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Close
Submit
Cancel
Confirm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
Toggle navigation
Home
About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Call for Papers
Subscription
Archive
Messages
Contact Us
中文
Most accessed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In last 2 years
In last 3 years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Please choose a citation manager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Content to export
Citation
Citation and abstract
Export
Select all
|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8):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4
Abstract
(
957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4年1月~9月,本研究使用便利抽样选取16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问卷为工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分 112.06±22.66 分,属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与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家人从事护理相关行业和就业本专业意向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就业本专业意向3个变量是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家人从事护理相关行业和就业本专业意向会影响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的高低,提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注重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可以鼓励护理实习生提高学历、担任学生干部,带领护理实习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或学习等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护士职业价值的肯定。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4): 35-3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11
Abstract
(
938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增加,流动父母迫于各方压力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面临诸多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04~2022年相关核心文献作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显以及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结论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向和视角,未来可以更加细化研究的主体,以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各方的合作,从而推动多元化发展。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 80-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20
Abstract
(
809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为系统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系统四个维度对江门市512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结果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轻度(n=249,48.63%)、中度(n=252,49.22%)、重度(n=11,2.15%)。情感耗竭方面,微系统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领导支持,中系统的心理资源冲突和情绪情感冲突为其显著影响因素;去个性化方面,微系统的师生关系、中系统的情绪情感冲突、外系统的学校办学性质、宏系统的情感劳动为其显著影响因素;低成就感方面,师生关系、心理资源冲突、情绪情感冲突和情感劳动为其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受生态系统各维度的共同影响,相关部门在破解职业倦怠、教师流失困局时应考虑更全面的因素。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 64-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17
Abstract
(
777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系介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聚焦话题及演变过程和相关研究技术,帮助学者们更好地把握其发展动向、对其形成结构化的认识,进而窥见未来的研究重点,形成更深刻的针对性问题。方法 基于影响力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前列的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期刊,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近二十四年的文献数据,得到有效文献数据1040篇,采用CiteSpace 6.2.R6进行高频词组、共线网络、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虽有扩张,但仍以青少年为主;个体差异方面,近几年比较关注种族身份认同、刻板印象、社会比较效应的影响;动机信念一直是关注重点,近几年比较关注情景期望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以及成长型思维信念的影响;知识技能习得方面,语言理解的相关探索仍然是重点话题,并且常在反驳文本、干预研究中探索,工作记忆近年来关注度增加;研究技术方面,越来越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及以个体层面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如潜在剖面、层次等)。结论 纳入群体范围不断拓展,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动机信念、语言的理解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范畴,工作记忆成为近几年的关注焦点;更加注重质性研究、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技术。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5): 111-1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5.032
Abstract
(
736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新疆地区5所本科院校及广东、福建、北京、河南、陕西地区8所院校在读大学生共960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估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分组,观察不同分组学生之间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性,并进行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睡眠质量评分无差异性(P>0.05),240例(25.00%)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960名大学生中,7.29%学生存在焦虑情绪,3.02%学生存在抑郁情绪。焦虑组学生睡眠质量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学生(P<0.05);抑郁组学生睡眠质量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学生(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较多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具体表现为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则睡眠质量越差。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8): 115-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3
Abstract
(
71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正念冥想在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压力管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2024年10月~11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73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正念冥想组(新式组)和传统压力管理组(传统组)。新式组接受为期8周的正念冥想训练,传统组接受为期8周的传统压力管理课程。通过感知压力量表、五因素正念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评估两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干预后,正念冥想组在压力感知水平、正念意识、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正念冥想是大学生压力管理的有效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显著降低压力感知,提升正念意识,改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 192-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55
Abstract
(
55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感方面的具体特性与当前状态,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6月~2023年12月,在云南某职业学院护理学院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4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郝玉芳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量表,从职业自我概念、留职利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与社会说服五个方面收集数据。数据比较采用了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495名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农村,大多数非独生子女。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较低,社团参与度略高。在护理职业认同感分析中,职业认同感的平均得分为57.85分,标准差为10.42分,表明研究对象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各项指标的维度分析中,职业自我概念得分条目得分最高,多数学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主要依据的是他们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此外,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与护理职业认同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基于职业认同理论,针对“00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人兴趣是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社会实践活动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可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2): 230-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71
Abstract
(
496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日益广泛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彰显其特殊价值。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精神科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本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潜在影响。同时,本文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的技术、伦理和隐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精神科护理模式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基础。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2): 80-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24
Abstract
(
48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3年6月~12月期间选择河北唐山学院421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分析学生的一般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421名大学生中52名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为12.35%,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处于轻度,在强迫症状与人际关系敏感中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9%与5.23%;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父亲与(或)母亲健康状况差、睡眠质量差、在意外貌、经常有自卑感、需要心理帮助为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OR=1.412、1.533、2.291、1.902、1.519、2.280,P<0.05)。结论 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高校推进“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 1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03
Abstract
(
48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源,以2004~2024年中28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 6.3.R6对近二十年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主要研究力量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结果 文献发表量呈现2个快速增长时期,2014~2016年呈现小幅度上升增长趋势,2018~2020年呈现快速上升增长趋势;作者与机构间合作并不密切;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具体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运动干预、音乐干预等。结论 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需加强研究机构、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期形成适合我国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完整系统性综合干预方法。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8): 26-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07
Abstract
(
459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近5年PubMed数据库国外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2019年~2024年国外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相关论文,使用BicombV202108以及gCLUTOV1.0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相关文献1840篇,发文量在2023年达到最高,近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共提取高频关键词16个,出现频次累计百分比为21.49%。经聚类分析共总结出研究热点:护士的心理适应性、护士的态度及心理困扰情况、COVID-19期间护士心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护士的职业倦怠。结论 近年来,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研究的内容更加精细和深入,研究对象包含综合医院和各专科医院临床护士以及由学校阶段向医院阶段过渡的临床实习护理专业学生,聚焦护士的心理适应性、心理困扰、心理弹性等临床关注热点问题。今后仍需不断总结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挖掘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思路。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235-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67
Abstract
(
444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前已知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有人认为,表观遗传机制可能介导不良生活事件暴露后患抑郁的风险持续增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了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产生作用的证据,包括针对不同组织、采用不同实验设计的DNA甲基化、RNA修饰、非编码RNA和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抑郁症在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试图从该角度理解未来表观遗传变化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以及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4): 234-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75
Abstract
(
37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成长型思维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文章阐明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随后,从研究历程、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国内成长型思维的研究成果,包括其研究重点、实证探索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推动成长型思维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8):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35
Abstract
(
34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大学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寻求科学干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9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3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就业前景乐观度、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及睡眠环境存在噪声干扰是当今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和睡眠环境存在噪声干扰是引起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待改善,且易发生睡眠障碍,基于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落实,将有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7):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7.001
Abstract
(
34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6月在青岛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门诊产检或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的潜在类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2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最终识别出3个自我管理能力的潜在剖面,分别为自我管理较差型(16.78%)、自我管理中等-血糖管理薄弱型(26.57%)和自我管理良好型(56.6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各类别自我管理能力特征,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水平。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6): 22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6.064
Abstract
(
32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家庭教育是教育之路的起点,父母是子女人生之路的首位导师。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于“互惠效应”分别从子女和父母两个层面展开探索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分别从父母自身、亲子互动、父母之间互动三个角度提出优化父母教养方式的建议,力求提供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的路径,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引导青少年身心和谐稳定发展。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8): 236-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8.070
Abstract
(
31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重要议题。研究发现,愤怒与时间感受的缩短相关,而恐惧则与时间感受的延长相关;高情绪意识的个体倾向于在积极情绪下高估时间长度。情绪唤醒度和动机方向显著调节时间知觉,其中高唤醒情绪加速时间感知,趋近动机与时间低估相关,回避动机则相反。神经机制研究表明,眶额皮质在情绪识别和时间加工中起关键作用,ERP技术揭示情绪意识影响时间知觉的神经基础。文化差异对情绪意识与时间知觉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强调了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本研究为理解情绪如何塑造时间体验提供了新视角,对情绪障碍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65
Abstract
(
309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了解当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及时干预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于2024年3月5日~2024年3月15日,采用便利取样方式,对淄博市某中学在校188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SCL-90)进行线上调研。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平均得分为 139.86±60.31 分,有25.15%初中生总分高于160分,提示心理状态欠佳,强迫、敌对与人际关系敏感是心理异常阳性筛查率最高的前三项。性别、年级在心理健康各维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与研究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思维认知、人际关系方面,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进一步排查和干预,以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4): 59-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4.019
Abstract
(
306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压力知觉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用压力知觉量表、接纳和行动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于2024年3月~6月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的5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压力知觉与经验性回避(r=0.631,P<0.001)、消极应对方式(r=0.267,P<0.001)和网络成瘾(r=0.444,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经验性回避与消极应对方式(r=0.252,P<0.001)和网络成瘾(r=0.532,P<0.001)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94,P<0.001);大学生压力知觉可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54,P=0.001),也可以通过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单独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网络成瘾程度。结论 经验性回避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压力知觉影响其网络成瘾程度的关系中,既发挥单独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指导。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1.062
Abstract
(
30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等多种复杂因素。目前,尽管存在多种治疗方法,但仅约30%的患者在接受一线治疗后能完全缓解。此外,传统药物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抑郁症治疗的预测因素,以期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新兴的治疗预测因素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3): 85-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3.024
Abstract
(
275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在二者间的具体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式,于2024年1月~3月抽取江苏省某医专类院校49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①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192人,39.18%)、双性化(179人,36.53%)、女性化(60人,12.24%)、男性化(59人,12.04%)。②双性化在积极应对、主观幸福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不同性别角色差异在消极应对上未达到统计学水平。③未分化(对比双性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中,积极应对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医专大学生中,双性化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应对方式最积极;未分化这一性别角色能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积极应对水平的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105-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28
Abstract
(
26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3年5月~2023年6月,基于现有成熟量表,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对10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功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24,P<0.001);同伴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之间分别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00和0.133,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6.08%和21.38%;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6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29%。结论 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家庭功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直接提升中学生的心理韧性,也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心理韧性。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118-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31
Abstract
(
25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原则利用跨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对275名来华留学生进行现状调查,并从中方便取样南昌某高校28名来华留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照跨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进行配对并随机分配到观察组(14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被试进行常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结束团辅后再次对观察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个体追踪访谈。结果 ①275名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量表得分为 45.41±14.20。②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跨文化心理适应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跨文化心理适应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个体追踪访谈中表明其体验到自身更高水平的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结论 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积极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干预效果显著。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3):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3.038
Abstract
(
239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SCH)患者应用利培酮和布南色林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时间为2023.1~2024.4,选取对象为宿迁第三医院80例SCH患者。应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行利培酮治疗,实验组行布南色林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余下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TE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相比利培酮治疗,布南色林治疗SCH患者的效果更好,临床症状及血清指标得到改善,认知功能得到提高,且不良反应降低。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01
Abstract
(
238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精神病态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在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在2021年9月,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黑暗三联征量表(DD)对49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留守儿童童年期创伤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3.236,P<0.01)。②在控制性别的作用后,童年期创伤对亲社会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在此预测关系中,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单独发挥中介作用,95%CI[-0.150,-0.044];也可以通过“精神病态-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95%CI[-0.038,-0.005]。结论 童年期创伤是影响留守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会通过促进精神病态发展和阻碍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发展而影响留守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5):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5.048
Abstract
(
231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正念减压和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联合应用,探讨该方案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9月期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为研究样本,样本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正念减压联合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心理指标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自尊水平及生活质量均升高、心理状态更稳定(P<0.05)。结论 通过正念的情绪调节和认知行为疗法的认知重建,产后抑郁患者能够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摆脱抑郁状态,帮助患者重建自尊,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23-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06
Abstract
(
227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索近十年来我国正念研究的热点及演进趋势。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正念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选择2014~2024年期间CNKI中的2874篇关于正念热点词的文献,对其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十年我国正念研究的文献发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睡眠质量、抑郁、生活质量、焦虑、正念训练等方面。结论 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正念的作用机制,开展长期干预研究。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101-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28
Abstract
(
22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大学生共情、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方法 2024年5月在线上发放问卷,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自尊量表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全国各地1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相关分析和 t 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共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自尊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高共情和高自尊的大学生其亲社会行为也越强。本研究揭示了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为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121-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32
Abstract
(
22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焦虑关系,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3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学业焦虑问卷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苏州某高职院校54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认知重评与学业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表达抑制与学业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均P<0.05。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重评与学业焦虑、表达抑制与学业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分别解释总效应的中介效应的22.65%和47.95%。结论 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焦虑存在显著相关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217-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62
Abstract
(
22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近十几年,使用益生菌等肠道微生物管理工具治疗抑郁症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益生菌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从益生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益生菌用于抗抑郁治疗的动物模型临床前研究和临床人体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显示益生菌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方法。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3): 77-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3.022
Abstract
(
22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与效率,满足高职学生对个性化心理支持的需求,通过构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朋辈心理辅导新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9月~2024年6月。使用自编的校园朋辈心理辅导现状调查问卷对1925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对朋辈心理服务的满意度、求助意识,以及对改进朋辈心理辅导的建议,并调查全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工作职业倦怠程度;使用访谈法对15名接受过新模式训练的朋辈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基于AIGC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满意度;将23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男性5人,女性18人)按自愿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2个月培训后参加校级朋辈心理辅导比赛,比较两组比赛结果。其中实验组8人,每周集体训练1小时,与真人和研究团队构建的朋辈心理辅导智能体进行对练;对照组15人,采用传统训练模式。调查新模式前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宣传和科普活动的效率,以及校园心理危机发生次数的变化。结果 接受AIGC训练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比赛中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AIGC训练的辅导员。全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数显著下降,由2022年的127人次降至2023年的75人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心理活动参与人数相比往年有所上升,心理中心官方视频号和公众号的每周科普作品产出量翻番。80%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对新模式下的朋辈心理辅导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使用AIGC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显著低于未使用的心理辅导员。经常体验基于AIGC的朋辈心理辅导的同学,求助意识和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没体验过的同学。结论 基于AIGC技术的朋辈心理辅导新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学生对个性化心理支持的需求,并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新模式还提升了朋辈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对心理辅导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心理宣传和科普活动的效率,降低了朋辈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减少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与传统模式相比,新模式显示出在投入产出比上的明显优势,具有更高的效率。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实施基于AIGC的朋辈心理辅导新模式具有可行性。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231-2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68
Abstract
(
219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自恋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中常见的人格特征之一,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与效能。本文系统梳理了深度心理学(含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荣格心理及整合流派)视角下的自恋人格理论,明晰了自恋的形成缘由与类型;介绍了临床观察、临床症状描述以及临床测评量表在评估与诊断中的应用;整合了精神分析疗法、荣格心理学疗法及积极心理学疗法的咨询与治疗技术,为自恋的改善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评估与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与技术保障。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2):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2.012
Abstract
(
218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复发恐惧水平,使用中文版婚姻调适量表评估患者婚姻状况。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 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样本264例,其中57.57%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复发恐惧症状。婚姻调适得分与复发恐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情况、肿瘤分期、病程、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及婚姻调适情况是患者复发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康复期青年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发生率高,临床工作者应关注患者的职业状况、疾病特征及婚姻关系等因素,制定个体化、全面化的心理干预策略,以降低患者的复发恐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10-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03
Abstract
(
217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对留守儿童成长型思维的影响,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和未来期望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4年3月~4月采用家庭功能量表、成长型思维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未来期望感量表对760名贵州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家庭功能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成长型思维(β=0.147,P<0.05);②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功能与成长型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未来期望感在家庭功能与成长型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④核心自我评价和未来期望感在家庭功能对留守儿童成长型思维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家庭功能不仅能直接影响留守儿童成长型思维,也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和未来期望感间接影响其成长型思维。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3): 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3.001
Abstract
(
21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于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4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86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发生酒精使用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男性、中年、离异/丧偶、初中及以下学历、少数民族、农村、在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高、工作地区在西部/北部、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情感压力大、家庭功能异常、经历家庭暴力、消极应对方式、焦虑、睡眠障碍、精神病史、躯体疾病、次饮酒量大、狂饮、同伴饮酒、家人赞同/中立饮酒态度以及积极饮酒期望。结论 一般因素(男性、中年、离异/丧偶、受教育程度、少数民族、农村、在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地区)、社会心理因素(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情感压力、家庭功能、经历家庭暴力、消极应对方式)、疾病相关因素(焦虑、睡眠障碍、精神病史、躯体疾病)和饮酒相关因素(次饮酒量、狂饮、同伴饮酒、家人对饮酒态度、积极饮酒期望)是中国成人酒精使用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功能良好和家人反对饮酒为保护因素。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170-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50
Abstract
(
21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4年2月符合研究条件的69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组(30例)与联合组(39例),基础组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情绪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基础组(73.33%)(P<0.05)。干预后,联合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情绪状态问卷(POMS)负面情绪评分(10.51±1.32)显著低于基础组(14.43±1.06),正面情绪评分(3.57±0.43)显著高于基础组(2.12±0.35)(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调查量表(SFS)人际交往、活动组织、角色功能、私人自理、社交技能、工作表现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疗效优于单一使用丙戊酸钠,可使患者情绪更加稳定,提升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2):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2.034
Abstract
(
208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调查高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联合家庭、学校缓解高中生学业压力的具体策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4年5月对四川省10个不同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140名高中生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徐嘉骏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结果 被调查的高中生学业压力平均得分为 54.53±11.01,低于理论中值(63),其中最低得分为30,最高得分为101,中位数为54,众数为51。被调查的学生中922名高中生学业压力低于或等于理论中值(63),占总人数的80.88%,另外218名学生的得分高于理论中值(63),占总人数的19.12%。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说明被调查的高中生学业压力总体处于中下水平,80.88%的学生对学业压力的感受并不明显,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受到明显压力,家校可通过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家校联合为学生们建立全面的支持系统;学校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资源以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
Select
Psychologies. 2024, 19(21): 97-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4.21.026
Abstract
(
206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校园被欺凌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机制,考察压力知觉在校园被欺凌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调节效应。方法 于2022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通过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中文版(学生版)、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PSS-10压力知觉量表、中学生结构式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福建省某六所中学的167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校园被欺凌、抑郁、压力知觉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关系(r=0.305~0.570,P<0.01),与心理健康素养存在负相关关系(r=-0.271~-0.119,P<0.01);压力知觉在校园被欺凌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32.27%;心理健康素养负向调节了校园被欺凌→压力知觉→抑郁的后半段路径(β=-0.170,t=-4.713,P<0.001)。结论 校园被欺凌通过压力知觉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心理健康素养可以缓冲压力知觉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0): 7-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0.002
Abstract
(
203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疗、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青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同期青浦区100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作为受试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测试评估,并对得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抑郁青少年与健康青少年在家庭环境(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除外)、父母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丧失因子除外)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组抑郁症青少年SDS总分与父亲拒绝否认、矛盾性、受惩罚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因子呈正相关(P<0.01),与母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度保护、丧失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呈负相关(P<0.05);③健康适应因子、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因子、矛盾性、独立性、人际关系因子、组织性、父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是SDS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抑郁青少年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合理父母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家庭矛盾性、母亲过度保护、健康适应、人际交往和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独立性、组织性和父亲的情感温暖可能是独立保护因素。家庭治疗应与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疗相结合,特别是针对那些家庭冲突较多、独立性低以及教养方式较差的家庭。改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促进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康复与成长。
Select
Psychologies. 2025, 20(11): 95-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1.029
Abstract
(
202
)
Download PDF
(
0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并分析自我控制和学业压力在两者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3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选取8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学业压力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的人数比例为119例(14.30%)。②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自我控制、学业压力均可有效预测抑郁(P<0.001)。③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对大学生抑郁有直接预测作用,占总效应39.16 %,自我控制和学业压力在其中起到独立、链式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42.26%、9.07%、9.51%,总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0.84%。结论 自我控制与学业压力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与大学生抑郁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减轻短视频社交媒体依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与降低学业压力,减缓与预防大学生抑郁。
Office
Journal
Just Accepted
Current Issue
Archive
Advanced Search
Most Read
Most Download
Most Cited
Email Alert
Download
More...
Links
More...
Visited
Total visitors:
Visitors of today:
Now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