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Close
Submit
Cancel
Confirm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Close
×
Please choose a citation manager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Content to export
Citation
Citation and abstract
Export
Toggle navigation
Home
About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Call for Papers
Subscription
Archive
Messages
Contact Us
中文
28 August 2021, Volume 16 Issue 16
Select all
|
Select
幼儿教师成长型思维、专业行为倾向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以D集团下A、B园为例
潘孝轩, 彭洪燕, 张杰
PSY. 2021, 16(16): 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仍然是短板,专业行为倾向作为一个自身主观因素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专业行为倾向影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环境因素。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聚焦于探究自身思维模式与专业行为倾向的关系;同时设置自我专业认知测谎选项,检验Dweck量表在本次研究的被试中使用有效性。方法 研究者通过方便取样、随机抽样对D集团下A、B两园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回收率98.36%。结果 被试成长型思维水平与专业行为倾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在心理学视角之下,成长型思维会对动机的目标导向有所影响,从而影响被试的专业行为倾向;通过自我专业认知这一测谎维度的测试结果与Dweck量表所做出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Dweck量表能够区分一些成长型思维欠发展者,但是并不能较高效度地区分成长型思维者。该研究将利用本次研究结果为之后以成长型思维为策略去解决专业行为倾向水平较低且成长型思维前发展被试的行动研究做出筛选被试、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Select
场景模拟培训接触技巧对提高军人精神康复满意度的影响
李春密, 赵春海, 赵姗姗
PSY. 2021, 16(16): 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场景模拟培训接触技巧对提高军人精神康复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康复休养工作人员3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20年3月康复休养工作人员33例设为研究组,研究组学习场景模拟培训接触技巧。对比两组工作人员所服务的康复者的沟通方式满意度、总体满意度以及不满意人次。结果 场景模拟培训后,研究组康复者沟通方式满意度、总体满意度以及不满意人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场景模拟演练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与患者接触的技巧,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社会支持对干部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王沁, 谢琴红, 陈娅
PSY. 2021, 16(16): 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了解干部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干部在危机事件下有效应对策略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复原力量表(RS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随机抽取的587例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部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婚姻状况的差异,但存在文化水平差异;个体的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和心理复原力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心理复原力在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 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积极应对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复原力的间接影响起作用;干部管理中,可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心理复原力以改善干部危机事件的有效应对方式,促进干部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绩效。
Select
心理资本与教师幸福感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王楠青, 白文峰, 姜淑梅
PSY. 2021, 16(16): 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通过元分析(meta-analysis)统计方法总结心理资本与教师幸福感之间的现有研究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心理资本与教师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检索词包括心理资本、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幸福感、教师主观幸福感,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CMA 2.0元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教师幸福感呈较高水平的正相关,总效应值为0.616,95%CI置信区间为[0.588,0.644],漏斗图与Egger回归检验显示,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敏感性显示元分析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心理资本对教师幸福感影响较大。
Select
情绪行为问题青少年依恋关系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关系
高丽娟, 黄飞兰, 吴小霞, 等
PSY. 2021, 16(16): 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情绪行为问题青少年依恋关系和应对方式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心理门诊就诊,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为青少年期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患者共80例为研究组,选择健康中学生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以及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青少年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的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应付方式的差别,分析依恋关系、应付方式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青少年各依恋因子的信任、沟通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疏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解决问题及求助的应对方式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依恋关系和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改善亲子关系和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产生。
Select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解倩, 樊云
PSY. 2021, 16(16): 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中的人际关系适应分量表对469例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在独生子女(P=0.006)、班干部(P=0.042)上的差异显著;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大学生RES、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OS)、家庭功能对人际关系有显著回归效应。结论 独生子女、班干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班干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人际关系。
Select
基于生理、心理、行为多维度下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程度量表的开发
王玉宇
PSY. 2021, 16(16):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为了进一步有效评估高校学生的心理安全程度,基于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生理、心理、行为多个维度出发,对引起学生不安全心理的因素进行梳理。方法 运用SPSS 22.0进行信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了包含5个维度、50个关键影响因素和2个人属性变量的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程度量表,分别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生理症状、睡眠状况。结果 量表的可信度高且内在一致性强,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程度有较大影响。家庭经济越困难,学生的心理安全程度越低。学习成绩位于年级后20%的学生,心理安全程度最低。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教师了解重点学生群体的个人特征,为高校学生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Select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何春香, 王玉玉, 刘彩琴
PSY. 2021, 16(16): 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两组都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干预,观察与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治疗后的智力与认知功能评分都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智力与认知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Select
探讨延续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国英
PSY. 2021, 16(16): 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0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从本院精神科治疗出院的8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院外常规指导,观察组41例接受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配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3.513、9.744,P<0.05);观察组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外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配偶不良情绪,帮助建立更和谐的家庭关系,值得推广。
Select
多元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翠翠, 许洪英, 吴红娟, 等
PSY. 2021, 16(16): 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评价效果。方法 从2019年7月~2020年7月到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80例入组,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分配患者40例。常规组接受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基于此联合多元化护理,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干预,评价具体护理效果。结果 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都提高,且实验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实验组分值更高(P<0.05)。结论 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多元化护理模式优于常规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Select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吴静华, 周晓
PSY. 2021, 16(16): 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处于康复期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5.63%,低于观察组的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08,P=0.002);两组患者护理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无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具有复杂多样性,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调整患者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陈慧武, 陈志明, 黎海雁, 等
PSY. 2021, 16(16): 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出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8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IPROS各项指标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PROS评分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NS、BPRS、ADL各项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NS、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Select
正念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症状的疗效比较
唐艳, 张秀翠, 龚逸飞, 等
PSY. 2021, 16(16): 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比较正念训练干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19年12月,择取本院精神科收治的76例快感缺失患者,依据原发病不同分为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症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正念训练,比较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末及8周末,两组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评分。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干预8周末RSAS-C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2周末及抑郁症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干预8周末RPAS-C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2周末及精神分裂症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快感缺失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快感缺失的改善效果更优,对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快感缺失改善效果更优。
Select
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改善分析
徐莎, 姬玮
PSY. 2021, 16(16): 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依据,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50)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患者外显攻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干预联合MECT对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评价
周法刚, 赵娟, 李蒙蒙
PSY. 2021, 16(16): 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予以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心理干预加无抽搐电休克(MEC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BD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MECT)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各37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 予以BD病患心理干预加MECT效果确切,能改善其焦虑状态、认知功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Select
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郝伟
PSY. 2021, 16(16): 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讨论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3 d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孕产妇实施产科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变孕产妇妊娠结局,并有效缓解孕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
Select
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及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
于彬
PSY. 2021, 16(16): 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及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选择20例正常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因子对抑郁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进行评定,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多导睡眠图指标和主观睡眠质量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内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出现明显的异常,可见观察组内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内患者在经过治疗后PSQI和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有所降低,相比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虽然采用文拉法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抑郁症患者的快眼动睡眠,也会加重患者的睡眠维持障碍,使患者浅睡眠增加,但是却可以改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Select
临床路径应用在躁狂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
张露, 洪婷
PSY. 2021, 16(16): 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临床路径应用在躁狂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2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下半年收治的2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分别对患者采取临床标准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的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价值显著。结论 通过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病情发展特点为其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稳定患者的治疗心态,进而提升其依从性,协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病情更好地稳定。
Select
青少年广泛性焦虑障碍团体沙盘治疗效果分析
杨小艳, 朱小娟, 杨晓慧
PSY. 2021, 16(16): 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1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青少年广泛性焦虑障碍团体沙盘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20年8月选取在本院诊治的142例首发青少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沙盘游戏干预,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59%,高于对照组的90.11%(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头晕、口干、便秘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沙盘游戏心理干预在青少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方案
王娟, 刘菲, 王晛
PSY. 2021, 16(16): 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针对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以为心力衰竭患焦虑状态护理干预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1日~2020年1月25日101例符合美国心脏协会(AHA)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入院时患者病号尾数奇偶进行分组,奇数51例采取常规护理(常规K组),偶数50例实施心理护理(心理M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分、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心理M组SAS评分 55.32±2.18 分、护理满意分 26.53±2.11 分、26.20±2.11 分、26.20±2.22 分、26.32±2.07 分与常规K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M组SAS评分 42.22±1.03 分、护理满意分 46.33±2.36 分、47.12±2.01 分、46.45±2.01 分、46.66±2.21 分、治疗有效率98.00%,心理M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常规K组但不存在差异(P>0.05),其余均是心理M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其中心理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焦虑,让患者对护理更满意,有很高应用价值。
Select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冯金龙, 安当华, 王浩华
PSY. 2021, 16(16): 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在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所取得的效果及心理状态变化影响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诊的84例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对其等比分组,就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采取ESD治疗取得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经观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结果更高,P<0.05。观察组的各临床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较对照组结果均更低,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呈更低显示,无复发率,P<0.05。结论 采取ESD治疗早期大肠癌患者疗效经测评更突出,能提高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临床安全性高。
Select
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状况和相关性因素研究
刘丽
PSY. 2021, 16(16): 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状况和相关性因素研究。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的125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相关资料,另选取同期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共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由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临床医师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调查相关性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SCL-90、SDS、SAS、TAS及SSRS评分均出现较大差异(P<0.05),且前组海洛因依赖患者中除社会支持度外,其余量表均存在性别差异(P<0.05),海洛因依赖患者SCL-90与TAS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AS对患者的SCL-90总均分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支持度。结论 海洛因依赖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以焦虑、抑郁心理为代表,而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多样,亟待采取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Select
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甲减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马锦花, 王琳, 陈慧娟
PSY. 2021, 16(16): 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甲减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从本院甲减孕妇中抽选出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两组患者共同实施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手段,治疗组联合心理干预。对两组妊娠结局、甲状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展开比较。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数据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较,组间数据未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甲减孕妇施以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心理干预后,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Select
探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祁云云, 邵家瑞, 王梦婷
PSY. 2021, 16(16): 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运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需要选取精神科患者,病例数70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并巧妙运用沟通技巧,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运用心理疏导的观察组精神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4.28%(P<0.05)。此外,观察组精神科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提升精神科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此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巧妙运用沟通技巧,结果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Select
MDT用于髋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对缓解疼痛、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
宋义博, 李年国, 李红
PSY. 2021, 16(16): 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用于髋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对缓解疼痛、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1月,以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本院就诊的髋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选取66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前者行传统诊疗模式,后者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以统计学对诊疗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诊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相似(P>0.05),诊疗后第1天、第3天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诊疗前,且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诊疗后第1周、第2周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MDT用于髋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可有效缓解手术创口疼痛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可优先选择。
Select
头针与舌针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影响
许玲, 陈洁, 许慧倩
PSY. 2021, 16(16): 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头针与舌针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神经功能、语言沟通能力、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20年7月~2021年1月选取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舌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针治疗,舌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舌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记录与判定神经功能、语言沟通能力、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后舌针组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观幸福感评分都高于治疗前,舌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语言功能能力评分都高于治疗前,舌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舌针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针与舌针联合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Select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汪平, 李翠萍, 王小英
PSY. 2021, 16(16): 5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对病患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80例CHD伴UAP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西药服用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40例。西药服用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服用组基础上实施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FIB、D-二聚体、PLT计数水平、SAS、SDS评分及LDL-C、TCHO、TG、HDL-C均低于西药服用组,治疗效果高于西药服用组,不良反应低于西药服用组,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 CHD伴UAP病患,采用西医结合中医血府逐瘀汤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病情,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缓解病患不良心理。
Select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忆秋, 王甜, 王力, 等
PSY. 2021, 16(16): 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构建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收集、专家会议、Delphi专家咨询法等,设计徐州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问卷,汇总生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评估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经过2次Delphi专家咨询最终明确了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含有1级指标3个,具体是: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另外还包括2级指标9个和3级指标21个。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为今后编制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量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Select
艾灸配合膝关节康复训练对老年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心理康复效果
王芳, 付静
PSY. 2021, 16(16): 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2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艾灸配合膝关节康复训练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KOA)的应用及心理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退行性KOA患者,按随机法将患者均衡分为对照组(n=44)与实验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布洛芬胶囊口服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膝关节康复训练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患者采用心灵重塑法及家庭治疗进行干预。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疼痛、肿胀改善程度及心理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较治疗前均下降,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肿胀程度及VAS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及心理治疗,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促进肿胀消散,心理康复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杨纪国
PSY. 2021, 16(16): 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入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之分组观察对照,其中50例患者单纯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并纳入常规组,另50例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同时夯实心理干预并纳入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胃泌素(GAS)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期间加强心理干预,可进一步优化其肠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满意且理想,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借鉴。
Select
评价米氮平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
王凤杰, 王金媛, 邵兰玲, 等
PSY. 2021, 16(16): 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米氮平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分组按照系统抽样法,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化疗,观察组(26例)在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结合米氮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显著(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在进行化疗的同时结合米氮平有助于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改善,且能够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Select
基于盐酸钠布啡注射液对剖宫产手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负性情绪的改善价值分析
杨慧娟, 兀效儒, 薛静
PSY. 2021, 16(16): 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盐酸钠布啡注射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7年11月~2020年10月选取9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进行分析,48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镇痛,48例观察组则应用盐酸钠布啡注射液镇痛。对比两组术后镇静镇痛程度、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法(R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盐酸钠布啡注射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静镇痛中具有显著效果,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不良反应更少,从而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西达本胺联合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研究
王光亚, 马红红, 赵继胜
PSY. 2021, 16(16): 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应用西达本胺联合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对改善症状以及心理情绪的价值。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使用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使用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西达本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AS、SDS得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得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西达本胺联合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且患者对治疗工作满意度高。
Select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经胰岛素泵输注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
肖蔚, 陈永明, 陈秀珍
PSY. 2021, 16(16): 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思考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皮下静注胰岛素治疗模式,实验组选择胰岛素泵注射模式,对比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都得到有效控制,不过,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用药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频率等远远小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HOMA-IR都大大降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经胰岛素泵输注强化治疗与普通皮下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差不多,不过,前者的见效迅速,且胰岛素用药量减少,能够间接性地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减少低血糖概率发挥积极作用。
Select
分析比较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的无痛人流患者麻醉苏醒后的心理状态与药物安全性
王孝军, 张仲金, 杨慧娟
PSY. 2021, 16(16): 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患者麻醉苏醒后的心理状态、药物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进行无痛人流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60例、依托咪酯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有效率、观察组麻醉前后正性情绪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苏醒后正性情绪评分高于麻醉前、观察组(P<0.05);两组麻醉苏醒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麻醉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进行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相当,其中应用丙泊酚麻醉苏醒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但应用依托咪酯麻醉苏醒后患者的药物安全性比较好。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研究
薄新娥, 朱加美, 鲁晓杰
PSY. 2021, 16(16): 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思考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60例非全身麻醉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28)和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n=32),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的血压、心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指标对比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实验组的心率、血压、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的临床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来说,在接受心理护理指导之后,能够逐步稳定心态,对稳定心率、血压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也能够缓解焦虑及抑郁等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促进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Select
选择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蔡佳玲, 马永录, 李红生
PSY. 2021, 16(16): 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选择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接诊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术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选择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身体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整体更好,患者身体的免疫功能更强,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接受过手术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术后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进行选择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身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Select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薄玉芳
PSY. 2021, 16(16): 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是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献血者在舒适度各维度评分与总舒适度评分上均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显著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Select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黄蕾, 张嘉琪, 王琴
PSY. 2021, 16(16): 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3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FD患者100例,按照挂号序号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的消化道症状、心理状态及依从性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不过,两组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干预后,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果 对FD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增强心理素质,对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有很大帮助。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郭凤, 董芹
PSY. 2021, 16(16): 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9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68例。根据住院号随机选择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34例自动纳入试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评估负性情绪、睡眠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7.06% vs 79.4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睡眠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试验组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Select
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理念的产前健康心理教育方案的应用研究
蔡永雪, 孙尚绘, 王智贤
PSY. 2021, 16(16): 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慕课+翻转课堂理念在产前健康教育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12月,将120例于本科室孕妇学校接受连续产前健康教育的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行慕课+翻转课堂理念健康教育,对两组分娩方式、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及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进行测评对比。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慕课+翻转课堂理念在产前健康教育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Select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及心理变化分析
顾萍, 张丽玥, 王小芳
PSY. 2021, 16(16): 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思考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干预下实施专业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焦虑抑郁)等对比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有明显的下降,且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实验组的临床依从性96.00%要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帮助下,能够让糖尿病患者掌握调整心理状态的技巧与方法,并掌握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对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临床依从性等带来极大帮助。
Select
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曹青云, 杨小燕, 张丽, 等
PSY. 2021, 16(16): 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常规护理,乙组于甲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主观幸福感(GWB)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乙组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血糖(FPG)水平分别为 4.12±1.09 %、8.15±1.09 mmol/L、6.11±0.33 mmol/L,均低于甲组(t=5.648、7.201、13.561,P<0.05);乙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评分为 79.99±3.96 分,高于甲组(t=36.627,P<0.05);乙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分别为 31.22±1.09 分、30.29±1.05 分,均低于甲组(t=53.699、77.496,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不良情绪,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与主观幸福感。
Select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讨
杜传敏
PSY. 2021, 16(16): 9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理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 11.12±2.04 d,低于对照组 15.59±3.34 d(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 96.69±2.87 分,高于对照组 81.45±3.01 分(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出现率6.98%,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护理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 78.87±10.25 分、80.24±9.35 分,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 47.51±3.25 分、49.21±2.05 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67%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
Select
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邓小琼, 顾铮, 高鹤鸣
PSY. 2021, 16(16): 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本院接诊的8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以及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Select
中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陈梅, 陆剑英, 陈英
PSY. 2021, 16(16): 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中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本院接诊的68例中风康复期患者。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4,P=0.006);两组患者护理前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S、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中风康复期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对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Select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邓丽, 徐碱, 桂芹
PSY. 2021, 16(16): 9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5)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25),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PSQI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Select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研究
陈萍萍, 孙星月, 傅婷
PSY. 2021, 16(16): 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抽取64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护理。计算生活质量评分、营养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与参照组护理前数据相比较,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参照组护理后数据相比较,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抑郁情绪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高,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实验组数据相比较,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护理,使生活质量提升,营养状况予以改善,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Select
心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崔玉慧, 代秀芝, 王淑荣
PSY. 2021, 16(16): 1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4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明确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情绪等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接诊的3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执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血糖与血压等指标显著改善,相较于干预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4.36%、92.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促其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更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必要在该类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进一步大力推广开展。
Select
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陈文静, 韦燕, 李榕菲
PSY. 2021, 16(16): 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功能、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COPD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加强肺康复锻炼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乙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别高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利于改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
Select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
成燕, 王展, 陈颖, 等
PSY. 2021, 16(16): 1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于本院施行乳腺癌治疗患者共5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7例)、观察组(27例)。常规组仅施行术前准备,观察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施行手术室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术前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总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较差于观察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30%,常规组为74.07%,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室心理护理措施的开展,可有效疏导患者心理情绪,保持血压、心率等指标稳定,确保手术顺利施行。
Select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健康的效果分析
陈作伟, 齐红海, 隋岩岩
PSY. 2021, 16(16): 1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其中91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6月。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6)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郁评分、强迫评分、恐怖评分以及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对患者愈后改善、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
贾文文, 曾佳岚, 张耿莲
PSY. 2021, 16(16): 1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卧床患者40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依据随机原则分组,每组20例,组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以患者疼痛程度、负面情绪、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观察结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针对疼痛评分,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针对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调节负面情绪,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Select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新冠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姜丽, 刘芸, 张丽丽
PSY. 2021, 16(16): 1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发热门诊就诊的94例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COVID-19防治知识调查问卷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KAP)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9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发热门诊患者对COVID-19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状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Select
针对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李海鹰, 营敏荣, 王文倩
PSY. 2021, 16(16): 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近2年收治并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64例,分为两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法,比对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断指功能各项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断指成活率,改善术后断指功能康复情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娟
PSY. 2021, 16(16): 1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受麻醉后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复苏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麻醉复苏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复苏过程中使用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Select
细节护理对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莉莉, 张芬芬, 杨南南
PSY. 2021, 16(16): 1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对麻醉苏醒期躁动与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以在本院进行外科全麻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2020年1月~2020年5月,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4例,应用细节护理,以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并发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苏醒期,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后,有助于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应激反应。
Select
人性化排班管理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马晓飞, 袁春燕, 杨冬月
PSY. 2021, 16(16): 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排班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抽取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48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4例。参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措施,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排班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工作状态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排班管理措施,提升了患者对工作的积极性,有效规避不良情况发生,且对相关工作十分满意。
Select
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毛丽丽, 刘华梅, 李洪光
PSY. 2021, 16(16): 1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5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中选择了2020年1月~2020年7月在本院当中进行消化内镜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时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时在常规护理上增加使用心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情绪以及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比观察组更高,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更低,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期间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Select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联合延伸护理的效果
缪贵兰, 陈璐, 曹青云, 等
PSY. 2021, 16(16): 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联合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备更高治疗依从性(x2=10.057,P=0.002),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t=10.412、7.329,P=0.001),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更高(t=9.462、8.025、8.434、5.445,P=0.001)。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延伸护理,可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Select
孕期补充铁剂联合心理干预在防治妊娠期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孙海燕
PSY. 2021, 16(16): 1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评价孕期补充铁剂联合心理干预在防治妊娠期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筛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产科接收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孕妇妊娠期常规指导和补充铁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干预,将两组最终干预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管理质量、孕妇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得到良好改善,最终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较低,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优势较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及时开展孕期补充铁剂联合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孕妇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孕妇妊娠期贫血的发生概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Select
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康复的影响研究
孙淑华, 毛红霞, 时庆云
PSY. 2021, 16(16): 12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疾病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为患者展开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评分、疾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活动受限评分及症状发作评分、症状稳定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中,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良好,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变患者疾病状态,加速患者恢复,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
Select
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孙小祥, 陈云云, 谷琴琴
PSY. 2021, 16(16): 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选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n=34)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联合组(n=34)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能力。结果 联合组手术、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联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轻经济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孙学花, 卞蒋玲, 王娟
PSY. 2021, 16(16): 1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在产房助产当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到本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均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入院分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对两组产妇进行产房助产时分别配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产程时间。结果 ①分娩前,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超过基线值,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得到降低,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②观察组的3个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产房助产时将心理护理配合应用其中,可有效地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缩短产程时间。
Select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影响效果
滕佩佩, 翟江曼, 张可, 等
PSY. 2021, 16(16): 1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266例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患儿以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心理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哭闹次数、家长满意度、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心理护理组哭闹次数 1.02±0.14 次低于常规护理组 2.34±1.21 次(t=14.930,P<0.05)。心理护理组的家长满意度130(97.74%)高于常规护理组的家长满意度121(90.98%)(x2=5.723,P<0.05)。心理护理组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2(1.50%)、1(0.7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7.52%)、10(7.52%)(x2=5.585、7.681,P<0.05)。结论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儿童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和降低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Select
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王凌芸, 苏君, 曾庆兰
PSY. 2021, 16(16): 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填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各纳入58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氧分压(PaO2)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肺功能,缩短治疗周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Select
心理及认知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的影响
吴源, 李爱梅, 张敏敏
PSY. 2021, 16(16): 13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心理及认知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用心理及认知干预,观察记录两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个维度的评分情况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措施相比,应用心理及认知干预将明显减轻患者出现的疼痛问题,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因疾病或者其他因素产生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自我护理方面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心理及认知干预护理。
Select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护理对策
夏盼, 俞琳, 程娟红
PSY. 2021, 16(16): 1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7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人员,依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5例。对全部人员的负性情绪进行分析,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检验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71%(23/35),x2=11.431,P=0.001;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根据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促进良好医患关系。
Select
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
杨雪莲, 王玉珍, 徐兰英
PSY. 2021, 16(16): 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6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91.43%明显更高(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Select
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心理情绪的影响观察
谢露颖
PSY. 2021, 16(16): 14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神经外一科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及心理情绪均具有改善作用,并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Select
心理干预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杨秋菊, 门方东, 刘树民
PSY. 2021, 16(16): 1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应用心理干预的5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再回顾性抽取50例未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的心理干预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临床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Select
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邢凤, 徐妍, 王萍
PSY. 2021, 16(16): 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在本院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2019年2月~2021年1月,按照随机数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给予心理干预,以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惧、偏执、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人际关系评分分别为 1.31±0.23 分、1.40±0.22 分、1.25±0.20 分、1.34±0.21 分、1.34±0.22 分、1.27±0.24 分、1.62±0.25 分、1.31±0.21 分、1.52±0.21 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 90.58±5.16 分、90.12±5.09 分、91.37±5.27 分、90.76±5.39 分、91.86±5.46 分、90.79±5.81 分、91.28±5.34 分、91.43±5.19 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脊柱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Select
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杨飞, 刘苏琪, 戴茹雯
PSY. 2021, 16(16): 15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时段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5例,对其进行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相关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心理状况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上述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组间对比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疾病相关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经对比,观察组依从率96.88%,明显较对照组78.79%高(P<0.05)。结论 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心理情绪、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在提升依从性的基础上提高其生活质量。
Select
社区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治疗
徐冠来
PSY. 2021, 16(16): 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社区老年失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开展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某社区96例老年失眠患者,以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均等分为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入睡潜伏期的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失眠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入睡潜伏期,延长患者睡眠时间,确保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Select
心理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宝华
PSY. 2021, 16(16): 15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焦虑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程度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影响深远,可以在临床中酌情采用。
Select
探讨急诊护理临床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对小儿惊厥的抢救价值分析
徐丽娟
PSY. 2021, 16(16): 15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临床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对小儿惊厥的抢救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来本院急诊科抢救室接受治疗的48例小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参与实验的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各24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小儿惊厥临床治疗,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模式。予以对照组患儿传统护理,予以实验组患儿急诊护理临床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为 3.51±0.68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 6.82±0.36 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急诊护理临床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对小儿惊厥的抢救价值更高,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Select
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改善研究
许静
PSY. 2021, 16(16): 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参照组40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讨组40例患者运用心脏康复护理策略,对其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1日研讨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且住院期间研讨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7.50%(P<0.05)。结论 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较高。
Select
探析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
杨云, 李洁, 潘惠, 等
PSY. 2021, 16(16): 16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开展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ICU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焦虑、抑郁,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Select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不良情绪的影响
杨洪珍, 周廷瑶, 李勇, 等
PSY. 2021, 16(16): 16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7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接受心理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7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两组。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心理干预组 37.01±1.21 分和 38.45±1.21 分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 48.21±2.78 分、47.02±3.74 分,t=22.726、13.424,P<0.05。心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100.00%)均高于常规干预组(75.68%),x2=8.327,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Select
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姚静
PSY. 2021, 16(16): 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研究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患者均确诊白血病,总计收集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程序用于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中,不仅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Select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不良情绪、病情的影响分析
周杰, 鲍洪苓
PSY. 2021, 16(16): 1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本院ICU治疗的100例重症患者为依据,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50)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质量等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睡眠质量,促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Select
强化心理护理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中对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张宏丹
PSY. 2021, 16(16): 16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护理中,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的干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CAG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CAG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Select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支架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种丹丹, 侯莉
PSY. 2021, 16(16): 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支架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37)与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支架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支架术后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有效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Select
心理干预对疫苗注射儿童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张茂峰, 吕宜兵, 吕海水
PSY. 2021, 16(16): 1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析心理干预对疫苗注射儿童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时间范围锁定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选取本时间段本院接收的疫苗接种儿童10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个独立小组,每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疫苗接种儿童作为参比组,实施心理干预的疫苗接种儿童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应激反应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在对疫苗接种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疫苗接种儿童的应激反应情况优于参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疫苗接种儿童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疫苗接种儿童进行护理干预时,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接种儿童的应激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利于形成友好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疫苗接种儿童时使用。
Select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改善患儿负性情绪分析
赵延春, 赵艳红, 曲士翠
PSY. 2021, 16(16): 17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改善患儿负性情绪起到的作用。方法 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实施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开展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取得的护理效果及患儿负性轻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得以减低,且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小儿肺炎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后,不仅可缓解患儿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更有利,促使患儿尽快恢复。
Select
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张炜
PSY. 2021, 16(16): 17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8例。根据住院号随机选择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34例纳入试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心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比较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和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试验组检测值和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还要低(P<0.05)。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改善其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获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Select
安宁疗护对白血病终末期患者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赵春芳, 王颖, 周素芹
PSY. 2021, 16(16): 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采用安宁疗护对白血病终末期患者进行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白血病患者40例,通过分段随机处理的方式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0例。甲组接受常规护理,乙组接受安宁疗护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数据检验(P<0.05);乙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检验(P<0.05)。结论 在对白血病终末期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安宁疗护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质量。
Select
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与情绪的影响
张艳婷
PSY. 2021, 16(16): 18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和情绪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6月,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对这些纳入对象分为甲组(n=52)和乙组(n=52)。通过康复护理对甲组予以护理,通过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乙组予以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甲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还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Select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周美芳, 鞠蓉, 刘敏
PSY. 2021, 16(16): 18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8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共将86例精神科患者列入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性格、行为异常、言语异常等,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Select
循证护理模式对急诊创伤患者心理干预的影响
朱小炜, 惠晓芳, 毛进
PSY. 2021, 16(16): 18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调节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急诊收治创伤病患67例观察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心理状态变化,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情况。结果 未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心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 20.24±3.15、焦虑评分 20.19±3.44、恐惧评分 3.13±0.57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创伤患者极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采用。
Select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预后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陈桃, 应站专, 闫卫彬
PSY. 2021, 16(16): 18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康复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性康复护理进行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身体质量指数(BMI)、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BMI、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肺康复护理能改善肺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Select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及睡眠障碍的效果
惠素秋, 郝芳芳, 朱慧娟
PSY. 2021, 16(16): 1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及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放化疗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次数与总睡眠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很多(P<0.05),但是对照组却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很多(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也有了显著的降低(P<0.05),而对照组却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并且研究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次数与总睡眠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次数与总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加强放化疗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睡眠状况,对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Select
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心理干预的运用分析
李德莲, 曾华萍, 彭丽娟
PSY. 2021, 16(16): 19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评价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儿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雾化治疗的126例肺炎患儿视为研究主体,运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平均分成两组,包括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纳入63例后展开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予以研究组心理干预,予以参照组常规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工作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6.83%,高于参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工作态度、导诊服务、宣教工作、工作行为、雾化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CARED、DSRSC评分均降低,并且干预后研究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相应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可促进家长满意度和工作质量提升,减轻患儿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应用。
Select
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路路, 张荣, 卓静
PSY. 2021, 16(16): 19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2021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2.9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2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接受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质量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Select
综合护理干预对后路脊柱手术患者的作用研究
李珍卫, 陈海敏, 黄静静
PSY. 2021, 16(16): 1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在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接收的后路脊柱手术患者中筛选出40例,均符合研究需求,病例截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3月,依据随机抽签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和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一样,研究组更换成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在活动能力方面,经护理两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得到了改善,护理后研究组ADL评分为 89.87±4.02 分,对照组ADL评分为 78.55±4.56 分,研究组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 95.78±3.56 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 85.41±3.62 分,研究组生活质量情况比对照组好很多(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优化,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Select
抚触心理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
卢春梅, 贲国平, 丁晓芳
PSY. 2021, 16(16): 1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抚触心理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8月选取在本院进行诊治的6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把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与抚触组32例。所有患儿都给予基于蓝光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心理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结果 护理后抚触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37%(P<0.05);抚触组护理期间的体重增长、摄入奶量与大便次数都多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随访6个月,抚触组的智商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心理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应用较好,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改善小儿的智商发育状况。
Select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ICU患者的影响
徐月梅, 罗秀侠, 刘莎
PSY. 2021, 16(16): 20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纽曼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纽曼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纽曼系统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变化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纽曼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纽曼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纽曼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在ICU患者的应用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且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对NICU早产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王娜, 林靖鸿, 杨映彤
PSY. 2021, 16(16): 2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对其父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家庭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以及父母心理状况。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乙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P<0.05)。乙组患儿家属育儿胜任感量表(PSOC)两个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 家庭支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改善NICU早产儿父母不良情绪,并有效提高家属育儿胜任感,效果显著。
Select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王秀芹
PSY. 2021, 16(16): 20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09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探讨对临床分娩的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选取的120例初产妇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在分娩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在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显著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减少产后出血量。
Select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陈颖晖
PSY. 2021, 16(16): 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0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一是数学与记忆,二是数学与思维,三是数学在心理测量量表编制和测量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数学心理学站在时代的前沿,通过将复杂的心理现象分离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特定的集合,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渗透在思维、选择、决策、学习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实验心理学中的诸多领域。
Select
PBL教学模式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董亓易如
PSY. 2021, 16(16): 21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1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当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应用心理学教学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我国教育领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不能满足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在对PBL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对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进行重点探讨,并基于PBL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Select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
郭辉, 刘洋
PSY. 2021, 16(16): 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2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青少年心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决定着个人、家庭、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标准着手,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将所调查的青少年心理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现出来,并延伸至现如今中小学整体存在的教育问题。以此提出以青少年为主体,加强“净网行动”、定期进行心理评估等一些主观教育,再辅以学校、家庭为外部环境因素的正确配合与加强指导,建立起青少年-家庭-学校三方和谐的关系,从而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Select
浅谈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价值
孙冬雪
PSY. 2021, 16(16): 2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3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积极心理学是源于心理学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心理学中的积极作用,且该学科已被应用于教育、医学等众多领域。在临床医学方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性研究较多,已经总结出了其许多积极性作用。但也发现应用积极心理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践行归纳性总结,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Select
叙事方法在医学生思想异化干预中的应用
王凯旋, 丁闽江
PSY. 2021, 16(16): 2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4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类“异化”风险增多,“异化”问题趋于加重。医学生的思想“异化”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存在专业学习方面、社会交往方面、职业发展方面、身份认同方面的思想异化。本文通过分离问题、自我意义、行动改变、重构生命故事等叙事方法协助医学生解决思想异化现象,帮助医学生建立积极思维。
Select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整合视角:内在需求与家庭环境的交互
孙中霞, 孙霄
PSY. 2021, 16(16): 21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5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当前是一个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网络媒介迅速发展的同时会有益处也会带来很大的弊端。其中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由于青少年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于网络的诱惑很难抗拒,这就导致很多的青少年对网络过分依赖,出现网瘾的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内在需求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对青少年的网络依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当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并分析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通过不断地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内在需求和家庭环境教育的缺失对是否具有网络依赖行为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家长可以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网络的正确运用,保证青少年不会对网络出现依赖行为,帮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Select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泰州地区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倦怠应对分析
殷婷
PSY. 2021, 16(16): 2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6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本文基于前期的研究结果,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针对泰州地区三级医院医生的职业倦怠现状提出如何进行心理契约构建,主要包含增大激励力度、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医院实力、缔结平衡医患心理契约、动态调整心理契约等几个方面,并进一步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如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执业环境等内容。
Select
桂越边境寄宿制儿童父母温暖感知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李洪梅, 阙祖霞, 黄斯娟
PSY. 2021, 16(16): 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7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本研究针对桂越边境出现的寄宿制儿童现象,以期发现寄宿制儿童对父母温暖感知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20个项目和孤独感量表(LS),对桂越边境地区3个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 父母温暖、学业水平分别与儿童是否留守显著负相关;父母温暖、学业水平分别与儿童孤独感显著负相关;是否留守儿童分别通过父母温暖、学业水平影响儿童孤独感。结论 父母温暖感和学业水平分别在是否留守和儿童孤独感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Select
近1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Citespace分析及启示
刘增鑫, 丁竹青, 吴恒昌, 等
PSY. 2021, 16(16): 22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8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目的 分析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现况、热点及趋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启示。方法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1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期间中国知网收录的与青少年校园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献进行时间和内容分析。结果 近10年间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期刊总共1489篇,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均为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关注人群,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尊、家庭教育等为研究热点。结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关注心理健康环境因素,加强社会支持;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去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该研究期望能为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Select
我国希望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翟玥霖, 潘光花
PSY. 2021, 16(16): 22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1.16.109
Abstract
(
)
Download PDF
(
)
Knowledge map
Save
希望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提出后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研究者对希望感研究愈加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关于希望感的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
Office
Journal
Just Accepted
Current Issue
Archive
Advanced Search
Most Read
Most Download
Most Cited
Email Alert
Download
More...
Links
More...
Visited
Total visitors:
Visitors of today:
Now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