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踝肱指数(ABI)、震动感觉阈值(VPT)、皮温、溃疡愈合时间、出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I与皮温均高于照组,VPT则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出院时间也早于对照组,各项数据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围术期接受心理干预,有利于优化手术开展效果,促进溃疡愈合与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Select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黎艳霞, 蒋春娟, 张娟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实验开始前,在本院外科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存在有单指、多指等不同程度的手外伤情况,经临床检查,其均符合实验入组条件,且患者疼痛感强烈。在入组后,将80例患者分配为使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组后,两组患者均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于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疼痛感,对护理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
Select
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云, 庄丽慧, 赵玲花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行个体化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改善患者心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病患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分阶段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探讨护理前后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结果 未开展护理工作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个体化分阶段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改善不良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Select
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李国容, 兰琴, 魏敏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8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上述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时应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就医体验,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
李金萍, 赵真真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62例于2019年9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分组,各81例,对照组施以传统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施以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积极应对评分、免疫功能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入院时,出院前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降低,积极应对评分与免疫功能水平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具有积极影响。
Select
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体检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刘艳红, 苏海善, 莫雪雪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体检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首发高血压体检者,随机选取108例,体检日期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总结两组体检者的心理护理结果。结果 实验组首发高血压体检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高血压体检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对于其血压的稳定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Select
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
李立丽, 刘静, 杨蕊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84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42例患者纳入比对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对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比对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比对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Select
研究心理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效果影响
李玲玲, 季巧元, 笪亚红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22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分组采用系统抽样法,每组11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在黄疸减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更短,差异明显(P<0.05);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对照组18.58%,观察组8.8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是95.58%,对照组是87.61%,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蓝光治疗过程中,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而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及早改善黄疸,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梁霞, 刘玉, 金凌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室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3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做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2 h、进入手术室时、手术清醒后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实验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Select
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效果探讨
卢丽萍, 朱琼宇, 许周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0
摘要
(
)
PDF Mobile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3月,抽取医院该阶段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初次确诊并确定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早期组(20例),已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3个月患者为中期组(10例),已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为晚期组(1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合患者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心理护理后,获取三组患者的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早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与晚期组比较无差异(P>0.05);早期组、晚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高于中期组(P<0.05)。护理后,早期组、中期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早期组、中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但护理后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依然不佳,还需加强护理干预。
Select
手术室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
马丽红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64例进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心率、术中舒张压、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时,联合应用手术室护理及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其心率及舒张压,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在儿童情绪障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任莲, 王丹华, 吴媛媛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情绪障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活动展开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择本院该时间段接诊的情绪障碍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原理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数量都为4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治疗辅助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据统计,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78.57%,低于观察组的95.2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明显区别,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都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负性情绪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儿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与生理健康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情绪障碍患儿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减轻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患儿预后。
Select
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与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石增兰, 石冰, 赵苹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焦虑与抑郁及性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干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1例。结果 观察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获得高潮时间较长、性唤起时间较短、每周性生活频率较高(P<0.05)。结论 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性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期间心理状态及基础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
任润红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期间心理状态及基础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6例宫颈炎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基础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生命体征筛查后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炎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维持良好的基础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Select
缩宫素引产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
史佳苗, 周海英, 钱淑萍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观察缩宫素引产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构成的影响及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活动展开时间段为2017年8月~2020年8月,选择该时间段来本院引产的9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原理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均有46例。所有产妇均采用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不同产程阶段的时间,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所有产妇的情绪评分并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宫素引产时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调整产妇情绪状态,积极配合,缩短产程,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Select
心理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满意度分析
苏焕井, 杨艳丽, 邢明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婴幼儿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方式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40例来本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纳入例数相同,均为120例。参照组婴幼儿在接受预防接种时,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婴幼儿在接受预防接种时,应用心理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比较护理总有效率,参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家长总满意度,参照组较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服务态度、护理礼仪、沟通能力均比研究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婴幼儿预防接种过程中,能够对护理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家长满意度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Select
人文关怀式护理在残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双翠红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式护理在残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人文关怀式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式护理在残胃炎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人性化护理对门诊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孙爱叶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门诊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门诊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50,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实验组(n=50,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 门诊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其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Select
慢性乙肝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与心理干预研究
陶锡琳, 周秋, 张敬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开展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与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以及单组40例标准归划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与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相应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与心理干预,可立足于患者的生理、心理双重层面为患者创造较好的康复条件,有利于患者获取更为可观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Select
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的影响
张莉, 齐淑兰, 刘海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126例重症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比组和干预组。在ICU治疗过程对比组实施传统形式的ICU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后组间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干预组低于对比组,P<0.05。在护理后组间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干预组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能够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Select
加强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霞, 刘王兵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接收治疗的8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纳入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分相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王丽萍, 高燕, 潘玉琴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乳腺癌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在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60例,一组为干预组,对其采取心理护理,另一组为参照组,对其采取常规护理,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不同护理方式的影响效果。结果 干预组、参照组乳腺癌患者分别开展不同护理方式后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3.33%、7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的对比无较大的差异,且P>0.05,而在护理后显示,干预组的患者在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均低于参照组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护理前心理弹性水平对比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弹性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本院收治乳腺癌患者护理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较好平稳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效缓解医患及护患矛盾。
Select
心理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排尿障碍的影响
严宝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取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后排尿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患者在随机状态下分成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45例。对比组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情况下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面愈合时间、排尿障碍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排尿障碍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取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缓解疼痛,利于伤口的愈合,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Select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探究实践
王灵芝, 王涛, 赵园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3例,调查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睡眠质量、负面心理情绪评分)。结果 ①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出现的焦虑、急躁、抑郁、偏执、悲观等情绪进行评分记录,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睡眠正常的概率为93.94%,对照组睡眠正常的概率为75.76%,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方式能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提升,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普及。
Select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闫合英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于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口头评分量表(VR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睡眠质量。
Select
优化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生理应激的影响
王美霞, 李海翠, 马学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卵巢癌手术患者施以临床心理护理路径的优化,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及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对52例卵巢癌患者予以遴选,就诊区间介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就信封法将之划分组别,针对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优化临床心理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术后康复进度、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展开比较。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记录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GLU)生理应激指标的测定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指标评估在护理前数据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卵巢癌手术患者予以优化临床心理护理路径运用,对其术后康复进程可有效缩短,并改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广泛采纳。
Select
探讨综合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效果
徐金菊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综合细节优质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为起始时间,以2020年6月为截止时间,以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两组研究。参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试验组45例实施综合细节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评分、总有效率、总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总有效率、总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的数据更优(P<0.05)。结论 在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综合细节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可做进一步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
邢明明, 杨爱焕, 苏焕井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9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82例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常规组,每组41例。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ICU重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强化干预对HAMA、HAMD及SF-36评分的影响
蔡碧华, 王磊, 覃兰否,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强化干预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是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的影响。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HAMA、HAMD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各内容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提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两组恢复情况相比,实验组腹痛、腹胀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ICU监护时间较短,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强化干预应用于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异常情绪。
Select
规范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春晓, 黄亚, 王盼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等变化情况。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60例ACI患者,按照患者的住院序号将其划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选择规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等评分。结果 在干预后,两组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之后,能够有效地改善各种负性情绪,对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Select
中医情志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的影响
庄严, 赵龙, 徐玉连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8年7月~2020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共86例,开展临床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手术效果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术前1 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评分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较同期对照组提升显著,观察组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针对患者围术期情志表现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积极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康复质量。
Select
心理护理对血站献血者的影响分析
张建欣, 杨莹, 徐雪梅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血站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纳入78例血站献血者参与此次研究,根据采血时间分组,各39例。参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程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血站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能缓解其疼痛症状,让献血者保持良好状态,有利于献血者预后,并满意护理服务,使献血者和工作人员之间形成友好关系。
Select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展认知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评定
张梦婷, 肖晓晓, 赵文彩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认知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价值。方法 择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治疗顺从性以及满意率。结果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顺从性以及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缓解其焦虑、抑郁情况,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的开展,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率。
Select
整形外科受术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朱佩蓉, 李海珍, 梁靖
心理月刊. 2021, 16(15): 1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整形外科受术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重要性。方法 以280例预备、正在或是已经完成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背景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将他们分为A、B两组。A组80例,是针对受术者接受心理护前后心理状态的分析;B组200例,侧重对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好转,焦虑、忧郁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疏导,且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去看待整形美容和未来的生活,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Select
换位思考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张明会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换位思考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76例患者,根据随机盲取法分为试验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换位思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适应状况量表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诺丁汉健康量表(NHP)6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换位思考护理模式可有效满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ICU转出过渡护理对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的影响
张荣艳, 李洪玉, 卞蒙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转出过渡护理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在ICU治疗的110例重症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ICU转出进行过渡护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过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重返ICU的概率和住院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系统、重返ICU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重度COPD患者在转科期间实施ICU转出过渡护理,可以让患者身心在特殊时期快速适应,同时得到连续的个性化定制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重返ICU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住院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
周秋, 陶锡琳, 李艳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以单盲法区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另行心理护理,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为参考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无统计学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与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有利于及时纠正其负面情绪,对患者治疗的自主性、积极性均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改善其预后的生活质量。
Select
延伸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孙玮, 蒋楠, 刘夫雪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延伸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3)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n=53)患者接受延伸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遵医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延伸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遵医依从性。
Select
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心理干预价值分析
邢霄, 王捷, 石偏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0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接受延续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了一定数量的鼻咽癌患者,本文选出63例进行研究,其中31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2例接受延续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心理状态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炎癌放疗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与心理干预效果。
Select
术中保温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葛萍萍, 孔冬梅, 杨方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胃肠手术患者接受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28例胃肠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将其按干预手段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1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术中保温护理的11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变化,记录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评估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及术后2 h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更具优势,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手术患者经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术后心理状态影响较大。
Select
集束化麻醉护理技术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傅盈盈, 杨方, 马玉香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接受集束化麻醉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2月~2020年10月,自本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出8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先后顺序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集束化麻醉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心理情绪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1 d、2 d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干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麻醉护理技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既能缓解疼痛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
Select
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患者的效果
李娜, 翁小平, 季万里,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62例需要行剖宫产的初产妇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31例为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31例为干预组接受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剖宫产后12 h、24 h、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用于需剖宫产的初产妇中可减轻患者应对剖宫产的不良情绪,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使患者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徐广霞, 申志强, 王彦华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心理障碍患者68例,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贝克焦虑量表(BA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AI、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偏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偏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Select
手术室预见性心理护理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的影响
潘红梨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老年全麻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心理护理对其术后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预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心理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健康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Select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王赛赛, 宋守印, 刘楠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急诊心肌梗死患者64例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32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对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对比,并且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遵医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也提高了患者遵医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经验交流
Select
医务社工介入独居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的探讨
杨盼盼, 王垚, 陈佳欣, 等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家庭功能丧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因此,精神卫生问题困扰着独居老年人的生活。本文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度,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了相关文献和国家政策方面的梳理,详细阐述了医务社工的介入对解决独居老年人精神卫生需求的意义和路径,建立独居老年人精神卫生需求体系,更好地帮助老年人安详晚年,促进社会和谐。
综述
Select
运用积极心理学优化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秦晓红, 杨素云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临床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临床医疗服务体系有利于优化住院患者的情感舒适体验。本文综述了积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健康的整合、临床积极心理干预的应用、有效性以及跨文化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设计,为我国临床积极心理干预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Select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老年人善终教育中的运用
李梦雨, 薛朝霞
心理月刊. 2021, 16(15): 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老年群体一直属于疫情易感人群。在疫情的影响下,激发了老年人对死亡的思考。在我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家对“死亡”这个词避讳莫深。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老年人进行善终教育,在积极的层面对老年人的死亡态度进行介入,有利于降低老年群体对疫情的担忧,缓解其对死亡的焦虑,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死亡观,从容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