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1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08-26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钱金平,吴丹,钱国安,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感知控制和自我感受负担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两个病区收治的2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对其进行调查,并运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对链式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知控制、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两两之间显著相关。中介模型检验显示,感知控制和自我感受负担在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且感知控制与自我感受负担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 自我效能可以分别通过感知控制、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控制与自我感受负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
  • 徐明津,王春丽,杨新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阴谋论信念现状,探讨阴谋论信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阴谋论信念问卷(CTBQ)、简版大五人格问卷(SVBFPQ)、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S)与大学生迷信信念问卷(SBQCS)对广西217例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阴谋论信念各人口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谋论信念与神经质、马基雅维利主义、迷信信念四因素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理工科、高神经质与中神经质、高命运说是阴谋论信念的危险因子。结论 专业、神经质水平、命运论水平是大学生阴谋论信念的影响因素。
  • 龙兰,叶忠,朱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8-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行为活化理论在高校抑郁焦虑学生中的积极影响展开分析。方法 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0例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高校抑郁焦虑学生,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干预方案:行为活化理论干预(观察组,n=25),认知行为方案干预(对照组,n=25),以干预前、后学生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健康评分,自我效能评分,行为习惯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为参照,对干预效果进行综合对比。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学生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心理健康指标评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状因子)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行为习惯指标中行为活化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行为逃避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生活质量指标各维度(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与生命活力)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针对高校抑郁焦虑学生的干预,行为活化理论方案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构建心理健康状态,提升自我效能,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 佀传向,马永战,樊贺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校2020年9月~2021年12月的240例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对比两组一般健康问卷(GHQ-20)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常见心理卫生指标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GHQ-20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GHQ-20评分(5.12±1.21)显著低于对照组(11.09±2.69)(P<0.05)。干预前,两组SCL-90各项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卫生指标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有课余爱好、有知心朋友、无早恋、亲子关系好和人际关系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学生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有助于改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甘敏,郭健英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4-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一线护士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2020年7月~2022年3月,抽取本院发热门诊46例护士,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发热门诊一线护士恐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躯体化因子等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发热门诊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极强的传染性、长期防护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层面的体验、疫情防控工作内容增加、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认知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不健全、社会层面支持不够。结论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医疗机构管理层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帮助其各方面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稳定护士情绪,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 王丽丽,刘炳芳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7-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焦虑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多所医院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护理人员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统计发现,在81例研究对象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范围为35~86分,平均得分为 58.71±2.62 分;在焦虑程度方面,总共有46例发生焦虑情绪,其中有4例发生重度焦虑,占4.94%,有10例发生中度焦虑,占12.34%,有32例发生轻度焦虑,占39.51%,无明显焦虑35例,占43.2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护龄、职称、任职方式、工作压力等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存在相关性,且均为影响护理人员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护龄、职称与焦虑的发生呈负相关,而工作压力与焦虑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里面,发生焦虑的概率非常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要做好相关管理、培训以及职工关怀等方面的工作,以减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论著 精神分裂症
  • 朱怀雷,张梦璐,赵婧婧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0-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联合心理疏导疗法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服药依从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6个月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PDD评分、BPRS评分、SD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疏导法,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其服药依从性,还可改善其社会功能。
  • 徐启英,张玉梅,徐建丽,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3-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长期住院优抚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扬州五台山医院康复科长期住院的优抚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以病区为单位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病情稳定,予以精神科护理常规。对照组参加康复科相关非结构式团体治疗,研究组采用结构式团体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个量表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两个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 结构式团体治疗方案对改善长期住院优抚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升其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 论著 抑郁症
  • 崔妍,许美琴,徐璐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6-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共情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共情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共情护理组SAS评分(51.45±6.55)、SDS评分(50.30±5.97)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SAS评分(56.56±7.13)、SDS评分(54.42±6.89)(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共情护理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上述评分(P<0.05)。共情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上述评分(P<0.05)。结论 共情护理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美姬,徐毅洁,杨占德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9-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次110例研究对象从本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统一选取,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常规控制饮食,对照组患者另外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各激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6.36%,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HAMD、HAMA评分,经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45%、9.09%,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能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HPA轴各激素水平,且整体安全性高。
  • 王叶艳,何璀,陈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1): 3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20年4月~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抑郁症患者,共70例,上述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其中首发抑郁症患者占33例(为A组),复发抑郁症患者占37例(为B组),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自动思维问卷(ATQ)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及分析上述三组观察对象的心理社会功能状态,将三组观察对象1个月、2个月及6个月的心理社会功能情况进行对比。正态计量资料以 F 检验。结果 A组和B组患者随访1个月、2个月、6个月的HAMD评分、ATQ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积极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躯体、心理功能仍未恢复至正常状态,且疾病反复发作对患者心理功能状态存在严重影响。
  • 衣少娟,林绍丽,吕同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1): 34-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对比患者临床不良行为:实验组不良行为有3例(8.33%),对照组不良行为有10例(27.78%),差异显著(P<0.05)。对比综合治疗依从率:实验组综合依从34例(94.44%),对照组综合依从27例(75.00%),差异显著(P<0.05)。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33例(91.67%),对照组综合满意26例(72.22%),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临床指标(生理、躯体、社交、认知)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其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 张明莲,寻亚诺,宋瑞芹
    心理月刊. 2022, 17(11):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入抑郁症患者136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指导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的护理评价和病症指标的改善效果。正态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 x2 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均有改善,实验组患者SAS、SDS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35分的患者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满意65例(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53例(77.94%)(P<0.05);实验组综合依从65例(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53例(77.94%)(P<0.05);实验组不安全行为2例(2.94%)显著低于对照组12例(17.65%)(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病症,减少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较高。
  • 周春,赵丽兰,韦凤仙
    心理月刊. 2022, 17(11): 40-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施行单药阿戈美拉汀与阿戈美拉汀联合雌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施行单药阿戈美拉汀治疗)和治疗组(n=49,施行阿戈美拉汀联合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抑郁评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Kupperman综合指数(KI)、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 x2 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K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K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H、FSH、E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H、FSH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2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发生率(12.24%),对照组的总发生率(16.3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施行阿戈美拉汀联合雌激素治疗的效果较单药阿戈美拉汀更佳,更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及激素水平,缓解更年期症状,提升生活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 张萍,刘翠美,于梅
    心理月刊. 2022, 17(11): 43-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文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干预30 d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人际关系敏感度、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际关系敏感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健康、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生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人文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程度,提升其用药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
  • 论著 儿童保健与心理
  • 冷瑞华,高波,高艳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1): 46-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症状消失时间、心理健康状况、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为 1.13±0.65 d、气促消失时间为 2.13±1.78 d、咳嗽消失时间为 1.98±0.56 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 2.36±0.94 d、肺哮鸣音消失时间为 3.35±0.82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为 15.15±4.26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率为 82.17±5.28 次/min、呼吸频率为 41.54±3.63 次/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为 96.54±6.83 %,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护理期间应用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加快患儿症状消失,还可以改善患儿心理健康状况。
  • 苗娟,崔苏美,岳影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49-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结合心理干预在小儿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内科住院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结合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多维度焦虑量表(MASC)评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CDI、MAS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CDI、MASC评分降幅更大,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内科住院患者实施PDCA循环结合心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儿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满意度。
  • 汪敏,高曼莉,魏娇
    心理月刊. 2022, 17(11): 52-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多站式目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60例早产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案,试验组采用多站式目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预后情况、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早产儿6月龄的发育商(DQ)值。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3个月内再入院率显著更低,家长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家长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评分结果更低(P<0.05)。试验组早产儿6月龄在粗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上的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站式目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早产儿中,能促进小儿发育,改善家长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张立霞,张艳辉,李泽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55-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研究抽取66例本院经确诊属于肺炎疾病患儿(纳入时间控制在2019年9月,结束时间控制在2021年9月),以电脑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的33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内,健康教育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的3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更低,总治疗依从性显著偏高,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 小儿肺炎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后,能够促使患儿个人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患儿睡眠质量,促使病情早日康复。
  • 王春红,陈卫珍,申燕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1): 58-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急诊患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2020年10月~2021年9月所收治的124例行静脉滴注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6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SCARED评分、DSRS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5.16%;对照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72.5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4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83.8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患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不但能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同时还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论著 妇女健康与心理
  • 刘媛媛,刘兰香,陈倩倩
    心理月刊. 2022, 17(11): 6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疗效、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为常规组与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组行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比较疗效水平和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经护理,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组不孕症治疗效果(5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5.00%)(P<0.05)。经护理,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75.00%)(P<0.05)。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过程,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不孕症的治疗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吕文英,李爱兰,王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1): 64-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50例COPD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疗法,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下阴红肿积分(26.18±2.65)、大便秘结积分(26.18±2.63),失眠多梦积分(21.22±1.52),眩晕便秘积分(21.52±1.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52±4.52、46.65±4.52、45.52±4.52、45.87±1.8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显著低于对照组(9.60%)(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22.63±0.05)、SDS评分(23.14±0.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62±0.35、32.25±0.22)(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NIHSS评分(20.36±2.13)、VAS评分(21.35±3.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85±3.10、6.54±9.21)(P<0.05)。结论 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缓解疼痛。
  • 王彩霞,李传艳,禹娜
    心理月刊. 2022, 17(11): 67-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共情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结合共情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负面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敏感、抑郁、焦虑、敌对评分(12.73±2.50、17.08±3.82、15.04±4.13、9.96±3.11)均低于对照组(16.99±2.46、21.51±3.74、22.83±4.20、15.63±3.0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1.16±0.25、1.56±0.51、1.23±0.53、1.47±0.32)均低于对照组(1.71±0.29、2.03±0.54、1.76±0.55、1.98±0.4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物质状况、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88.32±3.65、86.93±4.11、85.77±3.54、89.50±3.25)均高于对照组(82.07±3.44、80.52±4.05、80.10±3.65、83.47±3.1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共情护理在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朱路娟,殷雁南,靳慧
    心理月刊. 2022, 17(11): 69-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干预的作用。方法 从2019年5月~2021年5月入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选取80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产妇心理负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应激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在护理期间,通过舒适干预工作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升产妇护理综合水平,对产妇不良心态的缓解与心理负担的减轻具有积极价值。
  • 论著 肿瘤心理学
  • 李玮,刘淼,孟祥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1): 72-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措施在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7月,选取于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9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依从率、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胸腔镜NSCLC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缓解疼痛程度,提高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
  • 孙银梅,王秋红,桑二滕
    心理月刊. 2022, 17(11): 75-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96例,以随机数表法抽取出48例设定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其余48例则设为研究组,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与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33.09±2.71)、SDS(36.19±1.8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38±2.58、40.11±2.89)(P<0.05)。研究组的遵医行为评分(89.32±3.59)显著高于对照组(76.31±2.86);但住院时间(7.24±1.33 d)显著低于对照组(9.19±1.79 d)(P<0.05)。护理前,组间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则显著更高(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5.42%)(P<0.05)。结论 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乳腺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提高其遵医行为与术后生活质量,在促进术后康复中有着积极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 许静,陈环环,刘永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1): 77-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本院7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另外一组为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理满意度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更低(P<0.05)。护理前,评估两组患者的FMAS与FIM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SRS与GSE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SRS与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卵巢癌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
  • 论著 心身医学
  • 叶沐镕,黄艳,何丽,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思胜恐”情志疗法在惊恐发作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56例惊恐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思胜恐”中医情志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认知改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同时随访远期复发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评分、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应对方式量表(SCSQ),远期复发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胜恐”情志疗法在改善惊恐发作患的应对方式,降低复发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刘相君,王建,张凯利
    心理月刊. 2022, 17(11): 83-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于2019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筛选,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指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与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40.33±2.31、39.75±2.09)显著低于对照组(49.01±2.25、50.66±2.13)(P<0.05)。在心功能改善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正性情绪,降低其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刘志明,王艳玲,李群
    心理月刊. 2022, 17(11): 86-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情绪、防御方式及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G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予以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的焦虑情绪、防御方式及家庭照顾负担。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4%)(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GAD-7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问卷(DSQ)不成熟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DSQ问卷不成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BS量表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可有效减轻GAD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减轻患者的照顾负担,临床疗效确切。
  • 尹久法,吴玉晓,马玉群
    心理月刊. 2022, 17(11): 89-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本院实施硬膜外麻醉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镇静,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小波指数、焦虑指数、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T0时、T1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小波指数、焦虑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T2时,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小波指数、焦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较好,能降低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且患者的舒适度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温小红,沙文虎,线明华,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通过中医针灸联合心理疏导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5月本院纳入的48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联合中医针灸及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正常及轻度障碍患者例数比对照组多,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及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杜斌,陆霞,曹佳
    心理月刊. 2022, 17(11):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2月,选取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巴氏量表(BI)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EAQ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EA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MMSE评分、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MAS评分、B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S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自主生活能力。
  • 安比达,冉丽丽,冯建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对慢阻肺(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年中接收的慢阻肺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肺康复训练操治疗,实验组运用营养干预、心理干预模式联合肺康复训练操治疗。分析两组肺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心理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FVC和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与心理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营养指标与心理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营养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治疗慢阻肺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心理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论著 护理心理
  • 张海珍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其心理状态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2020年7月~2021年9月本院门诊诊治的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参考组和实践组,两组各入选75例患者。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实践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依从性、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统计检验后可知,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实践组的输液依从性显著高于参考组,而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且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可知,实践组输液环境、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技术操作及总满意度评分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期间,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输液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提升输液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显著高于常规护理。
  • 白玉洁,刘培莉,陈淑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甘肃省民勤县苏武镇卫生院收治的2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水平与免疫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蔡元雪,任伟,朱宝欣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同理心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2月~2021年7月作为筛选区间,以信封法随机将本院骨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同理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患者这两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的疼痛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3 d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应用同理心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疼痛感,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更满意的护理效果。
  • 程相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骨外科诊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考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可知,研究组(95.65%)显著高于参考组(80.43%),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组间护理前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别(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3.27±4.35、41.18±4.46)均低于参考组(46.42±4.14、44.37±4.38),且该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3.48%)显著高于参考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
  • 陈沈燕,马波,张群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两组均在护理7 d后进行效果评价。对比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调查表(EORTC-QLQ-C30)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PSQI评分、EORTC-QLQ-C30评分的各项评估指标与对比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PSQI评分、EORTC-QLQ-C3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比组(67.50%)(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焦虑、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睡眠质量、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机体康复。
  • 多萍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16-1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血压(EH)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数据遴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2月~2021年8月慢性病管理系统的120例EH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n=60)、心理组(心理护理干预,n=60),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血压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血压波动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参照组比较,心理组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显著更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更低;心理组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83.33%)(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EH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提高自理能力、稳定血压波动,提高满意度、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 郝倩,郭娜娜,饶海承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20-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2018年3月~2021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在血压、血糖及一般情况控制良好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ACT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在干预前后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Karnofsky预后评定表(KP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在心理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与干预前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ACT干预后SWLS评分则有显著的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KPS评分、ADL评分及SWLS评分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ACT干预后KPS评分、ADL评分及SWLS评分均显著升高,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ACT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则与干预前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间对比结果显示,ACT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T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少患者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胡秋月,曹小燕,袁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23-12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沟通技巧及心理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3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程序分为两组,观察组(n=32,给予沟通技巧及心理护理)与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依从性,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神经细胞因子指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理膳食、服药情况及定期复查等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SS评分、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细胞因子各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沟通技巧及心理护理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 惠平,郭平平,高波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26-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结合肺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39例。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依从性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与比较。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速峰值(PEF)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FEV1、FVC、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PaCO2、Pa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评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结合肺功能训练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调节患者负性情绪,还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
  • 季红霞,王霞,吕正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29-1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7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接受心理护理)与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住院时间、视力、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手术前,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过程中,研究组心率(84.32±6.11 次/min)、舒张压(85.33±4.61 mmHg)、收缩压(135.17±10.23 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5.27±1.15 d)、视力(0.68±0.2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6.22%)(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物质生活评分(87.33±15.67)、心理功能评分(85.32±17.24)、社会功能评分(88.63±18.10)、躯体功能评分(86.34±17.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63±13.12、73.15±15.16、70.24±15.16、71.25±14.16)(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视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黎明华,何皓颋,叶玺,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32-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1~4周汉密尔顿量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1~4周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显著的缓解,消除患者顾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廖颖慧,房姗,赵丽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35-1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治疗性沟通在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治疗性沟通,出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人文关怀的治疗性沟通能够减轻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缩短病程,促进早日康复。
  • 林莉莉,陈国栋,李秋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38-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88例,选自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参考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探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护理后探究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其自我效能有提高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社会支持程度,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刘莉莉,王玉英,刘颖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41-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针对脑梗死患者展开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起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纳入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80例,利用随机盲选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针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肌力测试情况、负性心理测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FMA评分(83.32±11.43)及Barthel指数评分(76.24±6.28)显著高于参照组(69.59±10.27、60.43±6.79)(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肌力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肌力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更好(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30.47±4.16、32.17±4.39)显著低于参照组(45.29±4.31、44.28±4.85)(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优于参照组(75.00%)(P<0.05)。结论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活动能力,增强肌力,缓解负性心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
  • 刘平,周永芹,朱文艳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44-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在本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23.65±0.14)、SDS评分(26.33±1.14)、VAS评分(3.26±0.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83.69±3.15)、髋关节活动度(41.45±3.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45±3.12、31.23±2.1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护理前,两组ADL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S评分(85.29±3.21)显著高于对照组(76.14±2.77)(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路丽,黄娅,常海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47-1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护理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负性情绪。
  • 马一力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50-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慢阻肺患者采取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是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各组经4周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4周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提高,而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呼吸功能锻炼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秦敏,陈丽卿,张潇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集束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心理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TNF-α水平、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TNF-α水平、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GQOLI-74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消除炎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邱龄龄,宋加佑,汤倩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观察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干休所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病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AS及SDS评分(32.55±2.05、31.57±2.19)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0.36±2.18、41.12±2.42)(P<0.05);心理护理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96.66±3.06、97.61±2.62)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7.36±3.12、88.56±2.48)(P<0.05);心理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邱善晓,赵永玲,付苗苗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确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目标选择本院急诊收治心绞痛患者95例,根据抛硬币结果分作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护理前后不良心理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6 h、12 h及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等不良心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急诊心绞痛患者减轻疼痛感,调节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 任玉红,尹明英,周艳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62-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管理对骨外伤患者伤口疼痛及负性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8月收治的110例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管理对骨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伤口疼痛程度、负性心理、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1 d、干预后3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护理后3 d显著低于护理后1 d和护理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愤怒、孤独评分(15.89±3.36、16.23±5.58、8.63±3.65、11.65±1.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01±5.11、18.56±5.65、11.99±3.24、13.98±2.65)(P<0.05);观察组满意度(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联合疼痛管理应用于骨外伤患者当中,可以减轻患者伤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石丽丽,李冬艳,崔国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65-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肛肠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肛肠科2019年8月~2021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展开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样本量共计98例。参考组49例予以传统护理,探究组49例予以心理干预,从组间术后肛门疼痛程度、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程度5个方面展开分析和对比。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探究组术后T0、T1、T2、T3时刻肛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探究组术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7.27±2.38、29.68±2.82)均显著低于参考组(35.36±3.32、37.54±3.26)(P<0.05);探究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且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可知,探究组(93.88%)显著高于参考组(79.59%)(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肠手术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
  • 宋淼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个性化音乐疗法对ICU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8月~2021年12月本院接收的ICU患者中抽取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个性化音乐疗法,统计两组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ICU入住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 给予ICU患者心理护理联合个性化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效果。
  • 苏群益,王雨佳,宋晓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院外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遴选2019年1月~2021年6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以系统抽样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HHS评分、ESCA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院外延续性护理可以缓解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改善髋关节功能,同时增强自护能力,积极预防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 田晓楠,王沙沙,姜春燕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74-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个性化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到本院诊治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给予个性化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疼痛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住院、进食、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个性化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康复。
  • 王丽,谢芹,杨艳萍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77-1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亲情护理服务对CT增强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淄博市市立医院放射科接受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研究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和对照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一次性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 患者行CT增强扫描中给予亲情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 王秋云,宋尚红,荣旺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80-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理暗示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暗示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心功能、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后遵医嘱行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弹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暗示联合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并有效控制血糖。
  • 吴培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83-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模式运用于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2019年7月~2021年4月间本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一组均入选44例患者。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予以心理干预模式,比较组间积极度、疾病不确定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积极度量表(PAM)评分相比对照组而言显著更高,而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比对照组而言显著更低(P<0.05);护理后,实验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将心理干预模式运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积极度,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度显著升高。
  • 吴怡雨,陈亚梅,时雨,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方法,研究组予以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负面情绪和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对比,两组各项血气指标、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SpO2与PaO2指标均上升,且研究组这两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aCO2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这三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机械通气、气促缓解用时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其血气指标好转,进而提高满意度。
  • 谢宁,王霞,郑荔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89-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DM)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选取50例DM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B组采取常规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检测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SDSC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相较于B组,A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B组,SDSCA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护理前两组FBG、2 h PBG、HbAlc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B组相比,A组指标均显著更低(P<0.05)。A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护理前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B组相比,A组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DM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而改善预后,降低血糖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许素贞,王秋侠,孙春英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92-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选52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实验组护理方式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护理方式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医院消化内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出血症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恢复效果也会更好。
  • 薛海艳,贾红萍,张敏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内科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5月,选取本院7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内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闫颖,常雪,王建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1): 198-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癫痫患者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实施药物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25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5例为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不良反应、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2.00%)显著高于参照组(68.00%)(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4.45±7.54)、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59±6.09)显著优于参照组(43.97±7.87、45.84±7.8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癫痫患者在治疗时配合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继而改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姚静,戈春梅,钱秋月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01-2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实验组则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及治疗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入院时,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12 h及术后48 h,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 d及3 d时,实验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依从性。
  • 于金芝,李丽华,黄秀兰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04-2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早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NIHSS、Barthel指数及QO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NIH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Barthel指数及QOL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积极意义,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历历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07-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的9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正态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乐观、坚韧、自强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中亲密关系、积极态度、积极行动3个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8个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结论 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减轻其心理障碍,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希望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冉,许改田,吕建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10-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同理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青光眼术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同理心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时疗效、视力与眼压,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视力与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青光眼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同理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程度,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的工作顺利开展。
  • 张艳红,刘江,李瑞林,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13-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慢性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本社区的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7),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与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态评分、用药依从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理护理与慢性病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更好地控制血压,还有助于提升用药的依从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 张志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16-2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接收的60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况、满意度、生活质量、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对比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改善临床指标状况,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张月,李利玲,吴翠娟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19-2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9月,选取在本院输液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联合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30.42±4.16)、SDS评分(32.42±4.22)显著低于对照组(39.46±4.57、40.13±5.43)(P<0.05)。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担忧、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状况,提升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
  • 仲继彬,仲国龙,宋兵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2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泗水县济河街道卫生院在2019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0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55例患者。在其围手术期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遵医总依从率以及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总满意度,观察组(96.36%)较参照组(81.82%)显著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遵医总依从率,观察组(94.55%)显著高于参照组(76.36%)(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观察组(10.91%)显著低于参照组(30.91%)(P<0.05)。结论 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依从率,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周晓娟,李秀萍,伏雪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25-2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优质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 朱春华,杨天宇,冯慧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28-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诱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2020年6月开始,到2021年6月结束,对这期间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纳入40例,将采取常规护理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将施以综合护理联合心理诱导的一组命名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显著更高(P<0.05);比较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显著更低(P<0.05),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显著更低(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联合心理诱导能够促使胫腓骨骨折患者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积极面对疾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
  • 经验交流
  • 曲爱玲,马长路,郭学玲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31-2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阐述抑郁症定义及分类,针对大学生群体,分析了抑郁症的成因、危害,并重点分析了抑郁症预防及干预的方法。
  • 刘振毅,叶存春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对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在心理诊断中的应用,从理论角度在中西方文化上进行了可行性、必要性的分析,提出将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实际应用于心理诊断的领域实践之中。得出今后在心理咨询领域下,心理诊断研究方向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理论相结合使用的新思路。
  • 综述
  • 邓婷婷,刁佳玺,朱虹,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1):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1.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是学生学习质量和未来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未来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定义结构、对策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等研究的现状做了综述,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