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Close
Submit
Cancel
Confirm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
Please choose a citation manager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Content to export
Citation
Citation and abstract
Export
Toggle navigation
Home
About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Call for Papers
Subscription
Archive
Messages
Contact Us
中文
28 March 2021, Volume 16 Issue 6
Select all
|
Select
儿童肿瘤安宁疗护计量学分析
屈辉, 杨长永, 张莹, 等
PSY. 2021, 16(6): 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1973~2019年儿童肿瘤安宁疗护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 利用文献索引软件(Histcite)进行可视化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发表年份、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结果 检索到文献数量为2481篇,以2001~2019年发文量达高峰,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发文量、研究机构排名靠前;语言排名第1的英语占据发文量93%的比例;关键词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care、children、cancer、palliative”。结论 随着儿童癌症患儿人数的增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儿童安宁疗护的发展,结合国内文化背景制定儿童安宁疗护措施。
Select
新冠肺炎期间中巴某项目内中方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状态调查
何强, 温立霞, 王非凡
PSY. 2021, 16(6): 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新冠肺炎期间中巴某项目内中方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为给予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估项目工地内工作的中方人员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焦虑抑郁状态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心理量表测评,分析其焦虑抑郁状态产生的原因。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期在巴基斯坦某项目工程一线的务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况,研究数据表明有25.83%的人员存在焦虑症状,28.33%的人员存在抑郁症状。结论 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巴基斯坦某一项目工程中方一线务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需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
Select
心理干预在幼儿园3~6岁肥胖幼儿的应用分析
崔建荣
PSY. 2021, 16(6): 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针对幼儿园3~6岁的肥胖幼儿,采取心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本园就读的3~6岁肥胖幼儿62例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每组31例。对照组幼儿采取常规指导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心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幼儿的体格指标、心理发育情况以及幼儿家长对幼儿肥胖的认知程度。结果 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幼儿的各项体格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且该组幼儿的心理发育情况及幼儿家长对幼儿肥胖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幼儿园3~6岁肥胖幼儿的防治中,通过采取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幼儿肥胖情况的改善,并提升幼儿家长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提升机体健康,应用价值显著。
Select
巴林特干预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关系的元分析
胡同文
PSY. 2021, 16(6): 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通过元分析确认巴林特干预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改善效果,以及干预次数是否会加强改善效果。方法 检索国内主要网络数据库(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19年7月,依筛选标准纳入5篇实证文献(5个独立样本,n=217),提取t值、F值等主要效应值,使用CAM 2.0专业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元分析发现,巴林特干预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效应值为0.697,95%CI为[0.461,0.841]。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干预次数对巴林特干预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关系的效应值为0.130,P>0.05。结论 巴林特干预能显著改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干预次数并未显著加强改善效果。
Select
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综合内科抑郁症自杀患者安全管理探讨
李玉兰
PSY. 2021, 16(6): 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在综合内科抑郁症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所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合并有抑郁症的患者中,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抽选48例患者参与实验。所有患者入院后即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分析其自杀风险,通过所得分数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了解48例患者各自的自杀风险,计算高自杀风险占比并针对性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对48例患者再次进行测试,根据量表测试结果计算高自杀风险占比。结果 结合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治疗、护理前患者高自杀风险占比为54.16%,经过相应治疗、护理后患者中高自杀风险占比为16.66%。结论 科学应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能够科学且便捷地了解患者当前的自杀风险,同时也能够针对患者病情状况给予更具指向性的治疗干预措施。
Select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对强迫症状的影响以及负向情绪和焦虑的中介作用
罗禹, 马欣欣
PSY. 2021, 16(6): 1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对强迫症状的影响以及负向情绪和焦虑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制定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31名医护人员为被试,运用工作压力量表(JSTS)、强迫症状量表(COM)、负向情绪量表(NE)、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析工作压力对强迫症状的影响以及负向情绪和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 焦虑与负向情绪在工作压力和强迫症状间中介效应显著(P<0.001);两者的中介效应之差不显著(P>0.05)。结论 负向情绪和焦虑在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强迫症状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Select
大数据分析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田雨顺
PSY. 2021, 16(6): 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大数据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采用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心理状况自查量表筛选出有效问卷10948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问卷筛选出有效问卷11040份。结果 大学生群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消极情绪程度与年龄无关,但与年级显著相关(P<0.05),且有年级越高,程度越深的趋势;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的学生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甄别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心理危机重点人群,促进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对帮助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对潜在心理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上下级人格差异与自身心理韧性影响合作性建言的实证研究
吴翔宇, 朱涵涵, 刘心怡, 等
PSY. 2021, 16(6): 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为了解上下级之间人格差异与下级自身心理韧性对下级建言的影响,探讨人格差异、心理韧性与下级建言的关系,我们在前期文献查阅等理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化解组织管理中的潜在隐患,为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Select
后疫情时代公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研究
刘杉文, 叶存春
PSY. 2021, 16(6): 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0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调研公众在新冠疫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后期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5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事件影响量表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筛出率为81%。IES与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差异得分与IES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各人口学变量与SCSQ得分均无显著性相关。将两个量表进行相关分析,P<0.05,说明IES与SCSQ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IES-R分量表得分无显著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IES分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疫情后,相较于消极应对方式,人们更明显的是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 疫情下,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引起重视并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来进行干预。
Sel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精神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王妨娥, 李海菊, 李娟, 等
PSY. 2021, 16(6): 2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患病率,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合并精神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率、再入院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4月本院呼吸内科及精神科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COPD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非COPD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定,统计分析患病率;并将COPD组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生存率、再入院率、生活质量评分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OPD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57.50%,肺功能分级对COPD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OPD患者更易并发精神障碍,肺功能损害严重者罹患率更高。心理干预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提高COPD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Sele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林可昕, 徐斯琦, 孙小涵, 等
PSY. 2021, 16(6): 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医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学生身心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月10日~2020年2月19日采用电子问卷(针对本次新冠疫情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1615例医学生的生活方式及情绪状况,采用广泛焦虑量表(GAD-7)评价医学生在疫情影响下的焦虑状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疫情影响下医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情绪因素与焦虑的关联。结果 1615例医学生平均年龄 19.65±1.21 岁,焦虑者占20.12%,其中护理专业学生焦虑比例最高,达23.17%。Logistic回归显示,疫情引起的睡眠困难及不良情绪对焦虑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与无睡眠困难的学生相比,睡眠受疫情轻度影响、中度影响和重度影响者焦虑的OR值(95%CI)分别为2.549[1.845,3.521]、5.951[2.983,11.872]和7.941[1.569,40.182];与无不良情绪者相比,具有一种、两种、三种及以上不良情绪者焦虑的OR值(95%CI)分别为1.885[1.241,2.864]、4.532[2.944,6.978]和10.736[6.869,16.780]。结论 基于国内非疫情期间同类人群的文献对比得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期间医学院校的学生焦虑现患率较高,疫情导致的睡眠困难和不良情绪是医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
Select
疫情下高职生生活应激源与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
曹东辉
PSY. 2021, 16(6): 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调查高职学生疫情下的抑郁状态,探究生活应激源与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干预高职学生抑郁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疫情下应激源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调查,抽样某高职院校学生2733例,用SPSS 19.0作数据分析。 结果 总体上看,高职学生抑郁水平较低(M=5.95),但是抑郁学生比例偏高,为21.0%;疫情之下,高职学生的抑郁状态在性别和年级上有差异(P<0.001);生活应激与高职生抑郁状态呈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显著。结论 总体上看,高职生抑郁状态轻微,但是抑郁学生的比例较高;生活应激源是高职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缓解高职生生活应激源来干预高职生的抑郁状态。
Select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讨
李俊芳
PSY. 2021, 16(6): 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本省3所学校的2012级、2013级在校生,共计2574例学生。分析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结果 本研究中职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均和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职护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设置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转变心理教育理念,构建三能合一的学校管理,完善多维交叉的健康网络,确保中职护生心理健康。
Select
高中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
王振肖, 高慧, 张芡芡, 等
PSY. 2021, 16(6): 3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本研究是为了了解新高考政策下高中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及学习动机的现状,探讨高中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采用刘慧(2004)编制的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刘孟(2018)编制的中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宋专茂、陈伟等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动机测验问卷,对河北省516例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高中生整体的职业成熟度较低,处于偏不成熟状态;高中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与学习动机方面的困扰均呈负相关,职业价值观与学习动机方面的困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职业成熟度与学习动机方面的困扰之间相关性显著;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在职业价值观和学习动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职业价值观可以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职业成熟度对高中生学习动机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Select
高职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
赵文英, 王加利, 郑建琼
PSY. 2021, 16(6): 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加强高职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方法 对高职留守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进行调研,并通过加强与家庭联系、开展朋辈支持、营造班级氛围、提供专业帮助等方法和渠道进行干预。结果 高职留守经历学生能够用更客观、更积极和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留守经历,挖掘留守经历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并学习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现实问题,最终完成自我心理成长。结论 高职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总分以及主观支持方面和非留守学生相比有差异,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干预,可以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成长。
Select
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天星, 张国珍
PSY. 2021, 16(6): 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愿参与实验的106例抑郁症患者以盲选法分组,组别确定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研究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每组53例患者。比较两组抑郁控制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爱丁堡抑郁量表(E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社会支持对疾病的治疗更加理想,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Select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耿劲锋
PSY. 2021, 16(6): 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镁)和观察组(丙戊酸镁+喹硫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BRM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可控制躁狂改善其抑郁症状,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Select
舍曲林联合奥氮平预防脑梗死后抑郁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高永华, 羊月华
PSY. 2021, 16(6): 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舍曲林联合奥氮平预防脑梗死后抑郁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30例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0例接受舍曲林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NIHS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两组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HAMD评分,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两组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ADL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脑梗死患者使用舍曲林联合奥氮平可明显减少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且有效的情绪管理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理评分研究
贾露莎, 魏巍, 黄恺, 等
PSY. 2021, 16(6): 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1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阻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理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营养支持及心理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分数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各项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通过实施心理疏导之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Select
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分析
孔令军, 孔德荣
PSY. 2021, 16(6): 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体会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的价值。方法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本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内61例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齐拉西酮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2例,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社会缺陷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6.88%,对照组为79.31%,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低,P<0.05。结论 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建议在齐拉西酮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Select
心理干预结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李大升
PSY. 2021, 16(6): 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配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CHDAP患者,其均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n=43)、干预组(心理干预,n=43),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前比较心理情绪、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更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P<0.05;干预组有效率(95.35%)高于常规组(76.74%),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老年抑郁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对照
普兴富, 李江慧
PSY. 2021, 16(6): 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9月,抽取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参加实验,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40例。参照组使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实施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同时段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9/40),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5.00%(38/40)、75.00%(30/40),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利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疾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Select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莉丽
PSY. 2021, 16(6): 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予以抑郁症患者正念认知疗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有5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根据硬币正反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前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组患者接受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结论 予以抑郁症患者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进行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Select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分析
宋辉
PSY. 2021, 16(6): 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 入选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210.25±2.45)×109/L、纤维蛋白原 1.21±0.21 g/L、D-二聚体 2.01±0.52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且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研究和推广。
Select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王德祥
PSY. 2021, 16(6): 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慢性心衰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评价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8年6月5日~2020年6月5日门诊接诊的112例慢性心衰患者视为本次探究的对象,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2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6例后应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评价疗效、心功能、安全性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RA)、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较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 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可逆转心脏结构,改善心功能,其疗效与安全性均得到认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况的影响
王昊峰
PSY. 2021, 16(6): 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调查研究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治疗效果及通气功能情况进行对比,以找出最优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通气功能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P<0.05)。结论 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下患者的心理抑郁焦虑程度更低,心理状态表现更乐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更明显。
Select
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吴丽娜
PSY. 2021, 16(6): 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探究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用药学干预后取得的效果,同时评估对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12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应用中药注射液时未落实药学干预,观察组则应用药学干预,对比分析药物应用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用药合理性明显较高,观察组超剂量用药、超适应证以及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中药注射剂应用费用以及中药注射剂使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药注射剂应用期间落实药学干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Select
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研究
辛太锋, 闫伟搏
PSY. 2021, 16(6): 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功能性肠胃病患者使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共计48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划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参照组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做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负面情绪更少,生活状况更优质,两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实施药物疗法过程中,辅助心理治疗,能够优化疗效,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值得临床借鉴。
Select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心理科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杨丽宁
PSY. 2021, 16(6): 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2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应用于心理科患者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过程中的测定意义。方法 针对2018年6月~2020年11月本医院心理科收入诊断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予以指标方面研究,都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或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实行诊断,统计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对应测定结果状况,研究其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之间关系状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检出例数、室性期前收缩总检出例数、室性心动过速总检出例数、房性期前收缩总检出例数、传导阻滞总检出例数,比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检出情况要大幅度提升(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搏呼吸频率(RR)间期标准差、相邻RR间期相差均方根、5 min阶段RR间期标准差,比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应结果要大幅度下降(P<0.0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相邻无异常RR间期相差 >50 ms心脏搏数所占比值,比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应结果要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 在心理科患者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对应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得到的诊断效果对比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更优,有助于患者病情评定。
Select
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善评价
尹荣珍
PSY. 2021, 16(6): 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以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术后3 h以及术后10 h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中可减小麻醉对其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具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Select
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张云飞
PSY. 2021, 16(6): 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入本院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接收的行硬膜外麻醉处理患者共计120例,以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静脉丙泊酚处理,对照组行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记录两组术前、术中焦虑分值、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分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SAI分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6~T10时间点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T6~T11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小波指数(WLI)、焦虑指数(ANXI)、心功能指数(CFI)和血流灌注指数(P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形成差异性(P<0.05)。研究组对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有利于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的降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正念减压疗法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臧季贤, 李婷婷, 张明, 等
PSY. 2021, 16(6): 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正念减压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得分为 43.27±4.11 分、SDS得分为 43.50±3.66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水平。
Select
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无痛分娩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张菁芳
PSY. 2021, 16(6): 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后抑郁症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6例无痛分娩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接纳与承诺疗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量表(Q-LES-Q-SF)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GSES、SES、Q-LES-Q-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无痛分娩后抑郁症患者时,采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后可提升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痊愈,提高生活质量。
Select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
朱慧敏
PSY. 2021, 16(6): 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社区诊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予以文拉法辛治疗和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提高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Select
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开武
PSY. 2021, 16(6): 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分析服用奥氮平后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加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入的10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组观察比较,其中53例患者服用奥氮平并纳入常规组,另53例患者服用奥氮平的同时加用阿立哌唑并纳入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身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能够有效抑制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促使其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
Select
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分析
闫晓霞
PSY. 2021, 16(6): 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应用甲状腺超声诊断的效果,并分析其心理状态变化。方法 将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中老年志愿者纳入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病理诊断,对比不同年龄段甲状腺异常检出情况、不同诊断方式诊断不同类型病变检出情况。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异常组,对比两组体检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200例研究对象共检出甲状腺异常94例,异常检出率为47.00%,且异常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两种诊断方式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占位性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后,正常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体检前、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应用甲状腺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及时、准确地筛查出该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而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
Select
急性阑尾炎的心理特征及超声和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黄静, 李传玉, 周凡, 等
PSY. 2021, 16(6): 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心理特征及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7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进行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高达94.81%,且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同干预前相比(P<0.05);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后可得知,此次所研究的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2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28例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24例为坏疽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有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20例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26例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22例为坏疽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有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1%(20/22)、92.86%(26/28)、91.67%(22/24)以及100.00%(3/3),总诊断出71例,总符合率为92.21%(71/77)。结论 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实施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结果最贴近手术病理,且超声检查还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很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Select
早期干预对住院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研究
廖秋梅, 李娟
PSY. 2021, 16(6): 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查,B组实施早期干预方法。结果 B组患儿2、3、4月龄时神经运动功能筛查通过率分别为20.00%、46.67%、80.00%,高于A组的3.33%、13.33%、43.33%(P<0.05)。24月龄时,B组患儿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影响
刘夫娟
PSY. 2021, 16(6): 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3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分析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160例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氯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实验组行氯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Select
益生菌+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家属负面情绪影响
闫静
PSY. 2021, 16(6): 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情况,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筛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进行分组,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单一蓝光治疗措施,研究组则选用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比对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各项免疫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较少,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家属发生负面情绪的概率明显较低,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式,经研究发现选用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措施效果更明显。
Select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祝红娣
PSY. 2021, 16(6): 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待产的41周≤孕周≥38周,因各种原因需结束妊娠状态但无产兆的孕妇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心理健康状况、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引产前两组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引产后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足月妊娠孕妇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能够促进宫颈成熟且引产成功率高,有利于缓解孕妇不良心理情绪,缩短产程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效果研究
鲍海丽
PSY. 2021, 16(6): 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对象确诊脑梗死合并情绪障碍,纳入研究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进行比较,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情绪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情绪实施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陈梅
PSY. 2021, 16(6): 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在食道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放疗的67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3),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4)。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1周及干预后2周心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2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进行有效评估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两组患者HADS评分均较干预前呈递减的趋势下降,但是经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GQOLI-74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周两组患者各维度GQOLI-74评分均较干预前呈递增的趋势上升,但是经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食道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治疗期间因生理不适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平稳期其心理状况,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促进治疗成效提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Select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效果分析
邓俊芬
PSY. 2021, 16(6): 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9月~2019年12月住院的4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甲亢患者的疾病治疗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综合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董璐
PSY. 2021, 16(6): 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综合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疗效及优质胚胎率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78例于2018年2月~2020年1月就诊的不孕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均分,各39例。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辅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综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案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流产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分组指标生活质量护理后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超过对照组(P<0.05)。分组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于护理后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优质胚胎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Select
高危老年压疮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陈韶红
PSY. 2021, 16(6): 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高危老年压疮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2020年1月~2020年6月就诊的92例高危老年压疮患者。后依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助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评分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性大(P<0.05);满意度统计,试验组较对照组高(95.65%>82.61%),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用于高危老年压疮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心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分析
范虎军
PSY. 2021, 16(6): 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并分析心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收集从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治疗且同意配合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总共抽取了60例患者。将这60例患者按比例分为研究组(30例,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常规干预),观察这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数据比较差距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的以上评分均减少了很多,尤其研究组减少的幅度比对照组更多,数据差距较大,有比较价值(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等评分,组间数据比较差距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均升高(P<0.05),并且干预后研究组的以上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对应的评分更高,数据差距较大,有比较价值(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Select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应激、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分析
国红英, 冯瑞锋
PSY. 2021, 16(6): 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应激、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抽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该护理措施不仅能够起到改善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的作用,还能够提升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保障术后镇痛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Select
基于家长协同的讲示做诱导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江霞
PSY. 2021, 16(6): 1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4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基于家长协同的讲示做诱导护理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98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长协同的讲示做诱导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热、肺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家长协同的讲示做诱导护理可改善肺炎患儿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效果。
Select
心理护理对早产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黎绮琳,林静芬,刘丽娟,等
PSY. 2021, 16(6): 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0
Abstract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评价早产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纳入研究的84例早产患者,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积极护理之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P<0.05)。②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③在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的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分别为3.33%、10.0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33%、36.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值得采纳及应用。
Select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何星
PSY. 2021, 16(6): 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20年5月10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予以随机分组,常规护理50例归入对照组,围术期综合护理5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患者心理评分、手术相关指标等。结果 经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手术相关指标更优,并发症率更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更高(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提高预后。
Select
呼吸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恢复期脱离BIPAP的应用价值
黄娜娜, 张利梅, 王欣, 等
PSY. 2021, 16(6): 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恢复期脱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70例COPD恢复期脱离BIPAP患者,以数字随机表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恢复期脱离BIPAP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肺功能和心理状态。
Select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负性情绪、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程晶晶
PSY. 2021, 16(6): 1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负性情绪、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Select
儿童头皮静脉输液后拔针方法探讨及心理护理体会
李莎莎, 刘芸
PSY. 2021, 16(6): 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在小儿患者头皮静脉输液后,用手指捏闭延长管处拔针方法进行干预,分析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抽取在本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9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0例患儿。将先握住针柄传统拔针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手指捏闭输液延长管处拔针方法应用于观察组,输液结束拔针时给予患儿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针眼出血率、皮下淤血率以及皮下血肿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儿童头皮静脉输液后,使用捏闭延长管处拔针方法干预,可降低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概率,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Select
心理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丹
PSY. 2021, 16(6): 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2020年9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50例,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而言,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价值分析
刘晓琳
PSY. 2021, 16(6): 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操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嘱行为,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控制饮食遵医嘱率93.10%、规律用药遵医嘱率96.55%、康复锻炼遵医嘱率93.10%、按时复查遵医嘱率93.1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41%、79.31%、72.41%、75.86%,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情绪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 34.32±1.62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38.95±1.28 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 42.18±1.89 分、49.05±2.43 分,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增强患者遵医嘱行为,同时改善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Select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程的影响
李术平, 李岩, 梁新, 等
PSY. 2021, 16(6): 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孕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护理孕产妇带来一些参考。方法 2018年12月~2020年11月,选择本院就诊的孕产妇66例,均随机编号处理,将奇数编号孕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偶数编号孕产妇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给予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概率、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自然分娩概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分娩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概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孕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概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后出血概率及改善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
Select
袋鼠式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儿预后及母亲焦虑抑郁的研究
刘文霞
PSY. 2021, 16(6): 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袋鼠式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儿预后及母亲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的120例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n=60)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n=6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及其母亲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日龄30 d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KMC)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其预后,并减轻其母亲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探析
李顺霞
PSY. 2021, 16(6): 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5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8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林萃, 王艳君, 李林林, 等
PSY. 2021, 16(6): 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对改善其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心理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选择心理护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MBI)(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NIHSS、MBI、SDS和SAS评分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组的NIHSS、MBI、SDS和SAS评分均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调整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能力。
Select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梁兰, 宋静, 陈灿灿
PSY. 2021, 16(6): 1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对11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心理控制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透析龄、自我效能及心理控制源。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亟须提高。医务人员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患者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和心理控制源水平的评估,协助患者构建心理控制源系统,提高其自我效能,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Select
呼吸功能锻炼配合心理护理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李银花, 王春霞
PSY. 2021, 16(6): 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呼吸功能锻炼配合心理护理对提升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7月纳入的40例患者。信息输入电子表格,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组(每组2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心理护理为试验组。以统计学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试验组HAMA、HAMD、生活质量评分与PaO2、PaCO2方面的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配合心理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具有实施价值。
Select
手术室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评价
倪霞
PSY. 2021, 16(6): 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手术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与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0)。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护理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 43.28±4.57 分、40.92±5.40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 72.15±5.16 次/min、119.46±7.17 mmHg、80.19±5.15 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Select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祁娟娟, 刘爱敬
PSY. 2021, 16(6): 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评判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出血产妇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方法 本课题针对2018年7月~2020年11月本院妇产科纳入的62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出血产妇实施有关指标方面的调查,依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选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叠加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参照组选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负性心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抑郁负性心理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的负性心理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出血产妇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程度较高。
Select
手术室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对改善产妇心理情绪、促进快速康复的效果
强誉庆
PSY. 2021, 16(6): 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对改善产妇心理情绪、促进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剖宫产的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长为 4.25±1.34 d,首次排尿时间为 21.38±2.51 h、排便时间为 25.15±3.23 h,离床活动时间为 13.61±1.14 h,均短于对照组的 6.26±2.02 d、28.63±5.16 h、32.05±3.17 h、15.58±3.6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 38.01±1.06 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 40.03±1.06 分,均低于对照组的 42.94±2.86 分、44.31±2.0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产前、产后的不良情绪,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 时间。
Select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价值体会
申洁
PSY. 2021, 16(6): 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期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以护理方式的不同予以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53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应用心理干预的53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紧张、疲乏、抑郁、愤怒评分均更低,自尊感、精力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的目的。
Select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
宋瑞霞
PSY. 2021, 16(6): 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24例。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掌握手术知识、配合良好、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Select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苏媛媛
PSY. 2021, 16(6): 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在本院治疗的9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2019年2月~2020年9月,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负面情绪、服药依从性、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并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癌痛控制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具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晚期癌痛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与服药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Select
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疏导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宋新颖
PSY. 2021, 16(6): 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6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产后尿潴留联合应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应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患者心理状况,提升其盆底肌肉张力,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从而增强临床疗效。
Select
心理行为护理改善哮喘患者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研究
孙晨
PSY. 2021, 16(6): 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哮喘患者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后获得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态改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7例哮喘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心理行为护理组(19例):采用常规护理+心理行为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针对两组哮喘患者合理展开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QLQ)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就组间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心理行为护理组对自身健康关心评分、哮喘症状评分、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心理行为护理组对自身健康关心评分、哮喘症状评分、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心理行为护理组HAMA评分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心理行为护理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心理行为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使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并且将焦虑状态成功缓解,最终实现哮喘患者理想预后。
Select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
谭汝华, 陈志祥, 向自仙
PSY. 2021, 16(6): 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特点与患者护理需求,评价抗精神病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精神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以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组间依从性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疾病特殊性影响,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较差局面,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则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预后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
Select
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观察
万振玲, 武玉芳
PSY. 2021, 16(6): 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分析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的改善状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急诊危重患者往往存在较多的负面、消极心理,针对患者的消极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对其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有着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徐婷
PSY. 2021, 16(6): 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论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不同护理所发挥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值得推荐。
Select
心理护理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王恒星
PSY. 2021, 16(6): 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看诊且同意配合研究的8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实施对照研究。40例接受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进行相同的评估发现,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数据差距较小(P>0.05),护理后再次进行评估与组间比较,可得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进行相同的评估操作发现组间数据差距较小(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以上评分均升高,尤其是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距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膀胱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Select
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卫梅梅
PSY. 2021, 16(6): 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2020年12月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122例随机性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系统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实施环境护理、进行心理护理、争取家属配合。结果 两组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SDS 33.17±3.65 分、SAS 29.33±3.08 分、PSQI 8.66±1.87 分低于对照组的 40.23±4.02 分、36.52±4.05 分、11.55±2.04 分(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 8.01±2.45 d、总住院时间 18.69±4.66 d少于对照组的 9.44±3.03 d、25.38±5.33 d(P<0.05);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 68.22±5.80 分、护理满意度 98.22±1.09 高对照组的 60.21±5.77 分、94.23±2.26(P<0.05)。结论 针对ICU清醒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使用。
Select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
王丽娟, 杨英
PSY. 2021, 16(6): 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应用一级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应用持续心理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水平。结果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即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BNP值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促进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魏婷婷, 张荣荣
PSY. 2021, 16(6): 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文所选9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所收治,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与实验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为其提供双心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80.00%)相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7.78%)明显提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时,为其提供双心护理干预,不但能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Select
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实践
王莹
PSY. 2021, 16(6): 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评估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2019年1月~11月,选取本中心任职的10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收入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为参照组,实行传统心理健康管理。2020年1月~11月,选取本中心任职的10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收入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为试验组,该组构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后实行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心理状况相关评定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相关诊断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相关实行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相关评判方面知识的人数,记录患者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管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心理状况相关评定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相关诊断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相关实行方面知识的人数、掌握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相关评判方面知识的人数多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管理服务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选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实践效果更好。
Select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影响
魏晓岑
PSY. 2021, 16(6): 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7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肺癌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情绪与免疫因子(Tc、Th、T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TS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Tc、Th水平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免疫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Select
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徐婷婷, 陆滢滢
PSY. 2021, 16(6): 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116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的58例患者为实验组。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总依从性、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评分(FACT)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Select
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吴青佩
PSY. 2021, 16(6): 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实施综合性心理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干预治疗、生物反馈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Select
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评价
徐先绿
PSY. 2021, 16(6): 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评价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口腔正畸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完成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给予口腔正畸+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分析,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将会给治疗效果带来影响,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中的治疗效果。
Select
心理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作用分析
张春晓
PSY. 2021, 16(6): 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1例,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可发挥积极作用,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Select
放疗前后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
周金娣
PSY. 2021, 16(6): 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应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双盲法将随机抽取的2018年7月~2020年11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总得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愤怒评分、孤独评分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追踪调查,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状态评分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而言,在其放疗前后应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对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Select
暴力高危因素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徐冰
PSY. 2021, 16(6): 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暴力高危因素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暴力高危因素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攻击行为及精神病态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个症状群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修订版病态性格量表(PCL-R)4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暴力高危因素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精神病态,减小未来再次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Select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张蒙
PSY. 2021, 16(6): 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6
Abstract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讨论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46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分别为两组患者配合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护理以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荐。
Select
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老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吴岩岩,许梅
PSY. 2021, 16(6): 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7
Abstract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老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本科80例老年眩晕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老年眩晕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老年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时间、不平衡感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PHQ-9评分、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眩晕症状消失时间、不平衡感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眩晕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患者健康。
Select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观察
张春慧
PSY. 2021, 16(6): 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8
Abstract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评估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11月实施院前急救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参照组,该组运用基础护理干预;将2020年1月~11月实施院前急救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试验组,该组运用基础护理干预加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统计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相关负性心理评分。结果 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前焦虑相关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相关负性心理评分相比于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参照组均下降(P<0.05);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前抑郁相关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抑郁相关负性心理评分相比于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参照组均下降(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实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干预效果。
Select
心理暗示治疗联合限食疗法对老年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徐亚军
PSY. 2021, 16(6): 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89
Abstract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通过分组研究疗效对比来研究心理暗示治疗联合限食疗法对老年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暗示治疗联合限食疗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从比较中分析研究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远远比对照组患者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情况改善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老年冠心病伴有糖尿病患者选择心理暗示治疗联合限食疗法比单纯的基础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这种护理模式大大减少了发生严重并发症状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模式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郑丽洁
PSY. 2021, 16(6): 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有33例产妇。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妇产科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即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同时记录两组产妇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产妇总满意度为72.73%,两组满意度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的改善探讨
张甜甜, 于文骞
PSY. 2021, 16(6): 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影响及分娩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94例为研究对象,就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实施对比性临床研究。初产妇入院后,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前负面情绪评分变化、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1 d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顺产率、围生期护理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初产妇产前不良心理情绪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并提升分娩安全性。
Select
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研究
周敏
PSY. 2021, 16(6): 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16例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进行研究,经双色球分组法均分作两组,参照组58例患儿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方式,研讨组58例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对患儿及家长的作用。结果 研讨组1岁以下、1~3岁、3岁以上的静脉穿刺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同时研讨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3.10%高于参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72.41%,P<0.05,组间对比结果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明显,能够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有效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肿瘤患者术后开展人性化心理护理的意义
张英洁, 卓德青, 郭庆玮, 等
PSY. 2021, 16(6): 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术后开展人性化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术后化疗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95.74%的患者对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结论 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还便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叙事护理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研究
赵丽军, 李娜
PSY. 2021, 16(6): 1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比研究在慢性肝衰竭临床护理中应用叙事护理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13例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8例叙事护理),入院时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对比接受护理15 d后患者的SAS与SDS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基本一致,负性情绪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15 d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叙事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一定有效性,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并做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周燕萍
PSY. 2021, 16(6): 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将心理护理措施用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Select
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高鹏丽, 贾江利, 樊毅
PSY. 2021, 16(6): 1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脑膜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运动能力、日常活动、健康意识、外界支持、生命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Select
人性化心理干预对急诊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效果研究
李伟, 程芳
PSY. 2021, 16(6): 1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针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将本院自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7例,比对护理前后数据。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中,人性化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应激障碍症状,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Select
分析门诊注射时幼儿的心理特点并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李月霞
PSY. 2021, 16(6): 2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门诊注射时幼儿心理特点,探索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注射的幼儿共12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6例)和对照组(646例),对照组行常规注射,观察组以此基础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幼儿心理情况及配合注射情况。 结果 护理前两组间心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心理、恐惧心理、控制感丧失及疼痛反应强烈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配合率96.13%高于对照组的70.12%(P<0.05)。结论 幼儿注射时易出现焦虑感、恐惧感、控制感丧失等情况,积极予以支持性的心理干预可改善其负面心理,提高注射配合度。
Select
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
卢笑笑, 邓君玲, 董路路
PSY. 2021, 16(6): 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09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展开分析,从中随机抽选出病患80例,将其以抽签的方式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不孕不育症患者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每组病例40例。对比两组不孕不育症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SAS、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Select
循证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
沈菊芬
PSY. 2021, 16(6): 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心理康复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将普通护理措施用于对照组,在普通护理前提下,将循证护理干预用于研究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孤独量表(UCLA)评分,研究组各项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康复效果更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提升心理康复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Select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及探讨
薛跃丽, 赵新杰, 李孙美
PSY. 2021, 16(6): 2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与分析医院对手术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4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为人性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具体情况。结果 在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后,人性化护理组的HAMA评分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人性化护理组的HAMD评分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 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层面及身体上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工作,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促使患者更好地全面化身体康复。
Select
探讨外科门诊患者不同伤口的处理及心理护理体会
姜丽, 逯莹, 杜婷婷
PSY. 2021, 16(6): 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外科门诊患者不同伤口的处理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外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伤口均为单纯性外伤,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两组患者全部进行针对性伤口处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科门诊患者进行针对性伤口处理,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疼痛感,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伤口尽快愈合,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Select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于晓
PSY. 2021, 16(6): 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加用早期心理护理,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14.28%,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生活质量评分(QOL)、依从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利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降低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的依从性差问题,值得临床关注。
Select
人格特质对高职生心理应激的影响
陈晶
PSY. 2021, 16(6): 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人格特征直接决定人的心理应激,人格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人格对应不同的心理。对高职生而言,其人格中存在自卑、孤独、悲观、害羞等多种特质,这些负面特质对高职生的发展影响较大,需了解人格特质对高中生心理应激的影响,从而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心理应激干预提供一定参考。
Select
抑郁症患者初始箱庭的临床特征
张青
PSY. 2021, 16(6): 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除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外还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因此抑郁症患者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箱庭疗法是一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且初始箱庭具有对抑郁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初始箱庭作品中玩具模型的种类和数量、空间布局、制作时间、玩具的移动、沙子的使用、自我像、主题和场面等临床特征的梳理,进一步描述了抑郁症患者初始箱庭的临床特点,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相关依据。
Select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网络体系的实践路径探析
戴莉
PSY. 2021, 16(6): 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当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趋势。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网络体系是以朋辈心理委员为主体,通过运营新媒体平台,搭建心理健康教育自助与互助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心理育人工作,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本文以湖南大学“麓山心语”网络工作室为切入点,探索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互助网络体系的实践路径。
Select
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医护人员的远程心理干预建议
梁丽娟, 侯丽华, 肖艳, 等
PSY. 2021, 16(6): 2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在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医护人员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通过对远程心理干预的发展脉络与效果展开评估,本文主要为远程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证支持,方便后续社区医护人员的使用,并为其提供方便可行的干预手段。本文主要总结在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中,对医护工作人员开展的远程心理干预方案探究,主要包含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干预过程中的阶段性以及通常使用的方法等,主要致力于社区医护人员的远程心理干预研究工作开展,为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Select
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霍志明, 张赛宇, 吴捷
PSY. 2021, 16(6): 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格局不断调整,中职生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疏导,会对学校、家庭及社会造成更大影响。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干预效果,正被大家关注和接受,所以将音乐治疗纳入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对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满足其个性化心理健康需求至关重要。
Select
表达性艺术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沈佩琦, 段玲玲, 朱丹
PSY. 2021, 16(6): 2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0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表达性艺术疗法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表达性艺术的优势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行性。认为将表达性艺术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将带来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改革模式。
Select
产后出血手术及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王鑫, 安冬梅, 李小兰
PSY. 2021, 16(6): 2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1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产后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科病症,是产妇产后预后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现,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需要在患者管理方案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分析。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作为产后出血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能够得到患者认可。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评价,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产后出血治疗提供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指导能力。
Select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于洋, 祝文重
PSY. 2021, 16(6): 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1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人群年龄为20~35岁,发病隐匿,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预后差。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家族遗传、社会压力、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导致病人的思维、意志与行为、感知觉及情感等方面出现障碍,目前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不同药物之间疗效相差较大,且安全性受到质疑。
Select
浅析精神疾病对隐藏信息测试法的影响
余军, 令有为, 吴倩, 等
PSY. 2021, 16(6): 2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06.11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心理测试技术自诞生以来其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由最初以“测谎”为目的到以“测真”为目的。目前在国际上受到最多关注的测试方法是隐藏信息测试法(CIT),隐藏信息测试法主要用于检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认知,其有效性只在精神健康被试中得到了验证。但需要认识到犯罪嫌疑人在造成其犯罪的某些重要因素与精神健康群体不同,如精神疾病就在犯罪群体中十分普遍。精神疾病具有情感人际关系和行为生活方式两个特征,本文就主要讨论两种特征对被测人生理反应的影响,进而预测和验证精神疾病对隐藏信息测试法存在的影响。
Office
Journal
Just Accepted
Current Issue
Archive
Advanced Search
Most Read
Most Download
Most Cited
Email Alert
Download
More...
Links
More...
Visited
Total visitors:
Visitors of today:
Now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