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过刊浏览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授权声明书
下载中心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推荐文章
更多...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0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5-07-28
论著 学术探索
国内外自我倡权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王柳蘅,孙慧伶,陈思琪,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国内外自我倡权(self-advocacy)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国内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数据库建库~2024年10月9日中收录的自我倡权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发文量变化、作者合作网络及关键词聚类与突现等特征。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480篇文献。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自我倡权领域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达到发展高峰;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慢性病管理和女性癌症患者。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国外研究协作较为紧密,而国内研究相对分散。关键词分析显示,国外研究主题较为多样化,国内则聚焦于癌症护理和质性研究,未来亟需进一步加强工具开发与干预策略研究。结论 自我倡权研究领域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加强国内研究者的交流合作,开发适合本土需求的测量工具,深化动态发展及干预策略研究,为自我倡权提升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王冬红,黄景华,李舒英,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7-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结直肠癌患者疾病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为建立结直肠癌患者的支持体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知网(CNKI)、 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PsyclNFO、Cochrane Library等十大数据库中有关结直肠癌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2024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提取出97个研究结果,归纳整合成12个类别,综合出4个整合结果:负性生理及心理体验交织;获得多样化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促进个人力量增强;存在多维度且未被满足的需求。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多维度的症状困扰与负性情绪体验,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患病体验,构建多学科的团队干预方案给予患者个性化的信息支持与指导。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间关系的Meta分析
衣盟,康晶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3-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相关实证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之间的潜在关系及其相关调节因素。方法 对国内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截至2024年12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149篇,筛选后共获得36篇有效文献,采用元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等Meta分析方法,以此考察不同文献间差异性。结果 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与NSSI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28,P<0.001);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二者关系受被试年龄和评估工具的调节,但不受性别和是否存在抑郁障碍的影响。结论 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疏导因负性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问题,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定期监测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并进行正向情绪引导。
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范誉璟,沈悦娣,林苗苗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8-2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整合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真实体验和心理需求,为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照顾负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电子数据库,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ProQuest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与抑郁症患者照顾者体验的相关研究。所有电子数据库的检索时间范围均设定为自各数据库建立之日~2024年8月29日。依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制定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估框架,对所纳研究进行系统的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综合分析方法对所纳研究进行归纳整合与理论提升。结果 经过筛选预评估,最终确定9篇文献符合纳排标准,共提取出43个主题,归纳出7个新的类别,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结论 抑郁症照顾者照护体验复杂。应重视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和真实需求,减轻其照顾负担,提高其知识储备及应对能力,提供医疗及社会资源的多元化支持,减轻病耻感并促进创伤后成长,从而提高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老年共病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玲,冉凌云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3-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共病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该类人群社会支持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科2024年11月~2024年12月住院的312例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GA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共病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得分为 32.34±3.02 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老年慢性病数量,PSSS家庭支持维度,PSSS朋友支持维度,HADS焦虑维度,HADS抑郁维度,MCMQ屈服维度均对老年共病患者社会疏离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 老年共病患者社会疏离水平整体偏低,针对存在社会疏离的人群,医护人员应给予重视,提供个性化的支持照护,提升家庭朋友的关怀度,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增加相关医学应对方式教育与指导,从而减轻患者社会疏离感水平。
母亲成长型思维与幼儿社交情绪学习能力间的关系:教养反思功能、教养压力的中介作用
王文博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8-3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索幼儿母亲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教养反思功能、教养压力和幼儿社交情绪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幼儿母亲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教养反思功能、教养压力、社交情绪学习能力等数据,搭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 幼儿母亲成长型思维模式作自变量、教养反思功能和教养压力作中介变量、幼儿社交情绪学习能力作结果变量的双中介结构方程模型成立。结论 在家庭环境中将幼儿母亲的成长型思维和教养反思功能结合,在缓解母亲教养压力和提升幼儿社交情绪学习能力中有积极作用,拓展了成长型思维的应用环境;提高教养反思功能可以加深对幼儿精神状态和行为的理解,改善教养行为和方式。二者以其易操作、低成本等优势在干预教养压力和社交情绪方面展现出良好效益。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张秀芳,刘晶晶,胡成文
心理月刊. 2025, 20(14): 33-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分析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2月~4月在淮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例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和6名省级及以上的造口治疗师,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采用Nvivo 14软件进行资料管理、编码及归纳。结果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障碍因素归纳出3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能力因素(身体能力:身体技能、力量或耐力不足;心理能力:知识储备、理解力不足);机会因素(社会机会:医院-社区-家庭多方支持不足、物质机会:经济、时间、地点限制);动机因素(反思性动机:自我管理行为被低估、无法感知其益处;自发性动机:缺乏自我管理的冲动和欲望)。结论 医护人员应从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角度出发,积极消除患者参与自我管理行为的障碍因素,营造“可持续转变”的环境,为制定个性化的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顺利转变。
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晓俞,李素萍,陈琳
心理月刊. 2025, 20(14): 37-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差异,以期能对不同患者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9年6月1日~2024年5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91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911例患者中,首发抑郁症患者408例,复发患者503例。其中,首发患者中,男性137例(33.58%)、女性271例(66.42%);复发患者中,男性144例(28.63%)、女性359例(71.37%)。所有纳入患者中,年龄分布在12岁~81岁之间,平均 44.67±16.97 岁。首发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为38.75±17.24岁,复发患者平均年龄为 47.04±16.39 岁。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中,得分较高的前三位因子均为焦虑/躯体化、阻滞和绝望感;复发患者在早晨情绪变化和能力减退感方面得分均高于首发患者(P<0.05)。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HAMA评分中,两组患者各条目得分及HAMA总分均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中精神性焦虑得分均高于躯体性焦虑。结论 首发抑郁症及复发抑郁症中,平均年龄44岁,且女性多于男性,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焦虑/躯体化、阻滞、绝望感和精神性焦虑的观察,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相比,要更多关注复发抑郁症患者晨起的情绪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程度。
高原官兵指脉氧饱和度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吕海霞,陶慧,刘艳,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40-4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官兵指脉氧饱和度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为高原官兵身心健康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作为一项横断面研究遵循观察性研究的指南,采用心理应激自我评估测试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并记录相关信息及生命体征。利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指脉氧饱和度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系,采用多变量限制立方样条曲线拟合方法展示二者的关联。通过递归算法确定指脉氧饱和度的拐点值,最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指脉氧饱和度与心理应激反应评分呈负相关关系,指脉氧饱和度升高1%,官兵们的心理应激实际得分下降0.03分(P<0.05)。指脉氧饱和度拐点值为85.59%,高于拐点值时,心理应激反应评分随着指脉氧饱和度升高而下降[β=-0.110,95%CI(-0.164,-0.056),P<0.001]。亚组分析显示相关的亚组因素对结果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高原官兵的指脉氧饱和度与心理应激反应呈负向关系,维持正常的指脉氧饱和度可以减少高原官兵的心理应激反应。
炎症性肠病患者焦虑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
周宇,于亚群
心理月刊. 2025, 20(14): 44-4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性评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焦虑症的发生率,以期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PsycINFO数据库有关IBD患者焦虑症的横断面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采用Stata 18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1215541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显示,IBD患者焦虑症发生率为22.00%(95%CI:0.170~0.280)。亚组与回归分析发现,国家、测量工具和疾病类型是影响IBD患者焦虑症发生率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建议在IBD患者治疗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代欣
心理月刊. 2025, 20(14): 47-4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92例,对其进行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量表(SSRS)的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HADS量表总均分为 21.45±4.08 分,焦虑、抑郁维度评分分别为 12.06±2.35 分、9.39±1.73 分。焦虑组、抑郁组肺癌化疗患者化疗次数≥3次、重度疼痛例数占比均高于非焦虑、非抑郁组患者(P<0.05);不同焦虑抑郁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医疗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焦虑组、抑郁组患者CD-RISC量表、SSRS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非焦虑、非抑郁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CD-RISC量表中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以及SSRS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焦虑、抑郁症状,且与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并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以缓解焦虑、抑郁症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与自我感受负担、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丁鹏飞,王雪梅,姜坤宏
心理月刊. 2025, 20(14): 50-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同自我感受负担(SPB)、医学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以肝移植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LTQ)、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SPB及医学应对方式;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危险因素;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究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SPB及应对方式间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PLTQ评分为 101.45±10.53 分,SPBS评分为 25.89±3.41 分,MCMQ评分内面对维度评分为 19.77±1.56 分、回避维度评分为 13.21±1.32 分、屈服维度评分为 10.54±1.08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与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态、家庭月收入、并发症与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中及以下文化、无配偶、家庭月收入<5000元、有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LTQ评分与SPBS评分及MCMQ评分内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呈负相关,与MCMQ评分内面对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处在中等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与SPB及医学应对方式呈紧密的联系,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心理安全感相关性分析
董婷,李敬,伏蜜蜜
心理月刊. 2025, 20(14): 53-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心理安全感现状,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和安全感问卷。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118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其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 41.16±8.41,心理安全感得分为 32.18±6.5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心理安全感呈正相关(r=0.656,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心理安全感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心理安全感之间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变量,应进一步构建针对性干预方案,以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提高自我效能及心理安全感水平。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跌倒恐惧患者早期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侯晨霞,张淑英,王春艳,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56-5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跌倒恐惧患者早期参与康复的真实感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跌倒恐惧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跌倒恐惧患者早期参与康复行为的真实体验归纳出3个主题:康复行为态度(疼痛恐惧、过去跌倒的阴影、担心关节假体脱落、康复效果的不确定感);康复主观规范(医务人员指导需求、家庭和情感支持需求、同伴支持需求);康复感知行为控制包括主观感知(生活自理需求、回归家庭需求)和外部资源(经济需求、康复环境需求、居家康复需求)。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跌倒恐惧患者康复行为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从患者的角度,重塑患者积极信念,纠正患者的康复行为认知偏差,同时凝聚多方支持力量,激发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
艾滋病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孙雪娟,夏澄澄,张伟
心理月刊. 2025, 20(14): 60-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90例艾滋病患者家属,收集患者家属一般资料,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痛苦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DT≥4分定义为显著心理痛苦。应用问题列表(PL)调查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或方差检验。结果 ①艾滋病患者家属DT评分为 3.58±2.27 分,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为71.11%。②居住地、职业状态、家庭月收入、照护关系、社会支持及患者病程是艾滋病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③居住地、照护关系及社会支持是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家属心理痛苦主要来自情绪问题和实际问题。结论 居住地、照护关系及社会支持是艾滋病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艾滋病患者家属显著心理痛苦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痛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夕阳,葛小秀,王敏
心理月刊. 2025, 20(14): 62-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及述情障碍的现状,探讨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4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IQ)、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其进行调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 t 检验或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得分范围4~40分,总分 26.61±5.53 分,述情障碍得分 53.92±7.42 分,得分超过60分(述情障碍)的患者33例,发生率34.38%。②情绪社交孤独与述情障碍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得分在自身年龄、婚姻状况、透析时长、述情障碍方面差异显著(P<0.05)。③已婚、透析时长1~10年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的保护性因素(P<0.05),≥45岁、述情障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社交孤独处于较高水平,症状显著,情绪社交孤独症状与其述情障碍间密切相关,且受到患者自身年龄、婚姻状况、透析时长、述情障碍的综合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期间情绪社交孤独的评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的输出,尽可能改善述情障碍水平。
备孕期女性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欣倩,赵子涵,杨依婷,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65-6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备孕期女性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6月~2022年11月,采取问卷调查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量表,对河北省222例备孕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抑郁发生率为73.4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备孕期女性是否接受过孕前教育是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备孕期女性的抑郁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针对备孕期女性抑郁,通过孕前健康教育的教育干预和治疗干预,有效减轻孕前抑郁症状并减少孕前抑郁的发生。
基于CiteSpace的康复自我效能的研究趋势及热点
韦祎,张余,周兰岛
心理月刊. 2025, 20(14): 67-6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工具,对近十年国内康复自我效能领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梳理研究脉络、揭示热点与趋势。方法 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15年1月1日~2025年3月1日已发表的中文文献,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网络共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991篇,研究发文量呈稳步上升态势,研究机构与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合作密度较低。关键词以“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脑卒中”等为高频词,形成10个聚类。结论 国内康复自我效能研究虽有增长,但在研究对象、方法、机构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过度集中于老年及术后患者,缺乏客观数据整合,机构合作松散等。未来研究趋势呈现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需拓展研究对象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合技术采集客观数据,强化跨学科协作,以构建基于客观数据与多学科协作的研究框架,推动理论在临床实践的深度应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多维度康复支持,助力全面健康目标实现。
青少年心理韧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探索
孙敏芝,杨晶,王慕然
心理月刊. 2025, 20(14): 70-7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韧性及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4年2月~2024年9月选取南京市高职院校431名16~19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青少年手机成瘾结果中,在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结果显示青少年手机成瘾的保护因素分别为:女性、低年龄、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短、农村。家庭月收入中等为手机成瘾的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和手机成瘾各维度之间呈负相关(P<0.01),手机成瘾的得分基本随着心理韧性得分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青少年手机成瘾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心理韧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减少手机依赖程度。
协商思维量表在中国成人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
祝松楠
心理月刊. 2025, 20(14): 73-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修订成年人协商思维量表中文版,并在国内成年人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进行修正。方法 采用中文版协商思维量表在问卷星平台对181名中国成年人进行预测验,之后再在问卷星平台对780名中国成年人进行正式施测,以认知需求量表(NFC)、认知需求闭合量表(NFCS)和迷你国际人格五因素量表(Mini-IPIP)中文版作为效标。结果 协商思维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量表得分与认知需求量表、认知需求闭合量表以及MINI-IPIP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61(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x2/df=2.897,CFI=0.943,TLI=0.929,RMSEA=0.078,修正后的结构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中文版协商思维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针对我国成年人协商思维的调查工具。
精简版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邱文珍
心理月刊. 2025, 20(14): 76-7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精简版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线上收集中国736名18~40岁青年样本。对精简版STAI进行项目分析、结构效度、信度分析以及测量不变性检验,以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的睡眠障碍因子作为效标工具。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筛选条目差异,EFA与CFA验证两因子结构,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效标关联,Cronbach's α评估内部一致性。结果 ①精简版STAI各条目区分度良好,10个条目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610~0.755;②精简版STAI信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918;③精简版STAI两因子结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拟合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0.918,RMSEA=0.065,GFI=0.961,AGFI=0.937,NFI=0.950,CFI=0.965,IFI=0.966;④特质焦虑因子与两效标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5~0.769。结论 精简版STAI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青年群体。
青少年生命敬畏感问卷的适用性检验:多元概化和Taxometric分析
沈逸琳,林荣茂
心理月刊. 2025, 20(14): 78-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多元概化理论和Taxometric分析考察生命敬畏感问卷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性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生命敬畏感问卷可作为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测验。问卷整体及分问卷均达到了理想水平。青少年生命敬畏感问卷分3个维度测量青少年的生命敬畏感是合理可行的,并且整体问卷质量较好。青少年生命敬畏感的潜在结构更可能是维度结构。结论 生命敬畏感问卷在青少年群体中适用性较好,可用于相关研究。
心育教学
批判性思维与大一新生学习策略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齐冰,刘炜萱,刘宜人,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82-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批判性思维与大一新生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考察掌握趋近目标在批判性思维与大一新生学习策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2024年9月,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成就目标定向量表、简式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河北省某大学346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批判性思维、学习策略、掌握趋近目标与心理韧性存在两两显著相关关系(P<0.001);掌握趋近目标在批判性思维与学习策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36;心理韧性负向调节了批判性思维→掌握趋近目标→学习策略的前半段路径(β=-0.211,t=-3.150,P<0.01)。结论 批判性思维通过掌握趋近目标间接影响大一新生学习策略,心理韧性可以调节批判性思维对掌握趋近目标的影响。
中职生歧视知觉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自我表露与生命意义的链式中介作用
张畅真,赵颖琳,代丽偲,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86-8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在歧视知觉对中职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之间的关系中,纳入了自我表露和生命意义,探讨并比较自我表露和生命意义在歧视知觉影响中职生NSSI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自我表露问卷和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对1122名中职生施测。结果 ①歧视知觉、生命意义、自我表露与中职生NSSI行为两两显著相关;②歧视知觉对中职生NSSI行为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③自我表露在歧视知觉与中职生NSSI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④生命意义在歧视知觉与中职生NSSI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⑤自我表露与生命意义在歧视知觉与中职生NSSI行为间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 歧视知觉对中职生NSSI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通过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及生命意义与自我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中职生NSSI行为。
高校新生焦虑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陈禧,李怡
心理月刊. 2025, 20(14): 90-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校新生焦虑感、孤独感和攻击行为的关系,探究高校新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用焦虑感自评量表(SAS)、攻击行为自评量表(BAQ)、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对1213名高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校新生焦虑感(58.99±7.61)处于轻度水平,孤独感(56.14±7.59)和攻击行为(41.29±5.88)为中等水平;②焦虑感与孤独感(r=0.550,P<0.01)、攻击行为(r=0.431,P<0.01),孤独感与攻击行为(r=0.309,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③孤独感在焦虑感与攻击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攻击行为发生机制可能是受到焦虑感经由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影响。
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正念训练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吴文彬,许红星,唐文
心理月刊. 2025, 20(14): 94-9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正念训练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评估其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轻焦虑与抑郁症状方面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2月~2024年6月在某高校进行,选取1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实验组(75名)接受为期8周的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75名)接受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组间干预前SCL-90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的干预前数值均衡(P>0.05);干预后各组评分均呈降低态势,且实验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MCMQ评分的干预前数值均衡(P>0.05);干预后各组回避、屈服评分均呈降低态势,面对评分上升,且实验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接受干预前两组学生的自我效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1个月及2个月,两组学生的自我效能评分呈现上升趋势,且实验组得分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正念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心理健康干预价值,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参考。
感染科护理带教压力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佳
心理月刊. 2025, 20(14): 98-10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感染科的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指导时所面临的压力源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便利选择2024年10月~2024年11月在贵阳市三家三甲医院感染科进行护理带教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护理带教问卷调查。结果 感染科的护理教学压力源的得分为 87.90±8.51 分。经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深入分析,发现工作的强度、每月的收入、夜班的平均次数、职业疲劳以及个人的自我效能都是影响感染科护理教学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感染科护理带教压力源处于较高水平,感染科护理带教者工作强度大、月收入低、平均夜班数多、职业倦怠高和自我效能低是感染科护理带教压力源处于较高水平的原因。管理者要根据感染科带教压力源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降低压力源水平。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游戏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陈桂权,孔思思,李晓霞,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01-10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学生游戏障碍的影响因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游戏障碍及其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湛江市、中山市、广州市1532名艺术类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有关游戏障碍的9条诊断标准(DSM-5IGD),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自评量表(PHQ-9)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游戏障碍发生率为8.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历、学习成绩、除游戏外兴趣爱好、户籍所在地、最常使用的游戏工具、游戏经历年限和是否抽烟、焦虑、抑郁游戏障碍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的青少年学生发生游戏障碍的风险比无抑郁的青少年学生高2.528倍(95%CI=1.584~4.035,P<0.001);而焦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学生游戏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抑郁是青少年学生发生游戏障碍的风险因素,而焦虑可能不是青少年学生发生游戏障碍的风险因素。
某临床医学院医学生抑郁、焦虑情况分析
蔡晴晴,李力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05-10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某临床医学院高年级医学生抑郁、焦虑现况,以及学生最希望获得的心理辅导、遇到心理困扰最希望的解决方式,为临床医学院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患者健康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大学生压力量表调查心理状况,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心理辅导、遇到心理困扰最希望的解决方式。结果 以4分为界值,无抑郁症状组占43.72%,轻度抑郁症状组占39.95%,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组占16.33%;无焦虑症状组占55.93%,轻度焦虑症状组占34.29%,中度及以上焦虑症状组占9.78%。不同年级医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不同,压力大的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压力小的学生。结论 某医学院高年级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以轻度抑郁、焦虑症状为主,学院需多开展学业相关的心理辅导,在学工工作中培养学生向外求助的能力。
护理实习生创造力倾向的潜在剖面分析
卢玉莲,乐拾艳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08-11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护理实习生创造力倾向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204例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总得分为 93.49±12.57 分。护理实习生创造力倾向共包含低创造力倾向组和高创造力倾向组2个潜在剖面,高创造力倾向组的护理实习生最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最高文化程度、是否有过科研经历、学校性质、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弹性及职业认同均是护理实习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创造力倾向组的护理实习生占比最多。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低创造力倾向组的护理实习生创造力倾向水平,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核心生活活动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夏琼,史梦薇,杨凤花,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12-11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对核心生活活动量表(CLAS)进行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和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方法 202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核心生活活动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对贵州省某高校16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83份。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支持量表的单因子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值良好,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成立;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良好;量表与抑郁、焦虑、压力及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生活质量及其四个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LA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核心生活活动水平的有效工具。
转化动机与学习转化的关系:教学设计和环境因素的链式中介作用
赵彦巧,赵小宇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15-11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聚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群体,基于链式中介视角探讨转化动机与学习转化的关系,重点解析教学设计与环境因素在其中的中介路径。方法 通过对262名康复治疗专业在校生的多维度问卷调查,涉及转化动机、环境因素、教学设计和学习转化四个方面,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来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使用SPSS 25.0的PROCESS插件,采用Model 6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①转化动机、环境因素、教学设计和学习转化变量间均呈正向关联(P<0.01);②转化动机对学习转化存在显著直接效应(β=0.710);③教学设计与环境因素共同构成多重中介通道:教学设计因素独立中介效应显著(β=0.258),环境因素有显著的独立中介作用(β=0.129),教学设计与环境因素形成链式中介路径(β=0.116),在以上检测时Bootstrap置信区间均不含0。结论 本研究揭示转化动机对学习转化的驱动存在“动机主导型”“设计助推型”“环境赋能型”三类作用模式,其中链式中介路径证实动机提升能通过环境支持强化实现效能增值。在个体层面植入转化目标导向的动机激发机制,在专业课程层面构建临床情境嵌入的教学设计,在环境层面打造实训资源与人文支持并重的转化生态。本研究发现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转化理论提供了动态作用模型,并为康复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跨层级干预方案。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邓欣怡,盛涵,陈军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18-12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水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机制。方法 2024年10月~2024年12月,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线上发布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11份,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水平与负性情绪(r=0.585,P<0.01)、睡眠质量(r=0.461,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r=0.709,P<0.01)呈显著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水平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β=0.312,P<0.001),负性情绪在智能手机成瘾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智能手机成瘾与自尊水平的交互项显著负向预测负性情绪(β=-0.023,P<0.001)。结论 负性情绪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水平与睡眠质量中起中介作用,自尊在智能手机成瘾与负性情绪的关联中起调节作用。
医学生抑郁与情绪性进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王垚,李洪龙,苑媛,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21-12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学生抑郁和情绪性进食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为解决医学生情绪性进食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4年3~5月选取711例医学生,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及情绪性进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和PROCESS 宏分别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Pearon相关分析和中介模型构建。结果 711例医学生抑郁量表得分 18.73±12.09,自我控制得分 58.07±11.78,情绪性进食得分 59.73±19.83,其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2.05%;独生子女的医学生抑郁、焦虑、敌对性进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抑郁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r=-0.574,P<0.01)、与情绪性进食呈正相关(r=0.516,P<0.01);自我控制与情绪性进食呈负相关(r=-0.439,P<0.01);自我控制在抑郁和情绪性进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76%。结论 医学生抑郁检出率与情绪性进食水平偏高,自我控制在医学生抑郁与情绪性进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以从提升医学生自控能力出发减缓医学生的情绪性进食,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亲子沟通对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
张智慧,王玉龙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25-1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亲子沟通对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以及同伴友谊质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10月运用亲子沟通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及情绪调节量表对湖南省6所学校的139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亲子沟通与友谊质量(r=0.220,P<0.01)、情绪调节(r=0.303,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和情绪调节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亲子沟通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还可以通过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
医院护理实习生工作倦怠与心理弹性、负性情绪的关系分析
廖丽君,赖翠薇,温霞,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28-1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实习生工作倦怠与心理弹性、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12月~2024年12月95名护理实习生为对象。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针对护理实习生工作倦怠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护理实习生出现工作倦怠与其心理弹性、负性情绪之间的相关性,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工作倦怠相关因素。结果 95名护理实习生MBI-GS总分与CD-RISC呈负相关性(P<0.05),与DASS-21呈正相关性(P<0.05);不同专业选择自愿情况以及是否经历护患纠纷的被试MBI-G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负性情绪、专业选择自愿情况、经历医患纠纷是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院护理实习生出现工作倦怠情况与其心理弹性、负性情绪存在相关性,应有针对性做好相关教育培训,以降低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倦怠。
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心理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李成慧,郑旭丽,胡熳雪,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31-13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编制信效度良好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心理问卷,为量化“思政教育认同心理”这一心理特性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 拟定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心理初版问卷,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共收集638份有效问卷。问卷样本随机分为两组等量样本,样本一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出高信度的题目;样本二用于筛选后的题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单一因子问卷,剔除因子载荷<0.80的题目,获得高信度的精简版问卷(Cronbach's α=0.925)。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单因素测量模型的拟合度良好(x2/df=3.588,GFI=0.977,CFI=0.990,RMSEA=0.090)。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心理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认同心理的量化工具。
精神分裂症
内观认知疗法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林俊,李庆霞,陶震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34-13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内观认知疗法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0月在泰安市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内观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认知功能、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
时效激励理论下团队绘画艺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车群,童静谣,孙月霞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37-13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时效激励理论下团队绘画艺术疗法对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方法 本院2023年2月~2024年12月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两组均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时效激励理论下团队绘画艺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虽能改善精神症状,但具有局限性,且难以有效对认知功能等起到协同干预效果。在此基础上采取时效激励理论下团队绘画艺术疗法能够进一步促进依从性改善,同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冯春娣,薄伟,杨琴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40-14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正念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SP)、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SP、FFMQ及SSM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指标护理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升其社会功能、正念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晓飞,孟令霞,曹苗苗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43-14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干预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4月~2024年9月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中心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双色球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比较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使用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方案后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干预前,且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方案后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且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松弛音乐疗法联合家庭护理的干预模式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叙事疗法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岳超英,赵娜,田明星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46-14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叙事疗法对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7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叙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治疗依从性、负面心理及内在耻辱感。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精神疾病内在耻辱感量表(ISM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4项评分中,HAMA、HAMD及ISMI评分比对照组低,GSE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叙事疗法干预,可辅助治疗疾病,减轻患者内在耻辱感,并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激依从性,减轻治疗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
抑郁症
音乐舞动治疗对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
向自仙,曾静,张泽靖,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49-15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音乐舞动疗法在混合性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混合性焦虑抑郁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抽取法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41),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了10天的音乐舞动治疗,两组在生活起居饮食活动区域等完全相同。经过干预10天后,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进行10天后,试验组的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舞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性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对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效果。
门诊森田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陈婷,马可欣,姜丽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53-15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门诊森田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对其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森田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组间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睡眠时间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护理前组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森田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
林海波,李胜巧,吕鑫,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56-15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023年10月~2024年7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数字表随机排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30例)开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另外选择同期常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分别开展儿童抑郁量表(CDI)、认知测查工具(Thinc-it)、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测评。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CDI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2周、6周、8周、12周,观察组、对照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hinc-it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对照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2周、6周、8周、12周,观察组、对照组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开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团体沙盘干预策略对稳定性冠心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王丽民,付信山,徐韵佳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59-16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稳定性冠心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采取团体沙盘干预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2024年6月临沂市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共60例。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团体沙盘干预策略。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心理应对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指标。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护理后,评价负性情绪,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评价心理应对状态,观察组面对评分更高,回避和屈服评分更低(P<0.05);评价生活质量,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稳定性冠心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团体沙盘干预策略可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心理应对效能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高。
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金亦晟,史晓晓,季萍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62-16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为抑郁障碍患者提供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抑郁障碍患者90例,入院治疗时间均为2023年1月~2024年6月,经随机单盲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给予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两组的抑郁程度、自尊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自尊量表(SE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均明显增加(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的SE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明显更高(P<0.05),而HAMD评分则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为抑郁障碍患者提供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不但能让其抑郁程度有效减轻,而且能显著改善其自尊水平,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心身医学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沙盘游戏治疗焦虑障碍的效果
崔晓飞,侯晓冬,徐凌云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65-16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焦虑障碍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沙盘游戏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甄选符合本次研究的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2023年8月~2024年9月),经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沙盘游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对患者HAMA及PSQI、SF-36评分综合评估,并未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PSQI低于对照组,SF-36高于对照组,上述项目,组内护理前后同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搭配沙盘游戏,该联合疗法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改善睡眠状态及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压力与应激理论的心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柳志敏,刘振良,盖李星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68-17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压力与应激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北京市大兴区康家乐医院接收的1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基于压力与应激理论的心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的得分情况,评估干预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BRMS和HAMA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压力与应激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躁狂症状,缓解焦虑和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度洛西汀与丁螺环酮联合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效果
许帅,冯灿灿,陈龙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71-17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度洛西汀与丁螺环酮联合用药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0月于泰安市荣军优抚医院就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的效果更好,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无抽搐电休克与喹硫平联用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
沈道银,何容,余少林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74-17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广州圣泉医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72例。联合治疗组接受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单药治疗组仅接受喹硫平治疗。通过Young躁狂量表(YMRS)评估躁狂症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同时记录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退出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后第4周和第12周,联合治疗组YMR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单药治疗组(P<0.05),MoCA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退出率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接近显著(P=0.064)。结论 MECT联合喹硫平可有效控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躁狂症状,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在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印明品,邱翠仙,何方娇,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76-17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在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8月贵州省盘州市安宁医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家庭PTSD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心理疗法)和40例SFBT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SFBT)。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韧性、心理障碍、自我和谐及自护能力。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SFBT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埃森儿童青少年创伤问卷中文版(ETI-KJ)各维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SFBT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和谐量表(SCCS)评分均降低(P<0.05),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升高(P<0.05),且SFBT组SCC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ESC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SFBT能有效改善青少年家庭PTSD患者心理韧性和心理障碍,提高患者自我和谐及自护能力。
护理心理
行为激活疗法联合共情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
王方秀,刘鲁明,周萍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79-181.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行为激活疗法联合共情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共计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后恐动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包括40例患者。对照组于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行为激活疗法联合共情干预。对比两组恐动程度、疼痛状况、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时以及干预6周后,研究组恐动程度以及疼痛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6周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激活疗法联合共情干预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后恐动症患者的恐动程度以及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支持联合兴趣诱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焦虑抑郁患儿的应用效果
张妍,谷文婷,曹琦林,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82-18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支持联合兴趣诱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焦虑抑郁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ALL合并焦虑抑郁患儿13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支持联合兴趣诱导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医疗恐惧程度、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在负性情绪改善、医疗恐惧缓解、生存质量提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积极心理支持联合兴趣诱导可有效改善ALL合并焦虑抑郁患儿的负性情绪,缓解医疗恐惧,提升生存质量,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
循证式癌痛护理联合引导想象放松训练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
李涛,张军,姜爽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86-18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循证式癌痛护理联合引导想象放松训练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4年5月吉林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循证式癌痛护理联合引导想象放松训练。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比对照组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对照组高,Piper疲乏量表(PFS)中行为、情感、躯体感觉、认知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肿瘤患者卡氏评分表(KP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循证式癌痛护理联合引导想象放松训练用于癌性疼痛患者,能够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沙盘游戏联合心理疏导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的心理干预价值
刘艳,杨小力,巩红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89-19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采取沙盘游戏联合心理疏导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0月接诊的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机数字法下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沙盘游戏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痛苦,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癌痛情况。结果 护理前,对患者不良心态及心理痛苦、疼痛程度评估,两组不见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心理痛苦、疼痛反应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此外,组内指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经沙盘游戏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后,其负面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大幅减轻患者癌痛困扰及心理痛苦,该护理模式使患者颇为满意。
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
吴晨,杨婷,李梦雅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91-19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5月~2024年6月收治的肺癌伴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评分,并分析阴性症状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叙事疗法对精神科护士逆境商、情域能力的影响
徐芳,孙红,张立杰,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94-196.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叙事疗法对精神科护士逆境商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4年10月~2024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日照市某精神卫生中心的104名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52人)、对照组(5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叙事疗法方案培训。采用逆境商量表、情域能力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逆境商、情域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疗法方案培训可有效提升精神科护士的逆境商水平,增强情域能力。
基于健康生活方式宣教联合正念行为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杨玉祯,袁玫,李笑年
心理月刊. 2025, 20(14): 197-19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生活方式宣教联合正念行为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健康生活方式宣教联合正念行为干预,两组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正念水平、健康行为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人际关系、营养、个人目标、压力应对、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生活方式宣教联合正念行为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效用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及健康行为,提高患者正念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基于正念注意-接纳的情绪管理在初产妇分娩前的应用效果
于燕男,曲慧丽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00-20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前应用正念注意-接纳的情绪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本院建档的初产妇共计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正念注意-接纳的情绪管理护理,对两组负性情绪、分娩恐惧、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均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分娩恐惧均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均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主观幸福感均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正念注意-接纳的情绪管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前护理中,可提高产妇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减少负性情绪、分娩恐惧。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在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
钟妍妍,张庆哲,朱信山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03-20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动静脉瘘(AVF)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护理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10月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VF血液透析患者共计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护理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护理能力。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干预后两组负面情绪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支持水平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AVF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护理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并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个案报告
1例运用整合疗法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黄成,刘志成,李桦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06-208.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聚焦于一例运用整合疗法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通过整合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以及中医身心一体观等多种理论视角,深入探究影响来访者的多重因素及内在心理机制,进而协助其调整认知,最终实现身体、情绪和行为上的持久性积极转变。经过26次心理咨询,来访者在学业、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心理剧疗法在1例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龙薇,钟华,毛小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09-212.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呈现了1例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在本案例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从艺术治疗中心理剧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心理剧技术的结合,帮助来访者缓解情绪和躯体症状,使来访者的人际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综 述
3~6岁学龄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研究评述
张骏,王德强,朱金玲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13-215.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3~6岁学龄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研究进展。本文探讨了文字意识的基本概念,明确其作为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从文字形式意识、文字功能意识和文字规则意识三个维度分析了学龄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在该阶段逐渐掌握文字形式、功能及规则的认知变化。本综述为今后有关学龄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阳明心学“良知独知”论视角下焦点解决心理治疗哲学观探析
蔡小伶,王天爱,王斯凡,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16-219.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阳明心学“良知独知”论视角出发,探讨其与焦点解决心理治疗(SFBT)背后社会建构论的融合。SFBT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强调当事人心理状态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注重挖掘个人资源以找到解决方案,促进积极情绪发展。而阳明心学的“良知论”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良知是内在道德感,通过社会互动实现,体现具身性与社会性统一。两者都尊重个体经验和认知,认为当事人是自己生活的专家。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了结合二者的意义,旨在推动焦点解决治疗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为本土心理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优化提供新思路。
尿流改道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压力源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程琼,周萍,严媛媛,等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20-223.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人护理理念的深入人心,尿路造口患者的社会、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尿路造口患者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旨在减轻尿流改道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心理压力,为患者寻求积极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并为制订和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薛倩雯,陈传锋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24-227.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热点话题,幼儿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心理福祉,也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和幼儿的学习成效。因此,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了广泛的探讨。针对现有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文献的研究梳理,分析整理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已有研究的局限提出未来研究的两个趋势:研究对象具体化、研究内容系统化。旨在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肠造口照护者心理健康与家庭复原力的促进作用综述
魏天天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28-23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肠造口手术的普及,患者及其照护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家庭复原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从心理健康与家庭复原力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家庭复原力对缓解照护者心理压力的保护作用,以及心理干预在提升家庭复原力中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关系,通过综合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照护者的心理韧性和家庭功能,为肠造口患者的长期护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研究进展
邵秀丽,李瑞玲,薛婷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31-234.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癌患者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且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等多方面,降低照顾者负担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本文对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构建减轻肺癌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性别相似性:性别心理研究新视角
虞小蒙,杨霞,何虎
心理月刊. 2025, 20(14): 235-240.
https://doi.org/10.19738/j.cnki.psy.2025.14.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纠正长期以来性别研究中过分关注性别差异的倾向,文章阐释了性别相似假设。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男女在大多数心理变量上是相似的。该文章分析影响性别相似与差异的因素,揭示夸大差异的代价;探讨假设面临的挑战,剖析性别相似与差异的争论。该假设对心理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最后,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和跨时间的不一致性,而性别相似性在多数心理变量上具有跨文化和跨时间的稳定性,也为未来性别研究提供启示。
通知公告
更多...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出版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3-6796
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 11-5488/R
主编:焦林芳
编辑单位:《心理月刊》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体育馆路8号
邮箱:xinliyuekan@vip.163.com
广告总代理:壹疗数字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印刷:廊坊市众邦印刷厂
发行:全国公开发行
邮编:10061
出版周期:半月刊
定价:60.00元/期