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1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2-08-29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张晨阳,杨钰隆,李枭晗,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估计中国大学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的焦虑情况,了解引起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因素,为制定防治大学生焦虑症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于2021年4月~2021年11月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收集全国高校大学生焦虑研究中的数据,运用Stata 16.0资料分析程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 共纳入80篇文献,样本量共84289例,共检出15976例。中国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合并检出率为21.51%(95%CI:19.62%~23.40%),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5.88%、4.07%、0.43%,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生源地高于城市、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 中国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大学生焦虑目前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缓解大学生焦虑症状、提高我国人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吴恒昌,葛庆圆,曹沛宇,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易遭受语言暴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语言暴力对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危害性,以便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易受语言暴力影响的脆弱人群和降低语言暴力造成的危害提供参考。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2月,以滚雪球的方式,结合线上和线下随机发放问卷。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基本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建模。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034份,其中592例(57.25%)遭遇过语言暴力。70.80%的语言暴力现象发生在中小学阶段,78.10%的施暴者为同学、朋友或家人。基于最优尺度回归模型,人群易遭受语言暴力的影响因素为性别(F=18.525,P<0.001)、受教育程度(F=3.638,P<0.05)、居住地(F=6.437,P<0.01)和幸福感(F=18.977,P<0.001)。语言暴力会影响人们的抑郁、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x2=30.797,P<0.001;Z=-6.235,P<0.001;Z=-5.565,P<0.001)。结论 对受害者而言,越亲近的人的语言暴力其危害性越大。男性、文化水平高、居住地为城市以及幸福程度低是易受语言暴力影响人群的特征。
  • 唐小岚,赵鑫,刘嵘,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9-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叙事护理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今后叙事护理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以叙事护理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9篇文献,其中学位论文26篇(2.39%),期刊文章1063篇(97.61%),从2002年开始,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期刊论文发表于国内390种期刊;作者分布于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期刊论文的合著率为55.83%;文献频次大于15次的关键词为25个,累计百分比32.74%,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叙事护理培训以及临床干预措施等方面。结论 国内当前对于叙事护理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论文发表质量有待提高,对叙事护理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方面还需进一步展开研究,此外各机构间需加强交流合作,对叙事护理进行更广泛和深层次探讨。
  • 刘金金,侯庆梅,柴茗艳,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情绪释放疗法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情绪释放疗法治疗患者焦虑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焦虑指标采用多时间点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88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情绪释放疗法对焦虑可产生持续的、高等程度的改善效果(P<0.01)。结论 情绪释放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后期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 杨策策,王训强,张星,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8-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参与服药补贴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区13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其服用药物的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使用率(96.00%)较高,其中奥氮平(35.77%)、利培酮(32.33%)较为常见,心境稳定剂(20.60%)、助眠药(16.17%)、抗抑郁药(11.52%)亦有使用。阿立哌唑、喹硫平常见于女性患者(P<0.05),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GAs)、氯氮平、心境稳定剂及其中的丙戊酸盐、抗抑郁药常见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利培酮、阿立哌唑、碳酸锂日用量显著高于女性(P<0.05)。单一用药占比24.32%。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海索是最常见的用药组合。女性单一用药占比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使用占比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 SGAs是参与服药补贴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用药,两种药物联合比单一用药更为常见,氯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丙戊酸盐的使用及部分联合用药方案存在性别差异。
  • 叶和旭,林眉,吴思孝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区教育工作者工作意义在生命意义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为缓解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月,选取浙江温州355例社区教育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生命意义问卷、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工作意义量表和行为识别量表测查上述变量,采用Process检验有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 工作意义在生命意义与职业倦怠间起显著部分中介作用;解释水平调节了生命意义经过工作意义影响职业倦怠的前半段路径。结论 生命意义水平体验更高的员工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工作意义,职业倦怠水平也越低,且对于高解释水平的个体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对高解释水平的员工采取生命意义干预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工作意义,缓解职业倦怠。
  • 黄金荣,沈兵,徐晨雯,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5-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大传染病应激事件对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职的普通医务人员及赣州市援鄂医务人员进行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PCL-C),利用问卷星平台完成问卷调查。采用 t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普通医务人员SCL-90总分、GSI及9个因子均分上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恐怖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且援鄂医疗队成员与普通医务人员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同时研究发现,面对重大传染病应激事件,医务人员轻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02%、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率为9.42%;结论 重大传染病应激事件下,医院管理层需要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制定常态化的心理干预机制,并且结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理念和技术能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 姚佳,王晋江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7-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剧技术对于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及减少吸烟行为的有效性。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5月,随机选取60例存在吸烟行为的青少年,按照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实验组青少年进行心理剧技术干预,观察两组青少年干预前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及每日吸烟频率的变化。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后除心理不平衡因子外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青少年每日吸烟量“0”根的人数由干预前的0.00%增至20.00%,每日吸烟量“4~10”根的人数由干预前的13.33%降至6.67%,每日吸烟量大于“10”根人数由原来的13.33%降至0.00%。结论 通过心理剧治疗可有效改善吸烟青少年不良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吸烟行为的发生。
  • 论著 心理教育
  • 张姣妹,闫博洋,王春辉,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30-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校大一国防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人格测验(16PF)对某高校185例大一国防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等指标分别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结果 SCL-90测验总分超过160分的大一国防生占30.81%,进一步筛查有中度心理问题及以上的国防生占20.00%。大一国防生SCL-90测试结果与军人常模、大学生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大一国防生16PF各项因子分处于平均水平,多表现为中间型人格特征。大一国防生的人格特征与全国男性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CL-90各因子均和人格特质的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自律性、紧张性呈显著相关(P<0.05);除乐群性外,其余人格特质水平与SCL-90中至少1个因子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大一国防生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比较完善的人格,且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邓婷婷,谢丹,杨佳欣,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34-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生活满意度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机制以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SLSS)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109例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及 F 检验。结果 师范生生活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不同生源地、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师范生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维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师范生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客观生活满意度中自我形象维度,不同年级师范生差异显著(P<0.05)。生活满意度能显著正向预测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以及各个维度。结论 应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机会、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等多种方式提高师范生生活满意度,进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 吴涵玉,张珊珊,于凡迅,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38-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研究生社会逆境感知对抑郁的影响,以及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5月~2021年6月采用社会逆境感知量表(PCSAS)、交往焦虑量表(IAS)、CES-D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308例沈阳市某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Harman单因素分析检验共同方法偏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各变量人口学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偏差校正参数百分位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社会逆境感知、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抑郁变量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社会逆境感知对抑郁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社会逆境感知不仅分别通过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单独中介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两者的链式中介影响抑郁。结论 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在研究生社会逆境感知和抑郁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 姜萌,郭斌,边文静
    心理月刊. 2022, 17(12): 41-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思维与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医学院学生共1240例,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测查。结果 批判性思维正向预测的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β=-0.440,P<0.001);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思维和积极应对方式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70。结论 批判性思维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
  • 徐作栋,吴真
    心理月刊. 2022, 17(12): 44-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职生心理坚韧性与未来结果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功内隐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0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工科高职院校的1003例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成功内隐观量表、未来结果预期量表、心理坚韧性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并使用Amos 23.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心理坚韧性与成功内隐观(r=0.510,P<0.01)和未来结果预期(r=0.751,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成功内隐观与未来结果预期亦呈显著正相关(r=0.602,P<0.01);成功内隐观在心理坚韧性与未来结果预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职生心理坚韧性既能直接对未来结果预期起作用,也能通过影响成功内隐观进而对未来结果预期间接起作用。
  • 杨红艺,沈洁,谢冰清,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校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1日~3月31日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在线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425份,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应答率为98.82%。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感知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和专业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和生源地的差异分析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在各年级和专业中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男生和女生的焦虑和压力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轻度焦虑和适中压力。生源地为风险地区的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得分显著高于非风险地区学生(P<0.05)。大一新生的焦虑、压力情绪相较其他年级的学生更严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预防医学学生的焦虑、压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医学专业(P<0.05)。男生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三年级的积极应对得分最高,研究生的消极应对得分最低。不同专业学生消极应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注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
  • 论著 心身医学
  • 李静然,陈晨,张健
    心理月刊. 2022, 17(12):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沈阳市某社区卫生中心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48例,随机整群抽样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血压、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治疗依从性得分,高血压知晓达标率及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过1年的干预,两组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晓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生理指标,帮助患提高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满意度。
  • 单苏民
    心理月刊. 2022, 17(12): 53-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癫痫合并情感障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运用效果及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癫痫伴有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运用米氮平给药方案,观察组患者在给药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就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展开对比。正态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AS、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AS、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癫痫合并情感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可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外显攻击行为及病情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马爱清,孙建平,庞檬佼
    心理月刊. 2022, 17(12): 56-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与分析在阿立哌唑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精神科门诊自2018年5月~2021年5月诊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正态计量资料行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WSCT各项目评分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MMSE及WHOQOL-BREF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提高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孙淑华,姜小燕
    心理月刊. 2022, 17(12): 59-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心理干预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本院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110例患者开展研究,将其作双色球随机分组处理,划分为对照组(共计患者55例)与研究组(共计患者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体积、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患者FT3、FT4、TSH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T3、FT4、TSH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患者甲状腺体积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状腺体积相比对照组显著较小(P<0.05)。治疗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针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为其开展常规对抗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糖皮质激素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赵琨,周娜,穆易
    心理月刊. 2022, 17(12):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性心理调节对重症监护室(ICU)紧张综合征患者心理弹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1例ICU紧张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正性心理调节。比较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计数资料实施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面对评分显著比对照组增高,回避、屈服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强迫、恐怖、偏执、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性心理调节用于ICU紧张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和改善预后,提高其睡眠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
  • 论著 妇女健康与心理
  • 蒋树静,李文蔚,许晶
    心理月刊. 2022, 17(12):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70例,将其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恢复相关指标、疼痛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36±6.24 h)、下床活动时间(29.17±3.59 h)、住院时间(5.96±1.54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上述时间(P<0.001)。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研究组术后1 d评分(3.67±1.13)、2 d评分(2.24±1.01)及3 d评分(0.96±0.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评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负面情绪,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加快其术后康复,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 张珍
    心理月刊. 2022, 17(12): 68-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效果,评估联合治疗价值。方法 遴选本院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的30例患者为探究对象,研究于2018年8月~2021年8月开展,全部患者均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分析全部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情况,采用 t 检验。结果 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手术时间为 100.17±30.47 min,术中出血量为 110.37±23.47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 20.37±6.59 h,留置导尿管时间为 2.17±0.67 d,术后下床时间为 1.26±0.35 d,术后阴道总长度为 7.56±1.26 cm,住院时间为 5.50±0.56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 6.09±1.42 分。患者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术前低,P<0.05;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调查量表(POPDI-6)、排尿困扰量表(UDI-6)、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ARDI-8)评分较术前低,P<0.05;术后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痛、性欲望、性兴奋、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术前高,P<0.05。结论 在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治疗中,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效果显著,可有效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促进其整体生活质量提升,且不易发生感染、出血、直肠损伤等并发症,应用效果理想。
  • 柴燕
    心理月刊. 2022, 17(12): 7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负面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接诊的110例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n=55),对比组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比组(72.73%),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11.62±1.54)、HAMD评分(9.13±1.37)均显著低于对比组(19.32±3.84、16.82±4.17)(P<0.05)。观察组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CPI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 李晓婷,杨丰榕,邵帅
    心理月刊. 2022, 17(12): 74-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产前心理护理对高龄孕产妇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9年3月~2021年10月所收治的高龄孕产妇中抽取100例,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将其分为普通组(n=50)和产前组(n=50),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产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产前心理护理。护理时间12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评分、分娩方式、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产前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评分、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产前心理护理能够提高高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负面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顺产率,减少疼痛感。
  • 陆兴蓉,丁利娟,陈茜
    心理月刊. 2022, 17(12): 77-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腰臀部骨折损伤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9年全年本院收治的27例女性腰臀部骨折损伤患者为常规组,于2020全年~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7例女性腰臀部骨折病人为改进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心理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改进组尿路感染发生率(3.70%)显著低于常规组(25.93%)(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改进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基础护理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腰臀部骨折女性患者治疗期间,结合尿路感染发病原因实施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优化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缪彬,时蕴,倪姗姗
    心理月刊. 2022, 17(12):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孕产妇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产妇3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0例,分别实施剖宫产常规护理及联合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两组孕妇护理前SAS、SD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40.16±4.67)、SDS评分(41.66±5.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28±6.44、45.70±4.24)(P<0.05);观察组术中MAP(98.22±6.45 mmHg)、HR(82.22±5.98 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04.77±6.12 mmHg、85.75±5.62 次/min)(P<0.05);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22.60±4.23 h)、下床活动时间(20.65±4.98 h)、泌乳始动时间(14.30±3.26 h)、住院时间(7.10±1.45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78±5.34 h、23.88±4.76 h、18.55±4.80 h、 8.20±1.52 d)(P<0.05);观察组孕产妇术前宣教(18.28±1.14)、手术室技术(19.02±0.65)、手术室环境(18.50±1.31)、服务态度(19.32±0.3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50±2.11、18.61±1.32、18.04±1.57、18.80±1.02)(P<0.05)。结论 手术室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孕妇情绪及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任丽,武心荣,邵维利
    心理月刊. 2022, 17(12): 83-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水囊在延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引产的60例延期妊娠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3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采取水囊结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应用促进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催产效果和心理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引产效果的显效率与有效率明显更高,临产发动时间、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引产并发症现象显著较低(P<0.05)。产妇心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囊应用于初产妇延期妊娠的临床引产,能够有效扩宫颈口、诱发产程启动、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阴道分娩率、有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与焦虑情绪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 王连芝
    心理月刊. 2022, 17(12): 86-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7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49.83±4.11、50.64±2.24)显著低于对照组(62.72±4.26、62.83±2.17)(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0.98±0.22)显著低于对照组(1.45±0.1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睡眠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杨冰,魏淑霞,李飞
    心理月刊. 2022, 17(12): 89-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围麻醉期心理干预对麻醉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围麻醉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情绪评分、应激指标、性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对上述资料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开展 t 检验与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0、T1、T2、T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加强围麻醉期心理干预能够较好地减轻负面情绪以及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改善和术后康复,效果令人满意。
  • 李传艳,王彩霞,禹娜
    心理月刊. 2022, 17(12):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8月,选取本院82例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1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的41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舒服压、收缩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以降低其产后出血量,加快其宫缩恢复,还可以改善血压水平,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 张守香
    心理月刊. 2022, 17(12):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自2020年10月~2021年9月所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干预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WHOQOL-BREF评分,采用 t 检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 42.01±3.18 分、41.08±3.24 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 50.39±4.62 分、51.61±3.99 分,干预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功能等指标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 78.64±5.92 分、76.19±2.87 分、73.69±5.00 分、75.21±3.62 分,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 69.33±6.25 分、69.07±3.54 分、62.37±4.14 分、66.27±3.97 分,干预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5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论著 肿瘤心理学
  • 田苗苗,刘唤,王俊娜
    心理月刊. 2022, 17(12):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改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曹县中医医院诊治的92例肿瘤化疗患者展开研究,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探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从心理情绪、消化道不良反应程度、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程度四个方面评价两组的应用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组间干预前心理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差别不显著(P>0.05);探究组干预后心理健康、心理职能、躯体疼痛及生理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分析意义(P<0.05);探究组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探究组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及专业技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有效减轻其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
  • 王娟,范育英,胡雯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86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心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24.98±3.28)显著高于对照组(20.36±2.04),回避、屈服评分(17.19±1.76、10.27±1.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17±2.35、14.78±2.1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5%)显著高于对照组(87.10%)(P<0.05)。结论 身患鼻咽癌病患在使用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自身疾病的同时,医院采用综合心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 王俊娜,李璐,王明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该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将本院接收的54例肿瘤化疗患者(入选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1月)为此次评估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27例: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照组(27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联合护理措施实施后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以上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况、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营养指标状况分析,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联合策略在疾病护理中发挥显著优势,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营养指标状况均具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治疗及预后,对其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 论著 护理心理
  • 莫展屏,麦玉芳,姚雪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多学科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糖脂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护理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与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 谢永霞,苏瑞丽,姜金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将心理干预应用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接收的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60例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入选时间均为2020年12月~2021年10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上述两组分别给予心理干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晕针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42.56±1.23)、SDS评分(41.59±1.12)显著低于对照组(48.12±1.59、48.12±1.45),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针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应用价值、可行性较高,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护理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状况,实现患者身心健康。
  • 钟迎芳,秦泽红,杨俊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脑积水术后心理护理对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74例脑积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4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7例)和护理组(共37例),前者行常规术后护理,后者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较参照组,护理组抑郁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更低,认知功能评分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活动、健康、日常生活、支持和总体情况五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护理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参照组,护理组发生感染、分流管堵塞、分流不足/过度、分流装置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参照组(89.19%),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更高(P<0.05)。结论 脑积水术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 卢璐,孔国华,邱倩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麻醉复苏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1年7月于我院行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6,予以麻醉复苏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7,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如术后苏醒时间、心率(HR)、舒张压变化;采用简易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采用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正态计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常规组,且HR和舒张压均较常规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GCQ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6%,低于常规组的17.39%(P<0.05);入麻醉复苏室后,两组患者改良Aldret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麻醉复苏室时,研究组患者的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理疗法可以缩短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麻醉后的恢复。
  • 蔡晓燕,梁娟,江佳丽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系统性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应用基础方式护理归入对照组,30例应用系统性心理护理归入试验组。分析两组骨折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长、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系统性心理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长,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陈丽莎,史永霞,陈韶红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ICU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将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98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展开研究,入组时间在2019年11月~2021年6月,分组方法为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对比组49例予以基础护理,干预组49例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从组间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和对比。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且干预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评分较对比组显著更高(P<0.05);与对比组总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程晶晶,蒋晓琴,陈娟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于血液透析期间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别纳入对照组(45例)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对比,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的焦虑(5.31±0.79)及抑郁(6.79±0.76)评分均相对更低(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相对更低(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评分(90.11±4.07)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5.34±5.01)均相对更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对更高(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于血液透析期间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表现,提升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并可有效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 韩霜,邢慧,诸志萍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骨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术后骨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5.86%)(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愈合时间,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 段继云,曹娜娜,王宇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36)与延伸组(n=36)。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院外随访,延伸组患者接受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伸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SCL-90各项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延伸组SCL-90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延伸组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延伸组NIHSS评分、MMSE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后,延伸组SF-36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延伸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傅琴,王莹,张静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血透室2020年1月~2021年8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8.34±0.7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65±0.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70.75±5.82)、情绪功能(77.24±4.46)、角色功能(72.63±4.56)、社会功能(66.52±4.45)、认知功能(73.54±5.63)、总体健康状态(71.64±6.03)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49.02±0.32)显著高于对照组(47.65±0.67)(P<0.05);观察组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对血透室护理的满意度。
  • 贺婷婷,吴春燕,刘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3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随访1年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各指标(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在出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8.13%)显著低于对照组(15.63%)(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评分(P<0.05)。结论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维持其健康心态,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范静,钱宇英,冯烨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行为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纳入对照组,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行为干预的3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血糖水平、负性情绪、疾病应对方式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 h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疾病应对方式,提升满意度。
  • 刘佳,成玲玲,曹婷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3-1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分组,将37例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归为对照组,37例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归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4.22±2.25)、Barthel指数评分(77.02±6.18),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出发,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维持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调节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可保障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刘燕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6-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9年10月~2021年9月所接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系统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系统组再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t=0.069,P>0.05);与自身干预前相比较,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显著更低(t参照组=16.026,t系统组=26.518,P<0.05);干预后,系统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t=14.04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t=0.213,P>0.05);与自身干预前相比较,两组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t参照组=13.013,t系统组=24.598,P<0.05);系统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t=14.863,P<0.05)。系统组干预后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组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参照组(76.74%)(x2=6.198,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存质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张蒙,黄安,韩露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49-1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心理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巴氏量表(B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S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S-QO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HICH患者术后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改善临床指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王学梅,时详,葛平香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52-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临床急诊科护士不良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本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2021年11月任职的96例急诊科护士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综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护士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成员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指标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心理弹性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乙组SDS、SAS评分与SCL-90中敌对、焦虑与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几个指标评分显著低于甲组,而自我效能感评分、心理弹性各项指标评分与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临床急诊科护士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改善其心理健康,整体效果显著。
  • 丁娟,胡芳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55-1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八段锦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行八段锦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总满意率比较,对照组为63.33%,试验组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F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八段锦,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满意度提高。
  • 赵琴琴,章丽,赵影影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58-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韧性、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心理韧性。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总满意率比较,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自强、乐观及坚韧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4.18±3.29、30.48±1.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12±3.14、41.12±1.09)(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CRF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并增强患者心理韧性,促进满意度提高。
  • 陈君君,沈秋月,周霞,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61-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探究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录的106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区组随机化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营养摄入、沟通行为、角色功能、遵医用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兴趣、精力、心境状态、健康态度、情感与行为、松弛与紧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不仅有助于缓解心理状况,还能调节自我效能,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帮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整体的临床疗效。
  • 吕俊,于俊玲,左静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64-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应用于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增加正性暗示,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配合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18.85±3.2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5.11)(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1.26±0.42)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17)(P<0.05);观察组术中总配合程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两组患者对基础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语言沟通、人文关怀、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20.75±2.13、21.52±2.59、22.62±1.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53±2.84、18.31±2.64、20.47±2.52)(P<0.05)。结论 对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在围术期应用正性暗示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中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
  • 黄娅,路丽,张云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67-1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将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在伴有精神症状抑郁症患者中所发挥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来本院实施治疗的82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和42例。两组患者均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配合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治疗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35±0.4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5.65±0.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2±0.67、8.33±0.90)(P<0.05)。护理后,观察组责任与工作评分(2.12±0.23)、社会性退缩评分(0.32±0.03)、家庭外活动评分(0.37±0.04)、个人生活能力评分(1.71±0.1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9±0.46、0.56±0.06、0.62±0.07、2.77±0.30)(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 将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社会功能缺陷,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蒋正新,王超,周加伟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70-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ABC情绪疗法对肺部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分组,即将2021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肺部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的30例肺部术后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肺部手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ABC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正负性情绪、主观幸福感。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情感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情感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C情绪疗法可显著改善肺部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主观幸福感。
  • 孔令敏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73-1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对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本院ICU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CU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同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加以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本院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23.33%)比较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3.68±1.47 d)、住院时间(14.55±1.45 d)与对照组(7.54±1.61 d、19.98±2.51 d)比较显著更短(P<0.05);干预前,两组SDS、SAS等评分相较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等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FMA、ADL等评分相较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两组FMA、ADL评分均有所提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升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73.33%)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ICU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具有明显成效,不仅可以避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利于躯体功能恢复,从而促进病情尽早康复,护理满意度较高。
  • 李素华,唐冬霞,卞月琴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76-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每组各33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髋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明确效果。正态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评分(76.52±2.45、84.52±3.25、93.65±5.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25±1.02、40.22±1.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96.25±1.20、94.56±1.45、95.25±1.45、95.75±1.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在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并配合积极的康复锻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刘璐,杨建慧,高燕,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79-1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14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强迫、躯体化、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以及生理功能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配合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 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 刘思,王俊娜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82-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况。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的30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随后选取同期的30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状况以及不良心理状况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任职方式、月均收入以及担心出错程度等特征上的差异。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调查的30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中,年龄、职称、工作年限、任职方式以及担心出错程度等方面在是否存在不良心理状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40岁以下更有可能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不显著(P>0.05);而有护师职称的更易出现不良心理状况;在工作年限方面,10年以下的更易存在不良心理状况;编制外的护理人员更易出现不良心理;在担心出错程度方面,一般担心程度出现不良心理的比例较低,而很担心、非常担心的程度出现的比例较高。结论 不良心理状况的分析能够为护理人员的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刘晓霞,李昶龙,张卫华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85-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针对小儿肺炎患儿开展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94例本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入组时间在2019年4月~2021年8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究组入选47例患儿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参照组入选47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从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情绪、凝血指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四个方面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探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3.62%,显著高于参照组(78.72%)(P<0.05);探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34.36±3.24)、抑郁评分(35.57±3.06)均显著低于参照组(40.49±3.39、41.16±3.83)(P<0.05);探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指标的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家属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病房管理、操作技能的满意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较好地改善患儿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凝血指标,并可有效使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提升。
  • 王琼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89-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将本院接收的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120例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上述两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对上述措施实施后患儿不良情绪状况、护理效果、患儿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信息分析,评估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儿童焦虑型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3.16±1.23)显著低于对照组(4.1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依从性(86.67%)显著低于研究组(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价值、可行性较高,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护理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儿及家长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患儿依从性,实现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 王送娜,徐振威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92-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1月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更低,住院时间显著较短,生活质量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各项指标的评分显著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对骨科术后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于晓艳,姜海艳,王淑洁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患者血液透析安全性,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袁凌峰,孙娟娟,吴怡雨,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198-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科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1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1,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3.17±0.46 d、9.96±1.56 d)显著短于对照组(6.61±0.58 d、13.52±2.53 d),吸痰间隔时间(65.93±3.57 min)显著长于对照组(35.52±2.38 min)(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37.60±3.45、37.85±5.17)显著低于对照组(45.75±4.09、46.94±5.31)(P<0.05)。实验组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吸痰间隔,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张琴,王瑛,苏丹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01-2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06例作为研究资料,均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等维度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13.2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绞痛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改善心绞痛症状,并进一步疏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周桂琴,张艳,胡秋霞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04-2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配合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2018年1月~2020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全部患者入院编码,取1~25号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取26~50号作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分析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理情绪差异,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三个角度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平均动脉压(MAP)差异不显著;术后1 h,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各项数据显著更优(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的各项数据显著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68.00%)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来说,临床给予术中细节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心理状态,加快康复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个案报告
  • 张胜洪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07-2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个体内心深处拥有解决自身心理困扰的资源,基于“制药人”意象可以发现内心的治愈者原型,找到疗愈心灵创伤的“心药”。对收集的数百例“制药人”意象及画作,从治愈者原型的视角,将“制药人”意象特征分为七个大类;同时从荣格分析心理学及传统中医医者品性视角对“制药人”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疗愈特质展开深层解读。
  • 经验交流
  • 谢思玮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12-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理论、咨询过程、咨询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朋辈心理辅导是在学校情境中针对学生的朋辈心理咨询,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咨询心理学视角,阐述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概念及开展方式,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进行分析,从平台、人员及载体三个角度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相应优化对策,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及体系健全提供思路。
  • 冷红秀,蒋忠亮,寇建琼,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现象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青少年自杀评估与干预五步法,主要从自杀的相关概念、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心理特点及自杀评估与干预五步法进行阐述,明确该方法的具体内容、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自杀评估与干预,用资源取向的视角,在无助中找资源,在绝望中找希望,共情青少年一直埋在心里不为人知的痛苦,让青少年看到走出困境的方式有很多,为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家庭提供参考。
  • 郑梦沂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泛使用的免费访问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网站的内容和资源为基础,修订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中文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完满生活”在线课程系统)。该中文版系统资源使用了一种实用且可操作性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型——五域模型,易被患者接纳且治疗效果显著。然而,除了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外,尚未将“完满生活”在线课程系统推广到其他更广泛的国人群体中进行有效性研究。为了使中文版系统更符合中国人的操作习惯,惠及更广泛的需要人群,对系统资源进行本土化编制及实证研究是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的。
  • 综述
  • 丁若淇,黄歆淇,彭娟娟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后抑郁症(PPD)是一种普遍的精神健康问题,常见影响包括睡眠、心理、自我认知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产后抑郁症的康复也愈发得到重视。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及发展现状,综述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方法,并对比分析其利弊,以期找到产后抑郁症的综合康复法,并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方雯瑄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24-2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豪是自我意识情绪中的一种,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受到重视。自从学者们将自豪划分为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以来,关于自豪这两维度的研究与探索也越来越多。文章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简单介绍了自豪两维度的相关概念,对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近来在生理机制、管理领域、营销领域、运动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和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的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自豪双维结构的前景进行展望。
  • 董丽婷,邱伟芬,倪钦敏,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29-2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就正念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方式、效果、局限性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将正念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适用性及局限性,为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衰退,减轻社会负担提供参考意见。
  • 高雅超,张小龙,范雪,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32-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究了精神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干预研究进展。通过检索近年来有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临床中精神科护理风险及院内危险事件发生率极高。通过早期正确地评估精神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做出对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不仅能增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系数,更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梁倩蓉,董俊杰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35-2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生艺术(art brut)通常是指由那些与职业艺术圈无任何关系的、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精神障碍者、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完成的艺术创作。原生艺术治疗是将原生艺术创作与心理治疗、心理矫治工作相结合,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在场参与引导下,有理论指导的,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为目标,有计划实施的心理治疗过程。原生艺术治疗主要在监狱、精神病院和社区开展。这种治疗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服刑人员、特殊孩子等特殊群体,是一种创新的心理治疗手段。原生艺术治疗具有心理测量和心理治疗的目标隐匿,作用形式温和,参与者的防卫心理较弱,接受心理治疗的阻抗较小等特点。目前关于原生艺术作品心理原型分析尚未形成系统性,原生艺术治疗中积极想象方法的操作程序仍未形成规范,也尚无有关原生艺术治疗疗愈的判别指标体系的文献报道。
  • 易成,肖甜,陈红燕,等
    心理月刊. 2022, 17(12): 238-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2.12.0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我国高等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自心理剧技术进入我国高校之后,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从辅助治疗精神疾病、疗愈一般性心理问题、矫正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但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差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心理剧发展存在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对于国内高职院校心理剧发展的梳理,总结了高职院校心理剧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从完善专业组织、增加参与度、创新表演形式等方面展开对高职院校心理剧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