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Select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精神科应急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和职业幸福感
易海, 彭宙, 孔思思,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常态化防控期间精神科应急隔离病房(简称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压力和职业幸福感。方法 2021年5月8日,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29例隔离病房医护人员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和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并依据CPSS得分将其分为低心理压力组(≤25分)和高心理压力组(>25分)进行分析。研究数据采用 t 检验、x2 检验、方差分析、LSD法和S-N-K法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均分为 22.17±6.18 分,高心理压力状态发生率为41.38%。心理压力来源以“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和“工作压力”为主,占41.38%和37.93%,而应对方式以“转移注意力”和“与家人和朋友倾诉”为主,占44.83%和24.14%。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岗位、职称、夜班情况、婚姻、编制、家庭月收入、子女情况、兴趣爱好、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其心理压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职业幸福感总体均分为 86.38±10.76 分;各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社会支持 4.03±0.76 分,其次为价值能力体现 3.90±0.76 分,最低为身心健康 2.79±1.12 分。心理压力源、心理应对方式、学历或岗位特征分别对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中某一种得分存在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理压力组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阶段,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处于中高水平,主要来源于“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和“工作压力”,而职业幸福感较高,应加强关注身心健康,心理压力与职业幸福感关联较小。
Select
享乐动机、幸福动机、物质主义和集体自尊对幸福感的影响及结构关系
叶力
心理月刊. 2022, 17(1): 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享乐动机、幸福动机、物质主义和集体自尊对幸福感的影响及结构关系。方法 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享乐动机、幸福动机、物质主义、集体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结构关系,探讨其对于幸福感的影响。用5个量表分别测量了513例大学生的5个心理变量。结果 ①享乐动机对于物质主义有正面影响,物质主义对于幸福感有负面影响,享乐动机通过物质主义对于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②物质主义对于集体自尊有负面影响,享乐动机通过物质主义对于集体自尊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集体自尊对于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③幸福动机对于集体自尊有正面影响,集体自尊对于幸福感有正面影响,幸福动机通过集体自尊对于幸福感产生正面影响。结论 享乐动机和幸福动机在物质主义和集体自尊的作用下,对于幸福感分别有负面和正面影响。
Select
整形美容受术者体像与满意度的质性研究
王燕华, 唐胜建, 王少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 8-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受术者的体像成因以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5月~2018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治疗的整形美容受术者30例进行调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受术者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相关数据采用 t 检验。结果 整形美容受术者自我体像在相貌倾向、健康评估、疾病倾向、自我分类4个维度与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在相貌评估、舒适评估、舒适倾向、健康倾向、身体部位满意、超重6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体像成因主要归纳为性格、外界因素、认知、自尊和应对方式等主题。术后满意度则与期望值、人格、服务质量等相关。结论 整形美容患者的体像受多重因素影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受术者不合理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满意度。
Select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普通居民焦虑、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蒋丹丹, 谭修竹, 李蕊妍,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普通居民焦虑、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武汉市399例居民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普通居民SAS得分 43.12±10.68 分,PSQI得分 5.82±3.36 分。生活质量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 66.02±13.37 分,心理领域 62.71±15.14 分,社会关系领域 61.63±15.88 分,环境领域 58.19±14.71 分。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居住人口数、焦虑水平和睡眠状况相关。结论 在采取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应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居民的生活保障措施和卫生保健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科学普及防控知识,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Select
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触发点及特点的质性研究分析
杜蕊, 寸金芝, 王月宾,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触发点及特点。方法 通过专家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特点、触发点等进行了质性研究。结果 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是医务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专家进行访谈,发现其干预应从多个阶段进行。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受到刺激和影响时,因为认知异常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更容易产生偏激及冲动的行为。此时,患者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增加,容易对自身和他人构成威胁或带来伤害,甚至对周边环境的安全带来影响。应重视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发生前管理,有效控制冲动行为,做好冲动行为后期干预。
Select
男性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现象研究
刘祥, 薛严, 王帮敏
心理月刊. 2022, 17(1): 16-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男性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现象。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入院诊断为酒依赖的患者54例作为酒依赖组,选取非酒依赖的健康被试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婚姻情况、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属地进行匹配。两组均需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改良的点探测任务。实验设计为2(分组:酒依赖组,健康对照组)×3(刺激条件:酒精同侧,酒精异侧,中性刺激)混合实验设计。相关数据采用 t、x2、方差分析、LSD、简单效应分析。结果 分组的效应显著(F=7.689,P=0.007),刺激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0.076,P=0.927),交互作用显著(F=3.445,P=0.034)。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酒依赖组对酒精图片有明显的注意偏向,但被试年龄较大、文化与认知较低导致传统的注意偏向指标的计算存在问题。
Select
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研究
瞿兴优, 谢玲平, 代雯,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8-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十二项健康问卷对贵州省贵阳市560例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相关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②男生的品行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生好;③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品行问题水平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论著 心理教育
Select
中国学生群体中性少数人群孤独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峻晨, 徐鑫鹏, 谭伟豪,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0-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国性少数学生群体孤独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问卷调查法,于2021年2月~2021年3月向18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性少数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觉得有值得信任的人去倾诉内心想法、觉得好朋友多、具有较高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倾向于乐观主义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存在睡眠障碍是孤独感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个体感受到的个体污名与组织污名,建立高质量的社会联结,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与社交自我效能感,或将有利于改善中国性少数学生群体的孤独感。
Selec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一新生心理症状的影响研究
叶海英, 董泽松, 兰兴妞,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5-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一新生心理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入组标准,将被试分为干预前组、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后实验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后的心理状态。相关数据采用统计描述、t 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 干预前女生在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上比男生更显著,汉族新生与壮族新生在敌对上几乎达到显著水平(P=0.054);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上与常模无差异;干预后在总分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能改善大学新生的心理症状。
Select
对大学生团体初始沙盘的特征分析
金叶, 刘阿恒, 叶存春
心理月刊. 2022, 17(1): 28-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大学生团体初始沙盘特征开展研究,通过探讨初始沙盘的诊断价值,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在某大学招募自愿参与沙盘游戏者进行沙盘游戏活动,以3~6人为单位进行团体沙盘游戏,制作初始沙盘作品,并采用沙盘游戏记录表对64例参与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沙具的使用情况上,大学生团体初始沙盘中,参与者选择的最多的四类沙具为:植物、动物、建筑、人物几大类;主题呈现方面,治愈主题比创伤主题比例高;在来访者自己对其所创作的沙盘内容的描述上,沙盘主题主要分为三大类:幻想中的世界,内心的冲突(矛盾、焦虑、创伤),零散沙具无主题(内心能量缺乏)。结论 大学生在团体初始沙盘中的沙具使用情况、沙盘作品的主题特征、沙盘内容的描述等维度的特征表现都十分明显,这就表明,团体初始沙盘能够起到心理评估效果,借助于心理咨询师发挥作用,团体沙盘游戏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一条认识自我、表达内心情感、不断自我提升的渠道。
Select
大学生焦虑抑郁现状及社会因素分析
于大君, 李真, 张玉
心理月刊. 2022, 17(1): 3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本校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现状及其相关的社会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本校大学生16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抑郁-应激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研究数据采用 x2 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9.03%、77.82%和14.2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与抑郁显著相关(P<0.05);年级、抚养方式与压力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力与焦虑对抑郁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大学生焦虑抑郁现状不容乐观。
Select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冲动性购买的关系: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
盛惠林, 李晓敏, 刘海宁,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34-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网络冲动性购买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冲动购买倾向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对671例大学生进行调查。相关数据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t 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冲动性购买、压力知觉均显著负相关(r=-0.165、-0.415,P<0.01);网络冲动性购买与压力知觉显著正相关(r=0.283,P<0.01);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冲动性购买(β=-0.144,P<0.001);③压力知觉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冲动购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网络冲动性购买,且这一影响通过压力知觉的作用实现。
Select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学业情绪与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吕亚楠, 丁梦婕, 邢悦,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大学生学业情绪与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山东某高校随机选取大一~大三的61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相关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典型性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积极高唤醒与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571,P<0.01),积极低唤醒与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588,P<0.01)。结论 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可以提高其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Select
新冠疫情因素对医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以海南医学院为例
罗雄, 梁丽娟
心理月刊. 2022, 17(1): 40-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海南医学院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新冠疫情因素量表、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进行调查,共有效回收1134份调查问卷。相关数据采用 t/F 检验。结果 对新冠肺炎的了解程度低、担心就医诊疗对家庭经济情况产生影响、担心自己容易感染均显著影响医学生抑郁、焦虑、压力感知评分。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生对新冠疫情的了解程度越低,心理和行为受影响越大。
Select
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林君瑜, 王婷婷
心理月刊. 2022, 17(1): 43-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主要探究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比如冲动、特质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绝望感等。方法 利用修订后的自杀意念问卷(SIQ),选择某省的多所高校中的600例大学生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 一方面,在对自杀意念问卷进行修订以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根据研究表明,大学生总体的自杀意念筛查结果为9.04%左右,无论是否存在自杀意念,大学生分别在抑郁、绝望以及特质焦虑这3个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对自杀意念产生显著预测作用的因素有性别、专业满意度以及学习成绩等。结论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对结果进行检验显示,对自杀意念存在有明显预测力的因素是抑郁情绪和绝望感,对自杀意念并没有明显预测力的是冲动和特质焦虑。
Select
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的关系: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
刘净娇, 王涛, 侯娜,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46-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我效能感、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的关系,并探讨手机成瘾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及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239例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行为(r=-0.249,P<0.01)和学业倦怠行为(r=-0.231,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r=0.463,P<0.01)亦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46.43%。结论 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直接影响学业倦怠行为,也会通过手机成瘾对学业倦怠行为产生影响。
Select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目标的关系
孙以琳, 李瑾, 熊强
心理月刊. 2022, 17(1): 48-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以及与成就目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成就目标问卷对上海市某区两所中学6~9年级的385例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在性别上,女生在时间管理总分、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生,P<0.01;独生子女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在年级上,时间管理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分数呈显著差异,P<0.001;在父母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显著,父亲文化在大学及以上水平的初中生的时间管理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分数显著高于父亲文化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P<0.01;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其时间管理倾向越高,母亲在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显著高于母亲文化在小学及以下的初中生,P<0.01。②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目标呈显著正相关,时间价值感与成绩目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绩目标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受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Select
大学生同伴依恋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贾双黛, 陈晓锋, 张洛奕,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5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以社交网站使用为代表,从同伴依恋视角展开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功能使用情况的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 选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SPUSNS)和错失恐惧量表(FoMOs)对成都师范学院的386例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同伴依恋能够负向预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β=-0.326,P<0.001);同伴依恋能够负向预测错失恐惧(β=-0.396,P<0.001);错失恐惧能够正向预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β=0.410,P<0.001)。结论 错失恐惧在同伴依恋与被动性社交网站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Select
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探究——基于J校四年调查数据
李勇, 王楚楚
心理月刊. 2022, 17(1): 54-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状况,明晰典型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并探寻这些典型因素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使用瑞格心理测评系统对2017~2020年共计8321例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与常模比较得出的预警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性、控制性、知识性3个分量表的预警人数比例(40%左右)远高于其他分量表;三大典型因素的年度 x2 检验结果分别为成功性5.928(P>0.05),控制性8.458(P<0.05),知识性11.022(P<0.05);通过各年度典型因素性别差异检验,成功性均极显著(P<0.001),控制性除2017年外均极显著(P<0.001,2017年P<0.05),知识性只有2017年显著(P<0.05)。结论 成功性、控制性、知识性是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质量的典型影响因素;成功性对家庭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比较稳定;成功性、控制性对男生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女生。
Select
护理职高生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
王娟, 徐静, 苏靖雯,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57-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手机成瘾在护理职高生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HS)对327例护理专业职高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别使用SPSS、Amo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分析中介作用。结果 手机成瘾总分为 2.75±0.76 分,自我效能总分为 3.09±0.57 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 4.25±0.72 分;手机成瘾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P<0.01);手机成瘾在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自我效能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论著 精神分裂症
Select
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张红卫, 李秀华, 任玉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用药依从性、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对这些患者予以分组处理,分为甲组和乙组,各有60例患者。甲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乙组在这个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采用 t、x2 检验。结果 甲组的用药依从性为78.33%,乙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67%,乙组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检验(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没有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数据检验(P<0.05);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没有较大区别(P>0.05),护理后,乙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检验(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薛婷婷, 夏艳, 王红柳
心理月刊. 2022, 17(1):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5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况(t 检验)及护理满意度(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则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心理负面情绪,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Select
22例伴有难治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之轮曼陀罗”绘图案例分析
党亚梅, 黄兴兵, 李红华,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生命之轮曼陀罗”作为呈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因素致病工具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22例伴有难治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例正常人群的“生命之轮曼陀罗”对比,观察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呈现在曼陀罗绘画里的父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自我追求和自我意象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区别,推测患者患病的相关心理因素和曼陀罗绘画呈现的内容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于正常人群的“生命之轮曼陀罗”呈现的内容,患者的绘画内容更多地呈现了不良的父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更缺乏自我目标性的自我追求以及独特的自我意象。结论 22例患者的“生命之轮曼陀罗”绘画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但如果要成为心理治疗工作的工具,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Select
集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研究
徐扬, 张卫卫, 刘昱
心理月刊. 2022, 17(1): 68-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2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疗法,研究组患者接受集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t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GAF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PRS量表评分下降,GAF量表评分明显上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等恢复。
Select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吴艳, 孙红娟, 李益民
心理月刊. 2022, 17(1): 70-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康复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段截取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抽取此次时间段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以上78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纳入常规组,39例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纳入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4.87%,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更低,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心理康复护理后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
Select
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对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的影响
胡雪峰, 严海波, 潘信明,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73-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在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获“好转”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以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居家管理,观察组增加微信平台进行居家管理。对比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采用 t 检验,睡眠状况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出院1个月、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应用于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中,对患者精神症状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Select
阿立哌唑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沈振中, 高海燕, 席杨,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75-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与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联合应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经本院精神科医生确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3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本组的6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本组6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与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联合应用的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1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x2 检验)、社会功能评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的81.54%,且观察组患者在12周后的社会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联合应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改善作用显著,比单独使用阿立哌唑具有更好的疗效。
Select
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李莹, 盖玉丽, 白冰
心理月刊. 2022, 17(1): 78-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记录两组各项指标数据,最后将数据汇集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没有显著差别(P>0.05);但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康复组患者的BP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NOSI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临床不适症状,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Select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高松红, 唐娜, 张艳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 8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效果情况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诊治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幸福进取感与生活质量情况(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阴性因子 13.23±2.46 分、阳性因子 4.03±0.96 分低于对照组 21.62±3.85 分、7.63±1.52 分(P<0.05,t=11.018;12.015);且研究组幸福进取感 90.03±8.46 分比对照组 72.56±10.74 分高(P<0.05,t=7.667);研究组生理功能 82.23±3.26 分、精神状态 83.21±3.95 分、社会功能 79.16±6.82 分、总体健康 82.29±4.23 分高于对照组(P<0.05,t=12.597;11.300;5.657;10.35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幸福进取感及生活质量。
Select
运动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陈伟, 程飞飞, 李文婷
心理月刊. 2022, 17(1): 83-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运动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72例,采用抛硬币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了运动疗法与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尊水平评估量表(SE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t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ES评分、GSES评分、SAN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ES评分 23.04±1.17 分、GSES评分 2.13±0.27 分与对照组的 15.31±1.12 分、1.38±0.22 分相比明显更高,SANS评分 40.65±1.22 分与对照组的 48.25±1.31 分相比明显更低,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动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可以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自尊感与自我效能感。
Select
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伍丽嫦, 罗小艳, 陈敏敏
心理月刊. 2022, 17(1): 85-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出院后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宣教和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定期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年后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SQ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t 检验)。结果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的SQLS总均分、心理社会评分、动机/精力评分、症状/副反应评分、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1年的电话随访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论著 心身医学
Select
人文关怀护理配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应用分析
蒋灿凤, 朱秀容, 谢晓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 87-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分析强迫症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配合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4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4例。参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采用 t、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优于参照组(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评分也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强迫症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Select
化痰降逆止晕汤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眩晕患者的影响
解彩丽, 宋良芳, 迟爱青
心理月刊. 2022, 17(1): 90-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化痰降逆止晕汤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从本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眩晕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统一进行。对照组患者予以氟桂利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化痰降逆止晕汤,两组均治疗2周,并于治疗期间予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其中临床疗效用卡方检验,眩晕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HCY、FIB水平用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发作次数、眩晕持续时间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收缩期平均峰流速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HCY、FIB水平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化痰降逆止晕汤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治疗眩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眩晕发作的频率,促进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Sel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刘宗和, 田旭, 崔国静
心理月刊. 2022, 17(1):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与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分组方式将68例患者分成Ⅰ组与Ⅱ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此基础上Ⅰ组患者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Ⅱ组患者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执行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优良率。其中HAMD评分、执行功能评分用 t 检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优良率用 x2 检验。结果 ①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间的HAMD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显著(P<0.05)。②Ⅰ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低于Ⅱ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8.24%,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执行功能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Ⅰ组患者执行功能评分优于Ⅱ组,差异显著(P<0.05)。④Ⅰ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12%与Ⅱ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8.24%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均较好,相对比,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安全性更好,执行功能改善更佳。
Select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米英姿, 常伟, 苏彧
心理月刊. 2022, 17(1):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试验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8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取双盲法均分,参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行血塞通、依达拉奉两种药物治疗。分析全部人员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计划。比对两组临床疗效(x2 检验),血清指标、不良反应情况、心理状态评分、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评分(t 检验)。结果 计算治疗前各指标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相比研究组,参照组血清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试验人员均发生不良反应,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比对结果显示P>0.05。与参照组比对,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更低(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不良情况得到良好控制,具有一定安全性,血清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心理计划实施能让患者以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病情转归。
Select
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潘狄, 周勤, 刘岩,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98-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60例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 t 检验;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总满意率,采用 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取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能有效缓解抑郁状态,效果显著。
Select
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腹腔镜及心理疗法的价值研究
杨幸明, 李庆益, 唐如强
心理月刊. 2022, 17(1): 100-1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腹腔镜及心理疗法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06例急腹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3月,采用抛硬币方式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病例数一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心理医生实施了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进入手术室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程度评分,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腹腔镜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腹腔镜及心理疗法的实施可以保证急腹症的诊疗准确率,改善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
论著 妇女健康与心理
Select
对产前焦虑症患者联用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的效果评估
刘国杰, 刘新新, 张莹
心理月刊. 2022, 17(1): 102-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产前焦虑症患者联用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8例产前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29例,应用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t 检验)、不良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CL-90评分 9.27±0.17 分、PSQI评分 4.15±0.74 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45%)均低于对照组的 18.11±0.67、7.36±2.01、20.69%,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55%)高于对照组(68.9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前焦虑症患者采用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干预,可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Select
心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对围术期剖宫产患者的效果
汤晓丽, 丁筠, 龚静静
心理月刊. 2022, 17(1): 105-1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接受剖宫产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将护理效果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剖宫产患者91例,分两组进行护理,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指标评分,采用 t 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接受心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能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婉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 108-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临床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8月进行乳腺增生切除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围术期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另进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并在组间做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前后量表评分,采用 t 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与依从性,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分别是 8.78±2.56 分、8.85±6.58 分、53.24±8.41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16.58±4.61 分、18.37±5.24 分、81.54±9.50 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临床有效率、依从性分别是93.33%、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7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降低不确定感,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Select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武丽霞, 崔晓燕, 赵敏
心理月刊. 2022, 17(1): 11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应激监测指标[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手术应激监测指标(VAS疼痛评分、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况,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Select
在产房助产过程中应用认知行为训练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周建剑, 赵维, 马玉洁
心理月刊. 2022, 17(1): 114-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训练和心理护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区间112例分娩产妇展开平行对照研究,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56,常规护理)、研究组(n=56,认知行为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产程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评分均降低,研究组SAS 48.78±1.15 分、SDS 47.88±1.21 分,对比组SAS 51.35±1.23 分、SDS 50.41±1.33 分,研究组评分明显比对比组更低(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平均用时均较对比组更短(P<0.05)。研究组发生宫缩乏力1例、产后出血1例、无产后抑郁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57%,较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基础护理、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护理态度等各项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得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 在产房助产过程中加强认知行为训练和心理护理,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更好地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缩短产程,降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以及产后抑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最终优化分娩结局。
论著 肿瘤心理学
Select
舒适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刘娜娜, 金银凤, 马树志
心理月刊. 2022, 17(1): 117-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到本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比对两组生存质量、不良心理状态以及营养状况,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49/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均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引入到胃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各项营养指标。
Select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影响
唐敏贤, 陈俊新, 樊艳华,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69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3月~2020年10月,按照数字表达法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5例患者选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PICC知识掌握率,采用 t 检验,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ESCA评分高(P<0.05);②观察组PICC导管置管内容、导管维护方式、注意事项等PICC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肿瘤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后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产生,促进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Select
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探究
尹娜, 蒋冬娅, 夏翠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60例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在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将神经外科脑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在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只应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前、4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定,采用 t 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VAS评分、HAMD、HAMA评分比较,P>0.05,而护理4周后研究组PSQI评分、VAS评分、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痛苦和改善其睡眠质量,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Select
手术室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
张梅, 郭惠, 朱梦璇
心理月刊. 2022, 17(1):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的价值及对其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手术室在2019年12月~2021年5月接收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一共抽取其中的81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对其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1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心率及血压水平改善程度、心理精神舒适度评分,采用 t 检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得到降低,且研究组SDS得分 33.67±2.19 分、SAS得分 32.57±3.28 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率及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精神及生理方面的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能够明显将患者术前的负面情绪改善,稳定血压和心率,更加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论著 护理心理
Select
心理干预对检验科服务窗口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希兰, 聂登峰, 王振东,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科服务窗口对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2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使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62例。研究组使用心理干预,参照组使用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对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行 t 检验,干预纠纷发生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对比中,研究组为 94.87±5.32 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83.16±4.74 分(t=10.453,P=0.000);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健康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检验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对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及生活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
Select
情绪疏导联合睡眠护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
陈阿静, 刘霞, 张通
心理月刊. 2022, 17(1):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情绪疏导联合睡眠护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8年3月~2021年3月间215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其中参照组10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讨组108例患者运用情绪疏导联合睡眠护理方案,分析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行 t 检验,认知功能障碍行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睡眠质量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无认知障碍率63.89%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无认知障碍率33.64%,研讨组患者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生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价分值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用情绪疏导联合睡眠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认知障碍以及睡眠障碍。
Select
心理护理对鼻部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爱梅, 张敏敏, 董玉花
心理月刊. 2022, 17(1):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鼻部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行 t 检验,护理满意度行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在护理后疼痛缓解程度,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可缓解鼻部手术患者的疼痛,改善不良情绪效果好,同时术后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非常具有应用价值。
Select
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对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柳英, 卢森, 狄艳
心理月刊. 2022, 17(1):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对肋骨骨折患者情绪、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5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行 t 检验。结果 研究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自护技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强、坚韧性、乐观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肋骨骨折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心理弹性。
Select
心理支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
林展华, 张莹莹, 麦倩婷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择取本院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研究,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情况、自尊量表(SES)评分情况、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评分情况、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情况,行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组间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CD-RISC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乐观评分、坚韧评分、自强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SE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PS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GSE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症状管理评分、角色功能评分、情绪控制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心理支持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增强自我效能,临床价值显著。
Select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汪盼盼, 相芹, 程露露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3-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研究时段选定范围2018年1月~2021年5月,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45例。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患者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t 检验)、护理满意度(x2 检验)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针对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 37.02±3.58 分、38.04±3.71 分,对照组数据分别为 43.18±4.76 分、43.08±4.59 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针对活动能力、工作能力、自理能力评分,两组护理前对比不具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 14.37±2.28 分、15.28±2.66 分、14.25±2.42 分,对照组数据分别为 11.37±2.08 分、12.42±2.15 分、11.14±2.07 分,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针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数据为97.78%,对照组数据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调节患者负面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Select
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马新华, 徐娟娟, 曹秀菊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94例本中心2019年4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常规组(n=47)。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问题缓解效果、负性情绪、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理问题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62%,与常规组的78.72%比较,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应用心理护理在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患者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等方面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Select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李金玮, 唐水金, 朱敏,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48-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并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选取20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并将其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心理状态调查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参照组接受心理状态调查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观察临床效果,对患者检查及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焦虑、急躁、敌对),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对护理满意,行 x2 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行 t 检验。结果 对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后得知,两组心态状态记录后进行比较,参照组焦虑发生率、急躁发生率及敌对发生率分别为34.00%、44.00%、21.00%,焦虑发生率20.00%、急躁发生率22.00%、敌对发生率11.00%均为研究组护理后记录结果,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研究组的优势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两组差异不大(P>0.05),患者接受护理后,再次进行记录,该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改善明显,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高于参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Select
心理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林进卿
心理月刊. 2022, 17(1): 151-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肛肠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进行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术后主要指标检测情况评分,行 t 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行 x2 检验。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分别是93.33%、73.33%,组间数据形成了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相比,更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减轻患者主观疼痛感,提升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Select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李敏, 张景旺, 陈海莲
心理月刊. 2022, 17(1): 154-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于本院行PCI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于PCI围术期接受“双心”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行 t、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PCI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Select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倪佩芝
心理月刊. 2022, 17(1): 157-1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心梗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护理,观察组治疗后使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和心脏功能,行 t 检验,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行 x2 检验。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数值等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及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及96.00%。结论 心梗接受介入治疗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给予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显著。
Select
健康教育在心理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沈丽红, 孙红娟, 刘其香,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60-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院心理科开放式病房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加入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病例选自在2020年2月~2021年3月时间内,在本院心理科就医的78例患者,以入院顺序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常规心理科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强化健康宣教,统计两组干预效果,行 t、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与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与精神症状的同时,还能增强其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师琨, 秦军富, 袁慧
心理月刊. 2022, 17(1): 163-1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将护理后两组患者各方面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别行 t、x2 检验。结果 护理1、2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运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其攻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Select
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孙翠凤, 赵成欣, 周正礼
心理月刊. 2022, 17(1): 166-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3例冠心病P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41例,对照组行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行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采用功率车负荷试验检测运动能力;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均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 34.56±3.73 分、抑郁评分 32.73±4.23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38.41±4.62 分和 37.29±4.48 分(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代谢当量水平、SAQ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其运动能力,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Select
系统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的影响研究
唐甜甜, 高晨, 黄芳
心理月刊. 2022, 17(1): 169-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疗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的胃溃疡患者进行随机抽样,从中选择9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行 t、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出院时SAS与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心理,保证患者临床疗效。
Select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保健门诊中的应用
孙庆
心理月刊. 2022, 17(1):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9年6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保健门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儿童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心理健康水平、护理依从性以及儿童家长焦虑程度、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认知程度,行 t 检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行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心理健康水平、儿童家长焦虑程度以及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认知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儿童家长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认知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评分、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且观察组儿童家长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P<0.05)。结论 在保健门诊中应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儿童护理依从性更好,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儿童家长的焦虑程度,增长儿童家长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认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Select
心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万福财, 姜伟, 张杰
心理月刊. 2022, 17(1):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康复中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创伤骨科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常规干预基础上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组)、常规干预组两组,各50例,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心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基础上心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功能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满意度,行 t、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评分及简明心境量表(POMS-SF)总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96.00%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8.00%(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90.00%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2.00%(P<0.05)。结论 创伤骨科患者康复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Select
合理情绪疗法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
王天荣
心理月刊. 2022, 17(1):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抑郁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经过手术治疗后的脑出血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但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上时长为1个月的合理情绪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总体康复自我效能,行 t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总体康复自我效能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总体康复自我效能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术后的患者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明显减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Select
探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薛嵛丹, 席婷, 王小艳
心理月刊. 2022, 17(1):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进一步探讨责任制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意义。方法 以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接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利用电脑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行常规化护理,作为常规组;另一组行责任制护理,作为研究组。每组各占10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行 t 检验,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行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理责任心、护士交流能力、操作技术熟练、应急能力、服务主动性以及护理书写规范等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AQ中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度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责任制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早日康复,预后良好。
Select
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郁小莉, 杨艳, 邓蓓蓓
心理月刊. 2022, 17(1):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1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践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践组(n=31)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用 t 检验,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Select
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娜娜
心理月刊. 2022, 17(1):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及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进入对照组(n=40),2019年9月~2020年12月实施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将该阶段收治的纳入为观察组(n=40)。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护理满意度,分别行 t、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施以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影响
刘金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 189-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配合多元化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小儿外科病房收治的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的患儿予以常规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0例实验组的患儿则在对照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多元化心理干预,对比各组患儿心理状态、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行 t 检验。结果 同术前1 d比较,手术当日两组患儿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明显降低,而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较术前1 d升高,术后24 h、72 h的水平较术后8 h降低,实验组患儿术后8 h、24 h、72 h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腹股沟斜疝患儿,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Select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郑怀英, 宗训霞, 李曼曼,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92-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为数字抽签法,分别为实验组(40例,中医护理)与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功能状况评分(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静脉栓塞、低血压)。其中,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身体功能状况评分用 t 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功能状况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Select
综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陈信心, 麻丹丹, 蒋媛媛
心理月刊. 2022, 17(1):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干预的运用效果。方法 88例入组研究患者(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按照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4例,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行 t、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达到90.91%,高于对照组72.73%(P<0.0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2.73%(P<0.05);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专科技术、教育沟通、安全管理、服务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中医情志护理在局麻俯卧位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张莹, 何蔚楹, 徐红艳,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198-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局部麻醉俯卧位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局麻下俯卧位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情志护理说理开导法,观察两组焦虑情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焦虑情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用 t 检验,护理满意度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麻俯卧位患者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
个案报告
Select
眼动脱敏疗法联合积极心理疗法治疗1例恐惧性神经症的咨询案例报告
陈健, 姚子雪婷, 刘峻江
心理月刊. 2022, 17(1): 201-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求助者,男性,大一学生,上课时要用帽子遮住脸部,害怕与老师同学目光接触,假如目光接触,脸部会剧烈抽搐。明知自己行为不合理,却无法控制。但是与朋友、态度亲切的心理咨询师交流无恐惧行为。这种行为持续2年,内心痛苦不堪故而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应用眼动脱敏疗法(EMDR)联合积极心理疗法(PPT),给予6个月共计24次的咨询,取得满意的咨询效果。半年后随访,求助者能与陌生人正常交往,并在铁路局招聘中成功应聘。
Select
“空”的概念在沙盘游戏治疗中的应用
汲新波
心理月刊. 2022, 17(1): 203-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道家、佛教以及荣格对于“空”的概念的比较说明了东西方智慧的一致之处。“空”可以容纳对立的两极,也是荣格所讲的“普累若麻”。多拉·卡尔夫在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基础上,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为理论背景建立的沙盘游戏治疗非常强调“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3个临床案例来说明“空”的概念在沙盘游戏工作中的应用。
经验交流
Select
预防公众心理危机的感恩辅导课程实践模式研究
王挺, 徐俪文, 肖三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防公众心理危机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议题,并被纳入疫情防控体系。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感恩辅导被学术界证明为提升幸福感、预防心理危机的有效手段。本文探讨以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评为切入点的感恩辅导课程多重整合实践模式,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学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
Select
基于性别意识教育与性健康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探究与建议
郭怡新, 林芸竹, 罗婷,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08-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农村儿童性别意识教育与性健康教育偏差化的表现与影响日益明显,受各方因素影响呈现不合理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性别意识教育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现状分析,探究此两类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发展现状的影响,力求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前因与后参起到积极作用。
Select
适应与自然选择:一篇关于现时国内某些演化心理学思维的短评
甘浚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11-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点出国内现存的演化心理学论述中常有的三大思想谬误,望借此促进该学科在我国健康发展。
调查研究
Select
如东县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
姚潇, 张艳梅, 钱晓菊,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13-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及时识别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并探寻其影响因素,为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量表(DDST)对17510例0~3岁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筛查,分析异常儿童相关因素。结果 异常检出率为4.89%,男童异常率显著大于女童(x2=70.399,P=0.000)。异常相关因素的前5位因素均为“教养相关因素”。结论 本地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率低于国内水平。“教养相关因素”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主要因素。
Select
职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潍坊市为例
丰兵兵, 司桂梅, 贾靖,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16-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0月15日~2019年12月14日,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潍坊市2806例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处于基本正常范围共1651例,占60.63%,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831例,占30.52%,可疑严重心理问题148例,占5.44%,可能存在焦虑、抑郁或其他心境障碍76例,占2.79%,可能存在精神病性障碍17例,占0.62%。结论 潍坊市职工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方法予以改善。
Select
流浪精神患者的诊治与救助探究
支淑芳
心理月刊. 2022, 17(1):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流浪精神患者的诊治与救助。方法 选取某市社会福利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救助的167例流浪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浪精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其救助。结果 救助流浪精神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外市高于本市,未婚高于已婚,均有显著差异(P<0.05)。流浪精神患者精神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80例(47.90%),精神发育迟缓30例(17.96%),痴呆25例(14.97%),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5例(8.9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9例(5.39%),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6例(3.59%),其他2例(1.20%)。药物治疗:氯丙嗪治疗60例,奋乃静治疗79例,舒必利20例,氯氮平8例。治疗后,有效率88.02%(147/167)。无死亡病例。结论 流浪精神患者中男性居多,且多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缓,通过精神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同时还应做好救助工作,给予流浪精神患者归属感。
Select
云南省两所妇幼保健院320名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浩, 王兰兰, 张玉琴
心理月刊. 2022, 17(1): 221-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找到预防产后抑郁干预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云南省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一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随机调查320名产妇,对其进行基本情况、爱丁堡量表及保健措施的调查。结果 发现有56名产妇产后抑郁,抑郁发生率为17.50%。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学历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5,P=0.038),抑郁组初中及以下学历构成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家庭收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8,P=0.031),抑郁组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占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年龄、产后天数、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产时镇痛情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8,P=0.047),主要表现为抑郁组无产时镇痛产妇占比高于非抑郁组;在孕期及产后参加健康指导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x2=9.926,P=0.002),抑郁组参加健康指导的产妇占比低于非抑郁组;在分娩方式、孕期及产后参加咨询服务、参加产后康复服务和心理健康促进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调查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7.50%,产妇学历、家庭年收入、产时阵痛和接受保健知识指导的次数是影响抑郁的相关因素,在妇幼保健的工作中重视产妇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特别是对学历低的产妇加强保健指导,以预防产后抑郁发生。
Select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王远
心理月刊. 2022, 17(1): 223-2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院校学生,对其体质测试成绩、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进行 x2 检验。结果 记录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总计1522例,体质测试优良总计613例,优良率40.28%;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实测人数为1522例,有236例(占15.50%)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1006例(占66.10%)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人员;1522例学生参与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者人员996例(65.44%);从不同性别上出发进行比较:男生体质测试成绩优良率42.39%要高于女生32.52%(P<0.05);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三类占比54.14%高于女生11.96%(P<0.05);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者男生64.63%、女生68.40%,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较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应通过增多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体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述
Select
从认知失调理论看互联网中社会心理的变化
徐小勇, 王桂安, 李海虹
心理月刊. 2022, 17(1): 226-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随之涌现新的心理现象。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解释社会心理变化的重要理论,本文从社会心理变化的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情绪化表达、新媒介传播等现象,发现此类现象的成因与认知失调有重要关联,同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本文也针对新现象反映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Select
沙盘游戏疗法的中文名称、定义及解读
史媛, 李玉霞, 殷珺
心理月刊. 2022, 17(1): 230-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沙盘游戏这一名称,来自创始人多拉·卡尔夫唯一的一部专著《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自沙盘游戏创立和发展以来,学者们对于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解和表述一直不尽相同,甚至颇有差异。2005年,沙盘游戏疗法的定义在意大利罗马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大会上被确定下来。本文从沙盘游戏治疗的工作水平、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指向、工作元素、工作条件及工作目标,重新解构沙盘游戏疗法的定义,并就沙盘游戏中文名称的由来及中国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
Select
价值观的代际传递性
龚晓容, 张文燕, 王子怡, 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代际传递作为一种连接上下两代人的独特现象受到许多研究者们瞩目。教育成就、价值观、焦虑、依恋等诸多现象都存在代际传递。本文主要探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于价值观代际传递的研究取得的成果,针对价值观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将从价值观代际传递的定义、理论背景、测量工具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价值观代际传递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展望。
Select
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与大脑发展的影响
杨军义, 常莉杰, 李亚丹
心理月刊. 2022, 17(1):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01.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固定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对情感表达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心理发展和大脑发展两个角度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进行总结,深入剖析父母教养方式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