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胡潘
    心理月刊. 2025, 20(4):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我国癌症患者灵性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癌症患者的灵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网自建库~2023年12月收录的癌症患者灵性领域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 V6.1.R6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92篇,整体发文量呈递增趋势;不同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核心作者群尚未充分建立;安宁疗护和灵性照护为频次最高关键词,近三年研究主题聚焦于灵性健康、灵性需求、灵性护理、希望水平等,热点人群为乳腺癌患者、护士。结论 我国癌症患者灵性领域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亟须加强不同地区机构和作者间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灵性评估工具,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和深层次的干预性研究是灵性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建立灵性健康专业护理团队,提高灵性护理的水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潘宇帆,周越,肖益,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6-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方法 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国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的横断面研究进行了全面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立起至2024年9月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估,最终使用Stata 16.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横断面研究,涉及我国的3937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为59.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痛苦程度为显著痛苦、调查地区在西部、年龄<40岁、疾病分期为Ⅱ期、离异或丧偶、家庭不和谐的中国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更高。结论 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家庭、医院等各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筛查和干预,以期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整体生活质量。
  • 杜培,赵萌,张南南,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1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时机理论为框架,对早产儿父亲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居家早期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及主要照护需求进行纵向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3年8月~10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4名处于不同阶段的早产儿父亲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提炼出早产儿父亲5个不同阶段情感体验的主题:①诊断期:情绪反应复杂,应对能力不足;②稳定期: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心理负担重;③准备期:期待与担忧的矛盾情感体验;④调整期:独立照顾能力不足,渴望获得专业支持;⑤适应期:收获成长,希望得到专业支持。结论 早产儿父亲在早产儿住院至出院居家早期不同阶段的体验及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并给予早产儿父亲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和早产儿家庭的顺利过渡。
  • 倪嘉,周晓博,符丽花
    心理月刊. 2025, 20(4): 15-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游戏治疗在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缺陷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及社会性发展。方法 研究录入的主体为本院就诊治疗的孤独症儿童,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2月,从中抽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各组均匀分配纳入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住院期间提供多方面基础的干预指导;观察组采取游戏治疗,根据儿童的年龄、心智和病情程度,提供不同场景、不同模式的游戏方法,对患者长期干预和随访半年,评估对比各组儿童的症状改善情况、社会生活能力、家长满意度、配合依从性和视听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各方面孤独症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SM评分值均处于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2.50%,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配合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配合依从性为77.50%,观察组儿童的整体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对照组为参照,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各项综合反应控制和注意力评分值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面对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缺陷情况,临床采取游戏模式的干预疗法能大大改善儿童的康复效果,进而逐步提高儿童的社会和生活能力,促使其主动、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尽早回归正常生活,此疗法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
  • 窦俊茹,李晓菱,段伟
    心理月刊. 2025, 20(4): 18-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灵活性、疾病感知现状水平,分析患者心理灵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及疾病感知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用于统计检验。结果 患者心理灵活性得分范围12~47分、总分 27.65±5.86 分、条目均分 3.95±0.82 分,疾病感知得分范围1~10分、总分 6.72±1.31 分、条目均分 0.67±0.13 分,二者显著正相关(r=0.43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感知、病程时长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灵活性水平的危险性因素(P<0.05),学历水平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灵活性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心理灵活性与其疾病感知程度显著正相关,且与患者自身年龄、学历水平及病程时长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灵活性水平的评估,针对低水平人群积极进行干预,并利用疾病感知的相关关系,加强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 付欢,薛源蕉子
    心理月刊. 2025, 20(4): 21-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当前流动青少年心理赋能现状,并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促进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2023年10月~2024年4月期间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面谈或电访等形式对10位流动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内容涉及他们的城市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结果 流动青少年在城市融入及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内部的惯用语言、父母的职业背景;学校的教师支持与同伴关系;社区的配套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的制度性障碍等。结论 对于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应从其所拥有的资源出发,推动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搭建流动青少年赋能平台,以提升流动青少年自信心和抗逆力,充分发挥其潜能,实现心理层面的赋权增能。
  • 高晶,刘玉平,王玉芹,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4-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30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某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参加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963名一线护理人员,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方式应对问卷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33.64%的护理人员SCL-90超过160分,疑似心理症状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应对方式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健康问题仍普遍存在,管理者应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应对方式方法的教授与练习,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 罗文,罗鹏,董琳
    心理月刊. 2025, 20(4): 27-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并探讨其与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评价量表。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102名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其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 70.87±18.24 分,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与CD-RISC得分呈正相关(r=0.644,P<0.01),与SSRS得分呈正相关(r=0.530,P<0.01)。CD-RISC得分与SSRS得分呈正相关(r=0.627,P<0.01)。居住地、合并症、婚姻状况、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是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的增加与居住在城镇、已婚、无合并症、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较高有关。基于这些变量,应进一步构建针对性干预方案,以帮助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增加安全进食行为。
  • 舒京平,李光建,高婷叶,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30-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内、外向偏差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的16~18岁青少年,以及由常州市钟楼区法院和检察院提供的涉及违法行为的16~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内向型偏差行为组70例,外向型偏差行为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 两组青少年在性别和学历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青少年的SCl-90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且内向型偏差行为组SCl-90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阳性频数均高于外向型偏差行为组(P<0.01)。结论 内向型偏差行为组的女性比例及学历水平明显高于外向型偏差行为组,两组青少年均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内向型偏差行为组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
  • 宋丽霞,宋琪琪,谭珊珊
    心理月刊. 2025, 20(4): 33-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4年7月于沂水县精神卫生中心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心理痛苦程度,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82例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DT评分为 4.95±1.12 分;②单因素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心理弹性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社会支持与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有关(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心理弹性、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是影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术后心理痛苦处于中等水平,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心理弹性、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均相关,临床需据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痛苦。
  • 孙晓慧,武桐,王翠霞
    心理月刊. 2025, 20(4): 36-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4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NSCLC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度评定量表(SSRS)、恐惧癌症复发量表-中文版(FCRI-CV)、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进行调查。结果 ①120例NSCLC术后患者的MUIS评分为 65.27±6.02 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状态。②SSRS评分、C-SUPPH总分与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FCRI-CV评分与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③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社会支持度、恐惧癌症复发、自我管理效能是NSCLC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NSCLC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且与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社会支持度、恐惧癌症复发、自我管理效能有关,临床应针对此类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便缓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保障康复效果。
  • 王园园,李丹,路璐,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39-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241例间质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241例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为73.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自觉病情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自觉病情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是影响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关注家庭经济状况、年龄较大、病情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张崛,王壮晖
    心理月刊. 2025, 20(4): 42-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疾病接受度进行类别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问卷对248名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开放性骨折患者疾病接受度包括疾病接受度良好组(25.81%)、疾病接受度一般组(30.24%)和疾病接受度障碍组(43.95%)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心理弹性均是开放性骨折患者疾病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开放性骨折患者疾病接受度类别存在异质性,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心理弹性均是开放性骨折患者疾病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疾病接受度。
  • 赵姣,张艳丽,秦丽
    心理月刊. 2025, 20(4): 45-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及自尊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尊量表(SES)、基线资料调查,线性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及自尊的关系。结果 经调查显示,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评分 74.51±8.58 分,FACESⅡ-CV评分 105.78±11.45 分,SES评分 25.35±3.47 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病程≤3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较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病程>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积极应对、自尊关系呈负相关(r=-0.958、-0.977、-0.978,P<0.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963,P<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水平普遍较高,与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自尊关系之间存在关联。
  • 赵瑞,王娜,姜菁菁
    心理月刊. 2025, 20(4): 48-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哮喘疾病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9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包括自拟一般资料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分、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健康坚韧性量表(HRH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析130例哮喘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使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哮喘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 130例哮喘患者整体处于中度的心理痛苦状态,DT评分 6.70±1.32 分,其中存在心理痛苦的患者88例,正常心理波动的患者4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正常心理波动组患者文化程度、月收入、病情程度、PDD评分、HRHS评分、PSSS评分与心理痛苦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月收入、健康坚韧性、社会支持度是哮喘患者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病情程度、病耻感是哮喘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哮喘患者整体处于中度的心理痛苦状态,主要与文化程度、月收入、病情程度、病耻感、健康坚韧性、社会支持度有关,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施方宁,索丽,程珂
    心理月刊. 2025, 20(4): 5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反刍思维现状水平,分析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反刍思维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8月84名入院诊断前置胎盘行期待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反刍思维量表及积极心理资本指数量表对入组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统计检验。结果 初始发放问卷86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获得有效问卷84份,84例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年龄区间20~42岁,平均 28.56±4.12 岁。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反刍思维得分范围29~78分,总分 52.55±12.12 分,条目均分 2.39±0.57 分,积极心理资本得分范围49~167分,总分 106.33±25.33 分,条目均分 4.09±0.98 分,反刍思维得分与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3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学历水平、病程时长、自理能力成为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反刍思维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反刍思维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鼓励临床工作人员针对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进行反刍思维水平的评估和干预,针对反刍思维水平较高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利用积极心理资本得分的相关关系,尽可能维持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的身心健康。
  • 黎林富,张婧,蒋萌
    心理月刊. 2025, 20(4): 54-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需求,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昆明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12名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比较分析、归纳资料并生成主题。结果 提炼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需求的3个主题:一是自我表露前的需求,包括渴望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渴望表露对象为父母、朋友、老师,希望能在私密、安静安全的环境中自我表露;二是自我表露时的需求,包括渴望得到表露对象的耐心倾听、尊重和理解;三是自我表露后的需求,包括渴望得到暴露对象的积极回应、情感支持,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结论 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需求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支持。
  • 时海霞
    心理月刊. 2025, 20(4): 57-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双心护理策略。方法 将2022年3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STEMI急诊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将得分≥53分的患者纳入抑郁组(n=41),将得分<53分的患者纳入无抑郁组(n=79)。分析影响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基于双心医学的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家庭年收入、社会支持度、生活自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度是影响STEMI急诊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EMI急诊患者抑郁状态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糖尿病、社会支持度、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临床上可通过双心护理对患者的认知、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 王莎莎,郝安东,赵晓惠
    心理月刊. 2025, 20(4): 60-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述情障碍、家庭健康状况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述情障碍得分的分布差异。方法 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发放问卷,分析患者述情障碍、家庭健康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合单因素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结果 先后共有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到问卷调查中,年龄区间48~78岁,平均 60.34±9.23 岁。男性55例(42.97%),女性73例(57.03%)。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述情障碍得分范围24~82分、总分 48.84±7.59 分,家庭健康得分范围12~48分、总分 28.52±6.87 分;相关分析发现,述情障碍与家庭健康得分相关关系存在显著性(r=-0.372,P<0.01)。差异分布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述情障碍得分在患者年龄、性别、学历水平、家庭健康及病程时长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述情障碍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述情障碍与其家庭健康程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受到患者自身年龄、性别、家庭健康及病程时长的综合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述情障碍的评估和管理,对于述情障碍患者积极进行疏导,与此同时培养良好的家庭健康氛围,对维持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 李晓波,任丰霞,聂德萍
    心理月刊. 2025, 20(4): 63-6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合并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21年3月~2024年3月沂水县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手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术后焦虑状态,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婚姻状态、工作情况、家庭月收入、术后疼痛、合并穿孔或坏疽、术后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合并焦虑的高危因素。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80例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存在焦虑的共25例,焦虑发生率为31.25%;单因素显示,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工作情况、居住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术后疼痛、合并穿孔或坏疽、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3.111,95%CI=1.163~8.325)、家庭关系较差(OR=3.353,95%CI=1.254~8.965)、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OR=4.368,95%CI=1.588~12.012)、术后疼痛(OR=2.878,95%CI=1.079~7.679)、合并穿孔或坏疽(OR=3.086,95%CI=1.111~8.572)、术后并发症(OR=4.406,95%CI=1.522~12.752)均是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合并焦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合并焦虑与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术后疼痛、合并穿孔或坏疽、术后并发症均有关,临床需加以重视,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改善预后。
  • 心育教学
  • 王少杰,禹浩,延星,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66-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音乐疗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某师范院校76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通过具有专业特色的音乐疗法活动,对干预组进行批判性思维干预研究。使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CTDI-CV)实施前测、中测与后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共设计6轮音乐疗法活动。结果 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同被试群体在批判性思维能力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音乐疗法在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P<0.05),特别是在增强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 齐艳波,毕紫晗,王莉,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7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失眠与其他心理行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4年3月~2024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的电子问卷。通过随机抽样,共发放7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28份。数据录入Excel后,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亲子关系、孤独程度和抑郁情况的大学生在失眠状况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与应激得分、抑郁自评标准分和UCLA孤独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UCLA孤独程度(一般偏上孤独组OR=3.126,高度孤独组OR=6.031)和抑郁(OR=7.054)与严重失眠有显著相关(P<0.001)。结论 在校失眠的大学生往往伴有较高水平的孤独感、不同程度的抑郁和较高的应激反应分数。建议通过改善依恋关系、抑郁状态以及降低应激反应程度,来有效缓解大学生失眠症状。
  • 陈晓娟,连晓荷,夏谦
    心理月刊. 2025, 20(4): 75-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性格优势的总体状况并发现和揭示其特点,以探析培养高职学生性格优势的路径。方法 采用三维度性格优势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方便取样对某高职院校56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AU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高职学生的性格优势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男生在自控力维度上的自我调节、审慎、批判性,求知欲维度上的社交能力、幽默、热情、好奇心等7项性格优势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自控力维度上的毅力、求知欲维度上的社交能力等两项性格优势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P<0.05);大一的学生在亲和力维度上的善良、公平、领导力、诚实等4项性格优势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P<0.05);是否独生子女在各项性格优势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职学生的性格优势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基于研究结果,从拓宽教育理念、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补充、以个人为核心四个路径培养高职学生的性格优势。
  • 宋吉振,张金秀,马胜男,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79-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影响其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创业教育参与度的中介作用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创业胜任力量表、创业教育参与度量表、创业意向量表和主观规范量表于2023年对山东各高校1218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创业胜任力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显著(P<0.01);主观规范在创业胜任力影响创业意向的简单调节作用不显著(P>0.05);创业教育参与度在创业胜任力影响创业意向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0.05);主观规范对创业教育参与度的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显著(P<0.01)。结论 专业学位研究的创业胜任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其创业意向,又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参与度的中介作用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影响其创业意向。
  • 唐雪梅,梅莹
    心理月刊. 2025, 20(4): 83-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控制源、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武汉市5所高校2251名大学生进行线上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心理控制源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健康生活方式量表。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内控性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β=0.197;P<0.001),并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β=0.253;P<0.001);体育锻炼在内控性与健康生活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19%。机遇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β=-0.099;P<0.001),阻碍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β=-0.290;P<0.001);有势力的他人则能显著正向影响健康生活方式(β=0.269;P<0.001)。结论 心理控制源是影响体育锻炼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内控性强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升体育锻炼水平,间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高校可以通过营造运动氛围,发挥师生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与健康观,促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进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 温子昀,蒋洪涛
    心理月刊. 2025, 20(4): 86-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更好地理解该群体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特点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探索提高该群体积极心理资本的途径。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广西医科大学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结果 性别、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家庭背景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男性在自我效能感和韧性方面表现更佳,奖助学金获得者在心理资本上得分较高,勤工助学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生子女和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更强。结论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别平等与女性赋权、实践活动赋能与专业技能提升、多部门联动与成长支持四个方面入手,以提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积极心理资本。
  • 张莉,陈婷
    心理月刊. 2025, 20(4): 89-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职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宁波五所高校636名高职毕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与高校毕业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 根据宁波毕业班学生SCL-90各单项得分,将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专业分成健康组与不健康组,与心理健康情况交叉分析,其结果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健康情况与对应方式的 t 检验分析显示,在合理化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心理健康在生活事件上的得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在生活事件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心理健康组的得分均低于心理不健康组的得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觉得学校老师并不关心自己”等3项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高职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不受其性别等基本情况影响,却受退避等6种应对方式的影响,同时受22件生活事件的影响,其中“觉得学校老师并不关心自己”等3件生活事件影响最大。
  • 张爽
    心理月刊. 2025, 20(4):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高职学生自我接纳对抑郁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自我接纳问卷(SAQ)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于2023年12月对浙江省绍兴市521名高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职学生的抑郁情绪与其自我接纳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自我接纳和情绪调节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01)。②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于自我接纳与抑郁,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结论 自我接纳不仅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抑郁,还能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抑郁。
  • 郑浩宇,金如梦,周游,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缓解大学生社交恐惧症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潜力。方法 通过发放自编的问卷,对来自湖北、浙江、福建等地的177名大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评估大学生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恐惧症干预方案的认知、态度和接受程度。结果 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交恐惧症有较高的认知,近80%的人认为自己有该倾向,显示出社交恐惧症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性。同时,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应用人工智能进行社交恐惧干预,尤其期待具备模拟社交场景和心理状态监测功能的应用。尽管对人工智能干预的信任度较高,但在情感共鸣和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也十分突出。此外,调查还显示,受访者对人工智能未来取代心理咨询的看法存在分歧。结论 人工智能在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干预中可作为传统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提供个性化、即时的反馈和支持。将来可通过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完善情感计算技术与建立人机协作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为针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强调了多元化的干预策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 程光,张福民
    心理月刊. 2025, 20(4):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新疆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共253位,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考试焦虑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结果 应对方式中自责与退避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P<0.01),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责维度能够显著预测考试焦虑的60.00%的变异,解决问题维度能够显著预测考试焦虑得分的13.90%的变异。结论 应对方式中自责与解决问题维度可以显著地预测考试焦虑。
  • 余智华,马佳音,马丹华
    心理月刊. 2025, 20(4):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理解型父母教养方式、学生交往能力、学生朋友关系以及学生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12所小学的1625名适龄儿童使用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学生问卷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理解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学生交往能力和朋友关系在理解型父母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促进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包括交往能力的独立中介作用、朋友关系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交往能力-朋友关系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理解型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发展交往能力、建立朋友关系,进而提升孩子的学校归属感,这进一步体现了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 精神分裂症
  • 白强,田志强,张艳
    心理月刊. 2025, 20(4):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合理情绪疗法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04例SCH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常规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认知功能、行为障碍、康复水平评分,并记录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行为障碍评分、康复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常规组,行为障碍的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常规组,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常规组,康复水平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08%)高于常规组(86.54%)(P<0.05)。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改善SCH康复期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与康复水平,减轻其行为障碍,且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方足兵,董汉宁,房杰,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取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生理职能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改善病情,患者满意度高。
  • 甘昌华,郭华贵,吴鸿霞,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运用以护士为主导的社会认知交互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成两组。其中56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而观察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社会认知交互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经数据对比,两组干预前的精神症状评分、应对方式(消极应对、积极应对)评分、心理弹性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社会能力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精神症状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更低,但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心理弹性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社会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社会认知交互模式的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促进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加强社会能力。
  • 贾芳娟,姚佳音,李红芳
    心理月刊. 2025, 20(4):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选取参与研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患者截至2021年12月完成收集,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正念水平,调查患者精神分裂症改善情况(阳性及阴性症状)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各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病症及认知功能等指标均比对照组好,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及正念减压疗法持续干预下,其精神病症有所改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好。
  • 刘文伟,张学文,闫庆强
    心理月刊. 2025, 20(4): 116-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护理(IMB)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0月泰安市荣军优抚医院接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传统组和探究组,各43例。传统组辅以基础护理干预措施,探究组辅以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提示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病理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探究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1)。干预前,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提示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探究组GSE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1)。干预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提示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探究组GQOLI-74评分高于传统组(P<0.01)。探究组护理评价好评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好评率高,为疾病管理增效,缓解精神状况。
  • 张亚军,许美琴,袁婷婷
    心理月刊. 2025, 20(4): 119-1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以多视角为框架的叙事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选取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前者纳入37例研究对象并予以常规护理;后者纳入38例研究对象并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多视角为框架的叙事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精神病性症状、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对照组、研究组)BPRS、SQLS、负性情绪评分相比: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组内相比,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症状副反应、心理社会、动机/精力、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护理3个月后相比,研究组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中,予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多视角为框架的叙事护理,有助于改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消除负性情绪。
  • 严慧,赵贵芬,吴蓉蓉
    心理月刊. 2025, 20(4): 122-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重建技术结合时效激励理论对疾病认知及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9月~2024年12月选取本院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认知重建技术干预,观察组:认知重建技术联合时效激励理论干预),各组40例,分析两组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布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VC)、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SMIS)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BPRS评分、HAMD评分、BVC评分、SSMI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BPRS评分、HAMD评分、BVC评分、疾病认知度、SSMI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时,采用认知重建技术结合时效激励理论可显著提升疾病认知,有效缓解抑郁,降低暴力行为风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蒋威涛,徐玉姣,周丽娟
    心理月刊. 2025, 20(4):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支持联合认知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弹性支持联合认知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支持联合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有积极影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周苏苏,季维维,王小峰,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整合式方案在精神分裂症心理干预中应用对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n=48)同时采用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状态,评估负性情绪及阳性阴性症状改善情况,并调查其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显著更低(P<0.05);焦虑、抑郁自评量评分显著更低(P<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维度分值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遵医率、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在心理干预中通过整合式方案干预能获得良好效果,可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改善遵医行为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抑郁症
  • 卢怀云,刘振花,原伟
    心理月刊. 2025, 20(4):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心理治疗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n=37),一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心理治疗(B组,n=37),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经3个月治疗后,两项负性情绪评分均有下降,相较于A组,B组焦虑评分 12.25±3.48 分、抑郁 12.25±3.18 分更低(P<0.05);睡眠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后,患者睡眠障碍问题均有改善,相较于A组,B组睡眠质量评分更低(P<0.05);临床疗效调查结果:相较于A组72.97%,B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更高,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邱翠仙,郑雨竹,赵丽娜
    心理月刊. 2025, 20(4):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MDD)患者抑郁症状、自我意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2024年3月盘州市安宁医院收治的96例MD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8)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自我意识、应对方式、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自我意识量表(SCS)中各项评分、积极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DD患者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提升其认知功能和自我意识,有利于改变其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徐智,刘家欢,余美云
    心理月刊. 2025, 20(4):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利伯曼康复技术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包含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利伯曼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况、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精神状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水平较低(P<0.05)。干预前,两组社会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连线测验TMT-A、TMT-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利伯曼康复技术可改善难治性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 王华盛,迟伟晨,邓亚平
    心理月刊. 2025, 20(4):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心脾两虚抑郁症患者共66例,遵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与实验组(帕罗西汀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病情、个人和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 t 检验和 x2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量表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略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心脾两虚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病情,提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心身医学
  • 陈香,王娟,李广磊
    心理月刊. 2025, 20(4): 143-1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硫必利联合心理治疗在抽动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4月收治的抽动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必利治疗,观察组在硫必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抽动症严重程度、生活质量(SF-36)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及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抽动症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必利联合心理治疗在抽动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状态,减轻患者的抽动症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接受度高。
  • 蒋新锋,周卉,钟华
    心理月刊. 2025, 20(4): 146-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频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5 Hz经颅磁刺激,观察组予以10 Hz经颅磁刺激。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精神症状等指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较高,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BEHAVE-AD)、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估量表(ADAS-Cog)得分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量表(NPI)得分较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予以不同频次的经颅磁刺激,10 Hz的高频经颅磁刺激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 护理心理
  • 李妹,莫海俊,刘春柳
    心理月刊. 2025, 20(4): 149-15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为5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和59例叙事护理组(采取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精神症状,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叙事护理组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阳性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各维度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叙事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各维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叙事护理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叙事护理组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并提高认知和社会功能。
  • 李娜,张可,陈璇
    心理月刊. 2025, 20(4): 152-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131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实验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PFS量表评分、PSQI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坚韧、力量、乐观及总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疲乏、情感疲乏、感觉疲乏、认知疲乏评分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速度、助眠药物、日间活动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
  • 吴丽娜,马彦,踪艳秋
    心理月刊. 2025, 20(4): 155-1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自我效能干预的心理护理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10~2022.10于本院就诊的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共计60例。红蓝信封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常规护理,n=30),分析组(基于自我效能干预的心理护理,n=30)。比较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自我效能(GSES)评分及干预后关节活动度量表(ROM)、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肢体肿胀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分析组心理弹性水平(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较参比组高,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分析组自我效能评分较参比组高,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护理前两组肿胀级别、VAS、ADL评分、ROM角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分析组肢体肿胀级别、VAS较参比组低,ADL评分高于参比组ROM角度大于参比组,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结论 针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基于自我效能干预的心理护理支持,一方面可提升其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水平,还可减轻治疗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 仓瑾,王国英,张飞娥
    心理月刊. 2025, 20(4): 158-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探讨基于人-环境-作业(PEO)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引导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6月~2023年5月为时间节点,纳入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等比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基于PEO模式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引导,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24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QOLIE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EO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引导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 贾利荣,王育凤,刘召玺
    心理月刊. 2025, 20(4): 161-16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2023年6月~2024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CHF患者,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59例纳入对照组,59例纳入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ACT技术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接纳状况、应对能力、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管理的优良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接纳与行动问卷Ⅱ(AAQ-Ⅱ)评分、应付方式问卷(CSQ)评分、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AAQ-Ⅱ、MUIS显示,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CSQ中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自我管理优良率比较中,研究组94.02%较对照组77.97%更高(P<0.05)。结论 ACT在CHF患者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其自我接纳状况,提高对于疾病的应对能力,降低不确定感,保障自我管理行为。
  • 马潇语,田帝,张颖
    心理月刊. 2025, 20(4): 164-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REBT)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6月~2024年5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E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REBT理论为框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痛苦温度计(DT)、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应付方式问卷(CSQ)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DT、CPSS、FoP-Q-SF、GSES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研究组DT、CPSS、FoP-Q-SF评分更低(P<0.05),CSQ消极应对评分更低,积极应对评分更高(P<0.05)。结论 REBT能够缓解EC患者的心理痛苦与感知压力水平,降低疾病复发恐惧感,并建立起积极的疾病应对方式。
  • 孙敏敏,唐金,陈小青
    心理月刊. 2025, 20(4): 167-1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Snyder希望理论联合心理弹性支持干预用于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Snyder希望理论联合心理弹性支持干预。对比两组应对方式、病耻感、希望水平、焦虑情绪、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Snyder希望理论联合心理弹性支持干预,可促使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消除其病耻感,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促使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 王纪梅,王捷,赵静
    心理月刊. 2025, 20(4): 170-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幸福论模型(PERMA)认知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对象:结直肠癌(CN)患者共92例,选取时间:2023年1月~2024年3月。分组方式: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PERMA模式认知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病耻感、负面情绪、癌因性疲乏及护理后满意度进行比较。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经护理,两组Link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评分同步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iper疲乏量表(PFS)各维度评分比较,护理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7.83%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PERMA模式认知护理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病耻感与不良情绪,还能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 王兆俊,邱宝珊,李源源
    心理月刊. 2025, 20(4): 173-1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弹性训练联合音乐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摸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音乐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弹性训练联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心理弹性水平、自护能力与满意度。结果 两组HAMA、HAMD评分对比,护理前组间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CD-RISC、ESCA评分比较,护理前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接受音乐护理联合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提高自护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 杨留华,刘瑞莉,王杰
    心理月刊. 2025, 20(4): 176-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躁狂症患者接受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后激越行为、社交技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山东省戴庄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躁狂症患者,通过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各4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躁狂症表现[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激越行为[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评分]、社交技能[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评分]以及心理弹性[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个时间点BRM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MA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CM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S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S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CD-RISC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念的心理护理模式可帮助躁狂症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同时也可对其激越行为、社交技能以及心理弹性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
  • 赵利文,董玉花,孙东芹
    心理月刊. 2025, 20(4): 179-1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基于社会支持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样本选择82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5月,均为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分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社会支持全面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对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评分及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评分、正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基于社会支持全面护理干预能缓解病耻感,增强心理弹性,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赵小花,镇泽红,茅益东
    心理月刊. 2025, 20(4): 182-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实施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技术,评估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1~2024.2,本院收治的82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中医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眩晕持续时间、眩晕发生频率、眩晕程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时间均更短(P<0.05);干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上述评分更低(P<0.05);干预前,应对方式组间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评分(SF-36)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愉悦因子输入式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技术能缓解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减轻心理负担,还能纠正其应对方式,使其改正治疗态度,提高生活质量。
  • 许敏,董丽,李元艳
    心理月刊. 2025, 20(4): 185-18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DOPT)问题解决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2年7月~2024年6月,选取此期间于商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抑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坚韧性量表(HRHS)、汉化的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HAMD、HRHS、C-MLQ评分,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较对照组的HAMD评分更低,HRHS、C-MLQ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93.75%较对照组75.00%更高(P<0.05)。结论 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改善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健康坚韧性与生命意义感,保障自我管理能力。
  • 彭海南,陈晓红
    心理月刊. 2025, 20(4): 188-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早操联合音乐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的87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为研究样本,样本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早操联合音乐护理,对比相关心理指标。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更优(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心理早操和音乐护理,鼻咽癌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了全面的支持,这种综合性护理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心理弹性。
  • 个案报告
  • 杨仕才,吕晓峰
    心理月刊. 2025, 20(4): 191-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1例服刑人员因盗窃罪被捕入狱,导致产生不良的信念和抗改造情绪,并伴有希望感低、自我价值感低等情况的心理矫治案例。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焦点解决疗法对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矫治,调整了服刑人员不良的核心信念,提高了服刑人员的希望感和自我价值感,使其能够在狱中顺利改造,达到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陈抒墨,徐兰
    心理月刊. 2025, 20(4): 195-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对来访者进行评估和个案概念化,在移情反移情的基础上对1例因和同学无法处理好关系的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并取得一定疗效。在本案例中心理动力学疗法虽然未能够完全探讨无意识全部内容,但是能够为来访未来进一步进行咨询奠定基础。
  • 调查研究
  • 吴玉艳,陈亚,刘红
    心理月刊. 2025, 20(4): 198-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90例为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所有患者心理弹性,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术后有无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家庭功能、居住地、宗教信仰、创伤原因、骨折部位等多基础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0例患者CD-RISC评分为 67.58±5.19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文化程度、术后有无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功能与OVCF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有关(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初中及以下学历、合并基础疾病种类≥3种、术后有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家庭功能一般均为影响OVCF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OVCF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受女性、初中及以下学历、合并基础疾病种类≥3种、术后有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家庭功能一般的影响较大,还需做好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度,以更好面对生活。
  • 徐勇,秦峰,明斌,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01-2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全面评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明确其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需求,并探索适合该群体特点的科学心理健康服务策略。方法 采用针对性设计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量表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来自某县的120名在岗员工进行了系统性的测评与数据分析。结果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83%的参与员工被判定为心理健康状态良好,未发现显著的心理问题。但有60.00%的员工表达了对单位内部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关于咨询需求的具体内容,48.33%的员工聚焦于工作与情绪管理问题,29.17%则面临人际关系的困惑,不同年龄与学历的员工在咨询需求焦点上也存在差异。结论 CDC员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服务态度、顾虑及具体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因此CDC在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时,需充分考虑员工群体的多样性,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策略。
  • 祝真真,胡中婷,曹帧
    心理月刊. 2025, 20(4): 204-2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2月~2024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5例胃癌患者,使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价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5例胃癌患者FoP-Q-SF中的生理健康评分 18.30±0.19 分、社会家庭评分 17.28±3.11 分、总分 35.65±4.10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疾病认知水平、TNM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怀指数、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认知水平、TNM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怀指数、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是影响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相对严重,疾病认知水平、TNM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怀指数、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等有关。
  • 综 述
  • 张正勇,王我
    心理月刊. 2025, 20(4): 207-2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青少年中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NSSI行为不仅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异常,同时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其与疼痛感知的神经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神经电生理学的角度,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疼痛感知异常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 韩梦,冯悦,孙佳玲,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10-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社交回避与苦恼的问题。在疾病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癌症患者会承受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刺激,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苦恼的负性情绪及回避的社交行为,若长期处于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苦恼情绪、社交回避行为,不利于提高其社会参与意愿,最终将影响癌症患者的疾病治疗与预后效果。因此,本文从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概念、相关测量工具、癌症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临床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构建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针对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最终达到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
  • 崔铃佳,刘丰,岳慧颖,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13-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肺结节患者相关负性情绪、影响因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实现医护人员未来对肺结节患者负性情绪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为改善肺结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提供借鉴。
  • 邢盈,兰艳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17-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均造成显著影响。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负面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负担。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认知行为疗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综述认知行为疗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探讨其对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贾毅卿,黄芳艳,罗远丽,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20-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综述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运动恐惧现象,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总结当前关于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运动恐惧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医疗工作者提供预测和控制运动恐惧的参考依据,从而帮助患者降低不良预后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主要结论表明,针对运动恐惧的有效评估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程蕾,马欣雨,程环毓,等
    心理月刊. 2025, 20(4):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综述,概述其影响因素及相关测评工具及干预方法,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及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改善不孕症女性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 梁泳欣,陈慧
    心理月刊. 2025, 20(4): 227-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少年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发展。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干预,但因药物不良反应大,心理治疗依从性低,很多患者不能坚持。青少年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的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不仅会影响其学业和社会功能,还可能导致其成年后的心理问题。绘画疗法是一种非语言的新型心理治疗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可视化情感表达等优势,在青少年群体的应用潜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绘画疗法在不同的形式、主题、联合其他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各有差异。通过总结已有的实证研究,本文将探讨绘画疗法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具体疗效,同时探讨如何更广泛地将其应用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中。
  • 卢美旭,王乾龙,苗齐
    心理月刊. 2025, 20(4): 231-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期抑郁障碍(LL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精神障碍,它往往伴随着不良的预后。因此,了解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预后预测因素,对于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预后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改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 答会明
    心理月刊. 2025, 20(4): 235-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04.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园暴力是校园内外对在校师生身心造成严重侵害的行为。校园暴力会影响暴力主客体的心理健康,威胁校园安全稳定,对学生学业成就与健康成长成才造成不良后果。借助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中小学校园暴力研究成果,辨析防治校园暴力的法理依据,呈现实证研究工具效度缺陷,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已有研究不足,从加强实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多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预警干预模式的系统化、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的保障性五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