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3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15
  

  • 全选
    |
    论著 学术探索
  • 何明远,陈显红,黄大炜,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工作家庭平衡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探讨工作满意度与领导信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于2017~2018年进行,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贵州省、辽宁省571例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和SPSS 24.0及其PROCESS宏插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促进、工作满意度、领导信任与工作倦怠均显著性相关;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家庭促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作用;领导信任对工作满意度中介效应的所有路径均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平衡中的促进关系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工作倦怠感,也能间接地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倦怠感,但无论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都会受到领导信任关系的调节而产生效应波动。
  • 赖即心,彭家欣
    心理月刊. 2023, 18(1): 7-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改变文字表述性质,考察疫情信息对大众情绪体验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3月采用2表述性质(积极,消极)×2与疫情的关系(疫情无关,疫情相关)的被试内设计,对32例大学生进行施测。被试均需完成愉悦度评定、正负性情绪报告及词汇再认三项任务。结果 ①文字表述性质能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与积极表述相比,对负性信息进行消极表述时,阅读者体验到的愉悦度更低;②判断消极表述中消极词汇的正确率高于判断积极表述中的消极词汇,增大信息中负性刺激的易获得性会引起注意偏向;③增大阅读信息中的正性刺激易得性能有效降低阅读者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结论 后疫情时代需合理采用积极表述方式传递负性信息,维护大众心理健康。
  • 张娟,万佳怡
    心理月刊. 2023, 18(1): 10-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家庭关怀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留守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2021年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自我价值感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量表,选取1188例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对各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再采用Process宏程序检验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效应。结果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家庭关怀度、自我价值感和问题行为方面均差异显著,家庭关怀度(β=-0.214,P<0.05)和自我价值感(β=-0.358,P<0.05)均负向预测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自我价值感在家庭关怀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F=194.574,P<0.05,95%置信区间不包含0)。结论 家庭关怀度既能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影响自我价值感影响问题行为。
  • 叶文莉,李振阳,宋京瑶,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3-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出院1年内复饮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依次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122例,完善一般人口学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等资料。根据患者出院1年内复饮情况,将其分为复饮组和非复饮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患者复饮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73例(59.84%)酒精依赖患者在脱瘾治疗1年内复饮。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复饮组和非复饮组在年龄、饮酒量、HAMD分、SSRS分、SES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量(P<0.05)、SSRS分(P<0.05)、SES分(P<0.05)是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的危险因素。④ROC曲线提示饮酒量(AUC=0.644)、SSRS分(AUC=0.932)、SES分(AUC=0.831)均能很好地预测酒精依赖患者的复饮。结论 高饮酒量、低社会支持、低自尊的酒精依赖患者一年内复饮率高,需针对性预防。
  • 孙媛媛
    心理月刊. 2023, 18(1): 16-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联结的中介作用,以探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现状。方法 2022年5月~2022年7月采用随机取样,通过问卷法(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自尊量表、社会联结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Person积差相关、t 检验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自尊、社会联结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自尊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联结在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自尊的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降低其亲社会行为,并通过社会联结的中介作用增强了亲社会行为。
  • 徐晓凤,杨帆,施耀杰,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9-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通过各种心理干预手段,促使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犯罪心理,这对社区工作者的胜任力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胜任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基于F-AHP研究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的胜任力。方法 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以及实际情况,通过3个指标和12个因素,建立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可靠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可靠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模型,确定各层次的权重集。结果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证明了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所得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结论 实践表明,基于F-AHP的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可靠性的评价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 安连超,朱丽娟,李强
    心理月刊. 2023, 18(1): 2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领导支持和风险感知对企业员工工作适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2年2月~2022年3月随机抽取181例企业员工,对其施测工作适应量表(WAS)、风险感知问卷(RPS)和领导支持感问卷。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领导支持和工作适应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风险感知和工作适应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领导支持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适应;②风险感知可以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工作适应。这一结果说明领导支持和风险感知是企业员工工作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新冠疫情下企业领导应给予员工足够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降低企业员工的风险感知水平,从而提升其员工的工作适应。
  • 姚海燕,向晴,孔令娜
    心理月刊. 2023, 18(1): 25-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发表的信息焦虑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信息用户及行为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在知网、维普、万方三个全文数据库中以信息焦虑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采用Excel 2010、NoteExpress、Vosviewer软件对检索结果从发表年度、载文期刊、作者及单位、研究热点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139篇文献进行分析,信息焦虑相关的学术文献最早发表在2004年,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备受关注。载文期刊共85种,作者共226位,每篇文章平均1.6位作者。关键词聚类共分为7类:图书馆及馆员在信息焦虑研究中的作用、大学生信息焦虑行为及影响因素、社会支持与信息焦虑的关系、不同阅读形式对信息焦虑的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给用户带来的信息焦虑、信息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信息焦虑量表编制。结论 信息焦虑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对象,群体需要更加多元化,可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医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开展研究。信息焦虑的概念及框架需要更多研究视角,量表需要多维度测量,通过提升信息素养水平缓解大众信息焦虑。
  • 瞿伟,陈亚玲,常卫,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28-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均分为 5.94±0.70 分,处于中度疲乏;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 72.64±21.02 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心育教学
  • 王灿,梅雅琪,赵云峰,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31-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像满意度在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拍对自恋人格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1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交网站自拍量表、体像满意度量表、自恋人格量表对368例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等,采用PROCESS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社交网站自拍能显著正向预测显性自恋人格,但对隐性自恋人格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体像满意度在社交网站自拍与显性自恋人格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揭示了体像满意度在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拍对自恋人格的作用机制,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站自拍以及预防大学生体像不满提供了参考。
  • 石茹,陈越,张敏
    心理月刊. 2023, 18(1): 36-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及积极心理学课程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6月选取302例包头医学院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对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生在课程前后进行测试并通过 t 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积极心理学课程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分显著提升(P<0.05);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前,女生在元认知因子的得分低于男生(P<0.05),在自控性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大二学生在元认知因子的得分高于大一学生(P<0.05),在社会和情绪适应因子的得分低于大二学生(P<0.05);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在心理健康素质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心理学课程后,女生在元认知因子和认知品质维度的得分低于男生(P<0.05);大二学生在元认知因子和认知品质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大一学生(P<0.05);独生子女学生在元认知因子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农村学生在乐观性及学习适应因子方面的得分低于城镇学生(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 龚升彧,郭婉然
    心理月刊. 2023, 18(1): 40-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高低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TAI)对主要在南昌的共414例大学生进行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水平的评定,分析二者是否相关,并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大学生心理弹性对考试焦虑的影响。结果 ①心理弹性的总得分为 91.07±13.08 分,提示大学生心理弹性处于中上水平,考试焦虑得分为 40.47±10.07 分,处于中下水平。②家庭支持P=0.030 ,人际协助P=0.016,男大学生的家庭支持得分(20.20±0.45)低于女大学生(21.51±0.39)(t=-2.187,P<0.05)。③在人际协助方面,女性得分(19.93±4.22)略高于男性得分(18.36±4.71)(t=-2.358,P<0.05)。④大三的学生考试焦虑得分(38.18±9.01)显著低于大一的学生(42.98±4.66)(F=2.504,P<0.05)。在忧虑性方面,大三的学生忧虑性得分(14.23±4.00)也低于大一的学生(16.57±4.56)(F=2.738,P<0.05)。⑤大学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显著负相关(r=-0.469,P<0.01)。⑥心理弹性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方程拟合较好,能够负向预测考试焦虑(B=-0.361,t=-7.088,P<0.001),其中主要是情绪控制负向预测考试焦虑(B=-0.673,t=-3.902,P<0.001),人际协助负向预测考试焦虑(B=-0.604,t=-3.690,P<0.001)。结论 从本次调查和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弹性处于中上水平,考试焦虑处于中下水平;大学生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考试焦虑和忧虑性存在显著性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且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考试焦虑,其中主要是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考试焦虑。
  • 姚宇,苏艳青,张在怀,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45-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网络成瘾问题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本研究探讨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关系的影响机制。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4月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779例大学生进行测量,探究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同伴关系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 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同伴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及网络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网络成瘾在生源地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②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同伴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网络成瘾间相关关系均显著;③疫情背景下同伴关系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着网络成瘾。结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有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两种作用一“远”一“近”实现的。
  • 万恒阳,黄家瀚,邓彩霞
    心理月刊. 2023, 18(1): 50-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生涯规划干预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的效果。方法 2021年10月10日~2021年10月15日,按照年级和最新成绩排名,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江苏省某高中436例高中生发放生涯阻碍知觉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进行调查,选取生涯阻碍知觉总均分高于2.5分,且生涯适应力总均分低于2.5分的高中生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生涯规划干预)和对照组(无干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涯阻碍知觉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生涯阻碍知觉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前测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涯阻碍知觉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后测得分显著优于前测和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 生涯规划干预能够有效促进高中生生涯发展,降低其生涯阻碍知觉,提高其生涯适应力。
  • 郑云翔,高名婕,张冬梅
    心理月刊. 2023, 18(1): 54-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职学生的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压力感知和积极应对方式的状况和四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21年11月通过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压力事件问卷、积极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一所高职院校的426例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学校适应,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在压力感知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②压力感知会通过直接作用来降低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结论 压力感知可以直接预测高职生的学校适应,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学校适应。
  • 任颖,杨怡君,赵智慧,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58-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我控制在高职护生正念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2年1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业拖延问卷、五因素正念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560例高职护生施测。应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1560例高职护生中拖延者共1254例,占总人数的80.39%。学业拖延总分与正念总分显著负相关(r=-0.450,P<0.01),与自我控制总分显著负相关(r=-0.593,P<0.01),正念总分与自我控制总分显著正相关(r=0.481,P<0.01)。自我控制在正念与学业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36,占总效应的52.48%。结论 正念、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关系密切,正念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提示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正念水平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其学业拖延程度。
  • 江怡文,许思曼,李晓雪,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6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高校生的角度建构短视频成瘾对高校生社交焦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高校生短视频成瘾、社交焦虑和应对倾向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方法 于2021年10月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RCIAS)、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23名高校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以及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①高校学生短视频成瘾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短视频成瘾与应对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r=-0.271,P<0.01),社交焦虑和应对倾向呈负向相关关系(r=-0.276,P<0.01);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应对倾向在高校学生短视频成瘾对社交焦虑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P<0.001)。结论 短视频成瘾可以通过高校学生的应对倾向影响其社交焦虑状态,进而影响大学生活质量和学业。
  • 谢佩,王玉秀
    心理月刊. 2023, 18(1): 65-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2月~2022年3月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小学552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学习投入量表(UWES-S)、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进行测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Bootstrap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小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1);与自我控制的控制系统呈显著正相关(r=0.541,P<0.01);与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呈显著负相关(r=-0.532,P<0.01)。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控制系统呈显著正相关(r=0.662,P<0.01);与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呈显著负相关(r=-0.516,P<0.01)。②小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投入产生了显著的预测效应,总效应值为0.463,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为0.336,占总效应的72.57%。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投入之间起着并行中介效应,其效应值分别为0.077、0.050,分别占总效应的16.63%、10.80%。结论 小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可以直接影响学习投入,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投入。
  • 邱实,徐丽君
    心理月刊. 2023, 18(1): 68-7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如何讲好抗疫故事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其中身体的参与状态是否起着中介的作用。方法 在2022年4月26日~2022年4月30日将自愿报名参加实验的360例医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一组被试先保持背手姿势1 min,一组被试手部自由活动1 min,一组被试1 min内穿好白大褂,之后观看抗疫新闻报道,观看时背手组被试保持背手姿势,其余两组手部可自由活动。最后所以被试完成职业认同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2(入校时间:疫情前后)×3(实验组:身体背手组、手部自由活动组、穿白大褂组)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具身效应和入校时间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事后多种比较。结果 实验处理主效应显著,F(2,357)=7.576,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手部自由活动组显著高于身体背手组,穿白大褂组成绩显著高于无身体背手组,手部自由活动组和穿白大褂组的成绩差异并不显著(P>0.05)。疫情前后入校学生的职业认同主效应显著,F(1,358)=28.50,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疫情后入校的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疫情前入校的学生。实验处理和入校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355)=3.066,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疫情前入校的学生中手部自由活动组显著高于身体背手组,穿白大褂组显著高于身体背手组;疫情后入校的学生中穿白大褂组显著高于身体背手组,手部自由活动组与身体背手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具身效应存在,具身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
  • 黄丽丽,刘军军
    心理月刊. 2023, 18(1): 72-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契约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关系,为优化教学管理措施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于2022年5月16日~2022年5月28日期间,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心理契约调查量表和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启东市卫生进修学校3个施教班级的全部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契约维度平均得分为 3.55±0.79 分、学习倦怠维度平均得分为 2.18±0.88 分;心理契约3个维度与学习倦怠3个维度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即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契约得分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志愿、按时出勤情况、发展责任、自我教育责任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优化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契约能够降低其学习倦怠感。基于此提出三方面建议:①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做好学生引导工作;②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维系心理契约的重要环节;③强化信念教育,培养责任意识。
  • 张冬梅,何佳薇,王春蕾
    心理月刊. 2023, 18(1): 75-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探索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影响因素,以期对研究生教育提供启示。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入学的新疆三所高校的248例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①导生关系亲密性、共同学术话语、关系信任感和导生关系总分与导师指导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感、学习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导生心理契约五个因素之间两两具有显著的正相关;②导师指导满意度和成就动机对导生亲密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导师指导满意度和导生心理契约对导生共同学术话语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④导师指导满意度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导生信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⑤导师指导满意度与成就动机对导生关系总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⑥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导生心理契约在导师指导满意度影响导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结论 良好的导师指导、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契约能够促进研究生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 单佳缘,田澜,孔雪静,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78-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对高中生孤独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湖北省英山县2021年5月~2021年7月间的878例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偶像崇拜态度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高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和孤独感状况进行评估,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对高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受测高中女生的孤独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二年级学生的孤独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P<0.05)。②不同孤独感程度的高中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偶像崇拜卷入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月总收入1000元以下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1000元~3000元组和3001元~5000元组(P<0.05),家庭月总收入5000元以上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1000元~3000元组和3001元~5000元组(P<0.05);低卷入型偶像崇拜的孤独感依次显著低于交际型偶像崇拜、移情型偶像崇拜和妄想型偶像崇拜的孤独感(P<0.05)。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中生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偶像崇拜的卷入程度与高中生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中女生、高二年级、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属于不良偶像崇拜的移情型和妄想型群体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减少因孤独感带来的影响。
  • 陆颖楠,贾凤芹
    心理月刊. 2023, 18(1): 82-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的内隐食物态度倾向。方法 于2021年4月~2021年6月,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分量表,对苏州科技大学66例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筛选出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21名和低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20名。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测量其对高热量食物和低热量食物的内隐态度。结果 女大学生普遍存在胖-负面身体自我(P<0.05);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身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低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P<0.05);女大学生对高热量食物持显著积极的内隐态度(P<0.05);不同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食物内隐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高热量食物的消极态度低于低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P<0.05)。结论 女大学生普遍存在胖-负面身体自我评价,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高热量食物持消极态度。
  • 杨嘉毅,何勇,闫志英
    心理月刊. 2023, 18(1): 85-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情绪易感性可定义为在人际情绪传递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易受他人情绪影响的气质特点。情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需要。因此,其对于调查初中生情绪感染能力现状,为全面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做好准备,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5月以情绪感染问卷(EIQ)为蓝本对昆明某中学239例初中生进行了测量,并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索高兴、情爱、害怕、愤怒、悲伤5种情绪维度对初中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的高兴、情爱等积极情绪占据最主要的情绪感受,负面情绪如害怕、愤怒影响较小。害怕、愤怒、悲伤在不同性别的分布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女生平均值高于男生,高兴和情爱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情绪因子上,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对情爱的情绪更敏感,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对快乐、悲伤、焦虑的情绪更敏感。结论 不同初中生的性别、民族、年级、班级满意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在情绪感染上有着显著不同,应当注重初中生对情绪及情绪感染的积极管理和引导,完善对初中生积极健康心理的教育与培育。
  • 刘阳,陈鹏
    心理月刊. 2023, 18(1): 89-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特点、各维度等级排列、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 2022年2月~2022年7月,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287例大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处于中下水平;以网络支持为主,各维度存在等级差异,等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网络支持、网络分享、网络指导、网络提醒;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年级、网龄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网络人际信任程度能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提升网络人际信任有助于网络利他行为发生。
  • 张乾英,罗成,罗洁,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92-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新入学学生的抑郁情绪状况,以及分析中职生的家庭环境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校新入学的学生1356名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的数据,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所获数据SDS与FES-CV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根据SDS结果分析,该校新入学的中职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63.50%,其中中度和重度抑郁情绪比例为26.04%,抑郁情况出现性别差异,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情绪与FES-CV因子中的关系维度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个人成长维度中的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道德宗教观,以及系统维持维度的组织性呈显著的负相关,与FES-CV因子中的矛盾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独立性和控制性无显著相关。结论 新入学的中职学生抑郁情绪不容乐观,其中家庭环境因素对抑郁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家校联动,采取适合中职生抑郁症状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朱伟
    心理月刊. 2023, 18(1): 95-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尊、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等对600例大学生进行测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x2 检验、t 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33%,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28.00% vs 22.67%,x2=1.04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自尊、解决问题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67和-0.293,P≤0.001);总应激量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因子、自责、幻想、回避、合理化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88,0.270,0.188,0.277,0.397,0.397,0.267,0.400,0.231,0.258和0.245,P≤0.001)。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健康适应因子分高、自尊水平低、采取自责的应对方式、受惩罚因子分高、采取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少者发生抑郁情绪多。结论 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自尊、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精神分裂症
  • 许亚琼,尹连艳,陈方侠,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系统(CCRT)与齐拉西酮联合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1~2022年7月收治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CCRT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尊量表(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患者自尊程度及自我和谐水平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得分情况,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ES及SCC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CCS评分方面对比,治疗后,两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的灵活性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RT与齐拉西酮联合应用治疗精神分裂临床疗效颇佳,能够有效提升自尊程度及自我和谐水平。
  • 王小峰,杨建芳,周苏苏
    心理月刊. 2023, 18(1): 101-10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处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以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析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改善程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以及PANSS总评分各为 7.57±0.84、10.23±1.48、20.52±2.77、38.73±4.84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动性和交往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以及SSPI总评分各为 10.42±2.03、9.14±1.87、6.74±1.63、26.37±4.37 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评估得知研究组护理后患者NOSIE量表中积极因素总评分 84.36±8.36 分、NOSIE总评分 197.63±16.74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消极因素总评分 14.68±1.27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以及心理状态,继而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 柴美云,王程辉,邵刚
    心理月刊. 2023, 18(1): 104-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疏导配合精神康复训练干预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本院采取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则采取心理疏导配合精神康复训练。评价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并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在治疗后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社会功能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DD及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精神康复训练联合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性恢复患者社会功能及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
  • 赵炜,傅娟,王旻婷,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07-10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八段锦联合正念训练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科接诊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1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八段锦和正念训练法,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量表(QOL-6)、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希恩残疾量表(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训练8周后QOL-6评分 23.51±2.2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0.22±2.70 分(P<0.05)。研究组训练8周后NOSIE总分为 200.52±20.54 分、总积极因素为 84.71±12.61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69.63±31.10 分、68.62±16.91 分;研究组训练8周后总消极因素为 12.32±11.73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5.64±15.24 分(P<0.05)。研究组训练8周后SDS评分为 13.31±5.04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2.03±4.21 分(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联用八段锦和正念训练,康复效果好,且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减轻功能缺陷程度。
  • 范蓓蓓,李晶晶,卢亚飞
    心理月刊. 2023, 18(1): 110-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心理希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后组患者则给予协同护理,对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Herth希望指数(HHI)以及医院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HHI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PANSS总评分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未来积极状态、采取积极行为、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以及HHI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症状自我处置、自我心理调节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 协同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较高,利于患者症状及心理的改善,提升其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预后生存质量的稳步提升。
  • 张勤勤,李婷婷,季佳,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13-1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共选取本院精神科接收的8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n=40),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心理治疗,治疗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躯体化症状问卷(SS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作为指标,观察组间治疗效果。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HAMD、PANS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SSI、BPR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则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认知心理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疾病治疗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精神病性症状及躯体化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减少不良反应。
  • 抑郁症
  • 王靖,李梅,令婷婷
    心理月刊. 2023, 18(1): 116-1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并研究抑郁症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入院,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采用随机电脑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则运用认知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正确应答数 71.42±6.48 分、错误应答数 21.28±7.23 分、完成分类数 4.45±1.30 分以及持续错误数 9.18±2.03 分,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评分 8.39±1.04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护理态度、护理环境、护理技术以及心理护理评分分别是 87.34±2.53 分、90.54±3.42 分、88.94±4.55 分、91.56±4.7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抑郁症患者运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张会荣,刘素燕,吕雪原
    心理月刊. 2023, 18(1): 118-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护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时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356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内抽选研究样本,总计抽选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讨论组,各75例,对比组实施一般护理,讨论组实施一般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的方案,比较组间负性心理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讨论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讨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讨论组精神功能、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讨论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运用一般护理模式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时,加入心理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在实施该护理模式情况下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是患者评价较高的护理方法。
  • 高菲菲,延英芹,马海平,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21-1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应用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程度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亲子关系评分、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2、4、6、8周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干预后6、8周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认知维度、实践维度和情感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2、4、6、8周四个时间段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子女版(PCR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干预后6、8周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健康致角色限制、活力、情绪致角色限制、心理健康四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治疗中配合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患者的中远期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 房金涛,李文秀,李阳
    心理月刊. 2023, 18(1): 124-1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自伤行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依恋类型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迷恋型(OR=3.143)、恐惧型(OR=6.061)是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发生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存在自伤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中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迷恋型、恐惧型不安全依恋是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
  • 杨彩玲,李锦,张欣
    心理月刊. 2023, 18(1): 127-1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杵针疗法与情志护理结合用于中风后抑郁(PSD)患者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共计抽取对象68例,均为本院收治的PSD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6月~2022年6月。纳入对象临床资料无缺失,自愿配合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杵针疗法与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负面情绪(焦虑与抑郁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HOQOL量表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量表各项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IS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患者采取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更好。
  • 护理心理
  • 于宁,田丽梅,徐云
    心理月刊. 2023, 18(1): 130-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亲情护理结合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6例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本院,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3例。前者行亲情护理,后者行亲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家庭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家庭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和家庭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在亲情护理基础上予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功能,对负面情绪缓解作用明显,也可改善家庭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王寒,张琳,马敬岚
    心理月刊. 2023, 18(1): 133-13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6月~2021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生理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忧郁量表(B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AI、BDI评分分别为 4.20±0.44 分、3.56±0.42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92±0.48 分、5.87±0.51 分(P<0.05)。两组术前24 h生理应激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能够有效稳定其术中生理应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张秀珍,高岚,周忠梅,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36-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精细化综合护理对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泰安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包括临床相关指标、患儿舒适度、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持续时间、肺啰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更低(P<0.05),且观察组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社会文化评分更高(P<0.05);两组总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为97.44%,高于对照组(84.62%)(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20.51%)(P<0.05);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7.44%,高于对照组(82.05%)(P<0.05)。结论 对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儿实施精细化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提高患儿舒适度、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 张丽萍,郭守存,卢翠玲,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39-14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110例均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患者展开分析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HAMA以及HAMD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急性胆管炎、穿孔、出血以及胰腺炎等)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可减少急性胆管炎、穿孔、出血以及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 包维肃
    心理月刊. 2023, 18(1): 142-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相胜法对失眠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7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干预,同时观察组另予以中医情志相胜法。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21)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DASS-21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DASS-21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失眠症患者应用中医情志相胜法干预,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睡眠,还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贺美,李朴,夏雪梅
    心理月刊. 2023, 18(1): 145-14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疏导与康复护理联合运用的效果及对其相关指标(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 遴选50例帕金森病患者研究,收集时间2019年3月~2022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一组为观察组(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步态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满意度及睡眠质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①运动功能:观察组冻结步态问卷(FOGQ)、Berg平衡量表(BBS)等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负性情绪: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认知功能:干预后,观察组注意力、定向力及语言能力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生活质量:在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及精神状态等指标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睡眠质量: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疏导与康复护理联合运用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及步态功能,纠正不良睡眠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 李晓芳,张鹏辽,惠玲利,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48-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对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G-CBT-I组(n=39)和对照组(n=40)。G-CBT-I组进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日志。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G-CBT-I组在治疗4周和8周后的I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周和8周,G-CBT-I组患者的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G-CBT-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BT-I组在治疗2周、4周、6周和8周后的睡眠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8周后的总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和8周后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基于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患者进行干预后认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失眠,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因失眠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 周蕾,严丽霞,何娟娟,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51-15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冥想放松训练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的作用。方法 以方便取样法连续入组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施行常规护理联合冥想放松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施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 t 检验、x2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 冥想放松训练之后,研究组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冥想放松训练之后,研究组SAS、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冥想放松训练之后,研究组患者中有焦虑症状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有抑郁症状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睡眠及情绪状况不佳,冥想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况。
  • 调查研究
  • 孙天婧,陈妍,陈莹
    心理月刊. 2023, 18(1): 154-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冠疫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提出教育对策,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3月~4月,选取高职院校全日制专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匿名自愿参与,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学生自评心理状态较好,压力水平较低;88.47%的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较高;希望学院未来提供心理服务内容前三位是“学业指导”(62.95%)、“情绪调节”(54.82%)、“就业指导”(54.57%);在出现心理问题或危机时,学生主要求助“朋友”(67.40%)和“家人”(60.09%)。结论 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状态整体平稳,心理服务工作应以学生学业指导为切入点,联动就业指导,同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朋辈心理互助”,利用多种方式有效开展多元化心理服务。
  • 唐凯晴
    心理月刊. 2023, 18(1): 157-1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并探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通过问卷星发布择业焦虑问卷(VSAS)、Gross-John情绪调节问卷(ERQ),共227例高校毕业生有效填写。结果 ①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程度;②表达抑制策略可显著正向预测择业焦虑总分及择业焦虑各维度(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得分;③认知重评策略显著负向预测择业焦虑总分、就业竞争压力和自信心不足得分。结论 认知重评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情绪。
  • 张媛,孙桂香
    心理月刊. 2023, 18(1): 160-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同理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707例学生展开调查研究。采用两样本 t 检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该校学生同理心平均总分为 49.71±10.70。独生子女在观点采纳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得分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生源地类型和对生活是否满意在想象力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男生在想象力维度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极显著(P<0.01)。有知心朋友和对生活满意在共情性关怀维度得分高于没有知心朋友和对生活不满意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在同理心整体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学生(P<0.05)。是否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担任学生干部、具有心理学基础和体育锻炼习惯与同理心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校学生同理心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同理心教育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尝试在家庭教育、学生人际交往和幸福感教育等方面与同理心教育相结合,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姚晓萍,张宴萍,余敏,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63-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评估干预效果,为后续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抽取1630和1648例居民,使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进行调查,期间采用讲座和发放绘本的形式进行干预;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心理健康知识总分62.14±10.63,2021年为66.14±7.85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次调查中心理健康行为和意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0.262,P2=0.813);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口学因素对知识维度得分影响较大,对行为和意识维度影响较小。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心理健康意识、情绪察觉、分心术呈正相关,与人际支持呈负相关;心理健康意识与情绪察觉、分心术呈正相关。对于没有相关心理学位的居民,参加过心理学类课程的答卷者知识维度得分(68.03分)高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答卷者(65.66分)。结论 金山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还有待提高,后续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要特别重视行为与意识的转变。
  • 陈小红,王琳,李燕玲
    心理月刊. 2023, 18(1): 167-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学校教育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状。方法 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以S市三所中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对640例学生进行测试,调查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思维技能的培养状况。调查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得分均值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 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呈现中等水平;批判性思维技能方面存在性别、区域、年龄差异。结论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表现总体合格且偏同一性;批判性思维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 黄河,陈菊华,唐婉莹,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71-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和全面地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并思考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抚慰对策。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运用便利抽样法对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主城区的2762名空巢老人进行了情感需求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子女孝顺和牵挂、与老伴相濡以沫、生活丰富多彩是社区空巢老人最重要的情感需求;渴望受到尊重、与他人多交流、社区同龄人友谊等也是社区空巢老人比较看重的情感需求。同时,不同年龄、居住情况、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的社区空巢老人在情感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不同空巢类型(绝对空巢、相对空巢、无子女)的老人在除退休后同事来往以外的其余11项情感需求上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在自身、亲情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情感需求存在共性和差异,可以从弘扬孝文化和营造敬老爱老氛围、组织和提供丰富的社区老年文娱活动、关注重点人群并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三个方面展开对社区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的满足和抚慰。
  • 耿怡丹,胡佳琪,董雪凡,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75-1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体验。方法 于2021年7月~2021年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河北省三所养老机构14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海德格尔的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和提炼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感受可归纳为消极感受、应对方式等2个维度共7个特征。结论 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感受与体验面临诸多问题及困境,提示国家、社会及养老机构应关注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改善心理问题,提升其舒适水平。
  • 李春玲,王佳,赵静,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78-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中医学观察者的情志现状以及研究其对策,为以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医学观察者情志调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8月在四川省南充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学观察点的214例观察者,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七情评定量表(QAS)对医学观察者情志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正态计量使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 集中医学观察者的七情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进一步检验,怒评分、忧评分、思评分、悲评分、恐评分和惊评分均低于喜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忧评分高于怒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悲评分和惊评分均低于怒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悲评分、恐评分和惊评分均低于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悲评分和惊评分均低于思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恐评分高于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评分低于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量表制定得分(常模)比较中,喜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怒、忧、思、悲、恐、惊与集中医学观察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中医学观察者情志现状中的阴性表达(怒、忧、思、悲、恐、惊)较阳性表达(喜)更容易产生影响,为缓解医学观察者情志变化,减少因情志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针对性地给予中医特色情志调护措施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 潘家祺,石娟,姜静涛,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81-18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内中、重度残障人士性需求状况,以及工作人员在性需求处理相关工作上的难点,为残障人士性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院内的69例中、重残障人士性需求进行为期两个月(2021年9月~2021年10月)的追踪记录,并对工作人员性相关工作难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残障人士的性需求主要表现在自慰/抚摸生殖器(47.44%)、浏览黄色信息(3.85%)、故意与他人产生肢体接触(39.74%)以及看到或与异性相处时情绪激动(8.97%),员工对残障人士的性需求持理解态度,认为这是正常现象(75.47%),但在实际解决中仍存在缺乏相关培训、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 需加强对中、重度残障人士性需求的关注,且开展中、重度残障人士及其看护人员的性教育教学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 周洁,陈象飞,罗佳
    心理月刊. 2023, 18(1): 184-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22年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EES),以河口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后勤、行政人员63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中,中重度抑郁、中重度焦虑、中重度失眠、情绪不稳定检出率分别为63.54%、30.28%、44.56%、33.90%。中重度抑郁在性别、年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焦虑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失眠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不稳定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焦虑、抑郁、失眠、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较为常见,管理者应及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 车明明
    心理月刊. 2023, 18(1): 187-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原因,以期对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238例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在人际交往、恋爱情感、学习和考试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同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此分析和评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找到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学生心理指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有学业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职业问题等,而影响学生心理问题风险的因素更加多样,学生的性格、学习状态、职业发展情况等均可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论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应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会自我调控、同伴互助。
  • 宋天银,倪小桃,彭紫芮,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190-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民族县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期更加有效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甘孜州某民族县712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中学生性心理及影响因素调查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以及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分析其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个体特征组的调查对象性心理得分进行比较;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性心理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民族县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总均分为 3.14±0.28 分,性认知、性价值观和性适应3个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 3.45±0.52 分、3.16±0.37 分和 2.80±0.61 分;年级、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是影响性心理得分的4个主要因素,且除了父亲过度保护与性心理呈负相关外,其余皆呈正相关。结论 某民族县初中生的性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达到理论水平,但与全国相比,性心理健康水平仍偏低,尤其是性认知维度,而父母教养方式等与该县初中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因此,除了学校性教育外,更应重视家庭性教育。
  • 个案报告
  • 裴玲燕
    心理月刊. 2023, 18(1): 193-19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大学生群体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疑病等负性情绪。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在疫情出现时克服疑病心理,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 钟代玲,叶存春
    心理月刊. 2023, 18(1): 196-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例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沙盘游戏(ST)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访者在近半年工作中,因公司新业务开展,和同事的人际交往增多产生与同事交往困扰,而导致工作压力增大。咨询师采用以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沙盘游戏的心理咨询技术对其进行四次的咨询后,焦虑、烦躁的情绪得到缓解,和同事的交往增多,工作压力得以缓解,人际关系明显改善。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运用沙盘游戏及时有效地处理来访者阻抗,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不断完善个案概念化,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和计划,和来访者一起识别、评价、检验及改变自动思维,最终促进行为的改变,共同探讨家庭作业,完成巩固性会谈,咨询结束后对案例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
  • 于晓晗
    心理月刊. 2023, 18(1): 199-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录一名焦虑不安的大学生6次心理咨询过程,咨询师采用人本主义理论为来访者营造安全、接纳的环境,鼓励来访者直面焦虑,看见自己人际模式中的不合理认知及期待。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来访者自主搭建直面焦虑、挖掘资源的过程,找到应对焦虑的方式。同时更深入了解自己,学习在人际相处中树立边界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 陈韦
    心理月刊. 2023, 18(1): 202-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使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可以融入沙盘治疗、沟通治疗、叙事疗法和人本主义的理念,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其中对来访的充分信任、尊重、关怀以及认知流派的思维引导等,疗效显著。本次案例通过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方式,对来访以及家庭成员,进行了六次的心理辅导。咨询师在六次辅导中,对家庭成员解释了萨提亚冰山理论,利用沙盘呈现了不良沟通模型,对来访家庭有很深的触动,激励着他们尝试去做出改变。经过辅导的混乱阶段和整合阶段,家庭成员不断修正目标,并实践了改变,让家庭向着更加和谐的目标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 高媛媛,沈静
    心理月刊. 2023, 18(1): 205-2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法对一位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的贫困学生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通过探索、探究、任务三个咨询阶段引导来访者达成积极自我认知,使其认同和接纳当下大学生活状态,建立自信,营造自我健康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得愉悦,有效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缓解了其心理危机症状。
  • 马永腾,许晋伟
    心理月刊. 2023, 18(1): 208-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破坏造成的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基于对一例非双亲型家庭结构的重度抑郁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个案介入全过程,报告了分析处置思路及实施成效。得出采用科学的心理干预治疗、促进师长和朋辈认可接纳、强化家校医协同引导是解决此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为类似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借鉴。
  • 经验交流
  • 豆中中
    心理月刊. 2023, 18(1): 211-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理抗逆力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抗逆力与生理机能恢复力、自然人文环境韧性等构成了我们生存发展的大环境。本文阐述心理抗逆力理论,探析个体心理抗逆力在风险过程中的演化发展,提出针对性的青少年心理抗逆力健康培养路径,并对心理抗逆力在现实中的意义和启示做了阐释。通过分析,把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联结起来,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其目的主要是研究环境因素与青少年个体心理特征的相互作用,探析心理抗逆力培养路径构建的复杂过程。
  • 李明
    心理月刊. 2023, 18(1): 215-2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识世界的工具左右着研究者知觉的界限。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对研究工具、疗法以及统计方法的倚重,让研究者越来越远离他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者面对的更多是经过工具过滤和抽象的数据,而非活生生的人。本文论证了“心理咨询师人格”作为临床心理研究工具界面的可能性,其核心特征,以及训练的途径。
  • 综述
  • 何婉嫕,钟兴明,沈丽娟,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218-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重症患者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因为害怕病情恶化等原因而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故本文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概念、相关量表以及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康复治疗。
  • 曹英飞,谭德容,万艳平
    心理月刊. 2023, 18(1): 221-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患者应用抗癌日记进行自身症状管理,能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同时通过与配偶共同书写日记,增强彼此亲密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抗癌日记的应用现状,为医务人员今后构建更加完善的乳腺癌抗癌日记模式提供参考。
  • 张烨
    心理月刊. 2023, 18(1): 224-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器乐训练刺激不同的认知功能,对大脑可塑性有益,被老年人用于补偿年龄相关的执行功能的衰退。本文将执行功能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3个核心成分,综述器乐训练对老年人执行功能行为表现和神经机制上的影响。器乐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从而促进执行功能可塑性,延缓年龄相关的执行功能的衰退。同时,器乐训练也促进老年人执行功能相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 何凤琼,范莉萍
    心理月刊. 2023, 18(1): 227-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生期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关系到母婴身心健康。本文从围生期抑郁的5个亚型包括睡眠障碍、依恋不安全感、人格障碍、社会压力源和创伤史对围生期抑郁的非药物干预进行综述。
  • 贾圆露,王书培,吴美璇,等
    心理月刊. 2023, 18(1): 230-2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灵性关怀是指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并为其提供陪伴、倾听或支持等一系列的灵性照护活动。由于精神病患者发病时思维和行为外部表现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的灵性需求往往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精神病患者灵性关怀相关文献,对识别灵性痛苦、评估灵性需求、实施灵性关怀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灵性关怀的认识,促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改善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
  • 赵硕民,曹竞一,邓海洋
    心理月刊. 2023, 18(1): 233-2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新冠疫情的突发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恐慌、压抑、烦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利于高校疫情防治工作的开展。疫情之下,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共同筑牢大学生心理健康防线显得尤为重要。多元主体应当包括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及学生家长等,创新性采用“纵横合力”模式,使各方围绕学生,履行好职责;加深学生对于新冠疫情的认知,从而减少恐慌心理,增强信心,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其中“纵”的含义是运用知识的客观理论深度,其中重要外源因素有:社会、家庭、教育以及网络环境等;内源因素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少,不具备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等。“横”则是主体联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学校内部,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心理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图书馆作用的延伸、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鉴和融合、辅导员和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以及同学朋辈热情与温暖等;另一部分则是学校外部,当然其中不能忽视学校在其中的特殊主体作用,包括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医院、学校和家庭,学校和学生自我认知等。
  • 谭盛欣
    心理月刊. 2023, 18(1): 237-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3.01.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人愿意将时间花在视频游戏上,对儿童、青年的影响尤为深远。文章选取2010~2021年视频网络游戏对认知能力、亲社会行为和自我概念3个社会功能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视频游戏对玩家社会化功能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